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New Economy),意指传统制造工业经济的型态,转变成新的科技经济型态。新经济理论尤其盛行于1990年代的美国,亦即互联网泡沫的时代。新经济理论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进步,可保持低度物价膨胀率和低度失业率,经济可以持续成长。该理论解释了美国上世纪末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造成对经济前景的过度乐观和投资,近二十年来,始终不乏其他国家群起效尤、和许多学者的批评论战。
词源
编辑1983年时代杂志的一篇报导,标题即为新经济,探讨重工业经济型态如何转变成新科技经济型态。1997年新闻周刊多次引用该篇报导。
互联网泡沫时代
编辑无通货膨胀压力的经济成长
编辑从传统的商业周期来看,长期的景气繁荣,会使劳动成本上升,进而使企业将生产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导致物价上涨,形成或通货膨胀的压力。
1991年3月开始一直到1997年7月,美国的经济呈现一片繁荣;同期,1995年12月一直到2000年3月,亦正值互联网泡沫的时代;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突破八千之后,开始有人议论纷纷,此番现象似乎已经超出了现有的经济理论所能解释的范围,1999年道琼斯指数更突破一万点。在美国这段经济繁荣的时期,低失业率和物价稳定这两种悖离条件,居然同时呈现。
商业周期的波段为何消灭
编辑因此,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已发生质变。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史帝芬·韦伯分析,促成新经济的因素有六种:全球化生产、金融市场的变迁、雇用型态的改变、美国政府的政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扩大、信息技术的发展。
新经济论者的分析脉络,大致如下:以硅谷为中心的信息科技产业,带动美国经济发展;美国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改善企业的库存管理,促进商业竞争,导致美国经济结构的质变。举例来说,美国经济结构的质变,就是在不引发通货膨胀之下,美国的潜在经济成长率由2%上升到3%左右,超越一般商业周期的波段变化。当时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1997年的国会听证会上发言认为:“这是美国百年难得一见,难以用既有价值观或标准加以评定的现象。”这段谈话更助长新经济论者的气焰。
新经济的质疑声浪
编辑至始,也有不少学者质疑新经济理论。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质疑信息化提升生产的论点,认为当时美国的经济繁荣,主要是因为缺乏强力的国际竞争对手。日本1997年经济企划厅所提出的报告认为,美国的生产力成长率,进入1990年代后,反而呈现下滑趋势。2007年美国经济开始泡沫化,出现商业周期的衰退阶段,挑战新经济理论的建构、和在其他国家的运用。
新经济的影响
编辑2000年的新经济末期,互联网泡沫开始破灭,美联储为救回经济,压低利率,造成钱满为患,养出2000年代中期的次贷荣景,和随之而来的2007年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全球各经济大国连忙合作纾困,例如召集各种领袖高峰会、策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力金援破产边缘的银行、向消费者大发消费卷。2010年中,逐渐出现“无感经济复苏”,即高失业率、高通货膨胀、低或中度的经济成长三者同现,劳工和资本家感受到的经济气温迥异,贫富差距扩大;跨国投资人再度炒作经济泡沫,例如一片看好网络科技和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钱景,迄2011年夏天为止,恍若重现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许多学者援引上一次经济泡沫造成的破产、纾困与失业为例,强调应该趁这些泡沫尚未成气候前就先戳破,以免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也有人对这“泡沫恐惧症”不以为意,至少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如此。在经济展现强劲复苏力道以前,美联储仍将全力投入压低利率。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耶伦在2011年4月11日的演说中,丝毫未提及有关经济泡沫的议题,否认商品价格飞涨是美联储政策惹的祸,认为油价与食品价格暴涨,主要是“全球需求升高与全球供应破裂”造成的后果。
西班牙 Pompeu Fabra 大学的范图拉与马丁等一脉经济学者甚至说,既要谋求大幅成长,我们就得付出“泡沫”的代价。认为价格大幅上扬反映的乐观,有助于美梦成真,涨价促成更多就业与投资,更多就业与投资推动成长,因而进一步推高价格,于是形成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不过,泡沫终究要破裂,搅得天下大乱。但他们认为,盛极而衰的泡沫经济纵有许多缺失,也比规范重重、永远没有起色的经济好一些。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时代杂志,1983
- 新闻周刊,1997
- 日本经济新闻社. 全球經濟常識100. 经济新潮社. 1999. ISBN 9789861200996.
- 經濟泡沫是一種良性循環?. 彭博商业周刊. 201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