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台灣高雄市的天主教教堂
(重定向自玫瑰聖母主教座堂

玫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简称玫瑰堂,俗称前金天主堂[1],是位于台湾高雄市苓雅区天主教教堂,坐落于爱河畔,创始于1859年(咸丰九年),为天主教会在台湾重新开教以来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为现代台湾天主教会的发源地。

玫瑰圣母圣殿主教座堂
教堂正面全景
地图
22°37′13″N 120°17′30″E / 22.6203245°N 120.2916188°E / 22.6203245; 120.2916188
位置高雄市苓雅区五福三路151号
国家/地区 中华民国台湾
官方网站rosary.catholic.org.tw
历史
创建日期1859年,​164年前​(1859
创建者郭德刚
奉献圣母玛莉亚
奉献日期1998年
建筑
功能状态使用中
建筑类型哥特式建筑
行政
总教区天主教台北总教区
教区天主教高雄教区
圣职人员
总主教锺安住
主教刘振忠
玫瑰圣母堂
教堂内部
位置高雄市苓雅区五福三路151号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日治昭和六年(1931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每日06:30-17:00
参观费用:免费
官方名称玫瑰圣母堂
类型登录等级:历史建筑
登录种类:教堂
详细登录资料

玫瑰圣母堂为天主教高雄教区主教座堂与台湾两座宗座圣殿之一。2001年在台湾历史建筑百景票选中荣获全国第一,2007年被登录为历史建筑

历史沿革

编辑
 
初代天主堂建筑
  • 1858年:中国签订天津条约后,禁教解除。西班牙属地菲律宾道明会派遣郭德刚洪保律(Angel Bofurull)二位神父到台湾传教。
  • 1859年5月15日:道明会神父郭德刚和洪保律,和四名中国籍传教员:杨笃、蔡向、严超及修生瑞斌,自厦门起航,5月18日抵达打狗港。同年12月,以龙银六十二圆在当时前金靠海区域的教堂现址购置一笔土地,并以稻秆茅草简单的搭盖了临时传教所。
  • 1860年:以“土角砖”改建传教所并命名为“圣母堂”。
  • 1862年:第一次改建,再以红砖、咾咕石及三合土重新改建成圣堂。
  • 1863年:圣母堂完工,自西班牙迎奉圣母像供奉,并更名为“玫瑰圣母堂”。
  • 1874年:船政大臣沈葆祯奉命为钦差大臣到台湾办理海防兼处理各国商贸海事,并受当时的神父万金本堂所托向清廷请奏准予传教自由。清穆宗纳奏,赐照准“奉旨”和“天主堂”两块圣石,命沈葆祯亲笔以剞石。
  • 1875年:沈葆祯再度到台湾,送予玫瑰圣母堂及万峦万金天主堂圣石。
  • 1928年:李安斯神父再次筹备改建圣堂,隔年正式施工,即今日所见之圣堂。但在拆除旧圣堂时,“奉旨”碑被埋于土中。
  • 1931年:改建完工[2]
  • 1948年:道明会士陈若瑟神父出任高雄宗座监牧区宗座监牧,并指定该圣堂为主教座堂
  • 1961年3月:高雄宗座监牧区升格为教区郑天祥神父为第一任主教,并指定该圣堂为主教座堂,为全台湾建筑规模最大的主教座堂。
  • 1972年:教友捐献兴建圣母亭挖掘地基时,挖出“奉旨”碑。
  • 1995年:圣座提升玫瑰圣母堂为宗座圣殿。7月1日起开始大规模整修。
  • 1998年:举行落成典礼及册封圣殿晋升隆重大典。
  • 2001年:被列入高雄历史建筑十景。
  • 2001年:在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台湾历史建筑百景”活动中获选第一名。

建筑特色

编辑

玫瑰圣母堂为哥特式罗马式的尖塔建筑,被列为历史建筑。教堂正面为高耸的尖塔,两旁另有小型卫塔,正门上悬有同治敕令的“奉旨”石碑。祭台正中央的玫瑰圣母像,由道明会玫瑰会省之会士自西班牙引进,至今已有140年以上的历史。

弥撒礼仪时间

编辑

以下时间以当地时间(台湾时间)为准

  • 平日弥撒:
    • 周一:休息
    • 周二到周五:19:30
主日弥撒:
周六 周日
20:00 (台语) 10:00 (华语)
16:00 (华语)

参访时间

编辑

弥撒时间教堂以服务教友为主,非教友可于弥撒时间前后自由参观教堂,亦可洽询教堂服务志工。

注释

编辑
  1. ^ 但实际该教堂上并非位于前金区,而是位于苓雅区与前金区交界之处。
  2. ^ 玫瑰聖母堂. 国家文化资产网.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023-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20).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