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

政治大清洗,通常伴随着血腥暴力与法外处决屠杀等
(重定向自整肅清洗

肃清,是一个政治术语,即整肃清洗,意指政府组织清除某些被视为身份不正的人或团体。在肃清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流血事件,也可以是通过非武力来解决的。然而,在历史上,不少的被肃清者被软禁监禁驱逐流放处死甚或记录抹煞;但也有的仅是开除、降职、免职、罢黜一切职权,有时事后能得到平反

词源

编辑

“肃清”一词早见于西晋文学家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当时是指削平之意。其后,肃清除了有削平之意外,还有整顿的意思,《通典》﹕“开元元年,改雍州京兆府,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至宋朝,这词引申为“彻底清除”之意。此后,肃清有了当今把某人或团体清除的含意[1]

“肃清”的英文为“purge”,此词最早见于英国内战。1648年,保皇派苏格兰人发动暴动,清教徒革命的领导人奥利弗·克伦威尔击溃对手,并命令其部下新模范军托马斯·普莱德上校(Thomas Pride)占领了议会,把不服从他的议员全部破门,事件后来被称为“普莱德肃清”(Pride's Purge),这是英语世界中首次使用这词汇来形容把某团体除掉。

此外,“purge”一词还常见于共产政权[2],比如在1930年代发生在苏联,由斯大林发起的政治血腥镇压和屠杀迫害运动大清洗的英文就是Great Purge。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肃清罢黜,最后含冤而死;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邓小平也曾三度被肃清。

著名的肃清事件

编辑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新华词典
  2. ^ 《世界大百科事典》下斗米伸夫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