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 (益智节目)

(重定向自再來挑戰

挑战》是中国电视公司益智性电视节目代表作品之一,制作单位百是传播,制作人黄义雄,内容包含天文地理、影视动态、生活常识等等,以“现场猜谜”及“通讯猜谜”的方式与观众互动。

挑战
《挑战》第一代布景中央 左起:李景光、刘苍苔
《挑战》第一代布景中央
左起:李景光刘苍苔
类型益智节目
主持主持人:李景光
助理主持人:刘苍苔
国家/地区 台湾
语言中文
集数125
每集长度约60分钟
制作
制片人黄义雄
监制中国电视公司
编审王为洵
制作公司百是传播
播出信息
首播频道中视频道
播出日期1979年1月3日—1981年7月11日
相关节目
相关节目再来挑战

提要

编辑

1978年10月,中视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停播,中视频道星期六22点10分成为许多外制节目制作人争取的时段,星船传播、钰声传播等几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都曾提出企划案。1978年11月,中视曾决定由星船传播制作的节目《晚安朋友》承接该时段,但星船传播因自身内部问题而临阵撤退。黄义雄早在1977年黄义雄就有了制作《挑战》的构想,但是一直没有适当的时机提出来;正好此时中视亟需富有社会教育意义的节目,于是黄义雄提出《挑战》企划案,中视决定采用并排定12月16日开播[1]

《挑战》播出期间是1979年1月3日至1981年7月11日,初期开播时间为每周三20点整。“现场猜谜”参赛者以大专院校学生为主,播出当时曾在校园内掀起“挑战热潮”。主持人李景光曾在广播界工作12年,拥有丰富的播音与主持经验;而助理主持人刘苍苔是制作单位从应征的大专院校学生中选出的主持人,当时就读中国文化学院学习芭蕾钢琴[2]

1979年10月,李景光说,《挑战》的编审王为洵“他丰富的学养,替我解答了许多疑难”,制作人黄义雄总是虚心采纳能使《挑战》改进的建议,黄义雄“他实在是个极明理,肯为节目精良而全力以赴,不可多得的优秀制作人”;她又说,《挑战》的电子道具价值新台币十六万元,是外制节目少数肯花大成本制作的道具[3]。《挑战》的制作小组共有6人,由曾获西德论文学术奖金的李秀燃领导,日夜找资料、查证文献以发掘题材[3]

1982年11月6日每周六16:00~17:45(后来改为16:55~17:55,播出至1983年3月5日),中视播出《挑战》的续作《再来挑战》,制作人、主持人和助理主持人不变。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4月14日至1997年7月28日,台湾电视公司在每周一21:00~22:00亦播出同样是黄义雄领导百是传播制作、名称也相似的类似节目《非常挑战》,主持人是高怡平吕珍仪,首录日期为1997年4月3日[4];但是由于高怡平以“压力过大”(录影前一天入睡前必须背诵题目,录影时要用机关枪的速度来提问)为由请辞,播出十集就停播,成了当时著名的短命节目之一。

规则

编辑

《挑战》的参赛队伍分成“挑战队”和“卫冕队”,每队八人。四位在前,坐成一排,担任答题者;四位携带各类参考资料,在后面的隔间内协助前面四位答题者,称为“智囊团”。智囊团所在的隔间,有一个大玻璃窗给外界观看内部情形。每队各配置三对电话机。四位答题者中,一人担任主答;另外三位答题者桌上各有一台电话机,用来联系智囊团的三人,提供答案给主答者。智囊团中唯一没有电话机的人,负责抄写各题题号及其大概内容,并负责翻查资料。三对电话机的线路各自独立,各对电话机之间不能互通。在通话时间30秒中,中间会断路3至5秒,以阻挡答案的传送,增加答题的难度,并制造紧张的效果。在每次规定时间内,主持人问完问题后,两队按铃抢答,答对得四分,答错扣四分。值得一提的是,《挑战》首创“翻题”的规则,答题者可以在正规的时间内要求重新回答前面未回答的问题,助理主持人会问“翻第几题”,这时答对得两分、答错不倒扣。另有特殊题型,答对者均有高分。最后看双方分数,分数最高者即成为卫冕者。[5]

1980年11月,为了酝酿新构想与配合中视古装八点档连续剧战国风云》的开播,《挑战》在播出第100集后暂时停播。1980年12月27日20点整,《挑战》以新型态复播,参赛者扩大为“家庭式组队”,每队队员九人,队员包括社会人士二人、国中以上学生二人、小学生二人;答题顺序为“小组、中组、大组”依序答题,答对者可继续答题,答错则换对方回答,连续十关优胜者可得最高奖金新台币五万元、奖牌与奖杯;另外,节目中段增加新单元〈新曲发表会〉,提供创作歌曲的发表空间。[6]

1981年4月4日,《挑战》播出第115集,观众组队方式改为“大组、中组、小组”分开报名,每组四人,小组限18岁以下者报名,中组限19至22岁者报名,大组限22岁以上者报名,大组连续卫冕十关者可得最高奖金新台币三万元,中组连续卫冕十关者可得最高奖金新台币两万五千元,小组连续卫冕十关者可得最高奖金新台币两万元。[7]

单元

编辑
〈新曲发表会〉
1980年12月27日开播的单元,提供创作歌曲的发表空间。
〈影子戏〉
1981年2月开播的趣味短剧单元,固定参演的演员有高振鹏乔华国陈季霞等,取材范围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趣味插曲。演员站在蓝色背景板前演戏,副控室以“分色嵌入”原理让演员出现在红底、绿底或蓝底的画面上,类似皮影戏。当灯光照到蓝板与演员时,经摄影机拍摄后,影像讯号传送到副控室的画面切换机,画面切换机将影像讯号分离成三原色(红色、绿色、蓝色),导播等人应用分色嵌入摘取并挖空所需影像。挖空后的人体轮廓,若填入强讯号,则变成白色影像;若未输入强讯号,则讯号变弱,变成黑影。影子后的背景颜色,可用着色产生器依喜好调变。[8]

大事纪

编辑

演出与制作人员

编辑
  • 制作人:黄义雄
  • 主持人:李景光
  • 助理主持人:刘苍苔
  • 编审:王为洵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浩文. 中視推出新型社教益智節目「挑戰」 電話猜謎是一大特色. 《电视综合周刊》第139期 (电视综合周刊社). 1978-12-11: 38-39 (中文(台湾)). 
  2. ^ 刘毓珠,〈“挑战”主持人 李景光塑造亲切感 刘苍苔向机智挑战〉,《中国电视周刊》第483期(1979年1月21日出版)第36至39页。
  3. ^ 3.0 3.1 莎莎,〈从“上上下下”开始⋯ 李景光的“挑战”〉,《中国电视周刊》第523期(1979年10月28日至1979年11月3日)第48至54页。
  4. ^ 耿暄,〈高怡平、吕珍仪新节目首录〉,《联合报》1997年4月4日26版。
  5. ^ 雨声,〈挑战中的奇兵〉,《中国电视周刊》第501期(1979年5月27日出版)第62页。
  6. ^ 〈新的挑战 家庭式组队 新曲发表会〉,《中视周刊》第583期(1980年12月21日出版)第14页。
  7. ^ 娟,〈“挑战”改变新型态 大中小组采个别报名〉,《中视周刊》第597期(1981年3月29日出版)第31页。
  8. ^ 〈挑战影子戏〉,《中视周刊》第607期(1981年6月7日出版)第90至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