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旻

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皇帝

汉世祖刘旻(895年—954年),原名刘彦崇刘崇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北汉开国皇帝,为后汉高祖刘知远弟,父为刘琠

汉世祖
统治951年2月24日-954年12月25日
出生895年
逝世954年(58—59岁)
年号
乾祐:951年正月-954年十月
谥号
神武皇帝
庙号
世祖/惠宗
政权北汉

生平

编辑

刘崇年轻时喜欢饮酒赌博,曾经于脸上刺青从军。他初隶河东军。后唐长兴年间,迁魏州军校。刘知远于后晋任河东节度使时,他担任步军都指挥使。历任麟州刺史、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兼三城巡检使、泗州防御使。刘知远建后汉之后,任太原尹,北京留守、同平章事。后汉隐帝刘承祐在位时任河东节度使(位于太原),镇守河东地区。加检校太师、兼侍中。乾祐二年(949年),加中书令。招兵买马、割据一方,朝命多不禀行。

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枢密使郭威为刘承祐逼反,进军后汉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刘承祐逃亡中为下属郭允明所杀,郭威遂控制朝政。刘崇此时原欲举兵南下,但听到郭威计划迎立刘崇之长子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遂打消此意。然而不久郭威被黄旗加身后自登帝位,建立后周,改元广顺,并杀刘赟,当时为951年。因此刘崇随即亦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登帝位,延续后汉,改名刘旻,仍维持乾祐年号,称乾祐四年。后世把刘崇称帝后的政权称作北汉

北汉地小民贫,据有并、汾等十二州,又以兴复后汉为业,遂以重币向辽国乞援,与辽国约为父子之国,由刘旻称辽帝为叔,而自称侄皇帝;辽国则封刘旻为大汉神武皇帝。北汉因辽国的援助,而与后周进行了不少战争,但仍胜少败多。曾与契丹军合攻潞州。境内赋役繁重,百姓甚苦。北汉乾祐七年(954年),趁郭威去世之际,联合辽国南攻后周,然为后周世宗柴荣率军败于高平,刘旻穿着农人的衣服随百余骑逃走,途中一度迷路,刘旻年老力衰,差点无法支撑回到太原。

经此一役,北汉元气大伤,无力南下,而刘旻亦忧愤成疾,不久至同年十一月,去世,庙号世祖,一作惠宗[1]。次子刘承钧继位。

家庭

编辑

后妃

编辑

子女

编辑
  1. 湘阴公 刘赟
  2. 睿宗 刘钧
  3. 刘镐
  4. 刘锜
  5. 刘锡
  6. 刘锴
  7. 刘铣
  8. 失名
  9. 失名
  • 有史可查者仅一人
  1. 刘氏,下嫁薛钊、何某,生子刘继恩刘继忠刘继元

延伸阅读

编辑

[]

 旧五代史/卷135》,出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18》,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刘珣(何廷斌)墓志》
前任:
首任
北汉君主
951-954
继任:
次子睿宗刘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