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礼宛事件

台灣原住民聯合抗清事件
(重定向自加禮宛之役

加礼宛战役噶玛兰语Lanas na Kabalaen)或称达固湖湾事件撒奇莱雅语Takubuwa a kawaw),是台湾原住民噶玛兰族(Kebalan)和撒奇莱雅族(Sakizaya)在1878年联合抗清的事件。[2]该事件对于花莲地区的族群分布影响极大,撒奇莱雅族及噶玛兰族在联合抗清事件中几乎灭绝,幸存的族人藏身在阿美族之中。[1]协助清军七脚川社一举成为奇莱平原最大部落,直至七脚川事件后才式微。[2]

加礼宛事件
抗清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878年6月-9月
地点
撒奇莱雅族达固湖湾部落
结果 清军获胜,占领达固湖湾全土,撒奇莱雅族与噶玛兰族遭灭族[1]七脚川社阿美族取代撒奇莱雅族成为奇莱平原最大势力。
参战方
 大清 加礼宛人
撒奇莱雅族
指挥官与领导者
吴光亮 古穆·巴力克

战前形势

编辑

牡丹社事件后,清廷认知到经营“后山”(今花莲、台东一带)的重要性[2]:50。为巩固后山防御,钦差大臣沈葆桢提出“开山”及“抚番”的双轨经营策略[2]:50。在行政上设置南、中两路理番同知,并在后山设立分官职,布署军队,以昭示清朝在后山的实际管辖权[2]:50。同时设置招垦局,招募汉人进入后山开垦[2]:50。“开山抚番”的政策侵犯原住民的生活领域,最后导致原住民抗清。

加礼宛人(噶玛兰族)

编辑

加礼宛人(Kaliawan)为撒奇莱雅族南势阿美族对花莲地区噶玛兰人的统称[2]:32[注 1]。1840年左右自加礼宛港附近(今冬山河兰阳溪出口处)移居后山的加礼宛(今花莲县新城乡嘉里村)[2]:32,与南边的撒奇莱雅族的势力范围毗邻[3]:31。当加礼宛人试图往美仑溪口发展时,曾遭撒奇莱雅族击退。但由于加礼宛社能缓冲太鲁阁族侵袭的压力,因此两族基本上和平共处,也曾共同打击进近山地区的太鲁阁族[3]:32。在人口方面,由于汉人不断侵垦兰阳平原,迫使许多噶玛兰族人移居北花莲。根据清政府的资料,截至事件发生前已拥有加礼宛、竹仔林、武暖、七结仔、谈仔秉、瑶歌等六个部落[3]:32[4]

罗大春在接下北路统领后,不断受到太鲁阁族的抵抗[5]。清军因此招揽加礼宛人与撒奇莱雅人联盟以抵御,并亲自拢络其头目,由此得知清廷当时与二族的关系其实并不差[2]:56。从文献看来,加礼宛人与撒奇莱雅人也确实是少数相对顺服的民族[2]:59;然而日后清廷又派遣更多军队进入奇莱,二族才逐渐对于清廷感到不满[2]:59

撒奇莱雅族

编辑

撒奇莱雅族世居于花莲奇莱平原,势力范围约在立雾溪以南,木瓜溪以北,为该地势力最强的族群[2]:36。其中最大的部落称为达固湖湾(Takobowan,今慈济大学四维高中),清廷文献纪录为“巾老耶社”、“筠耶耶社”,或“竹窝宛社”[2]:120。根据耆老黄金文的口述,达固湖湾部落的人,每隔四年的年龄阶层[注 2]会于每次成年礼会沿着外的农兵溪美仑溪三仙溪种一圈刺竹[2]:120[6]。刺竹林仅有三道出入口,形成一个强大的防御堡垒。据传在事件发生前,部落外的刺竹已经超过60圈,推测该刺竹林已经超过300年[7]

背景

编辑

1876年11月,加礼宛人联合豆兰木瓜等部落,于夜间攻击兵营,并伺机袭击汉人,福建巡抚丁日昌闻讯亲自来台处理[8]。加礼宛人在事后又呈上木瓜番的首级,表明其并未串通,可见在此时加礼宛人并未达成反抚的决心[2]:63。在事件处理完后,丁日昌下令由吴光亮代替张其光担任台湾总兵,冀改善军纪[9]:9。隔年,吴光亮自府城(今台南市)率领飞虎营及线枪营,沿八瑶湾(今屏东县满州乡)进入卑南(今台东县[2]:71。之后又于水尾(今瑞穗乡)、马太鞍(今光复乡),以及吴全城(今东华大学附近)驻兵[2]:71。由于北花莲民族众多,吴光亮放弃由北、中路进入后山,并强化后山南路的军事[2]:71。从军政的重新布署来看,1876年的事件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东台湾的经营策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71

事件经过

编辑

1878年6月18日,加礼宛人拦截清兵请拨粮食的文书。次日分路围攻鹊子铺(今嘉里、北埔交界)营堡,清军副将陈德胜受伤,参将杨玉贵阵亡。夏献纶吴光亮向福建督抚吴赞诚汇报,清廷要求查明起因。夏氏在报告认为,事件系因汉人陈辉煌为勇营购买粮食发生争执,且陈氏长期欺凌族人,导致加礼宛人不满[2]:32。后人研究认为除了粮食购买争执外,事件真正的导火线为当地营勇欺侮当地妇女,母系社会的加礼宛人集合群众到营理论,然而对方非但隐匿肇事者,甚至将前来理论的族人杀害,才使加礼宛人决心反清[2]:82

由于加礼宛人属于“熟番”,清廷决定先进行安抚,因此派遣文官前往加礼宛社安抚社民,事件逐渐平息。但同时清廷又加派了张兆连的镇海军,使得平息两个月的冲突再度爆发,加礼宛人杀害参将文毓麟等十人[2]:84。原先对本案抱持同情态度的吴赞诚,也开始主张惩剿加礼宛社,自此清廷决议武力镇压加礼宛社[2]:84

吴赞诚派遣总兵孙开华领擢胜军一营,镇海中营七哨,以及新设海字营四哨,乘轮船赴花莲港[2]:131。同时命令福靖新右营两哨到新城驻守鹊子埔,新增兵力合计两千余人[2]:131。孙开华原先计划由美仑山进攻加礼宛。然而9月5日在美仑山探勘地势时,遭到加礼宛人袭击,清军死伤数名。因此孙开华决定先攻击撒奇莱雅族的达固湖湾部落,以孤立加礼宛社[2]:131。隔日,孙开华遣副将李光率军驻扎美仑港,调新城营勇驻守鹊子埔[2]:131。孙开华则亲自领兵前往攻打加礼宛社,但实际上却派遣参将胡德兴吴立贵、同知朱上泮、都司李英,及刘洪顺等人率领主力部队前往达固湖湾[2]:131。加礼宛社主战派领袖达甫‧瓦努(Dafu Wanu)得悉后,随即率族人支援达固湖湾,但被清军截击败退,达甫等人战死[2]:131

当时达固湖湾部落外围种了浓密的刺竹林,清军起初不得其门而入[10]。后来清军根据其他原住民传来的情报,得知刺竹林有三道取水门,于是清军改由取水门进攻[10]。但取水门太小,清军一攻入,就会遭到内部的撒奇莱亚人击杀[10]。清兵决定采取火攻,将带火的箭矢朝竹林发射,使部落付之一炬[10]。头目们在商议之后决议推举大头目古穆·巴力克(Komod Pazik)及其妻伊婕·卡娜萧(Icep Kanasaw)前往清军兵营投降[11]。撒奇莱雅人投降后,清军将古穆‧巴力克缚于今日花莲慈济医院附近茄苳树凌迟[11]。并将一棵大茄苳树干剖成两半,将头目夫人伊婕·卡那萧夹在中间,再使数十名清军于巨木上踩踏,将其活活夹死[11]。清军命令撒奇莱亚族人和阿美族人在旁围观,以达杀鸡儆猴之效[11]

9月7日清晨,清军再度攻击加礼宛社,加礼宛人不敌,其后败退[2]:131。清军原想乘胜追击,但因路况不佳,杂草丛生,因此清军先收队回营,两方继续对峙[2]:131。次日清晨,吴光亮自南方的竹林攻入,孙开华则自西南方秘密前进,并度过美仑溪夹击加礼宛社[2]:131。中午,孙军攻破加礼宛人的土垒,斩杀加礼宛人百余名,余者逃[2]:131。自此,原先观望的豆兰、薄薄等社皆表示顺服[2]:132。同时太鲁阁族也加入攻击加礼宛社的行列,加礼宛社终于在四面受敌的状况下投降[2]:132

纪念

编辑

达固湖湾被攻破后,二族惨遭灭族,幸存族人逃往纵谷东海岸,隐身于阿美族之中[1][12],直至2007年才正名成功[13]。撒奇莱雅族为纪念在战役中丧生的头目古穆夫妇,将古穆‧巴力克追尊为“火神”,夫人伊婕‧卡娜萧则追尊为“火神太”[14]。2006年7月1日,撒奇莱雅族于花莲市国福部落举办首次火神祭(Palamal),追祀其他曾为族人奋战过的祖先。2009年,噶玛兰族、撒奇莱雅族在当年事件发生地“加礼宛大社纪念碑”前,进行埋石立约仪式,代表两族的盟约如磐石坚定。

注释

编辑
  1. ^ 其实“加礼宛”作为族群称呼的的时间远早于“噶玛兰族”,东台湾的加礼宛人直到日本人进行考证后,以原乡“蛤仔难”将该族群称呼为“Kuvalan”[3]:71-111。本条目一律使用加礼宛人,以符合当时的实际状况。
  2. ^ 撒奇莱雅人会将不同年龄的族人分为不同年龄阶级(miselal)[3]:27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花孟璟. 〈北部〉撒奇萊雅族火神祭 燒屋喻重生. 《自由时报》. 2013-10-06 [2017-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0) (中文(台湾)).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康培德; 李宜宪; 陈俊男. 《加禮宛事件》 初版. 台湾: 原住民委员会. 2015年12月. ISBN 9789860468502. 
  3. ^ 3.0 3.1 3.2 3.3 3.4 潘朝成; 施正锋. 《加禮宛戰役》 初版. 台湾: 东华大学原住民学院. 2010年5月. ISBN 9789860236262. 
  4. ^ 詹素娟. 傳說世界與族群關係 ─ 加禮宛人在花蓮地區的歷史與傳說(1827-1930). 新史学. 2006年3月, 17 (1). 
  5. ^ 罗大春. 台灣海防並開山日記. 
  6. ^ 撒奇萊雅族_認識本族. www.tacp.gov.tw. [2017-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7. ^ 杨仁煌. 撒奇萊雅民族文化重構創塑之研究 (PDF). 朝阳人文社会学刊. 2008, 6:1 (2008): 339-387 [2017-08-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26). 
  8. ^ 丁日昌. 〈奏為台灣北路生番未靖微臣現擬立即渡台妥籌辦理摺〉. 1876. 
  9. ^ 《清季臺灣洋務史料》.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969. 
  10. ^ 10.0 10.1 10.2 10.3 督固‧撒耘訪談紀錄. 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11. ^ 11.0 11.1 11.2 11.3 奇萊平原上的巨大茄苳樹:撒奇萊雅族人的生命與毀滅之歌. Mata Taiwan. 2013-10-02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12. ^ 新闻:潘建任,《火神祭-撒奇莱雅族的文化传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视PeoPo公民新闻平台,2010.7.28
  13. ^ 原民第13族 撒奇萊雅族今正名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9). 
  14. ^ 新闻:杨宜中,《加礼宛130年 撒奇莱雅、噶玛兰族立约纪念 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9-09》,自由时报,2009.6.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