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铳中国古代用火药发射弹丸前装管形火器,今日,也常常是对古代枪械的统称。

元代的手铳,属于较小型的火铳。
明代火炮

较早的型式于出现在宋代,为粗毛竹中装入火药,称为火筒突火枪[1],后来由等金属制作,故使用了金部的火铳之名。在初时与火筒铳筒等同为射击是火器的泛称。在明代时逐渐演变出两种形式。一种是在铳身后可装入木柄以手持的称为手铳[2]。另一种为需架在架上的大型版本-碗口铳盏口铳[2]

历史 编辑

出土文物 编辑

  • 25件明洪武年间制造的铜质手铳、4件铜质碗口铳、一件大碗口统火铳,现藏军事博物馆[4]
  • 登州古船博物馆藏有1988年山东莱阳县出土的大型碗口铜炮。

词意变化 编辑

  • 火铳在元末明初时是一切管型射击火器的泛称。
  • 明代时大口径的管型射击火器改称作(炮)的愈来愈多,铳则愈来愈被表作小口径的管型火器,但还是有例外,如把葡萄牙传入的后膛火炮称作佛郎机铳[5]
  • 清代则仅用于表示小口径管型火器[6]

动画取材 编辑

日本动画魔法公主》的故事背景中是颇为流行的兵器。

参考文献 编辑

  1. ^ Wikisource:zh:宋史/卷197
  2. ^ 2.0 2.1 《明史·兵志四》。
  3. ^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672页
  4. ^ 《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672-672页
  5. ^ 《中国古代火药火器史研究》第162页
  6. ^ 清会典》卷五十二、《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九四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