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晖(1919年4月12日—2005年9月9日),原名熊汇荃,男,安徽凤阳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政治人物。

熊向晖
摄于1940年代
外交官
个人资料
出生熊汇荃
(1919-04-12)1919年4月12日
 中国山东省
逝世2005年9月9日(2005岁—09—09)(86岁)
 中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学历清华大学中文系
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第十五期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研究院
职业外交官,情报间谍

清华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后三杰”之首(另二杰为申健陈忠经)。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在中华民国湖北高等法院任庭长。1949年之前潜伏在中华民国国军胡宗南部进行间谍工作,1949年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界工作。

生平 编辑

熊家有八个小孩,熊向晖排行第五。1936年9月,熊向晖十七岁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在清华期间,他在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队委兼秘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12月8日,经蒋南翔杨学诚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

时中共领袖周恩来着眼于情报工作的长期性,委托蒋南翔在清华大学寻找“出身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年纪较轻,仪表不俗,公开的政治面目不左不右,言谈举止有爱国进步青年的气质,知识面广,记忆力较强,看过一些介绍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书籍和孙中山的著作,肯动脑子,比较细心,能随机应变”的人员,潜伏入中国国民党内部。因此,熊向晖于1937年11月,奉命赶赴长沙,报名参加胡宗南的第一军中由李芳兰任团长的湖南青年第三战地服务团。

1938年5月初,胡宗南对熊向晖爱护有加,送他到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学习。熊向晖成为黄埔第十五期生,熊向晖代表全体毕业生致辞。从学校学习期满,熊向晖便被委派为胡宗南的机要秘书[2]蒋介石给胡宗南的密令都由熊向晖签收,胡宗南下达命令也都由熊向晖起草。但熊向晖将所有内容一概记下,将它偷偷送到毛泽东周恩来手中。[3]

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命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以50万军队闪击仅有中共359旅驻守的延安,经熊向晖的泄密,共产党通知驻重庆董必武向舆论界泄露了蒋的命令,闪击延安计划未遂。

抗战胜利后不久,胡宗南又保荐熊向晖去美国留学。未及成行,1947年3月10日晚上十时,胡宗南在洛川“前线指挥所”召集整一军和整二十九军的军、师、旅长开会,具体部署二次闪击延安的方略。熊向晖再度泄密,派胡宗南的机要通信员将情报送西安潘裕然,请潘转给王石坚[4]。3月19日,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共产党中央撤出延安,胡宗南进攻延安时,只剩一座空城。胡宗南到毛泽东住的窑洞里,见桌上压着纸条:“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退不得,奈何、奈何!”熊向晖后于1947年5月20日离开胡宗南,9月到美国西保留地大学研究院学习。1947年9月,中共数十名谍报人员被捕,[5]其中包括王石坚。[6]军统在调查过程中终于发现熊向晖等三人的真实身份。但此时,熊向晖人已在美国,胡宗南为求自保极力将此事压下。[7]1948年9月获社会科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1949年11月6日中午,熊向晖在中南海勤政殿遇到张治中邵力子刘斐等中国国民党原和谈代表,张治中十分惊讶:“这不是熊老弟么?你也起义了?”周恩来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张治中说:“我早知道蒋介石在军事上、政治上都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今天才知道,在情报上他也远远不是共产党的对手。”毛泽东曾称赞熊向晖的地下情报工作是中共情报工作最成功、最模范的事例:“一个人能顶几个师”。[8]

1949年起,熊向晖先后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办公厅副主任。1962年接替宦乡担任驻英代办直到1967年1月。

1969年,毛泽东、周恩来要求,由陈毅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四位元帅一起召开“国际问题研究小组”,从6月7日至7月1日就如何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进行了六次讨论。熊向晖记录、并起草《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得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美帝、苏修单独或联合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可能性都不大”的结论。

1971年,担任周恩来的助理,参加了中美重大外交活动。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建交,熊向晖任第一任大使[9]1973年末,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1978年后,兼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1982年4月,被免去中央调查部副部长。1982年10月,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接替刘宁一,担任以荣毅仁为董事长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党组书记并兼副董事长至1987年。1980年代,任第五、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

1991年,熊向晖亲撰回忆录《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出版,才逐渐为人所知。

2005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10]

家庭 编辑

妻子谌筱华,1947年1月在南京成婚。

女儿熊蕾,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高级编辑[11][12]

相关文献 编辑

熊向晖著作 编辑

  • 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ISBN 7-5035-0390-4
  • 熊向晖:《历史的注脚──回忆毛泽东、周恩来及四老帅》,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ISBN 7801363027
  • 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增订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ISBN 9787801363022

熊向晖传记(非自传) 编辑

  • 杨者圣:《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情报英雄熊向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208070370
  • 杨者圣:《随同蒋经国的西北之行:情报英雄熊向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208070486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编). 清华革命先驱·上册.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143. ISBN 7302082162. 
  2. ^ 陈俊吉. 〈自由廣場〉熊向暉與張顯耀. 自由时报. 2014-08-25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26) (中文(台湾)). 
  3. ^ 熊向晖 摘《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 胡宗南委任我当他的机要秘书.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中文(中国大陆)). 1939年3月,我在军校学习期满,胡宗南指定我在有西安党政军各界领导人参加的毕业典礼上代表毕业生致辞,讲词由我自拟。我讲得激昂慷慨。礼成后,胡找我谈话,表示满意。他说:现在的局面比过去大得多,他需要一个既懂军事又懂政治的助手。他在“黄埔大家庭”里选,选定了我,委派我担任他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原侍从副官唐西园另有任用。我表示不敢从命。他问:为什么?我说:胡先生认识我还不到一年半,不少人知道我曾是清华“民先”队的负责人,有“左”倾嫌疑,在胡先生身边担当这样重要的工作,我不能胜任,也不好办事,别人可能说闲话,对胡先生不利。胡宗南说:你的情况,我完全了解。我一向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做出的决定,谁敢说不? 
  4. ^ 见关于王石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材料。
  5. ^ 1947年9月28日上海《时代日报》上刊登新闻:“合众社北平27日电:河北孙连仲部下政治部主任余兴钦与人事组主任谢子延在27日黎明前被此间中央政府当局逮捕。”《周恩来年谱》1947年9月28日载:“从合众社消息中得知余心清等2人27日在北平被捕后,和任弼时电告杨尚昆、李克农。9月底,和任弼时召集戴镜元、李质忠、童小鹏、罗青长等开会,研究通讯、机要、情报工作,为确保秘密,决定将现有的机要处分为情报、统战、军队三部分。并研究通讯机要工作中口令编制、使用、保管等问题。”
  6. ^ 熊向晖《地下十二年与周恩来》注释:“熊文中一关键人物即王石坚,熊之一切情报均经王传送,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王石坚后为当局侦破将之拘捕,王乃投降随国民政府来台,恢复原名赵耀斌,曾任‘国防部’情报局专门委员,并在台结婚,现已病故。”(台湾《传记文学》1991年二月号和三月号)
  7. ^ 沈醉《军统内幕》:“1947年秋冬间,我曾去西安见过胡,保密局行动处处长叶翔之正在西安搜捕中共地下党组织……发现胡宗南的秘书和他的西北通讯社的负责人当中有中共党员,已经活动了多年……胡对此的确大吃一惊。这个死要面子的人,听说自己的亲信中居然有了共产党,脸都气得发青。他立刻决定将所有涉及他部下的几个人都由他自行处理,要叶翔之不必过问,连向蒋介石报告时也应当把这几个人另外列出来,千万不能让蒋介石知道。”《熊向晖回忆录》中描述了周恩来的分析:“王石坚的事,是下面保密局系统的人搞的,蒋介石不会马上知道。从戴笠起,沿下来的郑介民、毛人凤,都同胡宗南有很深的关系,他们唇齿相依。胡宗南一定会压住。王石坚没有供出你们三人的真实身份,那当然好。其实供不供无关重要。……即便王石坚招供,胡宗南也会让保密局保他的驾,……我估计胡宗南心里有数,必然压着顶着,不敢声张,还会否认。对这样的事,我有点准头。”
  8. ^ 《后“三杰”之首熊向晖一人可顶几个师(下)》,《辽沈晚报》2009年4月20日第7版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驻墨西哥历任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2-03-09]. 
  10. ^ 熊向晖同志逝世. 新华网. 2005-09-21 [2020-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2) –通过新浪. 
  11. ^ 观点中国>人物库>熊蕾. 中国网. [2021-01-04] (中文(中国大陆)). [失效链接]
  12. ^ 新华社熊蕾据称反驳冠病在中国制造的说法. 联合早报. 2021-01-04 [2021-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中文(简体)). 

参见 编辑

外交职务
前任:
宦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代办
1962年6月30日-1967年1月
继任:
沈平
前任:
首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墨西哥大使
1972年8月-1973年8月
继任:
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