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盟战争

歐洲戰爭

大同盟战争(法语:guerre de la Grande Alliance),又称九年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Guerre de la Ligue d'Augsbourg)、是一场发生于1688年至1697年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时的第三场重要战争[注 1],这场战争是因为路易十四欲在欧洲作出大规模的扩张,因此遭到荷兰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英国西班牙等组成大同盟联合对抗。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扩张计划破灭,而各国被逼言和,但法国仍是欧洲最强的霸权路易十四西班牙帝国的野心,促成了数年后更大规模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为安抚西班牙而归还土地,促成最后对西班牙王室血脉的占有。

大同盟战争
法国-哈布斯堡冲突英法战争的一部分

从左上顺时针为:
弗勒吕斯比奇角马尔萨利亚拉古什战役
日期1688年9月24日 - 1697年9月20日
地点
结果 雷斯威克条约
参战方
大同盟
荷兰共和国
英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
萨伏依公国
西班牙帝国
 葡萄牙
瑞典帝国
法兰西王国 法兰西王国[1]
指挥官与领导者
威廉三世
利奥波德一世
华尔戴克亲王英语Prince Georg Friedrich of Waldeck
戈达尔.范.里德
弗雷德里希·绍姆贝格
查理五世 (洛林)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埃曼努埃尔英语Maximilian II Emanuel, Elector of Bavaria
路德维希.威廉
腓特烈一世
欧根亲王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
加斯塔尼亚加侯爵英语Francisco Antonio de Agurto, Marquis of Gastañaga
比亚埃尔莫萨公爵英语Carlos de Aragón de Gurrea, 9th duke of Villahermosa
法兰西王国 路易十四
法兰西王国 卢森堡公爵
法兰西王国 旺多姆公爵
法兰西王国 沃邦侯爵
法兰西王国 路易·弗朗索瓦
法兰西王国 居伊·德·迪尔福英语Guy Aldonce de Durfort de Lorges
法兰西王国 尼可拉·德·卡提纳
法兰西王国 安妮·德诺瓦耶
法兰西王国 雅克·亨利·德·迪尔福英语Jacques Henri de Durfort de Duras
法兰西王国 维勒鲁瓦公爵
法兰西王国 洛赞公爵英语Antoine Nompar de Caumont
兵力
四十万
275艘战舰
~440,000
221艘战舰
伤亡与损失
200,000人以上[2] 约 160,000人[2]
680,000人死亡[3]

法国出兵

编辑

17世纪后期,法国因在遗产战争法荷战争重盟战争中接连获胜而进入了更大的军事扩张轨道,其海陆两军的军力冠绝欧洲,因此路易十四决定继续对外进行征服以完成其称霸欧洲的梦想。此时法国的强邻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正在与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从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到1687年奥国占领全部的匈牙利),路易十四决定借此时机,在德意志地区扩张其影响力。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察觉到路易十四的意图,于是在1686年7月9日组成奥格斯堡同盟,希望能阻止路易十四在德意志扩张。可是路易十四却在1688年8月,乘哈布斯堡王朝刚在东面战胜土耳其,西面兵力薄弱之机,开始执行进侵哈布斯堡王朝的速战计划,“大同盟战争”正式开启。10月,法军攻占普法尔茨,并于次年彻底毁灭这个地区。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只得在东方以部分兵力牵制着土耳其,并分兵西线对付法国。

缔结同盟

编辑

欧洲各国对路易十四的举动感到大为震惊,深怕法国下一个目标会是自己,因此很快便站在支持哈布斯堡王室的一方。1689年5月12日哈布斯堡王朝与荷兰缔结了维也纳条约英语Grand Alliance (League of Augsburg)#Provisions,其宣明共同对抗法国扩张,并以恢复欧洲旧秩序为目的,在其后一年半的时间里,英国西班牙、与德意志三个诸侯国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相继加入,结果组成了反法大同盟。

欧洲战事

编辑
 
比奇角海战,法国海军在海军天才图尔维尔的带领下击败英荷联合舰队。
 
太阳王的死敌——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1688年他发动光荣革命,跃升为英荷两国的共同领袖,并率领14万的英荷联军,成为大同盟的主力

因为大同盟的结成,法国速战取胜的计划遇到阻碍,并且被迫在事前无作持久作战准备的情况下打了一场长达9年的大型战争。在不列颠群岛上,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领2.1万精兵发动光荣革命,推翻路易十四的盟友詹姆斯二世、成为英王威廉三世兼荷兰执政,并在1690年的爱尔兰博因河战役中,打败试图复位的詹姆斯二世。但是同年,新兴称霸的法国海军,在名将图尔维尔的指挥下,于比奇角海战中击败英荷联合舰队,令博因河胜战蒙上了阴影。当时伦敦流传一句话形容比奇角海战:“荷兰人保全了面子,法国人取得了优势,而英国人只得到耻辱。”[来源请求]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一度落入法国海军手上。

一直到1692年的拉和岬海战英语Battles of Barfleur and La Hogue时,威廉三世重整扩编了英荷联合舰队,才打败法国海军,取得制海权的优势。而后法国主要依靠大规模的掠夺以摧毁英荷的经济,如拉古什海战

在欧洲大陆,这场战争以持久战为主,陆战主要战场在低地国家如南尼德兰,次要战场则在意大利西班牙。至1695年1月,法国虽然所战皆捷未尝败绩,但当月路易十四最重要的将军之一、在法荷战争与这场大同盟战争中战功彪炳的卢森堡元帅去世,使法国开始保不住陆战的优势。很快在同年,威廉三世趁机夺回比利时重镇那慕尔,大致确认平手的结局。但同时所有参战国都因这场持久战而使自身的经济负担过重,因此战事趋向议和。

海外战事

编辑

在欧洲大陆战场上双方僵持着的同时,美洲大陆的战争亦打响了,这通常被分开称为威廉王之战。英军攻占了法国的罗亚尔港,但却攻不下魁北克;而弗隆特纳克伯爵英语Louis de Buade de Frontenac统率的法军,则在纽约州斯克奈塔第新英格兰地区打败英军,但也攻不陷英国的波士顿

当战争的消息传到亚洲时,殖民者和商人们迅速展开了交战。1690年10月,法国海军上将亚伯拉罕·杜肯-吉顿驶入马德拉斯轰炸英荷舰队。1693 年,荷兰在印度东南海岸的本地治里向法国商业集团发起了远征;9月6日,弗朗索瓦·马丁领导的小规模驻军不堪重负让出城市。

加勒比海和美洲在历史上是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的冲突地区,导致即使两者现在是盟友,依然因互相猜忌而限制了联合行动。盟军在这些地区拥有海军优势,但无法阻止法军为其殖民部队提供补给。

和议

编辑

因为交战双方都没预期战争会持续这么久,因此均欲停战。当时法国农业在1694年底的大寒灾中受到巨大打击;富裕的荷兰也被迫向趁机抬价的德意志诸国购买昂贵的谷物,1696年英王威廉三世甚至感叹他“已经一贫如洗了”;英国的反战情绪也不断升高,使得反战的托利党被选为新的国会多数派。

刚开始当1695年路易十四开始单独与奥格斯堡同盟的成员之一,萨伏依公爵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展开秘密的和平谈判时,大同盟各成员国先后响应。1696年夏天,法国与萨伏依公爵单独签订了杜林条约。在1697年秋天,法国与大同盟各国签订雷斯威克条约,降低对荷兰的关税并归还1679年以后占领的大多数领土(包括大部分的萨伏依、德意志的洛林卢森堡、西班牙东部的加泰罗尼亚),只保留着史特拉斯堡和西班牙殖民地海地;同时路易十四承认威廉三世为合法的英王(取消对詹姆斯二世的支持),至此大同盟战争正式结束。

战后发展

编辑

虽然双方暂时平手休战,但法国与英国及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积怨并没因此而化解,结果四年后双方又爆发了另一场大战,亦即是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时第四场重要战争: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注释

编辑
  1. ^ 前两场分别为遗产战争法荷战争

参考文献

编辑
  1. ^ Kohn 2000,第186页.
  2. ^ 2.0 2.1 Bodart 1916,第93页.
  3. ^ Levy, Jack S (1983).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 1495 to 1975.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Page 90.

书籍

编辑

其他来源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