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英语:large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大肠的作用是从肠道内剩余的可消化物质中吸取水分与电解质[1],将剩余的无用部分形成粪便并作暂时储存以及最终排出粪便[2]

大肠
腹腔前视图,表示大肠(黑色)及胃、小肠(灰色)
腹腔前视图,红色部分为肝脏,蓝色部分指胃及大肠。
基本信息
属于消化道
系统消化系统
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英语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英语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d Internal iliac artery英语Internal iliac artery
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英语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and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英语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淋巴Inferior mesenteric lymph nodes英语Inferior mesenteric lymph nodes
标识字符
拉丁文Colon or intestinum crassum
MeSHD007420
TA98A05.7.01.001
TA22963
FMAFMA:7201
格雷氏p.1177
解剖学术语

人体大肠按《格雷氏解剖学》定义包括盲肠结肠直肠以及肛管英语anal canal[3][1],结肠并不等同大肠;但许多书籍与学者将之视为同义词,且将盲肠视为升结肠的一部分[4][5]

大肠始于骨盆髂骨处,即腰的右侧或略低于腰的右侧,在那里大肠衔接在小肠之后,在横贯腹腔后向下弯折延伸至直肠与肛门处。大肠的长度约为1.5米,直径约6.5厘米,是整个肠道长度的五分之一[6]

功能与其他器官的关系

编辑

食物在大肠中大约需要16小时才可被消化,这个消化过程会把食物中水分以及剩余的可以吸收的所有营养物质全部吸收,然后将残渣通过肠道运动送至直肠并被排出。结肠则主要吸收大肠杆菌所产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K维生素B12硫胺素核黄素[7][8]

大肠在形态上与小肠的区别在于大肠肠内更为宽广,且其表面有三条与大肠纵轴平行的结肠带[9]。除此之外,大肠虽然没有类似于小肠的外凸结构(小肠绒毛),但其具有内凹的大肠腺,且大肠内的上皮细胞要比小肠内丰富得多[10]

在盲肠的内后壁上连接着阑尾的一端,阑尾内主要是淋巴组织。由于阑尾内部存在黏膜层淋巴组织,因此阑尾对于人体的免疫来说十分重要,当阑尾发生梗阻便有可能导致阑尾炎,阑尾可以通过手术摘除而不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11]

组成部分、功能与环境

编辑

大肠的组成具体为[1]

需要注意的是,在肛门处的肛门外括约肌不属于大肠的一部分。

 
人体大肠实际解剖照,图中只有盲肠、部分升结肠、小肠的回肠,且显示回盲瓣。
 
1.升结肠 2.横结肠 3.降结肠 4.乙状结肠 5.直肠

构造

编辑

大肠直径大约为6厘米,长约1.5米。大肠没有肠绒毛,在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大肠存在结肠带,并被结肠半月襞分开。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大肠具有纵肌环肌,在某些哺乳动物的大肠结肠带处环肌会增厚。

功能

编辑

大肠的功能如下[7]

  • 水分的重吸收(主要在结肠中进行),每天大约可以吸收1.5升的水分或更多
  • 存储粪便直至可以排除(主要在直肠进行)
  • 从消化物中吸收电解质进入血液
  • 分泌粘液
  • 保护作用,防止细菌侵入与疾病发生

环境

编辑

大肠内的pH值如下[14]:(以下描述采用人体解剖学方位

  • 大肠前段约为5.5
  • 大肠中段6.2以上
  • 大肠下段6.8

健康的大肠内应该长有细菌,其构成肠道菌群[15]

细菌群落

编辑

在大肠内部一共有700种以上对的细菌生活并有着不同的功能。

大肠所吸收的部分物质产自在大肠内部生活的细菌。未被消化的多糖类物质(纤维)被大肠内细菌分解为短链脂肪酸,并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而大肠中所分泌的重碳酸盐则帮助中和在生成短链脂肪酸的过程中产生的多余酸性物质[16]

大肠内的细菌还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K生物素(一种维生素B)为主,这些物质也会被吸收进入血液[7]。虽然大肠中产生的这些维生素含量只占每日人体总需求量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当通过饮食维生素摄入不足时,这部分由肠道产生的维生素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依赖肠道产生的维生素生存的人同时服用了抗生素,那么就会由于细菌无法在肠道内正常生存而导致维生素缺乏症

另一些细菌的代谢产物包括气体(俗称“肠胃胀气”或者“屁”),这种气体主要是氮气二氧化碳的混合物,还包括少量的氢气甲烷以及硫化氢,这些气体是由于未消化的多糖类物质发酵产生的[17]。还有一些细菌对于某些组织例如盲肠淋巴系统的形成与成长至关重要。

大肠内的细菌还会参与到一些交叉反应性抗体的生产过程中,这些抗体由免疫系统产生,用来防止一些病原体,进而防止干扰与病原体入侵[18]

大肠内最常见的细菌类型是类杆菌属细菌,这类细菌也是导致大肠炎结肠癌的原因之一。此外双歧杆菌属细菌也很常见,通常他们也被认为是“友善的细菌”[19]

大肠内的粘液可以保护大肠免受偏利共生型细菌的攻击[20]

其他动物的大肠

编辑

动物中只有四足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及哺乳动物)的大肠彼此之间有显著的不同,两者之间是由回盲瓣隔开。对于大部分的脊椎动物而言,大肠只是一段连接到肛门,长度较短的组织,不过其宽度明显比小肠要宽。虽然大部分的羊膜动物都有盲肠,但只有哺乳类的大肠中有发展出真正的结肠[21]

一些小的哺乳动物,其结肠和其他四足类一様是直的。不过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结肠可分为升结肠和降结肠,只有灵长类动物的结肠有横结肠。而在食肉动物反刍动物中都找不到结肠带及结肠袋。除了单孔目外的哺乳动物,其直肠都是衍生自脊椎动物的泄殖腔。因此这些物种的直肠不是真正的同源器官[21]

鱼类没有真正的大肠,但有一段较短的直肠连接肠道末端和泄殖腔。鲨鱼的直肠有“直肠腺”,可以分泌盐类,帮助动物在海水中的渗透平衡。腺体结构类似盲肠,但两者不是同源器官[21]

大肠疾病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 (PDF). 国立体育大学. [2013-09-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5-12). 
  2. ^ 大腸癌:患者指南 (PDF).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04-23). 
  3. ^ NCI Dictionary of Cancer Terms -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 Dictionary of Cancer Terms.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5). 
  4. ^ 存档副本. [2021-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5. ^ 存档副本. [2021-1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8). 
  6. ^ Henry Gray. 2h. The Large Intestine.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2013-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3). 
  7. ^ 7.0 7.1 7.2 第五节:大肠内消化. 遵义医学院. [2013-03-12]. [永久失效链接]
  8. ^ The Digestive System: Part 4 (PD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Malaysia. [2013-03-12]. [永久失效链接]
  9. ^ 盲肠. 中国医科大学.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9). 
  10. ^ 消化管. 吉林医药学院.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1. ^ 盲肠、阑尾. 中国医科大学. [2013-03-12]. [永久失效链接]
  12. ^ 术语查询 - 回盲瓣.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2013-03-12]. [永久失效链接]
  13. ^ 盲肠Cecum.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数字资源中心. [2013-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9). 
  14. ^ S G NUGENT, D KUMAR. Intestinal luminal pH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ossibl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with aminosalicylates and other drugs.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3). 
  15. ^ Francisco Guarner, Juan-R Malagelada. Gut flora in health and disease (PDF). [2013-03-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2-09). 
  16. ^ 李春德. 癌症的饮食预防.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1991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17. ^ Roderick Mackie, Bryan White, Richard E. Isaacson. Gastrointestinal Microbiology, Band 1. Springer. 1997. ISBN 9780412983610. 
  18. ^ Art Donohue-Rolfe, Ivanela Kondova, Jean Mukherjee, Kerry Chios, David Hutto and Saul Tzipori. Antibody-Based Protection of Gnotobiotic Piglets Infected with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gainst Systemic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Shiga Toxin 2.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19. ^ JMT Hamilton-Miller, S Shaha, JT Winklera. Public health issues arising from microbiological and labelling quality of foods and supplements containing probiotic microorganisms.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1999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20. ^ W Stremmel, U Merle, A Zahn, F Autschbach, U Hinz, R Ehehalt. Retarded release phosphatidylcholine benefits patients with chronic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 2004 [2013-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06). 
  21. ^ 21.0 21.1 21.2 Romer, Alfred Sherwood; Parsons, Thomas S. The Vertebrate Body. Philadelphia, PA: Holt-Saunders International. 1977: 351–354. ISBN 0-03-91028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