刘文辉
刘文辉(1895年1月10日-1976年6月24日),字自干,号病虞,法号玉猷[1]:36,四川大邑人[2]:4043,川军高级将领[3][4][5]。陆军中将加陆军上将衔[1]:36。
刘文辉 | |
---|---|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5年1月10日![]() |
逝世 | 1976年6月24日![]() |
国籍 | ![]() |
别名 | 自干 |
教育程度 |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
职业 | 军人 |
政党 |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 |
经历
|
生平编辑
学历编辑
刘文辉1894年1月10日出生在四川邛州大邑县安仁镇糖场间[1]:36。幼年念私塾,14歳由大哥刘升廷带到成都入四川陆军小学[1]:36。1911年(宣统3年),赴陕西入西安陆军中学堂[1]:36。“武昌起义”后,辍学返里[1]:36。1912年(民国元年),赴北京入陆军第一中学[1]:36。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炮兵科。[3][4]
军历编辑
1916年毕业后,刘文辉回四川,在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上尉参谋[1]:37。1917年,经刘湘(时任川军旅长)介绍,到驻防乐山的陈洪范(大邑人)第八师当营长,旋升任团长[1]:37。原为川军陈洪范部属[2]:4043。此后,他在川军内逐渐升职[3][4][5]。1921年,刘湘出任川军总司令兼省长时,便乘机支使刘文辉脱离陈洪范率部移驻叙府(今宜宾),委他为第一混成旅长,直属总司令[1]:37。改隶刘湘后,1923年出任川军第九师师长、成都卫戌总司令[2]:4043。刘文辉率部返回宜宾,去抢占川南地盘[1]:38。后投向北洋军阀,1925年2月,帮办四川军务[2]:4043。1926年,广东国民革命军北伐,刘文辉与刘湘、赖心辉、刘成勋等联名电讨吴佩孚[1]:38。1926年11月,他被委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旋兼川康边防总指挥[1]:38。
1928年夏,刘文辉倡议“四巨头会商”于资中,经商定推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刘文辉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39。9月,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川康边防总指挥;10月,又任命他为四川省政府主席[1]:39。由于和川军内部强人刘湘实力匹敌,故四川形成了二人争雄的局面。1929年3月,四川省政府改组,刘文辉仍任省主席[1]:39。
“二刘之战”编辑
1931年2月,蒋介石又任命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1]:40。期间,刘文辉同刘湘之间利害冲突日益尖锐[1]:40。1931年秋,刘湘在川江入口处又扣留刘文辉从国外购买来之一大批军火[1]:41。1932年秋,双方展开角逐战(“二刘之战”)[3][4][5]。刘文辉接受刘湘建议,嘱冷寅东就同刘湘协商和谈事宜,于12月上旬,在老君山双方签订停战议和条款[1]:43。1933年,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名义进驻成都后,兼摄四川省政府主席职,下令继续向雅安追击[1]:45。10月,刘文辉战败,逃往西康。[3][4][5]
主政西康编辑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2月,刘文辉被国民政府中央任命为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长(此时,他辞去四川省政府主席职务)。此后,他投身创设西康省的活动。1937年3月23日,军事委员会任命刘文辉为陆军第二十四军军长[6]:5389。1937年9月,获授陆军上将衔,被任命为第五军团军团长。1939年1月,西康省正式成立,刘文辉被任命为西康省政府主席[2]:4043兼全省保安司令。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兼西康省党部主任、川康绥靖公署副主任[2]:4043。此后,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刘文辉未随中国国民党逃往台湾。[3][4][5]
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4043。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7月19日,国民政府派刘文辉为西康选举事务所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同时派定其为国民大会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员[6]:8385-8386。
在北京编辑
1949年12月11日,刘文辉与邓锡侯、潘文华一起,在四川省彭县通电[1]:36,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3][4]。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2]:4043。1959年,刘文辉被任命为林业部部长,后又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36。
家族世系编辑
家庭出身大地主[1]:36。五哥刘文彩曾任川南税务总办兼川南清乡司令,人称“叙南王”[1]:36。四川剿匪总司令兼省主席刘湘,是刘文辉的嫡堂侄[1]:36。
刘宗贤 | |||||||||||||||||||||||||||||||||||||||||||||||||||||||||||||||||||||||||
刘公晶 | 刘公敬 | 刘公赞 | |||||||||||||||||||||||||||||||||||||||||||||||||||||||||||||||||||||||
刘文纲 | 刘文渊 | 刘文成 | 刘文远 | 刘文昭 | 刘文彩 | 刘文辉 | |||||||||||||||||||||||||||||||||||||||||||||||||||||||||||||||||||
刘湘 | |||||||||||||||||||||||||||||||||||||||||||||||||||||||||||||||||||||||||
相关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王成斌等主编 (编).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3)》.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8.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辞海编辑委员会 (编). 《辭海》(1989年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徐友春主编 (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马宣伟“刘湘”谢本书主编 (编). 《西南十軍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ISBN 7-208-01642-9.
- ^ 5.0 5.1 5.2 5.3 5.4 刘寿林等编 (编). 《民国職官年表》. 北京: 中华书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 ^ 6.0 6.1 李新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韩信夫、姜克夫主编 (编). 《中華民國史大事記》.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 ISBN 9787101079982.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