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国(维吾尔语发音:Hamul、Qomul;蒙古语发音:Khamil,明朝沿用蒙语谐音Kumul亦称为哈密力),为1380年创立,在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境内兴建的小国。1406年,明成祖朱棣建哈密卫。正德年间为吐鲁番汗国所灭。

哈密卫
哈密国
c. 1389—1513
哈密国的位置
哈密国的位置
首都哈密
常用语言蒙古语, 回鹘语
政府君主制
忠顺王 
历史时期后古代史
• 兀纳失里脱离北元
c. 1389
• 哈密国开始向明朝纳贡
1404
• 也先太师征服哈密国
1430s
• 亲蒙古派发动政变
1463
• 哈密被吐鲁番汗国吞并
1513
前身
继承
察合台汗国
北元
东察合台汗国
今属于 中国

历史 编辑

哈密古称“昆莫”,塞人之地。

公元前2世纪初,称伊吾卢,属匈奴,为呼衍王王庭。东汉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征匈奴取得伊吾卢,置宜禾都尉屯田章帝时罢屯田,又归匈奴。三国鲜卑西部。敦煌郡,置伊吾都尉。后前凉取之,仍置伊吾都尉。北魏伊吾郡。后为西突厥占据。大业六年(610年),炀帝薛世雄攻取,建筑新城,置伊吾郡,并号称是新伊吾。隋末复为西突厥乘乱夺据。贞观四年(630年),内附,置西伊州贞观六年(632年),置都督府,并改名伊州,下设伊吾、纳职和柔远三县,其中今日的哈密当时即属柔远县管辖。天宝初年,改为伊吾郡,不久又恢复原样。广德以后,失陷于吐蕃五代小月氏占据,称为胡卢碛。北宋雍熙以后,属回鹘耶律大石西迁后归西辽畏吾儿,后在西域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哈密属之,并封察合台的后裔兀纳失里为肃王,哈密成为他的封地。当时称伊州为哈密力,从此哈密之名便沿用至今。

洪武十三年(1380年),兀纳失里开始向明朝纳贡,封哈密国王。永乐二年(1404年)六月,兀纳失里弟安克帖木儿遣使朝贡,封忠顺王。永乐三年(1405年)春,安克帖木儿被鬼力赤毒死,兄子脱脱幼时被俘入中国,遣使送还,命袭王爵,管辖西域回回畏兀儿哈剌灰瓦剌后裔)。

永乐四年(1406年)三月,置哈密卫,以马哈麻火者等为指挥、千户和百户等官,又以汉人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辅导忠顺王,哈密国成为设有明朝羁縻卫所的王国。永乐八年(1410年),脱脱死,弟免力帖木儿于次年十月袭位,封忠义王,赐印诰玉带,命世守哈密。

 
明朝关西八卫

永乐十二年(1414年),行在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归国后著《西域番国志》,其中《哈密》章云:“哈密城居平川中,周围三四里,惟东北二门。人民数百,住矮土房。城东有溪流,水西南流。果林二三处,种楸杏而已……蒙古、回回杂处于此,衣服礼俗各有不同”。

洪熙元年(1425年),免力帖木儿死,脱脱子卜答失里于宣德元年(1426年)袭位,封忠顺王。宣德三年(1428年),因为卜答失里年幼,不能胜任,于是封免力帖木儿子脱欢帖木儿为忠义王,二王并贡。

之后历数任国王,正德八年(1513年),哈密被吐鲁番汗国吞并;正德十年(1515年),吐鲁番正式吞并哈密,明朝派使臣交涉无果,朝廷议而不决最终放弃了哈密卫,后吐鲁番以哈密为跳板不断侵扰嘉峪关内的明朝本土。

历代哈密卫都督 编辑

  • 兀纳失里:察合台后裔,1380年—1393年在位
  • 安克帖木儿:兀纳失里弟,1393年—1405年3月在位,1404年6月被封为忠顺王
  • 脱脱:安克帖木儿兄子,1405年3月—1411年3月在位(忠顺王)
  • 免力帖木儿:脱脱弟,1411年3月—1425年12月在位(忠顺王),14年;1411年10月被封为忠义王,1411年10月—1427年9月在位
  • 卜答失里:脱脱子,1425年12月—1439年12月在位(忠顺王)
  • 脱欢帖木儿:免力帖木儿之子,1427年9月—1437年11月在位(忠义王)
  • 脱脱塔木儿:脱欢帖木儿之子,1437年11月—1439年在位(忠义王)
  • 哈力锁鲁檀:卜答失里子,1439年12月—1457年8月在位(忠顺王)
  • 卜列革:哈力锁鲁檀弟,1457年9月—1460年3月在位(忠顺王)
  • 努温答失里:卜答失里妻,1460年3月—1472年11月在位(王母)
  • 把塔木儿:脱欢帖木儿外甥,1466年—1472年11月在位(忠顺王)
  • 罕慎:把塔木儿之子,1472年11月—1488年在位(忠顺王)
  • 奄克孛剌:罕慎弟,1488年—1497年12月在位(忠顺王)
  • 陕巴:脱脱近亲从孙,1492年2月—1493年4月、1497年12月—1505年10月在位(忠顺王)
  • 拜牙即:陕巴子,1505年10月—1513年8月在位(忠顺王)

参考文献 编辑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哈密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边裔典·哈梅里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明史卷三百三十》,出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