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事故

事故
(重定向自墜機

航空事故是指航空器因为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出现,可以按严重性分为三大类:航空器失事(或称“空难”)(Accident)、航空重大意外(Serious Incident)和航空意外(Incident)[1]。航空器失事需符合以下其中一项条件:

  • 有人员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死亡,或货物严重损失
  • 航空器出现结构性损毁,影响飞行性能从而需要维修
  • 航空器失踪或完全损毁[2]
2003年9月14日,一架由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驾驶的F-16战隼式战斗机发生坠机,机上的驾驶员因能在距离撞击地面0.8秒前成功弹射出去而毫发无伤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联邦航空管理局进行的受控冲击演示,模拟新型飞行器发生空难的过程

当某航班发生重大航空事故并导致多人伤亡,多数航空公司会把该航班号码退役[3],例如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等。但亦有例外,如中国南方航空3456号班机空难俄罗斯航空593号班机空难(至2011年)发生后其航班号仍旧继续使用。

飞航事故等级

编辑

飞航事故等级(occurrence class)依国际民航组织事故报告系统(ICAO accident reporting system, ADREP)的定义,分为:[4]

  1. 失事(accident)
  2. 重大意外事件(serious incident)
  3. 意外事件(incident)
  4. 无安全影响之事件(occurrence without safety effect)
  5. 未判定(not determined)

成因

编辑

飞行员失误

编辑

飞行员失误占了航空事故的大部分[5]。飞行员因训练不足、疲劳、资讯错误、天气等因素导致可控飞行撞地。尤其近年来因睡眠不足导致疲劳驾驶的状况令许多专家担忧,2009年科尔根航空3407号班机空难便是因为飞行员疲劳飞行导致失误而造成空难。在美国区域航空公司,新晋升的副驾驶的薪水只比最低工资高一点,如此低薪使得他们难以在工作地找住处,需要乘搭飞机通勤上班,带来飞行安全隐患[6][7]

除了疲劳驾驶之外,副驾驶之间的沟通也就是所谓的驾驶舱资源管理也是飞航专家相当重视的问题,因为正副驾驶的资历通常差距很大,再加上以往的航空界往往有视机长为神的迷思,认为机长的决策永远都是正确的,因此如果机长的名气太大或是太过强势,很容易会使副机长产生畏惧,无法在关键时刻发生作用。

机件故障

编辑

飞机机件故障时,可能会提供错误资讯给机师,又或者引擎故障导致飞机动力不足,导致航空事故出现。2009年法国航空447号班机空难的成因便是皮托管故障。

维修不当

编辑

没有依照标准程序保养或维修飞机可能导致航空事故,占了航空事故的12%[8]。1980年中华航空在一次事故中维修不当,在22年后酿成中华航空611号班机空难惨剧。

一些飞机未能在飞行测试其间发现其先天性设计缺陷,须透过航空事故才能发现。1954年英国海外航空781号班机空难发现,彗星型客机的设计出现严重瑕疵,机身蒙皮厚度不足,机上的加压系统出现问题,导致金属疲劳。1974年美国航空96号班机事故土耳其航空981号班机空难发现,麦道DC-10货舱舱门设计上的瑕疵。(但是后来查证发现,麦道公司早在设计测试阶段就发现问题但是坚持不更改原设计,在出现第一起事故后依然不更改设计。)1991年起3宗波音737事故发现,波音737的方向舵控制阀设计存有缺陷[9]空中客车A330自动驾驶系统被批评有问题,2008年澳洲航空72号班机事故,飞机在巡航期间电脑错误判断为失速和超速并自动作出修正动作,差点造成空难[10]

航管指挥失误

编辑

航空交通管制员负责指挥和维持空中交通秩序,飞机的后推、滑行、起飞、切换频道、改变航向、降落等都须经过航空交通管制员的批准,而机师须复述管制员的指令以确保没有错漏之处。1984年因航管指挥失误酿成苏联民航3352号班机事故

恶劣天气可能导致航空事故,例如风切变、寒冷天气引致机翼结冰暴风雪暴风雨火山灰乱流等。

被击落

编辑

当民航客机飞过交战状态下的国家或地区境内(特别是直接飞过战区时),便存在被军队击落的风险。如1988年7月3日在伊朗水域被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文森尼斯号英语USS Vincennes (CG-49)击毁的伊朗航空655号班机和2014年7月17日在乌克兰东部被击毁的马来西亚航空17号班机

非交战状态下的空域也可能会出现类似情形。例如大韩航空007号班机于1983年9月1日因偏航被苏联军队误判为RC-135侦察机而击毁;2020年1月8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因人为失误击落乌克兰国际航空752号班机,而产生失误的原因被认为与此前美军刺杀卡西姆·苏莱曼尼后的高度戒备状态有关。

鸟击

编辑

在低空和机场附近常有鸟类活动,纵使鸟击出现机会不高,仍对航空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为了减少雀鸟在机场出现的机会,机场当局会派人驱鸟。假如雀鸟被吸进引擎,会导致引擎停止运转,使飞机失去动力,最著名的是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事故,飞机双引擎皆因鸟击而停止运作,最终在哈德逊河上迫降。2007年,美国堪萨斯城的10万宗起降就有53次鸟击报告,是全美国最高[11]

劫机

编辑

劫机者有意威胁机组人员,勒令改变目的地或达到某些要求。九一一袭击事件后,各国航空当局明令驾驶舱门必需上锁,以防劫机事故再次出现[12]。但这措施同时也令有意蓄意坠毁的机师容易反锁驾驶舱门而操控飞机。

蓄意坠毁

编辑

虽然极为少见,但有时会出现机组人员因为精神问题或其他因素,蓄意操纵飞机坠毁。2015年发生的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班机空难便是因为患有忧郁症的副驾驶将机长反锁于驾驶舱外,随后操纵飞机于法国境内坠毁的空难。

而为了避免这类事件,有些航空公司会强制规定驾驶舱内随时都必须有两人在内(会配备飞航工程师)。

调查机构

编辑

一般而言,由发生航空事故的地区和飞机注册地区相关机构负责调查,对航空事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避免同类事故再出现。美国的调查机构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简称NTSB),NTSB不但调查美国国内的航空事故,亦会与当地政府合作,调查美国注册或生产的航空器在国外发生的事故[13]。英国的调查机构为运输部辖下的航空事故调查部。中国大陆的调查机构为中国民用航空局,台湾的调查机构为运输安全调查委员会

航空安全

编辑

航空事故使人感到恐惧及残忍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 虽然遭遇的几率非常低,但是一旦事故发生,死亡率却极高。大多数情况下航空器乘员会全部遇难,计入地面人员后有时死亡率甚至会超过100%(死亡率最高的是九一一袭击事件的1,406.573%,若将九一一排除,则是肯尼亚航空507号班机,死亡率高达197.333%)。且因为在空中无法使用移动设备,导致航空事故遇难者甚至无法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任何信息(除非使用纸笔)。有调查表明,以乘客─旅程计算,航空运输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14]。以时间计算,每100万小时才有12.25人死于航空事故,但以死亡率计算,汽车比飞机更为安全。且汽车虽然事故率高,但是大多数人或其亲朋好友均可持有驾照,但是航空器驾照难以考取,乘客甚至无法预先得知自己乘坐航空器相关信息,也为航空事故增加了一种“把命交给他人”的无助感[15],空难的生还率只有24%[16]。其中起飞和降落期间的航空事故占了总数的70%[17]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飞航安全调查委员会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04-12.
  2. ^ Definition of Accident and Serious Incident.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3. ^ Grossman, David. "Check your travel superstitions, or carry them 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A Today
  4. ^ 一般定義. 飞航安全调查委员会万维网. [2020-01-03]. [永久失效链接]
  5. ^ Pilot error No 1 reason behind plane crashes, 50-year data shows.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6. ^ The U.S. Airline Pilots Who Barely Make Minimum Wage. skift.com/. 2013-09-09 [2013-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01). 
  7. ^ Effects of Commuting on Pilot Fatigue: An NTSB Perspective (PDF). NTSB. 2010-11-22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2-22). 
  8. ^ When Poor Aircraft Maintenance Costs Lives.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9. ^ Safety at issues: the 737. Seattle Times. 1996-10-27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4). 
  10. ^ Airbus issues global alert on A330 autopilot. brahmand.com. 2008-10-15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11. ^ F.A.A. Data Show Multiple Bird Strikes Every Day. NY Times. 2009-04-24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6). 
  12. ^ How 9/11 changed air travel. Flight Global. 2011-09-06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13. ^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NTSB. [201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3). 
  14. ^ Flying remains the safest form of travel. BBC News. 2000-05-08 [201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已忽略未知参数|archive-7url= (帮助)
  15. ^ Flight into danger. New Scientist Space. 1999-08-07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04). 
  16. ^ Airplane Crash Statistics.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17. ^ RUNWAY END SAFETY AREA (PDF). [2014-03-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1-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