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和辞典

(重定向自大漢和辞典

大汉和辞典》,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汉和辞典,由大修馆书店出版,主编为诸桥辙次

介绍

编辑

本辞典收录了五万汉字、53万条辞汇,当中包括来自《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传统经典,以及古代和现代书籍中所见的大量熟语。辞典亦收录了一万篆字。大修馆的官方网站说,它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汉和辞典。初版时,辞典内文部分有12卷,另附一索引卷,合共有13卷。修订第二版时,追加了一卷“语汇索引”及一卷“补卷”,现在全书合共15卷。

历史

编辑

在本辞典面世前,主流字书如《康熙字典》等,主要只解释单字,很少阐述两字或以上构成的词语,后来才有像《辞源》般专门解释词语的字书。凭着诸桥辙次1917年间于中国留学的经验,他深感有必要编撰网罗单字和词汇解说的字书,萌生了编撰《大汉和辞典》的念头。

1925年,大修馆书店的创业者铃木一平,希望能出版比过往汉和辞典详实数倍的新辞典。他找到了当时任敎于大东文化学院的诸桥。诸桥开始计划出版工作,很快便知道工程浩大。对此,铃木表示会支持出版到底。1927年6月,诸桥与大修馆间签订了出版合同,开始梳理字词和撰写词条内容。1935年完成了“最终原稿”。他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校正“最终原稿”,并在1941年完成七校、八校,让出版社刊排其加笔补正稿。

可是接下来,本辞典的出版可谓困难重重。当时正值二战,自1943年起发行了首3卷后,发行所连同辞典的活字木印版于1945年2月25日因火灾而全遭焚毁。同年,日本战败。战后诸桥辙次在藏书所静嘉堂文库、甲州山奥把全卷15000页的校正残本购回来,与其长子、次子一起继续编撰,三子则在完成大学后才回来协力。期间诸桥辙次又不幸得了白内障,几近失明。战后,日本又缺乏制作木板活字印刷者,使辞典原稿难以付梓,幸而后来得到石井茂吉以当时的新技术照相排版植字写真植字)来制版。1955年11月,距离提案的30年,重新制版的《大汉和辞典》第1卷正式发行,至1960年,终于完成全13卷的发行。

诸桥在编撰和出版过程中,得到许多人协助,才让辞书最后能顺利出版,包括二战后隔年相继辞世的川又武渡边实一真下保尔佐佐木新二郎四位朋友人,以及近藤正治小林信明渡边末吾镰田正米山寅太郎等多人的帮助。

字条词条来源

编辑

汉字

编辑

本辞典的汉字,主要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宋元以来俗字谱》等等来源收集,并据《康熙字典》的顺序列出。为解决部首检字的问题,又附有索引卷(第13卷),方便用户有效率地检字。

汉字的读音,主要采用的并不是《广韵》,而是《集韵》。至于日语读音,其音训以历史假名遣记录,常用字的现代官话读音则以注音符号威妥玛拼音标示。解析汉字字源篆文主要来自《说文解字》。

本辞典编写于1930年代,当时甲骨文文字学音韵学没有现在那样发达,因此书中部分汉字的音韵和字源说明,会稍为依从旧说,譬如“東”字,今天主流说法是根据甲骨文解释成索囊之形,但此书中仍使用篆书“木中有日”的理据重构说法。

字的来源

编辑

据本辞典的说明,以及为书中文字的来源,但亦可能有一些没有列出来的来源:

尔雅》、《方言》、《广雅》、《说文解字注》、《说文长笺》、《释名》、《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干禄字书》、《余文》、《玉篇》、《川篇》、《类篇》、《海篇》、《篇海类篇》、《篇海》、《篇海大成》、《奚韵》、《篇韵》、《广韵》、《集韵》、《五音集韵》、《五音篇海》、《龙龛手鉴》、《搜真玉镜》、《本草纲目》、《通志》、《通志略》、《六书略》、《诗经》、《字汇》、《字汇补》、《正字通》、《康熙字典》、《宋元以来俗字谱》、《中华大字典》、《辞海》、《新撰字镜》、《和名类聚抄》、《类聚名义抄》、《节用集》、《异体字辨》、《和汉三才图会》、《和字正俗通》

词汇

编辑

书中词汇则主要是从《佩文韵府》、《骈字类编》中收集,并从四书五经、《周礼》、《仪礼》、《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以及《管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文选》、《楚辞》、晋唐小说、《水浒传》、《红楼梦》、元曲等戏曲,或者《汉籍解题》、《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读史方舆纪要》、《典海》、《事物异名录》、《海录碎事》、《渊鉴类函》、《古今图书集成》、《本草纲目》、《明律》、《大清会典》、《佛教大辞典》、《三才图会》、《新撰支那时文辞典》[1]等工具书中收集和引用。亦从这些文献中引用了不少插图。结果共搜集得53万词汇,逾2800幅插图。

注释

编辑
  1. ^ 桥本行博‘“大汉和辞典”编纂资料としての“新撰支那时文辞典”’(花园大学文学部研究纪要)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