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中学

同时设立初中部及高中部的中学
(重定向自完全中学

完全中学是种学校制度,为同时设立初级中学部、高级中学部的中学,或同时设有大学预科课程的中学

中国大陆

编辑

中国大陆,同时设立初中部及高中部的中学就是完全中学。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曾经开设初中但后来取消了初中部或者不直接开设的,仍然被称为完全中学。

香港

编辑
 
香港汇知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

香港,完全中学属于主流的中学类型,即大部分中学都开办中一至中六课程。在旧学制(2012年之前)下,这类中学一般会开办中一至中七课程;当中,中一至中五不会正式地被分为“初中”和“高中”,但中六至中七可称为“预科”(Advanced-Level)。

在新学制(2012年至今)下,这类中学则一般会开设中一至中六的课程;当中,中一至中三为“初中”,中四至中六为“高中”。近年来,一些专门以初中离校生为招生对象的高中学校陆续出现,如中华基督教会公理高中书院(已转作完全中学,更名中华基督教会公理书院)、明爱华德中书院(于2024年与明爱胡振中中学合并,转作津贴完全中学)和大型补习社遵理学校现代教育开办的日校等,在中六时也有分升读班或重读班,但因各高中书院不被家长与学生青睐,导致招生困难,因而之后纷纷申请增设初中。早在2015-16学年高中书院就仅剩三间。2022年9月中华基督教会公理高中书院开办初中课程,并将校名中“高中”二字删除,意味着香港所有高中书院皆改为完全中学。[1]

此外,在旧学制中一些学校专门提供预科课程,称为预科学校,并保送学生参加香港高级程度会考以进入大学,较著名的有恒生商学书院保良局庄启程预科书院等。因应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的实施,香港预科课程于2012年被取代,这些学校亦要另觅出路,如转型为高中学校、高等教育机构或完全中学等。

台湾

编辑

台湾在1968年实施九年国民义务教育以前,中学分为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当时省立中学许多都是完全中学,同时设立高中部与初中部,仅有少数是纯高级中学。县市立中学则多是初级中学为主,少数几间则有高中部。后来为降低国民学校学生参加初中联考的升学压力而陆续于新竹县台北市台南市苗栗县高雄市实施省办高中,县市办初中措施。1968年实施九年国教时,确立省办高中,县市办国中原则,因此高级中学与国民中学多是分别设立,只有部分私立学校和公立实验中学为完全中学。1979年高级中学法通过之后,明订高中允许设立国民中学部或职业类科,因此各私立中学改制为高级中学,开始以高中附设国中部的完全中学形式。

1990年代以后,因高中需求量增加,政府政策有所调整,各县市为扩大高中学生招生数额,出现许多原本以国中为基础,增设高中部的完全中学,初期由于高中仅能由省或直辖市设立,因此只能称为“中学”(High School),后来1999年《高级中学法》赋予县市政府设立高中权限后,各县市立中学纷纷更名为县市立高级中学(Senior High School)。

政府成立

编辑

少数完全中学,为单独成立,由市府支出,并非由教育部掌管。而其他国立高中,财政状况大多不理想,使得教育经费日益困窘,须透过教育部补助或申请高中优质化均质化等专案经费挹注。

台北市

编辑

因涉及高中招生的“直升比率”,近来废除完中声浪高涨。[2][3]

新北市

编辑

为在2014学年度时达到四成五公立高中职就学率目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积极成立设校快、费用省的完全中学。[2]

桃园市

编辑

因高中部及国中部性质差异过大[4][5][6]桃园市公立的完全中学多已经各自分立。2002年平镇高中国中部独立设校,复名为桃园县立平镇国民中学。2008年寿山国中因应改制桃园县立寿山高级中学,国中部停止招生,原国中部学区新生转至龟山国中、幸福国中就读,高中部及国中部仅共存一学年度。2008年大汉国中因应改制桃园县立大溪高级中学,国中部停止招生,原国中部学区新生转至大溪国中就读,高中部及国中部仅共存一学年度。2011年南崁高中国中部独立设校,复名为桃园县立南崁国民中学。2017年5月桃园市政府教育局欲将桃园市立建国国民中学发展为市立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兼完全中学、增设商业职科,因校园空间不足等因素遭受一百多名校内教师连署反对[7]。同年6月桃园市市长郑文灿在议会备询时,明确表示建国完全中学计划不可行[8]。2018年永丰高中旁正在进行市地重划,规划将高中部和国中部分开,让国中部移到新的重划区新设桃园市立永丰国民中学 [9][10]

特殊目的

编辑

在台湾,为了因应特殊障碍之孩童,由县市独立设置之学校不在少数。考量其升学困难,均采行完全中学制度。部分公立或私立学校则采行“特殊教育班”之制度提供其就学意愿。

私人成立

编辑

部分完全中学为私人财团或团体所成立。在台湾也常见为纪念宗教所成立。

 
新北市私立徐汇高级中学,为全台唯一私立男子学校。

日本

编辑

日本,完全中学称为“中等教育学校”或“中高一贯校”,其中“中”指中学校(初中)、“高”指高等学校(高中);部分私立学校甚至会设置小学部,称为“小中高一贯校”。实施完全中学学制的私立学校多以“学园”为名。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马炜杰. 公理高中書院新學年開辦初中課程 全數11高中書院全變一般中學. 香港01. 2022-05-06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2. ^ 2.0 2.1 石文南、陈俊雄. 教育一點通-完全中學存廢 雙北大不同. 亲子天下. 2012-11-20 [2022-05-13]. 
  3. ^ 關心仁愛、成功國中生超收和完全中學案 鄭美琴議員建請妥善因應. [202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3). 
  4. ^ 完全中學設立辦法早廢止 東港這兩校分合又掀議論.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2). 
  5. ^ 完全中學省過頭 學生挨垃圾桶坐.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6. ^ 缺資源 社區化難實現 全教會呼籲改善完全中學環境. [201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7. ^ 〈北部〉變完全中學? 建國國中逾百師反對.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08). 
  8. ^ 建國國中改完全中學? 鄭文燦打臉教育局長:不辦了. [2017-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7). 
  9. ^ 桃園Super教師頒獎 鄭文燦:提高教育自主性和專業性. [2019-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3). 
  10. ^ 桃园市政府. 10月24日市政總質詢:呂淑真議員-桃園市政府. www.tycg.gov.tw. 2016-10-24 [2016-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