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日茂行

(重定向自日茂行

24°03′33″N 120°25′45″E / 24.059040°N 120.429224°E / 24.059040; 120.429224

鹿港日茂行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彰化县鹿港镇新宫里
泉州二街65号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年间
(1784年-1786年)[1]
官方名称鹿港日茂行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宅第
详细登录资料

鹿港日茂行是位在台湾彰化县鹿港镇的县定古迹,是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永宁林振嵩所开设之船头行,为鹿港乾隆至道光年间(1785-1845左右[2])全盛时期之鹿港八郊中的泉郊里最大的船头行,乾隆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之间为鹿港首富[3][4]

1998年时尚未指定为古迹的日茂行因鹿港镇公所的道路开辟工程遭到拆除,引起林家后裔与当地有心保护古迹者反弹而向彰化县政府反应,工程因而暂缓,最后日茂行在2000年7月14日正式公告为古迹,2003年进行修复,于2005年12月完工[3][1][4]

沿革

编辑
日茂行前埕与磉石

日茂行创办人林振嵩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来到鹿港,最初贩盐致富,后来改从事贸易,创办“日茂行”[1]。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鹿港成为正口,与泉州蚶江通商[4],林振嵩可能于此时于今址建设日茂行之建筑[1]。此时林振嵩三子林文濬来台协助父亲经营日茂行业务,使得日茂行蓬勃发展,成为鹿港首富,日后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时日茂行已有雄厚经济实力可以承担鹿港龙山寺的迁移工程[1]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林振嵩因母丧而返乡,日茂行则交由三子林文濬负责,其业务日益发展,在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翻新改建[1]。而林文濬于道光六年(1826年)逝世后,由其五子林廷璋继承日茂行,然而此时鹿港已经因为港口淤塞逐渐没落,日茂行也由于鹿港失去航运功能而衰微[1]

二次大战之后,日茂行曾在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进行整修[3]。民国六十三年(1974年)时汉宝德等学者专家曾受委托对鹿港古老建筑评鉴,此时日茂行并未被列为古迹,后来在民国八十七年(1998年)5月17日时鹿港镇公所开辟道路时拆除了日茂行部分结构,引起林家后代与当地有心人士不满并向彰化县政府反应,而使得工程暂停[1]。而在当年10月1日,在日茂行举办了“历史之心”活动,企图结合前卫艺术家的表现能力来再现历史空间,但过程中却因为装置艺术之设置而引发地方居民与学者、艺术家之间的争议[5][1]。后来在文化资产保存法修正后的民国八十九年(2000年)6月20日,于彰化县县定古迹审查会上将日茂行列为县定古迹,并于同年7月14日公告[1]

建筑

编辑
 
日茂行的小合院

日茂行为砖木建筑,原有三进,但第一进部分已经不存,今只余后两进,均面宽三开间,旁边有一小合院[3]。门厅前有一大埕,摆有许多磉石,是过去郊商往来所用的旗杆座及酬神时演戏用的戏台石[4]

其内文物有林文濬所书的“日茂行”门额与“鳌波东注”、“大观”等匾[4],此外还有民国五十六年(1967年)重修时由鹿港匠师施金义承做之正厅彩绘、和美陈颖派施作之彩绘与书法家欧阳锦华的墨迹,但其中“日茂行”门额在道路工程中受损断成两截,现由其后人保管[3]

参考来源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曾文吉(计划主持). 《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日茂行」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 彰化县彰化市: 彰化县文化局. 2006年9月: 10-15页. ISBN 986-00-6304-4. 
  2. ^ 台湾工业用地供给与服务资讯网——彰滨工业区——自然环境[永久失效链接]
  3. ^ 3.0 3.1 3.2 3.3 3.4 鹿港日茂行.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 [2011-08-18] (中文(台湾)). [永久失效链接]
  4. ^ 4.0 4.1 4.2 4.3 4.4 彰化县古迹与历史建筑资讯网——鹿港日茂行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0-28.
  5. ^ 廖昭雅. 《政府指定古蹟對古蹟既有利益者之利益衝突之研究——以彰化縣鹿港鎮日茂行為例》. 逢甲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2007年6月: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