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度寺

(重定向自普渡寺

普度寺,又名玛哈噶喇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普度寺前巷35号,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故宫外八庙之一[1]

普度寺
修葺一新的普度寺大殿及前广场
基本信息
位置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
坐标39°54′47″N 116°24′17″E / 39.913098°N 116.404689°E / 39.913098; 116.404689
宗教藏传佛教
宗派格鲁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普度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
编号7-0713-3-011
认定时间2013年
地图
地图

历史

编辑
 
明朝北京皇城,右下方可见“南内”。今普度寺寺址即位于明朝的南内之中。
 
清朝北京皇城,右下方可见“普度寺”。

普度寺地处南池子大街以东,邻近紫禁城东华门,是清朝北京皇城内的皇家寺院之一。主供玛哈噶喇(大黑天)。[1]

玛哈噶喇,即“大黑天”,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护法神,是神力、武功、财富的象征。玛哈噶喇是藏语,源于梵文“Mahakala”,意为“大黑天神”。[2]

明朝,普度寺的所在地曾为皇宫“东苑”(又称南内、南城、小南城)中的“重华殿”,其南界位于如今的缎库胡同,明朝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返国后被软禁于此,明朝末年被毁。清朝顺治初年,此地改建为摄政王多尔衮的“睿亲王府”。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在喀喇河屯行宫。二月之后,多尔衮被追夺王爵,王府上缴。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缩小该府规模,将其南部改建成缎匹库,北部改建成玛哈噶喇庙,庙内供奉护法神大黑天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赐名“普度寺”。普度寺正殿名为“慈济殿”,乾隆帝御书“慈济殿”匾额,正殿、山门两侧保留或者兴建了行宫院、方丈院、小佛殿、僧寮等建筑。[1][3]据说“寺左为黑护法佛殿,内藏铠甲弓矢,皆清摄政睿亲王旧物也。寺内有诺们罕绰尔济呼图克图仓。”[3]中华民国时期,张江裁所著的《燕京访古录》记载,该寺“为元代所建,正殿供奉欢喜佛”,但这种说法不见于清朝文献,所以恐不确切。[1]

谣传普度寺寺址在元朝曾为皇家祭祀设施——太乙神坛的所在地,此说法不对。经过考证,太乙神坛在明朝“南内”崇质宫(明英宗被软禁处)的位置上,与北京皇城西南角的庆寿寺相对,均在元朝皇城城墙外。其具体位置当在清朝普胜寺附近。[2]

清朝末年至民国年间,普度寺被军队或其他机构占用,仅剩下山门、正殿、方丈院等建筑保存较好,其它建筑先后被拆改,失去原貌。普度寺里有民国时期建立的“国民三小”,后称“普度寺小学”,后来又改称“南池子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度寺的中间部分被南池子小学使用,周边部分迁入居民,新建了大量平房作为居民住宅。1984年,“普度寺大殿”被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2]

2001年9月,普度寺的修缮和复建工作启动。2002年至2003年,政府投资迁出占用普度寺大殿的南池子小学以及住在寺界内的186户居民,全面修复了普度寺的台基、正殿、山门、方丈院北房(位于正殿西侧),其他房屋基址在进行考古发掘后回填保护,其上进行绿化,整个普度寺成为居民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场所。[1][4]山门前的东侧立有一人高的多尔衮半身雕像,底座上写有“睿亲王多尔衮”。[5]

2005年,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在普度寺大殿内建立了北京税务博物馆。2007年5月16日,北京税务博物馆开放。该博物馆在普度寺山门内的广场两侧立有十二座楔形石墩,石墩斜面上刻有12位世界税收思想代表人物的头像及其理论。其中,广场东侧是6位中国税收思想代表人物:管仲商鞅桑弘羊王安石张居正严复,广场西侧是6位西方税收思想代表人物:孟德斯鸠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凯恩斯马斯格雷夫。进入普度寺大殿,迎面是深灰色仿制石墙,墙上嵌有七个金色大字“北京税务博物馆”,大殿内展出当代北京税收展。其他房屋内展出清朝崇文门“户关”情景以及大批税收文物。[6]普度寺变成北京税务博物馆之后,大殿一直未对社会开放,直至其从普度寺迁出。

2011年5月8日,北京三品美术馆租用普度寺开馆。三品美术馆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性美术馆,由深圳市千金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兴建。[7]三品美术馆租用了普度寺山门、大殿。过去北京税务博物馆在广场两侧立的12位世界税收思想代表人物的头像及其理论也被撤除。普度寺的园林部分继续向社会免费开放。

2013年,“普度寺”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建筑

编辑

普度寺建在砖砌高台上,平均高度大约3米,四周建有宇墙,这座高台是明朝重华宫寝宫部分的基座。砖台正中有台阶,正对着普度寺山门。普度寺现存的主要原有建筑包括山门、正殿(慈济殿)、方丈院北房:[1]

  •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大式硬山顶,顶覆绿琉璃瓦,调大脊,两端安有吻兽,墙体红色。山门正面明间辟有白石拱门,两次间是装饰性的白石拱窗,石雕仿木菱花扇。山门背面出廊,金步明间装板门,两次间白石券窗与正面相同。山门内的彩画保存较好,是金龙和玺式彩画,等级很高,应当属于睿亲王府时期的遗物。山门的建筑形制是佛寺山门,屋顶的琉璃等级则高于正殿,或许是睿亲王府改为佛寺后,对外观进行过变更。[1]
  • 正殿(慈济殿):建在石须弥座上,殿身未占满整个须弥座,须弥座的比例及雕刻都带有明代的特征,所以该须弥座应是明朝重华宫寝殿原有的台基,后建的普度寺大殿则比原有的重华宫寝殿规模小。正殿殿身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出抱厦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整个正殿外加一周围廊。正殿为单檐歇山顶,调大脊,安有吻兽,削割瓦绿琉璃剪边;抱厦为卷棚歇山顶,绿琉璃瓦黄剪边。全殿的廊内砌有砖墙,正面、山面均开有大支窗,下肩饰有六方绿琉璃砖。正殿内的东部隔出两间内室。外檐出檐成为三层椽,没有斗栱,柱头饰有兽面木雕,雀替形式较为特殊,室内彩画有许多是博古题材,整座建筑明显带有关外满族宫室的特征,可确定该殿是清朝顺治初年新建的睿亲王府大殿,抱厦用瓦的等级高于主殿,也许是乾隆年间新加的。抱厦内的东南角有一座石砌圆坑,直径4.8米,深约1.5米,北侧有石阶可以下到坑底。坑口四周有八组石雕图案,刻有水波、神仙、怪兽,该坑的用途及雕刻题材有待考证。如果抱厦是后来兴建,那么该石坑原本处在室外,其用途也许是满族萨满教祭祀用的设施。[1]
  • 方丈院:大殿以西留存有方丈院北房五间,七檩前出廊,硬山筒瓦过垄脊。[1]

山门内西侧,有《普度寺修缮记》石碑,《普度寺修缮记》石碑的西侧,是一片空地,堆放着该寺旧有的石构件若干。普度寺2002年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一对文物石墩,被园林专家设计为喷泉。现在其中一只位于普度寺大殿东侧的园林内,石墩中央原有洞,被设计为喷泉出水口,水漫过石墩流到四周地上的下水道里。该喷泉已在2000年代停用。[8]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普度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华流韵,于2013-09-26查阅
  2. ^ 2.0 2.1 2.2 2.3 普渡寺何日真容再现,千龙网,2013-08-30. [201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3. ^ 3.0 3.1 吴廷燮等,北京市志稿宗教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4. ^ 曾是多尔衮的“第二朝廷” 京亮出普度寺. 北京晨报. 2003-08-30 [200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2). 
  5. ^ 漫游北京老地界儿 醉皇城最东城,新华网,2013-06-17. [2015-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6. ^ 北京税务博物馆,中国财经报网站,2007-05-17. [201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8). 
  7. ^ 三品美术馆,三品园,于2015-03-21查阅. [2015-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2). 
  8. ^ 普渡寺增色古皇城,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11-21. [2015-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