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思比孤(日语:多利思北孤たりしひこ),一作多利思北孤,是隋书倭国传中所记载的一位倭国国王。

相关记载 编辑

根据《隋书》的记载,倭王阿每多利思北孤阿辈鸡弥。其王后鸡弥太子利歌弥多弗利。倭国的后宫有女子六七百人。[1]

开皇二十年(600年),多利思北孤曾遣使赴隋朝隋文帝命人访其风俗。使者声称倭国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亮时国王打坐不睡治理朝政,天亮后就退朝,国王委托政事给弟弟(指太阳)与男弟王。隋文帝认为这种风俗无义理,令其改之。

大业三年(607年),多利思北孤再次遣使赴隋朝贡,并带僧人数十人来隋朝学习佛法。使者向隋炀帝献上一封国书,上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等字。这引起了隋炀帝的不悦,对鸿胪卿说:“蛮夷有无礼者,勿复以闻。”虽然如此,隋炀帝仍旧派遣文林郎裴世清出使倭国。

裴世清出使倭国的路线是:先到达百济,行至竹岛,向南可以望见𨈭罗国(耽罗国)。经过大海中的都斯麻国对马岛),向东到达一支国壹岐岛)、竹斯国(筑紫国),再向东来到秦王国(风俗与中国相同,《隋书》编撰者认为可能是夷洲)。又经过十余个倭国的附属国,来到倭国的都城邪靡堆(《隋书》编撰者认为是魏志倭人传中的邪马台)。

倭王派遣小德阿辈台迎接裴世清,设宴相请,又派使者随裴世清赴隋朝朝贡。此次以后,倭国就断绝了对隋朝的朝贡,《隋书》也失去了对倭国的记载。

后世的考证 编辑

在《隋书》中,倭国国王是一位男性,并且有妻、子。然而根据《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的记载,当时日本在位的天皇只有一位女天皇,也就是推动大化改新推古女皇(33任天皇)。因此,多利思比孤的真实身份存疑。

《旧唐书·倭国传》称倭国国王姓阿每(天)氏;在《新唐书·倭、日本传》中,有这样一句:“用明,亦曰目多利思比孤,直隋开皇末,始与中国通。”

日本学者直木孝次郎认为《唐书》多利思北孤多利思比孤的笔误,意思是“天垂下彦”(天より垂下した彦,来自天上的尊贵男子);“阿辈鸡弥”则是アメキミ,即“天君”的意思。目前日本学界多支持此说。

也有学者认为,多利思比孤指的是推古女皇时期的,担任摄政的日本皇太子厩户皇子圣德太子)。还有学者认为他是当时日本九州地区的国王。他们依据《旧唐书》中日本分列两条,认为“倭”同“日本”当时仍是两个并立不同的国家,“倭”指的是九州王朝,“日本”指的是当时建都于飞鸟倭王权(参见九州王朝说)。如此可合理解释:向来以重和知礼、敬慕中国文明闻名的圣德太子,为何他的时代会有那封并不礼貌的国书:因为实际递出让隋帝不悦国书的人,可能并非圣德太子所属的倭飞鸟朝

相关条目 编辑

  1. ^ 隋书·卷81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