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白

麥加的伊斯蘭聖建築
(重定向自卡巴天房

克尔白(阿拉伯语:الكعبة‎,罗马化al-Kaʿbah直译立方体),又称恺阿白(《瀛涯胜览》)、天堂礼拜寺(《瀛涯胜览》)、卡巴天房天房卡巴圣殿等,是一座立方体的建筑物,位于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禁寺内。相传是第一个人类阿丹(亚当)兴建的,并由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易斯马仪(以实玛利)父子共同修建的。伊斯兰传统认为克尔白是天堂的建筑“天使崇拜真主之处”(阿拉伯语:البيت المعمور‎,罗马化:al-Baytu l-Maˤmur)在地上的翻版,而克尔白的位置就直接在彼天堂建筑之下。《古兰经》记载:“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1]

克尔白
كَعْبَة
克尔白(2020年12月)
基本信息
地区麦加
位置禁寺
 沙特阿拉伯汉志麦加
坐标21°25′21.08″N 39°49′34.25″E / 21.4225222°N 39.8261806°E / 21.4225222; 39.8261806
宗教伊斯兰教
宗教礼仪英语Rite塔瓦夫
行政两圣寺事务总署署长署
建筑详情
建筑类型神殿
建立时间阿拉伯神话
建筑材料岩石大理石石灰岩
详细规格
长度12.86米(42英尺2英寸)
宽度11.03米(36英尺2英寸)
最高高度13.1米(43英尺0英寸)
地图
克尔白在沙特阿拉伯的位置
克尔白
Location of the Kaaba in Saudi Arabia
克尔白在西亚的位置
克尔白
克尔白 (西亚)
地图

克尔白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圣地,所有信徒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必须面对它的方向祈祷,而且伊斯兰教的五功包括了朝觐,也就是到麦加去朝拜。

地点与外观

编辑
 
1、黑石
2、大门
3、排水沟
4、克尔白的基座
5、哈提姆
6、大门与黑石之间的墙
7、易卜拉欣的脚印[2]
8、黑石角
9、也门角
10、叙利亚角
11、伊拉克角
12、基斯瓦
13、标记出巡游的起点与终点的大理石条纹

克尔白是一座立方体的石造建筑,由麦加附近山区的花岗石为材料,建立在约10吋高的大理石平台上[3]。整个构造物的边长大约是:长41呎,宽36呎,高42呎。[4][5]建筑的四个角面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致上和指南针显示的方向一样。东南边的角称为“黑石角”(Rukn-al-Aswad),镶有一块黑色的陨石,一般即称之为“黑石”,是当年穆罕默德清除偶像后唯一得以保留的。其余三个角分别称为“伊拉克角”(Rukn-al-'Iraqi)(东北)、“沙姆角”(Rukn-al-Shami)(西北,沙姆即累范特/叙利亚之意)和“也门角”(Rukn-al-Yamani)(西南)。

克尔白外覆黑色丝绸布,上绣金质的古兰经经文。这种布阿拉伯语称为“基斯瓦英语Kiswah”,每年都要在朝圣节前换新(这块布由法蒂玛王朝开始由埃及供应)。[6][7]

克尔白的东北墙设有离地2米高的大门,是克尔白的正面。[3]欲进入此大门须经由配有轮子的木制楼梯。克尔白的地板与内墙铺设大理石,屋顶则以三根柱子支撑。内墙大理石的铺设高度只接近屋顶的一半,内墙的上半部则以绿色布幔覆盖,绣有金质的古兰经经文。克尔白并没有窗户,大门是唯一的通道。打理克尔白的工作人员用香油清洗大理石以及外部的黑石。

克尔白外部的西北面有一环半圆形的大理石石造物,阿拉伯语称为“哈提姆”(hatīm),但没有与克尔白直接相连。这环建物曾经是克尔白的一部分,所以穆斯林在巡游克尔白时不进入其环形空间内。有些穆斯林认为这个环形构造物是先知易斯马仪与其母亲夏甲的长眠之处。[3]

黑石

编辑

黑石是克尔白的重要部分,穆斯林认为黑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丹哈娃的时代。黑石目前被镶在东边的墙角,直径大约有30公分长,用银框固定住。前往克尔白朝圣的穆斯林都会像穆罕默德一样,试着亲吻之。[8]然而朝圣的人非常多,不可能亲吻黑石,只能用手掌朝向黑石示意一下。[9]教外人士和瓦哈比派经常质疑穆斯林亲吻黑石的举动是偶像崇拜,是穆罕默德对多神信仰的妥协,非瓦哈比派的穆斯林则认为黑石只是标示著巡游克尔白的起点,只是一个记号。

穆斯林认为黑石的颜色本来是洁白的,但由于人们的罪恶而逐渐变黑。[10][11][12]

历史

编辑

蒙昧时代

编辑

伊斯兰创立前的克尔白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这段历史也就众说纷纭。早期的阿拉伯人主要是游牧民族,由于生活环境恶劣而性情好战。但是当他们在进行宗教崇拜的时候能够相安无事。[13]

文辛克(Wensinck)在《伊斯兰百科全书》里指出,麦加就是托勒密所说的“马卡拉巴”(Macoraba)。克尔白所坐落的地方一直要到大约公元500年左右才出现朝圣的习俗。当时古来氏族掌控了克尔白,并与当地其他的贝都因人签订相关协议。[14]克尔白的所在标示此地是一片绿洲,是群山环绕的谷地,正是渗渗泉的水源处。

艾伊奇(Eiichi)[15]认为当时阿拉伯半岛有很多类似克尔白的建筑,但只有麦加的克尔白才是以石头建造的。也有人认为曾经存在过跟现今的黑石一样的石头。阿拉伯半岛南部城市盖曼(Ghaiman)崇拜一种红色的石头,把它当作神灵。而在阿巴拉特(al-Abalat,麦加南部,靠近塔巴拉(Tabala))的克尔白里则供奉着白色的石头。古鲁伯(Grunebaum)在其《古典伊斯兰》(Classical Islam)一书中指出,当时人们的宗教崇拜和奇石、山岳、怪树很有关系。[16]

凯伦·阿姆斯壮的书《伊斯兰简史》(Islam: A Short History)指出,麦加的克尔白本来是纳巴泰人信仰的胡巴勒的神庙。当时克尔白里头摆着360个偶像(或肖像),每个偶像分别代表一年里的其中一天。[17]所有的阿拉伯部族在一年里会有一次集体到麦加的朝圣,不管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偶像崇拜者。为了能够安心进行朝觐活动,当时的麦加方圆20英里以内的范围禁止任何暴力行为。这种规矩让麦加得以兴旺起来,不仅成为一个朝圣之地,也成为一个贸易重镇。[18]波斯顿环球报指出当时的克尔白是献给胡巴勒和“阿拉的女儿”(乌札阿勒特玛纳特)的。[19]当时人们认为克尔白是世界的重心,天堂的门在其正上方。克尔白是神灵的世界与世俗世界的交会点,而从天空坠落的黑石更体现了天地的连结。[20]

根据萨瓦尔(Sarwar)的说法[21]大约在穆罕默德出生的四百年前,有一个人叫做“Amr bin Lahyo bin Harath bin Amr ul-Qais bin Thalaba bin Azd bin Khalan bin Babalyun bin Saba”,他是卡坦族英语Qahtanite的后代,是汉志地区的国王。他把胡巴勒的偶像放置在克尔白上面。胡巴勒是统治阶级古来氏族的主神之一。胡巴勒的偶像由红玛瑙制成,看上去像一个人类,但却没有一体成形的右手掌,而是以金子做的手代替。胡巴勒偶像被移进克尔白的时候,它的前方摆着占卜用的七支箭。[22]

但另一方面,帕特丽夏·克罗内的观点都在在地和主流的历史学家不同,包括了伊斯兰早期的历史及克尔白的历史。在《麦加的商贸》(Meccan Trade)与《伊斯兰的兴起》(Rise of Islam)两本书中,克隆认为把克尔白说成是“马卡拉巴”乃子虚乌有,其实马卡拉巴是当时阿拉伯半岛南部“福地阿拉伯”(Arabia Felix)辖下的小镇。[23]

许多历史学者特别强调蒙昧时代麦加的权力与地位。他们指出麦加因着香料贸易而富起来。克隆认为这种说法是夸大的,麦加只不过是同游牧民族贸易的前哨站,买卖皮革、布疋与骆驼奶油。她认为如果麦加当时是个贸易中心,那么它应该会被当时的人提起,例如普罗科匹厄斯,而叙利亚教会的编年史家也应该会留下叙利亚文的纪录。在伊斯兰兴起前的三个世纪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麦加的地理或历史纪录。[24]

大英百科全书》说“早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麦加就是一个圣地,是一个朝觐的圣地。”[25]德国历史学家格拉瑟(Eduard Glaser)的说法,“克尔白”这个词可能与南阿拉伯语(或埃塞俄比亚语)的词“mikrab”有关,意为“神殿”。[26]但克隆还是不同意这个观点。

伊斯兰教时期

编辑
 
绘于1315年的图,先知穆罕默德将黑石放置在斗篷上。当时正值克尔白重建。

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在世的时候,他所属的古来氏部族掌管着克尔白。那个时候克尔白是一个供奉多神教徒们三百六十个偶像的神坛。穆斯林相信先知穆罕默德领受真主指示而宣扬伊斯兰教并要还原克尔白上古一神教的意义,在宣告要把放在里面的偶像全部清除掉后,利益受损的古来氏贵族们因此开始迫害他。迫害毫无停止的迹象,于是穆罕默德及其追随者开始于公元623年迁徙至麦地那。而穆罕默德则留待到所有追随者离开后才和阿布·伯克尔起程。在伊斯兰教历史上,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行动,穆斯林社群因而能够建立独自的伊斯兰政治与自卫性的军事组织。双方交战了几场战役后,在630年穆斯林反败为胜,最后和平收服了麦加与克尔白。此时克尔白正式成为伊斯兰教的独有的宗教建筑,也确保了穆斯林每年来到此地朝觐的仪式。[27]

穆罕默德光复麦加之后,开始着手清除克尔白里头的360个偶像。有些偶像是穆罕默德亲手摧毁的,并念道(古兰经 17:81):“真理已来临了,虚妄已消灭了;虚妄确是易灭的。”除了偶像,先知穆罕默德也把克尔白内的壁画全部清除。

伊斯兰历史上也提及了克尔白在大约600年的时候重建。在伊本·易斯哈格的《真主使者的一生英语Sirah Rasul Allah》一书中,穆罕默德公正地调解了麦加的部族对黑石问题的争吵。各个部族争论到底哪个部族才有资格安置黑石。穆罕默德的解决之道是,他让所有部族的长老将黑石放置在斗蓬上,最后一同把黑石安置好。[28][29][30]伊本·易斯哈格说当时用以重建克尔白的木材来自一艘搁浅在濒红海城市舒艾巴(Shu'ayba)的海岸上的希腊船只,一名叫做巴昆(Baqum)的科普特人木匠取其木材。[31]

什叶派穆斯林认为克尔白是阿里的出生处。他是伊斯兰帝国的第四任哈里发,也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27]

穆罕默德逝世以后

编辑

自从穆罕默德以来,克尔白已经被修建过许多次。

克尔白除了修复之外,其基本形状与结构自从阿布杜勒·马力克修复以来没有什么改变。[33]

清理

编辑

克尔白每年有两次的清理,一次大约在拉玛丹月前15天,另外一次大约在朝觐季节前15天。

克尔白的钥匙由班尼·沙巴特部族管理。部族成员在克尔白清理期间会邀请一些达官显贵与外国外交官参加清理克尔白。麦加市长带领他们清理克尔白,但清扫工具只有一般的扫帚。之后他们以混合泉水与蔷薇水的溶液清洗克尔白。[34]

朝向与祈祷

编辑
 
朝觐时的禁寺,中间黑色的建筑为天房

朝向是穆斯林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对克尔白做萨拉赫朝拜的方向,阿拉伯语称为“基卜拉”。古兰经明确要求穆斯林要这么做(古兰经 2:143-144)。

早期的穆斯林和犹太人一样,面向耶路撒冷礼拜。根据伊斯兰传统的说法,有一次穆罕默德在双朝向清真寺内礼拜的时候,真主命令他放弃朝向耶路撒冷礼拜,改为向麦加的克尔白礼拜。至于改变礼拜方向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大部分的历史学者认为是因为麦地那的犹太人英语Muhammad and the Jews始终不愿意皈依伊斯兰教的缘故。[35]穆斯林则相信此举是真主对所有自称信仰认一神的信徒(犹太人和穆斯林)的考验。

美国穆斯林对于朝拜方向如何定位的意见较分歧,有的主张像麦卡托投影法一样在一张地图上画数条直线来辨识方向,有的主张由大圆线来决定方向。这些争论毫无止息。主张麦卡托投影法的穆斯林在礼拜的时候朝东,但稍微偏南。后者则向东北方向礼拜。在不同城市美国穆斯林的朝拜方向都不尽相同。[36]

有的穆斯林懂得使用礼拜朝向专用指南针英语Qibla compass,因此不管他们身处何处都能够知晓礼拜的确切方向。这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是使用者要先把指针指北的一端对准指南针上的某一个点,这要视使用者所在的地点而定。指针调整好之后,使用者即可按照绘有宣礼塔图案所指的方向开始礼拜。礼拜的朝向在指南针上显示的可能刻度众多,因此不同地区的对应刻度都详细列在使用手册或网络上。[37]礼拜朝向专用指南针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指南针,也有镶在手表上的。

住在地球上的人们要进行礼拜较为容易,因为礼拜是以太阳日为准的。2007年10月,马来西亚太空人谢赫·穆扎法尔·舒库尔于晚间在哈萨克搭乘俄罗斯联合号火箭前往国际太空站。但由于国际太空站每天绕行地球十六次,于是他必须每天礼拜八十次。然而大马当局特许他一天礼拜五次即可,只要礼拜的朝向正确就可以了。事实上伊斯兰教法教导穆斯林的礼拜方式可因特殊情况而调整(并礼)、方便信徒的,例如在战争或飞机旅行期间可减少礼拜或改变礼拜方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古兰经》第3章伊姆兰的家属第96节
  2. ^ 伊斯蘭教聖地麥加. 新华网. [2015-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3. ^ 3.0 3.1 3.2 Wensinck, A. J; Ka`ba. Encyclopaedia of Islam IV p. 317
  4. ^ Peterson, Andrew (1996). Dictionary of Islamic Architect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ondon: Routledge.
  5. ^ Hawting, G.R; Ka`ba. Encyclopaedia of the Qur'an p. 76
  6. ^ 'House of God' Kaaba gets new clot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Age Company Ltd. (2003). Retrieved on 2006-08-17.
  7. ^ The Kiswa - (Kaaba Covering). Al-Islaah Publications. Retrieved on 2006-08-17.
  8. ^ Elliott, Jeri (1992). Your Door to Arabia. ISBN 0-473-01546-3.
  9. ^ Mohamed, Mamdouh N. (1996). Hajj to Umrah: From A to Z. Amana Publications. ISBN 0-915957-54-X.
  10. ^ Kabah Inside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11. ^ A Look Inside The Kabah 1 min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12. ^ Opening of the Ka'aba Door (High Quality) - YouTube. www.youtube.com. [2020-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13. ^ Grunebaum, p. 18
  14. ^ Grunebaum, p. 19
  15. ^ Imoti, Eiichi. "The Ka'ba-i Zardušt", Orient, XV (1979), The Society for Near Eastern Studies in Japan, pp. 65-69.
  16. ^ Grunebaum, p. 24
  17. ^ Karen Armstrong (2000,2002). Islam: A Short History, 11. ISBN 0-8129-6618-X.
  18. ^ Armstrong, Jerusalem: One City, Three Faiths, p. 221-222
  19. ^ "Ask the Globe", Boston Globe, April 23, 1999.
  20. ^ Armstrong, Jerusalem, p. 221
  21. ^ Hafiz Ghulam Sarwar. Muhammad the Holy Prophet, 18-19.
  22. ^ Brother Andrew.Hubal, the moon god of the Kab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ible.ca. Retrieved on 2007-09-04.
  23. ^ Crone, Patricia (2004). Meccan Trade and the Rise of Islam. Piscataway, New Jersey: Gorgias. pp. 134-137
  24. ^ Crone, Patricia (2004). Meccan Trade and the Rise of Islam. Piscataway, New Jersey: Gorgias. p. 137
  25. ^ Britannica 2002 Deluxe Edition CD-ROM, "Ka'bah."
  26. ^ Wensinck, A. J; Ka`ba. Encyclopaedia of Islam IV p. 318 (1927, 1978)
  27. ^ 27.0 27.1 [1915] The Book of History, a History of All Nation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Viscount Bryce (Introduction), The Grolier Society.
  28. ^ Guillaume, A. (1955). The Life of Muhamma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84-87
  29. ^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Prophet of Islam - His Biograph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August 12, 2006.
  30. ^ Saifur Rahman al-Mubarakpuri, translated by Issam Diab (1979). Muhammad's Birth and Forty Years prior to Prophethoo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r-Raheeq Al-Makhtum (The Sealed Nectar): Memoirs of the Noble Prophet. Retrieved on 2007-05-04.
  31. ^ Cyril Glasse, New Encyclopedia of Islam, p. 245. Rowman Altamira, 2001. ISBN 0-7591-0190-6
  32. ^ Sahih Bukhari 1509; Sahih Muslim 1333
  33. ^ Javed Ahmad Ghamidi. The Rituals of Hajj and 'Umra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izan, Al-Mawrid
  34. ^ Islam Online.net - Saudi Arabia Readies for Hajj Emergencies (December 29 200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November 30 2006.
  35. ^ Islam's Stake: Why Jerusalem Was Central to Muhamm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e (2001). Retrieved on 2008-02-03.
  36. ^ A Sine on the Road to Mecc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erican Scientist (2001). Retrieved on 2008-02-03.
  37. ^ Numbers for the Islamic Qibla Compasses 1999 Update (most rece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8-02-03.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