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州县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国时期,割据今山西中部的北汉的所有州县。北汉的存在年代,由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后汉刘知远之弟刘崇太原称帝开始,[1]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攻破太原刘继元出降为止,[2]前后约二十八年。刘崇称帝时,北汉号称辖有十二州之地,[1]但事实上,蔚州属于石敬瑭献与契丹幽云十六州之中,并不在刘氏直接控制之下;隆州建于宋开宝三年(975年),仅是一城;[3]麟州则一再叛附于后周。[4][5]因此诸书对北汉州数记载,各不相同,《通鉴》作十二州,《十国春秋·地理表》与《新五代史·职方考》作十州,[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与《山西省历史地图集》作九州。本表所列包括除蔚州外的一府、九州,共四十七县。

951年时的北汉,共辖一府、九州、四十七县。

列表 编辑

下表中,以 蓝色背景代表北汉各府、州,所领各县则分别列于其下。府、州、县名均以979年为准。

州/县名 治所 备注
太原府 在今太原市晋源区
古城营村[7]
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置。[8][9]府城在汾水西岸。[10]宋灭北汉,毁太原城(或称晋阳城),降太原府为并州,并将州治迁往榆次。[11][12]
太原县 太原市晋源区
古城营村东[13]
附郭县[14]开皇十年(590年)改原晋阳县置。[15]县治在汾水东岸。[10]宋灭北汉后,废太原县为平晋县。[16]
晋阳县 太原市晋源区
古城营村[17]
附郭县。[18]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置,[19]其治所原在汾水西,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移治汾水东,武平六年(575年)于其故址置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龙山置晋阳县,改原晋阳置太原县,晋阳县遂重回汾水西岸。[10][20]宋灭北汉后,废晋阳县为平晋县。[16]
文水县 文水县东旧城庄[21]
置大陵县,[22]北魏废之,另置受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县。[23][24]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文水县因是武则天故里,改名武兴县;神龙元年(705年)复名文水。[25]
阳曲县 太原市尖草坪区
阳曲镇[26]
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始移往太原县北。隋开皇六年(586年)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年)又改名汾阳县。隋炀帝时,复又改阳直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复改名阳曲县。[27]
乐平县 昔阳县[28]
西晋时置,[29]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孝昌二年(526年)复置。[30]
清源县 清徐县[31]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大业二年(606年)省入晋阳县,[32]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33]
太谷县 太谷县[34]
西汉置阳邑县,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景明二年(501年)复置。[35]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阳邑县为太谷县。[36]
祁 县 祁县[37]
西汉时置,[38]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39][40]
榆次县 晋中市榆次区[41]
西汉时置,[42]新莽时改名大原亭县,东汉复旧。[43]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省入晋阳县,景明元年(500年)复置,北齐时又省,移中都县治此,隋开皇十年(590年)复改名榆次县。[44]宋灭北汉,废太原城,将并州治移往榆次县。[11][12][45]
盂 县 盂县[46]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大业二年(606年)改原仇县为盂县。[47][48]
寿阳县 寿阳县[49]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置,永嘉后省。[50][51]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改名受阳,[52]唐贞观十一年(637年)复名寿阳。[53]
广阳县 平定县张庄镇
新城村[54]
西汉置上艾县,[55]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废,孝昌末年复置,改名石艾县。[56]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石艾县为广阳县。[57]宋灭北汉时,因广阳县首先归附,因此改为平定县。[58]
交城县 今交城县[59]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60]
汾州 汾阳市[61]
西河县 汾阳市[62]
附郭县。[63]秦置兹氏县,[64]晋改兹氏县为隰城县,[65]上元元年(760年)改为西河县。[66]
平遥县 平遥县[67]
汉置平陶县,北魏避拓跋焘讳,改为平遥县。[68]
介休县 介休县[69]
秦置界休县,晋改介休县。北齐省入永安县,北周武帝时复置。[70]北周宣帝改介休为平昌县,隋开皇末年又改为介休县。[71]
孝义县 孝义市东南[72]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置,唐贞观元年(627年)改名孝义县。[73]
灵石县 灵石县[74]
隋开皇十年(590年)置。[75]
岚州 岚县岚城镇[76]
宜芳县 岚县岚城镇[77]
附郭县。[78]隋大业八年(612年)析静乐县置岚城县,[79]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为宜芳县。[80]
合河县 兴县高家村镇
碧村[81]
北齐析汾阳县置蔚汾县,隋大业四年(608年)改名临泉县。[82][83]唐武德七年(624年),改为临津县,唐贞观元年(627年)改为合河县。[84]
岚谷县 岢岚县[85]
长安三年(703年)析宜芳县置,神龙二年(706年)废,开元十二年(724年)重置。[86][87]一说,北汉时曾将岚谷县改为岢岚军。[88]
静乐县 静乐县[89]
隋开皇三年(583年),由静乐县移岢岚县来治,十八年(598年)改名汾源县。[90]大业四年(608年),改汾源县为静乐县。[91]
宪州 娄烦县东北
汾河水库[92]
楼烦县 今娄烦县东北
汾河水库[93]
龙纪元年(889年)置。[94]
玄池县 今静乐县赤泥洼乡
下马城村[95]
龙纪元年(889年)置。[96][97]
天池县 今娄烦县天池店乡[98]
龙纪元年(889年)置。[99]
忻州 忻州市[100]
秀容县 忻州市[101]
附郭县。[102]北魏永兴二年(410年)置。[103][104]
定襄县 定襄县[105]
西汉置阳曲县,实在今定襄县。东汉末阳曲县移往太原县北,遂在原阳曲县置定襄县。[106]北齐省,武成帝时移平寇县来治。隋开皇十年(590年),又移平寇县于崞城。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定襄县。[107]
代州 代县[108]
雁门县 代县[109]
附郭县。[110]西汉置广武县,新莽改称信桓县,东汉复旧。[111][112]隋开皇十八年(598年),避皇太子杨广讳,改为雁门县。[113]
唐林县 原平市新原乡
唐林岗村[114]
武周证圣元年(695年)析五台、崞县地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115]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改名白鹿县,后唐同光(923-925年)初年复名唐林县。后晋又一度改名为广武县,后复旧。[116]
五台县 五台县[117]
西汉置虑虒县,[118]晋省。北魏太和十年(486年)复置驴夷县,[119]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五台县。[120]
繁畤县 繁峙县杏园乡[121]
西汉初置繁峙县,其地在今应县东。[122]后废,晋复置,东魏天平二年(535年)侨置繁畤县,徙于今原平市南板寺,[123][124]北周又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置于今繁峙县东。[125]后屡有迁治。[126][127]
崞 县 原平市崞阳镇[128]
北魏永兴二年置石城县,[129]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平寇县,[130]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崞县。[131]
辽州 左权县[132]
辽山县 左权县[133]
附郭县。[134]东汉末置轑河县,[135]晋改为轑阳县,[136]北魏孝昌二年(526)改轑阳为辽阳县,[137][138]北齐省,隋开皇十年(590年)复置,改名辽山县。[139][140]
榆社县 榆社县[141]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乡县置,大业二年(606年)省,义宁二年(618年)复置。[142][143]
和顺县 和顺县[144]
北齐置梁榆县,[145]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和顺县。[146][147]
平城县 和顺县横岭镇
仪城村[148]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149][150]
沁州 沁源县[151]
沁源县 沁源县[152]
附郭县。[153]西汉置谷远县,新莽时改名谷近,东汉复旧。[154]西晋废,北魏建义元年(528年)又置沁源县。[155][156]
绵上县 沁源县西北[157]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158][159]
和川县 安泽县和川镇[160]
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义宁县,[161]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和川县,大业三年(607年)省入沁源县。[162]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163]
石州 离石市[164]
离石县 离石市[165]
附郭县。[166]西汉置离石县,东汉末废。三国黄初三年复置,[167]永兴初年为刘渊所据。[168][169]北齐天保三年(552年)改为昌化县,北周建德三年(577年)复名离石县。[170]
临泉县 临县白文镇
故县村[171]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乌突县,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太和县。[172]唐武德二年(620年)改为临泉县。[173]
平夷县 中阳县[174]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离石县置。[175]
方山县 方山县圪洞镇
古贤村[176]
北齐天保三年(552年)置良泉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名方山县。[177][178]
定胡县 柳林县孟门镇[179]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180]唐贞观二年(628年)废,改置孟门县,七年(633年)废为孟门镇,八年复为定胡县。[181]
麟州 神木县[182]
新秦县 神木县,数移治[183]
附郭县。[184]唐天宝元年(742年),析连谷、银城两县地置。[185]
连谷县 今神木县店塔镇
黄羊城村[186]
唐贞观八年(634年)置。[187]
银城县 今神木县南[188]
北魏置石城县,后改银城关。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移置废石龟镇,为银城县。[189]
隆州 祁县团柏村[190]
北汉广运二年(975年)筑,[3]辖境在今祁县、平遥一带。北宋初废。[19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广顺元年》:“戊寅,杀湘阳公于宋州。是日,刘崇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汾、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
  2. ^ 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太平兴国四年》:“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平章事李恽等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
  3. ^ 3.0 3.1 十国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纪》:“广运二年……筑隆州城于祁县东三十里,备宋师。”
  4. ^ 《十国春秋·卷一百四·世祖本纪》:“干佑五年……麟州刺史杨崇训归款于周。初,崇训父信受命于周为刺史,及信卒,崇训以州来降,至是为群羌所围,叛去。后复归与我。”
  5. ^ 《十国春秋·卷一百五·睿宗本纪》:“天会元年……冬十月癸亥,麟州刺史杨崇训举城降周,周以为麟州防御使。”
  6. ^ 新五代史·卷六十·职方考》:“郭氏代汉,十州入于刘旻。”
  7. ^ 刘纬毅编.《山西历史地名词典》.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4:“太原府……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宋以后在今太原市。”
  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州,以王业所兴,又建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
  9.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开元十一年,玄宗行幸至此,以此州王业所兴,又建北都,仍改并州为太原府,立起义堂碑以纪其事。”
  10. ^ 10.0 10.1 10.2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晋阳县在西城,太原县在东城,汾水贯中城南流。”
  11. ^ 11.0 11.1 《续资治通鉴·卷十·太平兴国四年》:“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徙僧道及民高资者于西京。”
  12. ^ 12.0 12.1 《十国春秋·卷一百五·英武帝本纪》:“太原前临台骀泽,后倚悬壅山,坚而难拔,太宗随命毁旧城,以杜尾大之患。又以榆次县为并州,遣使分部徙太原民居之,纵火焚太原庐舍,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众。”注引陆游《笔记》:“太平兴国四年,平太原,降为并州。废旧城,徙州于榆次。”
  13.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太原县……故治初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东1公里,隋末在今古城营村,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仍迁原址,明以后在今晋源镇。
  14.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赤,郭下。”
  15.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原县……隋文帝开皇十年,移晋阳县于州城中,仍于其处置太原县,属并州……隋末移入州城,贞观十二年还于旧理,在州东二百六十步。”
  16. ^ 16.0 16.1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平晋县……皇朝平伪汉,其太原城中晋阳、太原二县废为平晋县。”
  17.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晋阳县……故治在今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
  1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赤,郭下。”
  19. ^ 水经注·卷六·汾水》:“太原郡,治晋阳县城,秦庄襄王三年立。”
  2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阳县……按此前晋阳县理州城中,高齐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晋阳县于汾水东,今太原县理是也。”
  2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文水县……故治初在今文水县东5公里旧城庄,宋以后在今文水县。”
  22.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今县东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
  23.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文水,旧曰受阳,开皇十年改焉。”
  24.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本汉大陵县地,属太原郡。后魏省大陵,仍于今处置受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受阳县为文水,因县西文水为名。”
  25.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文水县……天后朝以枌榆故邑,又改为武兴县。神龙元年复为文水县。”
  26.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阳曲县……故治初在今阳曲县南7.5公里石城村,北魏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南2公里。隋开皇十年(590年)移于今阳曲县东北6.5公里故县村,大业年间移于今太原市尖草坪区阳曲镇。”
  27.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阳曲县,本汉旧县也,属太原郡……按此前阳曲县,今忻州定襄县是也,后汉末移于太原县北四十五里阳曲故城是也。后魏又移于今县西南四里阳直故城。隋开皇三年改为阳直县,十年又移于今县东北四十里汾阳故县,十六年改阳直县为汾阳县,因汉旧名也。炀帝又改为阳直县,移理木井城,即今县理是也。武德三年,又于今县西四十五里分置汾阳县,属并州。七年省阳直县,改汾阳为阳曲县,因汉旧县也。”
  28.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乐平县……故治初在今昔阳县西南15公里,北魏孝昌年后在今和顺县,北齐以后在今昔阳县。”
  29.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乐平县……本汉沾县,属上党郡。晋于此置乐平郡,沾县属焉,又别置乐平县。”
  30. ^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后魏太武帝省乐平郡及县,孝明帝于今仪州和顺县重置乐平郡及县。高齐移理沾城,即今县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辽州,县属焉。大业二年省辽州,以乐平属并州。唐武德六年属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县改属并州。”
  31. ^ 《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清源县……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
  32.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清源县……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并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大业二年省,又为晋阳县地。武德元年重置。”
  33. ^ 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清源,畿。武德元年置。”
  3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太谷县……故治即今太谷县城。”
  35.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太谷县……本汉阳邑县,属太原郡,今县东十五里阳邑故城是也。……后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复置阳邑县。”
  36.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太谷县……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并州,十八年改阳邑为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
  37.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祁县……故治初在今祁县东南7.5公里古县镇,汉武帝后在今祁县东南2.5公里祁城村,北魏太和中年以后在今祁县城。”
  3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祁县,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大夫祁奚之邑也。……按汉祁县在东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后汉迄后魏并不改。”
  39.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祁,后齐废,开皇中复。”
  40.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高齐天保七年省。隋开皇十年重置,属并州。唐武德三年改属太州,六年省太州,还属并州。”
  4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榆次县……故治在今晋中市榆次区。”
  42.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榆次县……本汉旧县,即春秋时晋魏榆地也。”
  43. ^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榆次,涂水乡,晋大夫知徐吾邑。梗阳乡,魏戊邑。莽曰大原亭。”
  44.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榆次县……后魏太武帝并入晋阳县,宣武帝复置榆次县。高齐文宣省,自今县东十里移中都县理之,属太原郡;十年改中都县又为榆次县。”
  45. ^ 宋史·卷三十九·地理二》:“太原府……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
  46.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盂县……故治在今盂县。”
  47.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开皇十六年置,曰原仇,大业初改焉。”
  4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盂县……本汉旧县,属太原郡,后汉及晋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后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县为名,即今县是也。大业二年,改元仇为盂县,因汉书名,属并州。”
  49.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寿阳县……故治在今寿阳县。”
  5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寿阳县……本汉榆次县地,西晋于此置受阳县,属乐平郡,永嘉后省。晋末山戎内侵,后魏太武帝迁戎外出,徙受阳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阳县,属太原郡。受阳县,即今文水县是也。”
  51.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河东道一》:“寿阳县……晋末省。”注引《后魏风土记》:“晋末山戎内侵,太原之户来向山东,戎即居之。”
  52.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寿阳,开皇十年改州南受阳县为文水,分州东故寿阳置寿阳。”
  53. ^ 《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寿阳,畿。本受阳。武德六年徙受州来治,又以辽州之石艾、乐平隶之。贞观八年州废,县皆来属,十一年更名。”
  5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广阳县……故治初在今平定县东南15公里新城村,宋太平兴国四年徙治今平定县城。”
  55.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南道二》:“广阳县……本汉上艾县地,属太原郡。后汉属常山国,晋属乐平郡。”
  56. ^ 魏书·地形二》:“石艾,前汉属太原,后罢,晋属。真君九年罢,孝昌六年复故名上艾,后改。”
  57. ^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县……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辽州。大业二年省辽州后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又属辽州,今太原府乐平县理是也;六年改属受州。贞观八年废受州后属并州。天宝元年改为广阳县,因县西南八十里广阳故城为名。”
  58. ^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平定军,治平定县。本并州广阳县,皇朝平晋阳,以此县先归,乃立平定军,仍改广阳县为平定县,并乐平县以属焉。”
  59.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交城县……故治初在今古交市,唐天授二年后在今交城县。”
  6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交城县……本汉晋阳县地,开皇十六年分晋阳县置交城县,取古交城为名,属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长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县移就却波村置。”
  6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汾州……故治在今汾阳市。”
  62.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西河县……故治在今汾阳市。”
  6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西河县,望,郭下。”
  64. ^ 《水经注·卷六·原公水》:“兹氏县,故秦置也。”
  65.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西河县……本汉兹氏县也,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晋改为国,仍改兹氏县为隰城县。”
  66.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上元元年改隰城为西河县。今城内有西河王斌碑,文字残阙。”
  67. ^ 魏嵩山主编.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平遥县……治所即今山西平遥县。”
  6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平遥县……本汉平陶县地,属太原郡,后汉隶西河郡。魏以太武帝名焘,改平陶为平遥。”
  69.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介休县……故治初在今介休市东南7.5公里,北魏以后在今介休市。”
  70.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介休县……本秦汉之旧县,在介山西北,因以名之。后魏明帝时为胡贼所破,至孝静帝更修筑,迁朔州军人镇之,因立为南朔州,仍属汾州。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县。周武帝省南朔州,复置介休县。”
  71.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介休县……宣帝改介休为平昌县,隋开皇末又改平昌县为介休县。”
  72.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孝义县……故治初在今孝义市东南1.8公里城关镇,1971年迁今址。”
  7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孝义县……本汉兹氏县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阳县于今理,永嘉后省入隰城。后魏又分隰城于今灵石县东三十里置永安县,贞观元年以县名与涪州县名同,改为孝义,因县人郭兴有孝义,故以名焉。”
  74.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灵石县……治所即今灵石县。”
  75.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灵石县……本汉介休县地,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傍汾开道,取其平直,得石文曰‘大道好吉’,因分置灵石县,以今县西获瑞石为名。”
  76.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州……故治在今岚县北12.5公里岚城镇北。”
  77.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宜芳县……故治在今岚县北12.5公里岚城镇北。”
  7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上,郭下。”
  79.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宜芳县……(大业)八年,分静乐置岚城县,属楼烦郡。”
  80.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宜芳县,属东会州;六年省会州,改属岚州。”
  8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合河县……故治初在今兴县西20公里碧村,宋元丰后在今兴县。”
  82.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临泉,后齐置,曰蔚汾。大业四年改焉。”
  8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合河县……本汉汾阳县地,后魏于蔚汾谷置蔚汾县,属神武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石州。大业二年,改为临泉县,四年属楼烦郡。”
  84.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河东道二》:“唐武德四年改为临津县,属岚州。贞观元年改为合河县,以城下又蔚汾水西与黄河合,故曰合河。”
  85.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岚谷县……故治在今岢岚县。”
  86. ^ 《新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三》:“岚谷,中。长安三年析宜芳置,神龙二年省,开元十二年复置。”
  87. ^ 《太平寰宇记·卷五十·河东道十一》:“岚谷县……旧岢岚军也,在宜芳县北界。隋大业中置岢岚镇,押草城川贼路。唐长安三年分宜芳于此置岚谷县。神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一年复置县,今于县复置岢岚军。”
  88. ^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二·十国地理表下》:“岢岚军,北汉以岚谷县建为军。按宋太宗自府州会兵攻北汉,先克岢岚军,则岢岚军不自宋始也。马端临谓太平兴国五年置,非。”
  89.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静乐县……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
  9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二》:“静乐县……本汉汾阳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开皇三年,自今宜芳县北移岢岚县于三堆城,十八年改为汾源县。”
  91.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静乐,旧曰岢岚。开皇十八年改为汾源,大业四年改焉。”
  92.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宪州……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宋咸平五年(1002年)移治今静乐县。”
  93.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楼烦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北5公里汾河水库淹没区。”
  94.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宪州……龙纪元年,太原李克用为晋王时,奏置宪州于楼烦监。其楼烦,开元四年王毛仲所筑。”又,“楼烦县,唐龙纪元年于监西一里置。”
  95.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在今静乐县东南30公里下马城村。”
  96. ^ 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二》:“玄池,州东六十里置。”
  97.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玄池县,置在州东六十里,北临大川。”
  98.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玄池县……故治初在今娄烦县东南20公里孔河沟村,后移今娄烦县东南17.5公里天池店乡。”
  99.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天池县,置在州西南五十里。本理于孔河馆,乾元后移于安明谷口道人堡下。”
  100.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忻州市……治所在秀容县(今山西忻州市)。”
  10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秀容县……故治初在今岚县南1公里古城村,隋开皇十年(590年)移治今忻州市忻府区西北25公里奇村与辛庄之间,十八年后在今忻州市。”
  102.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秀容县,上,郭下。本汉阳曲县地。后汉末于此置九原县,属新兴郡。”
  103. ^ 《魏书·地形二上》:“秀容,永兴二年置。”
  104.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隋开皇十八年,于此置忻州,由于今县西北五十里秀容故城移后魏明元所置秀容县于今理,属忻州。国朝因之。”
  105.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定襄县……故治在今定襄县。”
  106.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定襄县……本汉阳曲县,属太原郡。在河曲之阳,故曰阳曲。后汉末移阳曲县于并州太原县界,仍于此置定襄县,属新兴郡。”
  107.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定襄县……隋开皇十年移平寇于崞城,今代州崞县是也。武德四年,分秀容县于汉阳曲城重置定襄县。”
  10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代州……治广武县(后改为雁门县,今代县)。”
  109.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雁门县……故治初在今代县西南7.5公里古城村,北魏明帝(516—528年)后在今代县。”
  11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上,郭下。”
  111. ^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广武,句注、贾屋山在北。都尉治。莽曰信桓。”
  112.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广武故城,汉故广武县城,今在郡西南。”
  11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雁门县……本汉广武县地,属太原郡。后魏改属雁门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仍属肆州。后改肆州为代州,县属不改。十八年改广武县为雁门县,盖避太子之讳也。国朝因之。”
  11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唐林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南9公里唐林岗村。”
  115.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唐林县……本汉广武县地,证圣元年分五台、崞二县置武延县,唐隆元年改为唐林县。”
  116.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唐林县……梁开平二年改为白鹿县,后唐同光初复旧。晋改为广武,后复旧。”
  117.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五台县……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
  118. ^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虑虒,阳邑,莽曰繁穰。”
  119. ^ 《魏书·地形二》:“驴夷,二汉属太原,曰虑虒。晋罢,太和十年复改。永安中属。”
  12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五台县……本汉虑虒县,属太原郡,因虑虒水为名也。晋省,后魏孝文帝复置,即今县理是也,属新兴郡。高齐改属雁门军。隋大业二年改名五台县,因山为名也。”
  12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繁畤县……故治初在今原平市南8.5公里板寺村,隋开皇十八年后在今繁峙县东30公里代堡村,大业十二年(616年)后在今原平市北35公里官地乡,唐圣历二年(699年)后在今繁峙县南1.5公里杏园村东。”
  122. ^ 《水经注·卷十三·漯水》:“(崞川水)又西出山,谓之崞口。北流经繁畤县故城东,王莽之当要也。”
  123. ^ 《魏书·地形二》:“繁畤郡,天平二年置。领县二。崞山,二汉、晋曰崞,属雁门,后改属。繁畤,二汉、晋属雁门,后改属。”
  12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注引光绪《繁峙县志》:“崞县南四十里故唐林县南有繁峙村,今讹为板寺,为后魏侨置之县。”
  125.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繁畤,后魏置,并置繁畤郡,后周郡县并废,开皇十八年复置县。”
  126.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繁畤县……隋开皇十八年重置于今县东六十里大堡戍,大业十二年移于武州城。”
  127.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九·河东道十》:“繁畤县……唐圣历二年以县在平川,难以固守,遂东移于今理。其城三面枕涧,东接峻坂,极为险固。”
  128.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崞县……故治在今原平市北17.5公里崞阳镇。”
  129. ^ 《魏书·地形二》:“石城,永兴二年置。有大颓石神。”
  130.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崞,后魏置,曰石城县。东魏置廓州。有广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后齐废郡。改为北显州。后周废。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又有云中城,东魏侨置恒州,寻废。有无京山、崞山。有土城。”
  131.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崞县……隋开皇十年移平寇县于此,属代州,大业二年改为崞县。”
  132.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辽州……故治初在今昔阳县,唐武德六年后在今左权县。”
  133.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辽山县……故治在今左权县。”
  134.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辽山县,中,郭下。”
  135. ^ 《水经注·卷十·清漳水》:“轑水出轑河县西北轑山,南流经轑河县故城西南。”
  136.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河东道五》:“辽山县……晋改为轑阳县。”
  137. ^ 《魏书·地形二》:“乐平郡……辽阳,晋属,真君九年并乡,孝昌二年复。有黄泽岭、辽阳城。”
  138.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辽山县……后魏明帝改名辽阳。”
  139.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辽山,后魏曰辽阳,后齐省。开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属辽州,并置交漳县。大业初废州,并罢交漳入焉。”
  14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辽山县……隋开皇十六年改置辽山县,因县西北辽山为名。皇朝因之。”
  14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榆社县……故治即今榆社县。”
  142.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榆社县……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榆社县,属韩州,因县西北榆社故城为名。大业二年省,义宁二年又置。”
  143.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四·河东道五》:“榆社县……唐武德三年于县置榆州,县仍属焉;六年废榆州,以县属辽州。”
  14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和顺县……故治在今榆社县。”
  145. ^ 《水经注·卷十·清漳水》:“(梁榆水)又东北迳梁榆城南,即阏与故城也。 ”
  146.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和顺,旧曰梁榆,开皇十年改。”
  147.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和顺县,本汉沾县地……隋开皇十年,于今理置和顺县,属并州,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以为名。”
  148.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城县……故治在今和顺县西50公里仪城村。”
  149.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平城,开皇十六年置。”
  150.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晋置武乡县,地属焉。隋开皇十六年,于赵简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县,属辽州。大业三年改属并州,武德三年改属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属辽州,贞观八年改属箕州,先天元年改属仪州。”
  15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沁州……故治在今沁源县。”
  152.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沁源县……故治在今沁源县。”
  15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沁源县,中,郭下。”
  154. ^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谷远,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莽曰谷近。”
  155. ^ 《魏书·地形二》:“沁源,建义元年置。郡治。”
  156.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沁源县……本汉谷远县地,旧在今县南百五十里孤远故城是也,语音讹转,故以‘谷’为‘孤’耳。后魏庄帝于今理置沁源县,因沁水为名也,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县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属焉。”
  157.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绵上县……故治初在今沁源县西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后在今沁源县北35公里绵上村。”
  158.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绵上,开皇十六年置。有沁水。”
  159.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绵上县……本汉谷远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绵上县,属沁州,以县西界有绵上地,因以为名。”
  160.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和川县……故治在今安泽县北15公里和川镇。”
  161. ^ 《魏书·地形二》:“义宁,建义元年分禽昌置。”
  162.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沁源……又义宁县,十八年改为和川。大业初州废,又废和川县入。”
  16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和川县……本汉谷远县地,后魏庄帝于今县南九里置义宁县,属义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十六年置沁州,县属焉。十八年改为和川县。大业三年省,武德元年重置。”
  16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石州……故治在今离石市。”
  165.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离石县……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
  166.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中,郭下。”
  167. ^ 《水经注·卷三·河水三》:“河水又南得离石水口。水出离石北山,南流迳离石县故城西。”
  168. ^ 《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
  169.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离石县……本汉旧县也,属西河郡,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名焉。汉末荒废,魏黄初复置,后陷刘元海。石勒改为永石郡。”
  170.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离石县……高齐文宣帝于此置昌化县,属怀政郡。后周复为离石,属石州。隋、唐不改。”
  171.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临泉县……故治初在今临县北25公里故县村,有古城遗址。元至元五年(1268)后在今临县。”
  172.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太和后周置,曰乌突,及置乌突郡。开皇初郡废,县寻改焉。”
  173.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本汉离石县地,周大象元年,于此置乌突郡乌突县。隋开皇元年改乌突郡为太和郡,乌突县为太和县。三年废郡,以太和县属石州。武德三年,改太和县为临泉县。”
  174.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平夷县……故治在今中阳县。”
  175.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平夷县,本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大象元年割离石县西五十一里置平夷县,属石州。”
  176.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方山县……故治初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唐贞观十一年(637)在今方山县南6公里古贤村,金贞祐四年(1216年)后在今方山县北17公里方山村,民国34年(1945年)后在今方山县。”
  177.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高齐文宣帝于此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属离石郡。隋大业三年移就今县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
  178. ^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二·河东道三》:“方山县……本汉离石县地,北齐天保三年于离石县北六十八里置良泉县,唐武德二年移就隋废方山县城。”
  179.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定胡县……故治在今柳林县西北22.5公里孟门镇。”
  180. ^ 《隋书·卷三十·地理中》:“定胡,后周置,及置定胡郡。开皇初郡废。”
  181. ^ 《元和郡县图志·卷十四·河东道三》:“定胡县……本汉离石县地,周宣帝大象元年于此置定胡县,隋因之。武德三年于县置西定州,贞观二年废州置孟门县,七年废县为孟门镇,八年废镇复为定胡县。”
  182. ^ 《陕西百科全书》:“麟州……治所在新秦,故址即今神木县城。”
  183. ^ 《中国历史大辞典》:“新秦县……治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为新秦郡治,后为麟州治。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移治小堡(今地待考)。北宋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今神木县西南),五年(967年)又移治今神木县北杨家城。”
  184. ^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新秦县,中,郭下。”
  185. ^ 《太平寰宇记·卷三十八·关内道十四》:“新秦县……初,武帝徙贫人于关以西及朔方以南,谓之新秦。唐天宝元年置以为县,取汉旧名。”
  186. ^ 《陕西百科全书》:“连谷县……故址在神木县北25公里㹀牛山川与窟野河交汇处的黄羊城”
  187. ^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连谷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在今银州儒林县界。隋文帝于此置连谷镇,炀帝改为连谷戍,大业十三年废戍。贞观八年于废戍置连谷县,属胜州,天宝元年割属麟州。”
  188.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银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境。北周保定二年(562年)迁至石龟镇(今陕西神木县南四十里)。”
  189. ^ 《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关内道四》:“银城县……本汉圁阴县地,属西河郡。汉末大乱,匈奴侵边,云中、西河之间,其地遂空,讫于魏、晋,不立郡县。后魏时置石城县,废帝改为银城关。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于废石龟镇城,即今县理是也。贞观因之,属胜州,天宝元年属麟州。”
  190. ^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隆州……故治在今祁县东15公里团柏村。”
  191. ^ 《资治通鉴大辞典》:“隆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祁县、平遥一带。北宋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