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华人(Sino-Caribbeans)是生活在加勒比地区中国民族血统的人。在大安的列斯的所有国家,都有数量小但重要性高的华人及华裔人口。他们都是巨大的华人侨民,即“海外华人”中的一部分。

加勒比华人

加勒比华人著名人物:
总统锺亚瑟阿尼亚·阿阳·齐英语Anya Ayoung-CheeAlfredo Abon Lee英语Alfredo Abon Lee
林飞龙肖恩·保罗
分布地区
 古巴114240人
 牙买加75000人
 苏里南65000人
 多米尼加60000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4003人
 圭亚那2722人
 伯利兹719人
 开曼群岛698人
语言
侨居地语言:
英语圭亚那混合语英语Guyanese Creole · 牙买加语英语Jamaican Patois · 特立尼达混合语英语Trinidadian Creole · 西班牙语 · 法语 · 荷兰语
汉语:
官话 · 客家话 · 广东话 · 闽南话
宗教信仰
罗马天主教 · 新教 · 佛教 · 道教 · 儒家思想 · 无神论
相关族群
海外华人

从属族群

编辑

加勒比地区岛屿:

加勒比地区大陆:

移民历史

编辑

在1853年到1879年间,14000名华人劳工被输入到了英属加勒比地区英语British West Indies英属印度),成为了更为大型的契约劳动系统的一部分,为食糖种植园而工作。华人作为一股契约劳动力而从中国被输入,之后他们主要定居在了三个地方:牙买加特立尼达,及英属圭亚那地区英语British Guiana(即今天的圭亚那),并为食糖种植园而工作。华人劳工大多数人最初都是去英属圭亚那地区;不过,当这样的输入在1879年结束后,华人人口不断地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又移民到了特立尼达和苏里南[1]

华人在1847年开始移民古巴。当时来自广东的契约劳动者被带去在食糖种植田地里工作。他们带来了佛教道教。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成千上万的华人劳动者从香港澳门台湾被带来,来替代非洲奴隶,或者与他们一起工作。在完成了8年的契约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了自由之后,一些华人移民永久性地定居在了古巴,不过大多数人都渴望返回祖国。当美国在1882年5月6日颁布了《排华法案》,美国的许多华人逃到了波多黎各、古巴及其他的拉丁美洲国家。他们建立了小型的业务和在饭店和洗衣店工作。[2]

另见

编辑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