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标准字体

字體

国字标准字体,又称教育部标准字体台湾标准字体,简称台教标台教台标,在香港俗称电脑字,是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之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里规定之汉字国字)标准字形写法,主要用于中华民国出版之国民中小学课本、政府公文上。1982年首次公布,日后又经过多次修改,是中华民国的通用文字繁体中文的规范依据,但不强制使用。

历史 编辑

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了推动国字标准化政策,自1973年起开始整理国字,直到1982年颁布了“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4808字与“次常用国字标准字体表”6341字。后又经多次局部修改,最新一次修改是1998年。后并颁布常用国字标准字体笔顺手册,规定国字标准笔顺写法。

为配合电脑化的需要,教育部并颁布了宋体(即明体)、楷书隶书方体等字体之标准母稿,供字型厂商参考使用。

来源 编辑

中华民国教育部之国语文教育丛书第二十二 - 国字标准字体研订原则,其常用字选字主要参考资料如下:

  1. 中文大辞典
  2. 中华大字典
  3. 辞海
  4. 辞源
  5. 辞通
  6. 康熙字典
  7. 说文解字诂林

等,共49种依据资料来源[1]

外观 编辑

概述 编辑

国字标准字体制定时,以正体字书写体为基础,但其制定结果却套用于宋体方体印刷体上。国字标准字体对很多笔画规定非常严格,例如规定了“又”字必须闭口,写成“ㄡ”的形状不合规定等。官方宣称[2]研订时非常重视文字来源的考证,并对于一些经常混用的部首,如“夂”“夊”“攵”、“月”与“⺼(肉字旁)”等严格加以区别。

原则 编辑

  • 字有多体而音义无别时,取一字为正体。原则如下:
    • 取最通行者。如取“才”而不用“纔”。
    • 取最符合本义者。如取“腳”而不用“脚”。
    • 多个字形均符合本义时,取笔画最简者。如取“舉”而不用“擧”。
    • 必要时可不符合上述原则之选字,但应特别注明。如“麪”字较“麵”字要简且古时作正字,然而“丏”容易误作“丐”,故现采用“麵”字;“说文解字”中“裏”为正“裡”为俗,但字形上“裡”较平稳,且教学上“左形右声”远较“形声穿合”易解,加上“裏”易与“裹”混淆,故选“裡”为正。
  • 字有多体,古通而今异者并收。如“間”、“閒”。
  • 字有多体,古异而今通者并收。如“證”、“証”。
  • 字的偏旁有多体而无关繁简时,取符合造字原则者。如“吞”不做“呑”。
  • 凡偏旁古异而今混者,区别之。如“月”与“肉”。
  • 凡偏旁容易混淆者,亦予区别。

范例 编辑

标准字体 异写字体 说明
    基本原则采用正体字(传统汉字)。
   
采用书写体为标准,故“糸”做偏旁时下面写成三个点(糹)。

宋体黑体等印版字也要依此改造。

    “內”字从“入”从“冂”,从冂而入也。自古属入部,故写作“入”,不写“人”。
   
草字头写成双十字,四笔。
由于“次”字小篆构理乃从“二”从“欠”,故偏旁做“二”,不俗写为“冫”。
   
“木”字写在下方时,左作撇,右作长顿点,不接中竖。
   
“丸”字的点必须在撇的下方,不得超出撇画。
   
区分月字旁肉字旁(⺼)。肉字旁内部作点、挑。
“市”与“巿”不同。“巿”字应该一笔贯穿。
   
依照小篆构理写成“士”与“方”。
一字不两捺原则,“攵”的尾笔改作点。
   
“言”字的点与第一横画必须相连。
“兌”字采用“八”字形。
   
上面不写成俗写的“血”字。
采用小篆构理之三人成“眾”。

使用情形 编辑

 
原本以传承字形为准的新细明体,更新后变成了台标字形。

现在使用国字标准字体印刷的台湾报刊只有《国语日报》,以往《联合报》《中国时报》亦采用国字标准字体印刷,但于2003年间改版后选用了不符合国字标准字体的字形,目前只有《中国时报》的内文合乎国字标准字体(但标题使用的字型并不符合标准字体)。而中国时报系的《时报周刊》并不使用国字标准字体。

目前中华民国政府并没有强制规定所有字型厂商生产之字型必须符合国字标准字体,坊间所贩卖的字型多半不合规定。而且因为国字标准字体经过多次的改版,市面上贩售之所谓“教育部标准字体”字型,可能是符合旧版规定,不见得符合最新标准。原来Windows XP采用的细明体也不符合此规范,不过标楷体则大部分符合国字标准字体规定。由于繁体中文版Windows内建的标楷体字型大致符合国字标准字体,而近年学术论文、公文都有采用标楷体打印的习惯,故使用上有增加的趋势。

自新版的细明体5.03版出现后,各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Vista起的Windows系列、Mac系列Android等,都纷纷在新版里改为使用国字标准字体作系统字型。这引起了不少争议。由于系统字型是操作系统所指定,原则上不能被替换,“传承字形”爱好者的选择权忽然被剥夺。而国字标准字体本身在字源字理方面,以及在美观方面,皆遭受诟病,主流操作系统的做法惹起了不满。可是,随着更新后的细明体、微软正黑体思源黑体(台湾版)苹方-繁(即台湾版)等系统字型,借助新版操作系统而变得普及,在一般用户没有特别选择下,越来越多电脑打印文件使用国字标准字体。

香港方面,原来并不使用国字标准字体。香港人在印刷字体上,本来习惯“传承字形”(或称旧字形,如康熙字典体风格),以及适量新字形化的蒙纳字型、华康俪字型。在学童手写方面,则有《常用字字形表》作教学指引。但随着主流操作系统改为采用国字标准字体,香港人亦受到影响,网上冒起了批评声音。不少香港教师称此字体为“电脑字”,并且如学生写此字体视作错字论。

反对意见 编辑

 
有国字标准字体的拥护者指责“青”字下部写成“円”是“错字”[3],但按照《康熙字典》,“青”正写应从“円”,即“丹”的变体,并非国字标准字体依手写体而规定的“月”。比较篆书中“青”字及下部从“月”的“闲”字,写法差异十分明显。

国字标准字体规定了过于严格的笔画规则,并自称仔细考证过文字的来源。但无论在字理字源方面、在书法方面、在字型设计方面、在态度方面,皆遭到批评。包括:

字理字源方面 编辑

国字标准字体虽多番强调其对文字来源的严格考证,强调它遵从六书,还引用多部权威的字书标准作参考资料,却被发现当中有许多违反字理或字源的情况。

例如“靑”、“爲”、“朕”、“禮”、“讀”、“者”、“言”等字的“传承字形”(亦称“旧字形”、“康熙字典体”)写法,都较接近篆形、较符合字理:“靑”,下作“円”,即“丹”字,符合“丹青”之义;“爲”字以手牵象,会意有作为,上方是“爪”部首,“爪”代表手;“朕”左旁是“舟月”部件,即“舟”字,不是“月”,原指木舟的缝罅,或以长篙撑船的人;“礼”字的“⺬”旁,首两笔是横,符合“祭祀的桌子”之象形;“读”字是形声字,右旁的声符是“𧶠”,而不是完全不近音的“賣”;“者”字上方不是老人的象形,与“老”、“考”的上方不同;“言”字是“舌”上有一横或两横,表示由舌头发出的东西。国字标准字体改成较不符合字理的写法,违反了官方自称的“非常重视文字来源考证、造字原则”,“注重区别容易混淆者的偏旁”等原则,使原来的正体变成错字[4],甚至发生像“黑体-繁”般令群众颠倒正错的事,引来诟病。

书法方面 编辑

有些常见的异体写法已有长久历史,如“內”虽然在字典里一直属于“入”部,但书法史上一向写成“内”,包括王羲之等人的文字。该重视来源还是重视长年的习惯,确实引起过争议。过于严格的笔画规则,也使得书法上为了美观所做的调整都变成了错误写法。因此在书法上,国字标准字体也遭受批评。

教育部推行之国字标准字体,只能说是取其某片段文字而非整体文字之综观,就如“月”的肉字偏旁在书法上以楷书写为“月”字,只有在行楷及行草才采用上点下挑之形,是书写动作“如何连续”的结果[5]。而“𠫓”字上部写作三笔而非四笔,不符合历朝多数楷书古帖写法[6]。当代著名书法家、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的李郁周教授多番撰文,批评国字标准字体的这些规定不合道理,违反“楷书传统字形”和“书写动作原理”。以“木”字为例,教育部规定它不带钩,结果就连颜真卿所书写之《干禄字书》上的字样也变成“错”字。但楷书的钩其实是书写时带笔的结果,都属虚笔,只要不影响字形字义,不涉“干、于”这类区别,那么带钩与否与对错无关,不应规定“不钩才对,带钩不对”,应从宽为“以不钩为原则,钩不钩都可以”[7]。李教授更直指国字标准字体“破坏文字优良的传统造形”[8]

此外,从事书法教育多年的书法家陈忠建老师,亦在书法教学公益网站上批评教育部网站上的标楷体“完全忽略美感及人性”:“一开始订定标准字体时,忽略太多手写习惯及美感。从‘手写标楷体’转换到‘电脑标楷体’中,电脑的美工人员介入较深,审查教授只能针对错字提出纠正,无暇顾及每个字的美感。电脑的美工人员一向只会画字,根本不会写字,却变成我们的标准。搞不好还是一个工读生处理的呢?”[9]在网站中,陈老师更列举原来“手写标楷体”与“电脑标楷体”的差异[9]。同时,台东书法家黄永兴书写国字标准字体时会出现困惑。[10][11]

字型设计方面 编辑

至于字型设计方面,批评者不但认为此类将汉字完全依照字书笔数、字源严谨规范的结果,反而失去文字之美;同时,由于国字标准字体是以楷书为母体制定而成,将把一些楷书特征生硬地套在宋体黑体等其他字型身上,批评者指出将国字标准字体套用于明体等印刷用字体上,反而会破坏该类字体原本设计阅读上的平衡感[4]

其中,字型制作公司文鼎论及华航“帝雉号”字体风波时,就直斥微软系统字型新细明体改成教育部标准宋体写法后,“已失掉日本写研本兰明朝体的印刷字体之美,成为失去平衡的手写笔法字体,印刷界相当排斥”[12]。而其董事长杨淑慧早于“金萱”热潮受访时,已表明觉得有别的字型公司产品被网民批评为“不符合国字标准字体”是非战之罪,并直言国字标准字体根本不适合印刷:“如果单纯用手写的笔法来定义印刷字体该长什么样子,字就会东倒西歪,阅读感受会很差。”例如“肉字旁部首”的国字标准字体写法,会影响视觉的延伸性。因此,像明体黑体等印刷字型,并不遵循国字标准字体。[13]

字型制作公司Justfont的团队成员,包括叶俊麟、苏炜翔、曾国榕接受专访时认为,国字标准字体的意义只能用来学写字,若是要使阅读舒适或令字形美观,还是该用印刷体的标准而非国字标准字体:“就像是依照台湾标准的新细明体,细看会发现字的平衡和美感被破坏。”他们亦指出,各个国家的标准也不同,官方标准或许没法反映时代。哪怕在日本,标准体的议题争议也很大,有日本学者主张,真正的标准体应该要参考历代书法家的字体,而非国家的标准:“汉字的源流相当长远,在不同时期因为考据资料不同,在字的写法上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如果以遵循教育部写法标准就是代表正统,是排除异己的说法,是不太恰当的。”[14]

态度方面 编辑

国字标准字体的制订者、推行者在面对学者、专业人士及大众的态度,被指为闭门造车。当代著名书法家、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的李郁周教授指责过:“标准字体公布以来,报章杂志迭有反应,建议修正,而制订者在公众场合或私下里,即使心有戚戚然焉,却依然大言不惭地说:‘既经政府公布实施,不能再改。’甚至说:‘已经输入电脑,不能再修正。’把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吓唬得一楞一楞的,好像我们都不懂法规产生的程序,不懂电脑的程式设计;好像标准字体比法律伟大、比宪法稳定;好像不妥当或错误的电脑资料要永远使用下去。法律、宪法不合时代、不合环境、不合潮流、不合社会、不合道理,都必须透过合理的方式适时地修正。标准字体算什么?计算机程序又算什么?”[15]

字型制作公司文鼎的董事长杨淑慧批评局方闭门造车:“当初台标体在制订时,仅找了一群精通训诂学的学者闭门讨论,完全没有邀集印刷业者、书法家等其他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商讨。但是,用训诂学专业订定的台标体,根本没有考虑到印刷的可行性与阅读的便利性。”[13]字型制作公司Justfont的团队也在专访里指出,所谓“台标”是个一直没有共识的议题,在印刷字型上尤甚:“三十年前教育部的‘台标’制定,不管是印刷厂或是书法家,全部人都惊呆了。这个标准没有和民间沟通,都造成大家很大困扰。”[14]

影响 编辑

除国中小教科书之外,坊间印刷品、字型软件,多数均不符合国字标准字体的规定。甚至政府机关的门牌、标语(如捷运站的路标)也都不是精密的国字标准字体。

然而国字标准字体终究提供了国字基本的样式,在多年的推行下,虽然笔画上的严格限制难以全部符合,但文字的基本架构已逐渐统一,差异较大的异体字已较为少见。例如多年前还常见的“麪”、“着”、“晋”、“裏”、“綫”等字现在在中华民国几乎已经不写,而只见“麵”、“著”、“晉”、“裡”、“線”字。

随着WindowsAndroidmacOS等平台的系统字型更换成国字标准字体,使其影响扩展至香港和其他使用繁体中文的地区。但这些地区本身有教育字形,同时亦有当地人民本来的印刷习惯,国字标准字体与这两者皆有冲突,引起了当地正体字使用者的不满。例如思源黑体初始的“TWHK”(台湾香港)版本只以国字标准字体为准,既不支援香港教育字形,也不支援传统印刷体字形,惹来争议。2015年6月更新版本,宣布会进行地区分流,但目前繁体中文仍只得“国字标准字体”的版本,而且落实分流后也只是增加香港教育字形,未能满足传承字形用户的需要。

Windows系统把系统字型改作国字标准字体后,亦同样遭诟病。新细明体更新后弃用旧字形,设计上亦有许多视觉缺陷、平衡问题等毛病,一直备受汉字设计和排印界批评[16],甚至被要求改回 Windows XP 预载的、较美观之版本[17]。但微软至今尚未有正式回应或行动。

而macOS系统的黑体-繁被国字标准字体拥护者发动网络投诉[3]后,厂商听从了投诉者意见,由接近传承字形改作接近国字标准字体的写法,使用者也没有选择权,这事更被传承字形使用者批评为“恶意投诉”、“网络批斗”[18]。这些批评,包括了来自中华民国、香港和其他使用繁体中文的地区之使用者。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中华民国教育部. 國語文教育叢書第二十二. 中华民国教育部. 中华民国八十六年三月台湾学术网络三版 [2013-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12) (中文(台湾)). 常用字选字主要参考资料1.中文大辞典2.中华大字典3.辞海4.辞源5.辞通6.康熙字典7.说文解字诂林.... 
  2. ^ 國字標準字體研訂原則. [2016-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8). 
  3. ^ 3.0 3.1 见台湾IT界人士Zonble:TCFail - Snow Leopard 繁体中文系统字体修改工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同时Zonble在其Notes on Cocoa的“黑体-繁”笔记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多次指责传承字形写法是“错”的、“不对”的,违反文字学客观知识。
  4. ^ 4.0 4.1 参见刻石录:《劣字驱逐正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宋体滚蛋,还我细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不知丹青,枉谈汉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标之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支援传承字形 操作系统有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符号工作站:《是谁写错字?》(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李郁周:《书写与书法论集》(台北:蕙风堂,1996年)页21。
  6. ^ 国字标准字体采用三笔的写法,原因是因为《康熙字典》等字书多以三笔计算“𠫓”字,而《康熙字典》以三笔计算的原因则是因为“𠫓”字在篆体是“子”字的颠倒,“子”乃三笔字。然而,对“充”、“毓”、“育”等字,《康熙字典》都把当中的“𠫓”部件计算作四笔。参见李郁周:《书写与书法论集》(台北:蕙风堂,1996年)页22。
  7. ^ 李郁周:《书写与书法论集》(台北:蕙风堂,1996年)页21、24、27、28、29。
  8. ^ 李郁周:《书写与书法论集》(台北:蕙风堂,1996年)页12。
  9. ^ 9.0 9.1 陳忠建:《國小硬筆字教學實務》網站. [2017-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0). 
  10. ^ 联合报:《育、冒怎么写?字写法改了 家长陪读反教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年11月21日。
  11. ^ 联合影音网:《字写法改了 家长陪读反教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5年11月21日。
  12. ^ Inside:《華航「帝雉號」字體風波,文鼎:票選將影響品牌識別》. [2016-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8). 
  13. ^ 13.0 13.1 數位時代:《金萱的聲音我們聽到了!其他本土字型業者呢?文鼎:我們從未缺席!》. [2016-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4). 
  14. ^ 14.0 14.1 BIOS monthly:《走過字體寒冬的春暖花開——專訪金萱字型開發justfont團隊》.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2). 
  15. ^ 李郁周:《书写与书法论集》(台北:蕙风堂,1996年)页25。
  16. ^ 许潮文:《新细明体:早该被时代革除、却又意外留下的审美遗毒》(立场新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许潮文:《为什么不推荐新细明体》(立场新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鄭惟:《將 Windows 7 / 8 / Vista 醜陋的新細明體改回 Windows XP 預載較美觀之版本》(聚言時報). [2018-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8). 
  18. ^ 刻石录:《劣字驱逐正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刻石录:《不知丹青,枉谈汉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 编辑

把字形改为或偏向国字标准字体,而引起争议的字型: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