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墓
民族英雄墓,别名民族英雄纪念碑(又名清国人之墓),位于基隆市中正区中正路与东海街交叉口,2003年1月20日登录为基隆市历史建筑,现与基隆法国公墓合称为清法战争纪念园区。
民族英雄墓 | |
---|---|
民族英雄墓 清国人之墓 | |
位置 | 台湾基隆市中正区港湾段三小路18地号 |
建成时间 | 1957年 |
公众参观 | 开放时间:全日 |
官方名称 | 民族英雄纪念碑 |
类型 | 登录等级:基隆市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碑碣 |
详细登录资料 |
历史
编辑民族英雄墓创立于清光绪11年(1885年),与基隆法国公墓的兴建背景类似,是为了纪念大清帝国于中法战争期间阵亡,并都丛葬于今⼆沙湾⼭麓的将士所兴建,不过此纪念碑不是官方所修筑,而是台湾日治时期清人墓地因辟路而遭受毁,因此由池清洋为首的当地仕绅以⺠间的立场筹资迁葬于墓冢,并立“清国人之墓”以资纪念;然而⽇⼈虽准却眨其名,因此当时的刊碑“清国⼈之墓”的背后则刻立“勋在邦家”,也不准再记诸清勇姓名。[1]
日治后期,该纪念碑则遭到日军拔除,而弃置他处。直至1950年才又被寻获。⺠国46年 (⻄元1957年),⼜弃“清国⼈之墓”之碑,最终则再度重建墓冢。
碑身设计
编辑现有纪念碑设置于1957年11月,“民族英雄墓”纪念碑由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题字,右侧“光昭日月”纪念碑由时任中华民国副总统陈诚题字,左侧“气壮山河”纪念碑由时任行政院院长俞鸿钧题字。[2]
谨由碑文为基隆市首位民选市长谢贯一所题,谨由碑文为:
“ | 余于中华民国卅八年夏初理基隆市政,父老言中法谅山战后,法将孤拔率舰队进犯基隆,清廷命巡抚刘铭传督师防御,对垒于今之海水浴场一带,嗣法军三袭淡水,均被击溃,先后斩馘甚众;相持八个月法军退走,吾圉乃固战后我阵亡将士忠骸当场丛藈山麓,日人据台于此辟马路,毁墓暴骨,市绅池清洋君等激于爱国热忱,哀集散骨聚?为一冢,刊碑曰:清国人之墓,吾台胞敬其壮烈辄至墓前祭祷,日人甚恶之,拔碑弃他处,盖使墓地不辨,藉以泯灭台胞故国之思。窃维崇敬先烈垂范后世,为守土者应有之责,余既悉其事,乃于卅九年改建墓道加筑祭台,并觅得当年池君等所勒石碑于草莽中,重树阡上以存其真,唯规模不宏,不足以发扬先烈成仁取义精神,促起邦人景仰效法,爰再于海水浴场左侧拓地六百五十坪改建为民族英雄墓,并蒙 总统 副总统暨 行政院仃院长分别赐题碑文,勒诸贞(王民),益足彰其忠烈。斯墓于民国四十六年四月兴工,阅二月蒇役濒海负山,风物优美,忠魂毅魄,庶可永茵于斯,民族正气亦与之长存不朽矣! | ” |
其他石碑
编辑今中山区太白街附近慈恩祠(爱国将军庙)内,归因仙洞附近曾展开激烈战役,后人则在此庙供奉供奉一座“清国人之墓”。[3]
参考资料
编辑- ^ 民族英雄墓.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5).
- ^ 民族英雄墓志 - 国家图书馆 台湾记忆
- ^ 中法戰役陣亡戰士紀念碑. [2021-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8).
参阅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民族英雄墓——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民族英雄墓(海门公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