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咒,又称首楞严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等,出自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全咒分为五会,共计427句、2620字,是汉传佛教日常课诵咒语中最长的神咒,载于《禅门日诵》等课诵文本的早课[1][2]

Shurangama Mantra 梵文大佛顶首楞严咒.开宝四年刻.北宋公元971年

楞严咒之名是一般的习称,经中称作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而“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梵语:mahā-sitātapatra)即“大白伞盖”之意[3]。因此,此咒即是大佛顶白伞盖陀罗尼(梵语:tathāgatoṣṇīṣa sitātapatrā dhāraṇī),为持明咒藏佛顶中咒语,现存梵本及汉、藏、西夏、回鹘、蒙语多种译本[4]

名称

编辑

大佛顶白伞盖陀罗尼具名“一切如来顶髻白伞盖佛母无能胜遍能调伏陁罗尼”(梵语:stathāgato uṣṇīṣāṃ sītātapatraṃ aparajitaṃ pratyaṅgiraṃ dhāraṇī)。佛顶三十二相之一,在密教中发展为尊胜佛顶、白伞盖佛顶、一字金轮佛顶等种种佛顶咒语,用于袪除障碍厄难[4]

课诵历史

编辑

在南宋和元代,佛教禅林在每年结夏安居订下三个月的楞严会。于安居中为除魔障,设楞严,每日众僧集诵楞严咒,称楞严会[5][6]。又每逢节日、祈福、荐亡等常持诵楞严咒。到明、清之际,发展为禅寺日课之一[1]。明代佛寺的课诵文本,例如收录在嘉兴藏的《诸经日诵集要》,其中即包含了楞严咒。

楞严经中缘起

编辑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称阿难一人于所在城市,次第乞食,途经妓院,遭大幻术。摩登伽女数论师的先梵天咒,勾摄阿难进到室内,将要毁坏其比丘戒戒体

释迦牟尼佛知阿难咒术缠身,于是大放光明,出千宝莲花,中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大佛顶首楞严神咒。又敕文殊师利菩萨以此咒往护阿难,破除恶咒,将两人带回。

《大佛顶首楞严经》以此为引,开示有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的三摩地,其主旨围绕在“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并在卷七讲述首楞严神咒及其建坛结界之法。

汉译本

编辑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题般剌密谛出,弥伽释迦译,房融笔受,收录于大正藏T0945,最早著录于智昇作于开元十八年(730)的《续古今译经图纪》和《开元释教录》。此经之翻译与流传,历来有许多传说,近代研究者多怀疑其翻译之真实性。楞严咒位于《楞严经》卷七,高丽藏/赵州金藏系统的版本,与明藏/清藏系统的版本,文句有所差异[4]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般怛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陀罗尼经大威德最胜金轮三昧咒品》,又名《大佛顶别行法》,题无畏出,似杂抄于《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第十二品和《陀罗尼集经》。收录于大正藏T0947,亦见于敦煌遗书的残卷。大正藏本无完整的大佛顶白伞盖咒,但有多种心咒并附结印法。敦煌本无心咒,仅有完整的大佛顶白伞盖咒,与《楞严经》的神咒相似,而文句有异[7]
  • 《大佛顶如来顶髻白盖陀罗尼神咒经》,见于敦煌遗书,不录译者年代[7]
  • 《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元朝沙啰巴译,收录于大正藏T0976。
  • 《大白伞盖总持陀罗尼经》,元朝天竺沙门俊辩和译主僧真智译,收录于大正藏T0977。
  • 《圣如来顶髻中出生白伞盖余无能敌大回遮母名最胜成就陀罗尼经》,超一译自西藏大藏经,收录于佛教书局编辑的《佛教大藏经》。回遮(标准藏语ཟློག་པ罗马化:zlog pa,发音:dokpa)[8],意思是回转遮除,对译梵语pratyaṅgira[9][10][11]
  • 《圣如来顶髻涌出白伞盖名无能胜大回遮母最胜成就陀罗尼经》,孙景风译自西藏大藏经[4]

陀罗尼

编辑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他般多罗大神力都摄一切咒王帝殊罗尸金刚道场三昧陀罗尼,见于敦煌遗书[4]。帝殊罗尸(梵语:tejorāśi)为光聚、放光、火聚、火光,密教之佛顶名号。
  • 大佛顶如来放光悉怛多钵怛啰陀罗尼,题不空译,称为“大唐青龙寺内供奉沙门昙贞修建真言碑本”,净严再校。其悉昙梵字经本亦存,题为“大佛顶大陀罗尼”。收录于大正藏T0944A和T0944B。
  • 大佛顶陁罗尼,题不空译,收录于房山石经《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卷二,行琳所集。
  • 一切如来白伞盖大佛顶陁罗尼,题不空译,收录于房山石经
  • 一切如来白伞盖大佛顶陁罗尼,契丹国师慈贤译,收录于房山石经

相关著作

编辑

清朝乾隆年间,华严宗僧人伯亭续法作《楞严经灌顶疏》,其特色是对《楞严咒》有详尽释义,尔后被单独抽出成为《楞严咒疏》。

另有依据经本编定的《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民国以后,超一自藏文译出《大白伞盖佛母赞经》。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邱惠敏. 大家來學〈楞嚴咒〉. 人生杂志电子报. 2015, (381). 
  2. ^ 苏全正. 清末臺灣佛教臨濟宗課誦經典探析 ──以《禪門日誦諸經》為例 (PDF). 圆光佛学学报. 2023, 41. 
  3. ^ 顯密圓通的楞嚴法門——〈楞嚴咒〉與《楞嚴經》. 心灵电子报 775期. 
  4. ^ 4.0 4.1 4.2 4.3 4.4 辛汉威. 開寶梵本《大佛頂白傘蓋陀羅尼輪曼荼羅》解讀 (PDF). 
  5.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楞嚴會. 
  6. ^ 《梦粱录》:“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盖天下寺院僧尼菴舍设斋供僧,自此僧人安居禅教律寺院,不敢起单云游。自结制后,佛殿起楞严会,每日晨夕合寺僧行持诵经咒,燃点巨烛,焚爇大香。或有寺院,朝廷降赐钱会、匹帛、金银钱,启建祈忏会四十九昼夜,每日六时修忏,祈国安民,其僧人一刻不敢妄出,斋戒严肃,不敢触犯,神天报应在目前。大刹日供,三日或五日换堂,俱都寺主办,皆十万檀信施助耳。盖孟夏望日,乃法王禁足、释子护生之日,自此有九十日,可以安单办道。”
  7. ^ 7.0 7.1 周永西. 楞嚴經第七卷經文出處考. 
  8. ^ Averting Obstacles. Lotsawa House: Translations of Tibetan Buddhist Texts. 
  9. ^ 聖如來頂髻所出白傘蓋無能勝退轉大母最勝成就陀羅尼. 佛教藏经目录数位数据库. 
  10. ^ 聖迴遮母有勝者. 佛教藏经目录数位数据库. 
  11. ^ 聖迴遮有力者. 佛教藏经目录数位数据库. 

参阅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