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摊

賣報紙的人或店舖

报摊,在香港常称之报纸档,主要是街头贩卖报纸杂志,通常兼卖香烟打火机口香糖饮料、独立包装纸巾仔等。报纸档常见于人流多的街道机场火车站酒楼门口等常见。

阿根廷的报摊
纽约街头的报摊
位于香港街头的报摊

香港概况 编辑

报摊在香港已有悠久历史,第一个流动报摊出现于1904年,位置在山顶缆车花园道站[1]。报馆在该处设立报纸档是原因是因为早期的报纸是英文,而半山和山顶的居民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在报纸档出现之前,报纸是由报贩以沿途叫卖的方式售卖[2]

香港的报纸档在1960年代已经有所规范,设计是由当时一名驻守深水埗的外籍警司John Browett所草拟,后来更于《政府宪报》正式公布[2]。在60、70年代,香港市区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报纸档。尤其是茶楼的门口,家长去饮茶前,顺便在报纸档买一份报纸,而年幼的子女则会买《老夫子》或《儿童乐园》等流行刊物。可是,报纸档这种街头文化随着媒体网络化的兴起,已经日渐式微。加上近年免费报章的出现及连锁店速销手法的竞争,导致报纸档逐渐于街头上消失。

香港报摊可售卖的物品有12种,纸巾、香烟、打火机、糖果、香口胶、凉果、电池和圆珠笔,樽装蒸馏水、小饰物、利是封及移动电话储值卡。

街头贩卖在香港已有悠久历史,虽然这类活动某程度上可利便市民购物,但亦会带来环境卫生、噪音滋扰及阻塞公众通道等问题。以2011年11月计算,全港持牌报贩数目为540个,市政局自一九七○年代起,在一般情况下已不再签发新的小贩牌照,而已签发小贩牌照的继承和转让亦有严格限制,目的是藉自然淘汰逐步减少小贩数目。[3]

资料来源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 庄玉惜著。《街边有档报纸档》,三联书店,香港,2010年。ISBN 9789620429927

参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