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尔

西非内陸國家
(重定向自尼日

尼日尔共和国(法语:République du Niger),通称尼日尔(法语:Niger),是西非内陆国家之一,因尼日尔河而得名,首都尼亚美。东临乍得,南界尼日利亚贝宁,西部与布基纳法索马里毗邻,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东北与利比亚交界。边境总长5,500公里。面积126.76万平方公里,是西非最大的国家。其土地面积有80%位于撒哈拉沙漠。人口约2,200万,其中大多数聚居在该国的最南部和西部。尼日尔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为尼亚美,位于尼日尔西南角。

尼日尔共和国
République du Niger(法语)
尼日尔国徽
国徽
格言:Fraternité, Travail, Progrès  (法语)
“友爱、工作、进步”
国歌:祖国的荣誉
L'Honneur de la Patrie
首都
暨最大城市
尼亚美
官方语言法语
官方文字法语
族群
豪萨族、哲尔马-桑海族、富拉尼族图阿雷格族、卡努里族
宗教
伊斯兰教
政府单一制共和国
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威权军政府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实际掌控政权,有争议)
阿卜杜拉赫曼·奇亚尼


共和国抵抗委员会半总统制单一制,有争议)
• 尼日尔代理总统(有争议)
哈苏米·马萨乌杜
面积
• 总计
1,267,000平方公里(第21名
• 水域率
0.02%
人口
• 2019年估计
22,840,000(第57名
• 密度
13/平方公里(第174名
GDPPPP2022年估计
• 总计
374.23亿美元[1]第138名
• 人均
1,434美元[1]第181名
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 总计
156.20亿美元[1]第141名
• 人均
598美元[1]第180名
货币西非法郎XOF
时区UTC+1
行驶方位靠右行驶
电话区号+227
ISO 3166码NE
主要节日独立日(1960年8月3日)
中央银行西非国家中央银行
人类发展指数0.377[3](第189名)
互联网顶级域.ne

自独立以来,尼日尔人生活在五部宪法和三个时期的军事统治之下。2010年发生军事政变后,尼日尔成为一个民主的多党制国家。[可能过时?]其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几乎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根据2018年所统计的资料,尼日尔是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的国家,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4]

语源

编辑

尼日尔的国名取自于西非最大的河流尼日尔河。该河名字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有种流行说法认为该词源自图阿雷格语n'eghirren,,意思是流动之水。[5]

历史

编辑

公元8至16世纪,在尼日尔河中上游地区先后出现过三个强大国家:加纳帝国马里帝国桑海帝国。11至18世纪在乍得湖地区兴起了博尔努帝国加纳王国马里帝国的统治中心虽然不在尼日尔,但通过贸易往来而对该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尼日尔的西部和中部都曾经是桑海帝国的一部分。

1897年~1900年被法国占领,1904年成为法国殖民地(法属尼日尔军管地),1940年代并入法属西非

1960年8月3日独立,哈马尼·迪奥里成为首任总统。1974年4月,武装部队参谋长赛义尼·孔切发动政变夺权。孔切一直掌权至1987年11月去世,由阿里·赛义布继任。1993年3月,马哈曼·奥斯曼在该国首次民主总统选举中胜出,不过他的政府在1996年1月被军人发动政变推翻。坦贾·马马杜在1999年11月当选总统,2004年12月成功连任,后于2010年2月18日被军队发动政变推翻。[6]

随后穆罕默杜·优素福在2011年总统选举后上台,2021年宣布辞任总统。2021年3月30日晚上至31日,新一任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宣誓就职前夕,军方发动军事政变英语2021 Nigerien coup d'état attempt,但被挫败。

2023年7月26日,巴祖姆政权在军事政变中被总统卫队推翻[7]

政治

编辑

曾经实行半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武装部队统帅,通过两轮多数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选连任一次。坦贾·马马杜曾于2009年提出修改宪法,更改连任限制,引起争议。

总理为政府首脑,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党团的提名人选任命,对议会负责。

2023年尼日尔政变后,该国被军事独裁统治,尼日尔国家宪法被暂停实施,尼日尔政变军人领袖奇亚尼,以保卫祖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之名行使全部司法及行政权力,并以委员会主席奇亚尼为国家元首,代表尼日尔处理国际事务[8]

地理

编辑
 
位于尼日尔西部的比尔马大沙漠
 
尼日尔军队演习
 
马拉迪的杂货店

尼日尔领土面积126.7万平方公里。国土纵横的范围,从北纬11°37′延伸到23°33′,经度上东经0°6′伸展到16°。

地形

编辑

尼日尔全境地势呈北高南低。按地形特征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北部是艾尔高原及周围群山,地势较高,海拔700~1,000米。其中位于塔泽尔扎伊特山区的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是尼日尔的最高点。

中部是萨赫勒地区,是半沙漠草原区海拔500~800米。

南部是平原区,地势较平坦,海拔200~300米。

河流与湖泊

编辑

尼日尔河是最主要的河流,另东部还有一条科马杜古-约贝河,流入乍得湖。此外还有一些时令河。总体来说,尼日尔水资源较为贫乏。

气候

编辑

尼日尔气候属于干旱热带性,终年炎热少雨。平均气温摄氏30 °C。雨季从6月到9月,旱季从10月到第二年5月。降水量由西往东逐渐递减。

居民与宗教

编辑

人口

编辑

2011年估计尼日尔全国人口1574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尼亚美及其周边地区。人口结构相对年轻,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

民族

编辑

全国有5个主要部族:豪萨人(占全国人口56%)、哲尔马-桑海人(22%)、富拉尼人(8.5%)、图阿雷格人(8%)和卡努里人(4%)。

语言

编辑

官方语言为法语,但日常使用的人不多。各部族均有自己的语言,豪萨语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

宗教信仰

编辑

尼日尔是一个世俗国家,施行政教分离制度,该制度由2010年的宪法所保障,并且规定未来的修订不得改变尼日尔是世俗国家的状态。同时,宪法也保障宗教自由。从10世纪开始广泛传播的伊斯兰教深刻影响了尼日尔的文化和人群。超过9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当中约90%是逊尼派,约5%是什叶派;其余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基督教等。

经济

编辑

经济产业

编辑

农业是尼日尔最基本的经济生产部门。但由于长期干旱,粮食长时间不能自给。畜牧业是尼日尔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出口贸易中仅次于铀矿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40%,占外汇收入的50%。此外尼日尔是铀元素出口国之一,尼日尔的铀矿发现于1950年代。现已探明储量为21万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居世界第五位。1992年,尼日尔成为仅次于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的世界第四大产铀国。此外尼日尔的采金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产金地是萨米拉(Samira)和利比里(Libiri)。并且尼日尔有比较丰富的磷酸盐,储量达12.5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此外,尼日尔的煤炭石油资源也比较重要。

发展程度

编辑

尼日尔的发展十分落后,甚至比其他非洲国家还要落后。根据联合国发布的2017年人类发展指数,尼日尔排行最后,而人均收入亦十分低,在2018年尼日尔人均收入只有约1,200美元(购买力平价)。有超过40%的人口每日生活费低于1.9美元。

尼日尔高度依赖尼日利亚作为电力供应国[9]

行政区划

编辑
 

尼日尔行政区划,全国一级有7个大区(Regions)和1个首都区(capital district),二级36个省(départements)[10],三级265区(communes)。

  1. 阿加德兹Agadez
  2. 迪法Diffa
  3. 多索Dosso
  4. 马拉迪Maradi
  5. 塔瓦Tahoua
  6. 蒂拉贝里Tillabéri
  7. 津德尔Zinder
  8. 尼亚美Niamey,首都)

重要城镇

编辑

外交

编辑

尼日尔1963年7月7日与中华民国政府建交,1974年7月20日改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交,1992年7月30日尼日尔再同中华民国政府复交四年,直至1996年8月19日尼日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二度复交,并与中华民国断交。

2024年1月2日法国关闭驻尼日尔使馆,直至“另行通知”为止[11]

尼日尔2024年8月6日宣布与乌克兰断交[12]

截至2020年2月,尼日尔已与107个国家建交。

军事

编辑

多国在尼日尔驻军打击萨赫勒地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法国曾在尼日尔有1,500名军人[13],美国曾在尼日尔派驻近千名军人[14],有两个无人机基地。意大利在尼日尔的驻军约有300人。欧盟在尼日尔有大约50至100名军人。[15]

但自尼日尔总统巴祖姆2023年被军政府推翻,此后切断与前殖民国家法国的军事和外交关系,并撤销与美国及德国的合作协议[16],故德国联邦国防军于2024年8月30日自尼日尔撤军[17]

马里、尼日尔与布基纳法索三国军政府代表,在2023年09月16日签署名为《萨赫勒国家联盟》协议,宣布三国只要其中一国遭受袭击,其他两国就会提供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等各项援助[18]

《BBC》2024年4月报导,数十名俄罗斯军官携带最先进的防空系统抵达尼日尔,预计将进行安装并教导尼日尔军队如何使用。作为双方政府达成的新协议,尼日尔军政府发言人2024年4月12日证实,俄罗斯军队正在该国训练士兵[19]

教育

编辑

尼日尔教育水平十分落后,成人识字率只有16.5%,妇女更仅有7%。

目前尼日尔有两所大学,一所是尼亚美阿卜杜·穆穆尼大学,另一所是设在萨伊地区的萨伊伊斯兰大学。前者是国立大学,后者是伊斯兰会议组织开设的。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Niger.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April 2022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9) (英语). 
  2.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3. ^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9 (PDF).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019-12-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0-24). 
  4. ^ Latest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 Ranking (2018) (PDF). hdr.undp.org.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1 Sept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2). 
  5. ^ Atlas A-Z. New York City: Dorling Kindersley. 2004: 289. 
  6. ^ 《尼日尔发生兵变总统被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BC中文网,2010年2月18日。
  7. ^ 尼日政變!總統貝佐姆遭軍方挾持 全國實施宵禁. 自由时报. 2023-07-27 [2023-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3). 
  8. ^ 存档副本. [2024-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9. ^ Niger power blackouts blamed on coup sanctions. BBC News. 2023-08-02 [202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02) (英国英语). 
  10. ^ 尼日尔行政区划简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日尔经商参处. 2014-07-08 [2023-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8). 
  11. ^ 存档副本. [2024-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12. ^ 存档副本. [2024-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7). 
  13. ^ https://www.newslooks.com/zh-CN/france-completes-military-withdrawal-from-niger-leaving-a-gap-in-terror-fight-in-sahel/
  14. ^ 存档副本. [2024-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15. ^ 多个西方国家在尼日尔有驻军. ckxxapp.ckxx.net. 2023-07-30 [202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中文). 
  16. ^ 存档副本. [2024-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10). 
  17. ^ 火力就是正义(信息频道), 俄羅斯瘋狂報復,基輔再遭轟炸,波蘭戰機升空,俄衆叛親離,亞美尼亞退盟,澤連斯基呼籲,解除武器限制!, 2024-09-04 [2024-09-15] 
  18. ^ 【抱團取暖】馬利、尼日與布吉納法索三國軍政府簽署協議 將共同合作應對叛亂與外部侵略威脅 -- 上報 / 國際. www.upmedia.mg. [2024-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19. ^ 尼日不願與西方合作 允俄助軍事訓練. Yahoo News. 2024-04-14 [2024-04-22]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