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集团

(重定向自共产主义集团

东方集团冷战期间西方阵营对中欧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的称呼,其范围大致为苏联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1][2][3]与这一称呼类似的“苏联集团”、“苏东集团”和“共产集团”同样代指与苏联同盟的国家,但这两者通常也包括中东欧之外的国家。1948年及其后,东方集团包括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波兰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等社会主义国家。1948年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被逐出东方集团,虽然1955年南斯拉夫与苏联关系正常化,但南斯拉夫并没有重新加入东方集团。1960年苏阿决裂后,阿尔巴尼亚也离开了东方集团。广义的“东方集团”还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古巴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 1]等位于欧洲以外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1]

冷战期间的欧洲政治局势

经互会成员(1949-1991)和华沙条约组织成员(1955-1991)

编辑

其他结盟国家

编辑

国旗列表

编辑

国家列表

编辑
东方集团成员国 所属地位 官方语言 首都 存在时间 最高领导人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最高立法机关 立法首脑 执政党 其他国际组织地位 现今所属国家\政治实体 地图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东方集团成员国 俄语 莫斯科 1922年1991年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苏联总统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苏联最高苏维埃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苏联共产党 联合国会员国   俄罗斯
  乌克兰
  摩尔多瓦
  白俄罗斯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阿布哈兹
  南奥塞梯
  德涅斯特河沿岸
  阿尔察赫共和国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保加利亚语 索非亚 1946年1990年 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保加利亚总统 保加利亚总理 保加利亚议会 保加利亚议会议长 保加利亚共产党 联合国会员国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罗马尼亚语 布加勒斯特 1947年1989年 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
罗马尼亚总理 罗马尼亚议会 罗马尼亚议会议长 罗马尼亚共产党 联合国会员国   罗马尼亚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德语 柏林东柏林 1949年1990年 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东德人民议会 东德人民议会主席 德国统一社会党 联合国会员国   德国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匈牙利语 布达佩斯 1949年1989年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匈牙利总统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 匈牙利国民议会 匈牙利国民议会议长 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
联合国会员国   匈牙利  
  波兰人民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波兰语 华沙 1944年1989年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波兰人民共和国总统 波兰总理 波兰议会 波兰议会议长 波兰工人党
波兰统一工人党
联合国会员国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捷克语
斯洛伐克语
布拉格 1948年1989年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捷克斯洛伐克总理 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英语Federal Assembly (Czechoslovakia) 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英语Federal Assembly (Czechoslovakia)主席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联合国会员国   捷克
  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东方集团成员国 阿尔巴尼亚语 地拉那 1946年1991年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阿尔巴尼亚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 阿尔巴尼亚总理 阿尔巴尼亚议会 阿尔巴尼亚议会议长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 联合国会员国   阿尔巴尼亚  
国家 面积 1950年 (mil) 1970年 (mil) 1980年 (mil) 1985年 (mil) 年增长率(1950–1985年) 人口密度(1980年)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28.7平方千米(11.1平方英里) 1.22 2.16 2.59 2.96 +4.07% 90.2 km2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110.9平方千米(42.8平方英里) 7.27 8.49 8.88 8.97 +0.67% 80.1 km2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27.9平方千米(49.4平方英里) 13.09 14.47 15.28 15.50 +0.53% 119.5 km2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93.0平方千米(35.9平方英里) 9.20 10.30 10.71 10.60 +0.43% 115.2 km2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08.3平方千米(41.8平方英里) 17.94 17.26 16.74 16.69 −0.20% 154.6 km2
波兰人民共和国 312.7平方千米(120.7平方英里) 24.82 30.69 35.73 37.23 +1.43% 114.3 km2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237.5平方千米(91.7平方英里) 16.31 20.35 22.20 22.73 +1.12% 93.5 km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22,300平方千米(8,600平方英里) 182.32 241.72 265.00 272.00 +1.41% 11.9 km2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直至1960年代中苏决裂
  1. ^ 参见共产主义罗马尼亚的去卫星化
  2. ^ 参见中苏交恶
  3. ^ 参见苏南决裂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Hirsch, Donald; Kett, Joseph F.; Trefil, James S. The New Dictionary of Cultural Literac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316. 2002. ISBN 0-618-22647-8. Eastern Bloc. The name applied to the former communist states of eastern Europe, including Yugoslavia and Albania, as well as the countries of the Warsaw Pact 
  2. ^ Satyendra, Kush. Encyclopaedic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science. Sarup & Sons: 65. 2003. ISBN 81-7890-071-8. the countries of Eastern Europe under communism 
  3. ^ 对比:Janzen, Jörg; Taraschewski, Thomas. Shahshahānī, Suhaylā , 编. Cities of Pilgrimage. Iuaes-series 4. Münster: LIT Verlag. 2009: 190、211 [2012-12-21]. ISBN 978382581618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Until 1990, despite being a formally independent state, Mongolia had de facto been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viet dominated Eastern Bloc. 
  4. ^ Sunayama, Sonoko. Syria and Saudi Arabia: Collaboration and Conflicts in the Oil Era. New York, USA: I.B. Tauris. 2007: 31. ISBN 978-1-84511-302-5.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asztold-Seń, Trentin, Adamec 201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Ginat 150–17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