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

(重定向自俗諺

俗语就是惯用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于某时某地的口语。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并不通俗和古雅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1];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地区特点的语言。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2]

名称与范围

编辑

俗语历史久,使用广,名目繁多,说法不一,有:“里言”、“俚言”、“乡言”、“俗言”、“传言”、“常言”、“迩言”、“恒言”;“里谚”、“野谚”、“古谚”、“乡谚”、“俗谚”;“里语”、“俚语”、“民语”、“常语”、“古语”、“直语”、“鄙语”、“谚语”;“俗话”、“古话”、“炼话”、“常谈”、“俗谈”、“方言土语”、“街谈巷语”等。可见,历来人们对于俗语的理解并不一致。

“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后来,刘向说苑·贵德》和班固汉书·路温舒传》引述路温舒写给汉宣帝信中的话语,正式用“俗语”来指通俗、形象、广泛流行在人群众中的定型语句:“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说苑·贵德》)“故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汉书·路温舒传》)

新五代史·卷三十二·死节传·王彦章传》中记载,“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与谚语等熟语的区别

编辑
 
熟语关系图

语义

编辑
  1. 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相同
    这类俗语望文生义,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不打不相识”,意思就是“双方本来不相识,经过相打之后认识了”。
  2. 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不同
  3. 同时具有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

修辞手法

编辑

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对偶顶真映衬层递等。

比喻

编辑

比喻是俗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这类俗语往往用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如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农田作物、生活用品等,来说明抽象、陌生的事物,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例如,“败如倒”用的是明喻,用“如”把本体“兵败”和喻体“山倒”连接起来,比喻军队战败;又如“穷人一条心,黄土变成[3],在本体和喻体间用“是”连接起来,比喻黄土能变成金子,人能由穷变富;借喻手法俗语运用得最普遍,好像“红还得绿扶”[4],就是把喻体“红花还得绿叶扶”当成本体来说,比喻即使一个有本领、有能力的人也需要别人帮助。

比拟

编辑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前者就是把物拟作人,后者就是把人拟作物。这种修辞手法往往带有讽刺、憎恶意味,用来突出人物待征,特别是思想品德、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等,使形象更鲜明、更生动。

例如,“黄鼠狼拜年”用的是拟人,黄鼠狼人格化了,赋予人的活动,黄鼠狼本来是吃鸡,却去给鸡拜年,比喻人为装友善,别有用心;“赖扶不上墙”[5]是拟物,把不成器的人比拟成“赖狗”,说人无用,扶植不起来。

借代

编辑

借代是不把要说的人或事物直接说出来,而是借用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或名称代替。借代可以是:借本体事物最突出的特征代替本体事物;借与本体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事物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的一部分代替本体事物;借本体事物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等。俗语简短,借体必须在形象、性质上有显著、典型的特征,使人一目了然。

例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芝麻”代替小事,“西瓜”代替大事、重要事情;“情人眼里出西施”句用中国古代美女“西施”代指美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就代替了杰出人物;至于“家家有本难念的”,“难念的经”就是为难的事情了。

夸张

编辑

夸张,顾名思义是要故意把事实夸大或缩小,达到修辞效果。夸张一般分为直接夸张和融合夸张两种。前者是直接突出、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某种特征,把事物说得比实际更好,更强烈;后者是运用比喻比拟借代,与夸张相融合的表现形式,用来加强夸张的意味。

例如,“人老骨头硬,打都不动”,用“铁”来夸大体头之硬,比喻人越老越坚强;“一尺,百丈”,“一尺水”说成能抓起“百丈波”,不言而喻,这是夸大事实;“一脚踢倒泰山,一步迈进黄河”比喻人心情急切,想一下子把事办好,而事实上,泰山是一脚踢不到的,黄河是一步迈不过去的;还有,“早上浮走,后晌晒死”,用“晒死狗”夸大天气热的程度。

双关

编辑

双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或读音相同、相近的特点,表面上说一件事,而实际上替的是另一件事。俗语中,借义双关和诣声双关用得较多。借义相关是利用词语的不同含义构成的双关,谐声双关是利用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构成的双关。

例如,“芭蕉心不死”,表面上说的是芭蕉的“心”不死,实际上是指人心不死,比喻不甘失败,或不肯罢休;“唇不对嘴”、“牛头不对(搭)马嘴”。表面上说的是“驴唇”对不上“马嘴”,实指两方面或两件事不相符合;“跳进黄河洗不清”表面上说的是,人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身子,实际意义是人的冤屈无法辩白,耻辱洗不掉;又如,“公鸡一毛不拔”,表面上说的是铁制的公鸡拔不下一根羽毛,实际上说是说人吝啬,一毛不拔。

对偶

编辑

对偶就是把两个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字数相等的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比如“眼盲无畏虎豹,耳聋不怕火炮”,比喻不识相、不长眼。“太岁头上动土,祝融庙里放火”比喻去招惹很凶恶的人。闽南俗谚“放疼飞,捏惊死”,捉到一只小鸟,放手怕它飞走,捏住怕它死掉。比喻犹豫不决、患得患失。

顶真

编辑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

连珠法

编辑

连珠法的顶真是句与句之间的顶真。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

在语文中,把两种不同,特别是相反的观念或事实,对列起来,两相比较,从而使语气增强,使意义更明显,即为映衬。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参考自《中国俗语大辞典》。
  2. ^ 参考自《俗语词典》。
  3. ^ 为求顺口,“穷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亦押了韵,“心”、“金”为韵脚。
  4. ^ “红花还得绿叶扶”,亦作“牡丹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5. ^ “赖狗扶不上墙”,亦作“烂狗(泥)扶不上墙(柄)”等。

参考文献

编辑
  • 徐宗才. 俗語.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ISBN 978-7-100-02698-7. 
  • 温端政等 (编). 中國俗語大辭典. 太原: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6月. ISBN 978-7-5326-0096-0.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現代漢語詞典 补增本.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2. ISBN 978-7-100-03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