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一世 (英格兰)
玛丽一世(英语: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兰女王和爱尔兰女王,都铎王朝第四位和倒数第二位君主(1553年7月6日-1558年11月17日,实际上任日为7月19日);亦为西班牙王后,称为“英格兰的玛丽亚”。
玛丽一世 Mary I of England | |
---|---|
英格兰女王、爱尔兰女王 | |
统治 | 1553年7月19日-1558年11月17日 |
加冕 | 1553年10月1日 |
前任 | 简·格雷 |
继任 | 伊丽莎白一世 |
共治君主 | 腓力(1554-1558) |
西班牙王后 | |
任期 | 1556年1月16日-1558年11月17日 |
出生 | 英格兰王国格林尼治普拉森舍宫 | 1516年2月18日
逝世 | 1558年11月17日 英格兰王国伦敦圣詹姆斯宫 | (42岁)
安葬 | 1558年12月14日 |
配偶 | 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1554年结婚) |
王朝 | 都铎 |
父亲 | 亨利八世 |
母亲 | 阿拉贡的凯瑟琳 |
宗教信仰 | 罗马天主教 |
签名 |
玛丽一世是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王后的长女,她有一名同父异母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爱德华六世,她于弟弟爱德华六世死后继承王位,恢复罗马天主教(旧教),取代她父亲亨利八世在英格兰宗教改革提倡的英格兰教会,过程中,她下令烧死300名宗教异议人士,得名“血腥玛丽”(Bloody Mary)。玛丽死后,她苦心经营的英国天主教不复盛况,被继任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以圣公宗取代。
童年与早期生活
编辑玛丽生于伦敦普拉森舍宫,普拉森舍宫是父亲出生的宫殿和他的家庭住处,也是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一世的出生地点,她是亨利八世和首任妻子凯瑟琳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唯一幸存的孩子,在玛丽出生前,凯瑟琳王后曾多次流产,一名女婴早夭,三名男婴夭折。[1][2]
玛丽是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的伊莎柏拉奇一世的外孙女。她出生后三天进行施洗礼,教父为红衣约克总主教托马斯·沃尔西枢机,教母包括她的姨婆德文伯爵夫人约克的凯瑟琳(爱德华四世之女),诺福克公爵夫人阿格尼斯·霍华德[3]。一年后,她自己又成了刚出生的弗朗西丝·布兰登的教母。[4]
玛丽童年体弱多病,1520年,索尔兹伯里伯爵夫人被任命为玛丽的家庭教师[5]。1530年开始,约翰·赫西是玛丽的管家,他妻子安妮是肯特伯爵的女儿,是玛丽的侍从之一。 [6]
教育与成为西班牙王后
编辑纵然健康不太理想,玛丽仍然早熟[7]。1520年7月,4岁的她就已经会用维金纳琴来招待法国代表[8]。玛丽年轻时很漂亮,她良好的教育大多归功于母亲,她亦是玛丽的第一位拉丁语老师,母亲请西班牙人文主义学者胡安·路易斯·维佛斯(Juan Luis Vives)作顾问[9]。九岁时,玛丽已能读写拉丁语[10]。此外,玛丽亦学习音乐、舞蹈、西班牙语及希腊语[11]。
父亲亨利八世很喜欢她,赐予她威尔士公主(Princess of Wales)的王储封号[12],亨利八世送玛丽到威尔士边界区管辖当地,住在拉德洛城堡[12],她还拥有许多王储才有的王室特权。
亨利八世非常溺爱玛丽,并且在威尼斯大使面前吹嘘说,玛丽从不哭泣[13],他有时会因为玛丽的音乐才能的提升感到高兴,尽管亨利十分疼爱玛丽,他仍然因无男性后嗣而甚感失望[14],因为他认为由女王执掌大位将会造成一个虚弱的政府甚至引发内战,当时英国尚未有过女王,亨利八世也认为由女子继承王位是不祥的。
早于玛丽还小时,亨利八世已为她的婚事张罗。在她2岁的时候,她与法国太子,即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订婚。但3年后,婚约宣告无效。[15]
1522年,她被安排与22岁的表哥,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缔结婚约[16],唯数年后,查理五世与表妹葡萄牙的伊莎柏拉奇公主(亦是玛丽的表姐与后来的婆母)结婚,与玛丽的婚事因而告吹[17]。之后,亨利又想把她许配给弗朗索瓦一世或他的次子奥尔良公爵亨利[18]。但后来亨利八世的首席顾问托马斯·沃尔西成功透过其他方法保存两国的盟国关系,玛丽的政治婚姻亦失去其目的。婚事再次告吹。1528年,沃尔西手下的托马斯·马格努斯又曾和苏格兰使臣亚当·奥特伯恩(Adam Otterburn)商量玛丽和詹姆斯五世的结婚的可能。[19]
亨利八世再婚
编辑由于凯瑟琳王后并未为亨利诞下他渴求的男丁,两人的婚姻岌岌可危,逐渐陷入危机。亨利希望可结束这段婚姻,但得不到教宗克莱孟七世的同意,夫妻俩都是倔强的脾气,而凯瑟琳王后坚持认为自己是国王合法的妻子,而且决心与亨利八世抗争到底,这令亨利八世十分恼火。亨利坚称凯瑟琳早于16岁时已与他的兄长亚瑟结婚,因而已经不洁,但凯瑟琳与亚瑟是否有圆房一事备受争议。[20]
1533年,亨利八世秘密跟女侍官安妮·博林结婚,安妮·博林在同年6月1日加冕为王后,并在当年的9月7日生下了玛丽公主的异母妹伊丽莎白公主,即日后的伊丽莎白一世,坎特伯里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随即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和安妮的婚姻才是合法的。亨利八世因而与圣座决裂,自任为英国国教会(或称英国圣公会)首脑。[21]
父亲亨利八世开始公开忽视她的母亲凯瑟琳。1531年开始,玛丽因为过度抑郁而多病[22],但亨利不允许她去看望她的母亲(直至母亲去世)。她的女仆和家臣们(包括索尔兹伯里伯爵夫人)被遣散[23],继承人身份则转予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公主[21],她自己也被送到伊丽莎白赫特福德郡哈特菲尔德的家中,成为伊丽莎白的女侍官[24]。
玛丽拒绝承认安妮和伊丽莎白的嫡系身份,这更令亨利怒火中烧[25]。亨利对她越来越疏远,越来越不友好,关系日益恶化,他们三年间不曾说话[26]。安妮·博林降低玛丽的身份,扣减玛丽公主身为国王长女的物质待遇,玛丽的服装和所获得的钱财,甚至比宫中的仆役还差,玛丽公主也几乎被软禁。玛丽于是频繁生病,甚至在惊恐中患上重病以后,安妮王后还下令医生不得医治玛丽公主的病,也不允许任何人前去看望。凯瑟琳王后去世后被安葬在彼得伯勒大教堂,玛丽随后也在赫特福郡开始半隐居的生活。[27]
1536年,安妮·博林因为没有为亨利八世产下男性继承人,又加上亨利的喜新厌旧,安妮被加以莫须有的通奸罪处死,玛丽终于从这无情的父亲与继母对她残忍的虐待中解脱。安妮死后,其女伊丽莎白亦失去公主的名衔以及王位的继承权[28]。安妮死亡的次日,亨利八世就跟安妮的女侍从官简·西摩订婚,两星期后,亨利八世旋即再婚[29]。玛丽也妥协了,同意承认她父母的婚姻无效,也承认了父亲作为英国国教最高领袖的地位[30]。亨利便重新赐她仆人及居住于王宫内的权利作回报[31],并赐给玛丽很多珠宝首饰,玛丽甚至获得掌管后宫大权,在这段期间她也花了不少钱在服装和赌博上[32]。珍为亨利诞下王子爱德华,即后来的爱德华六世,但珍却于产后不久死去。玛丽答允当爱德华的教母,并出席及协助主持珍的丧礼[33]。
1543年,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帕尔结婚,这是他第六位,亦是最后一位妻子。凯瑟琳成功修补王室成员间的关系。翌年,亨利透过第三次继承法案,重新赋予玛丽和伊丽莎白王位继承权,紧随爱德华王子之后。但法律上,两人仍是私生女。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玛丽公主的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继位。由于爱德华年纪尚幼,政权落在以新教徒为多的摄政议会中,这些新教徒尝试使新教成为英格兰国教。玛丽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直至查理五世[需要消歧义]应她所求出手协助以前,她要求在她的小教堂内私下进行弥撒均不被允许。宗教的差异是玛丽和爱德华之间的争执源头。玛丽三十多岁时曾与爱德华及伊丽莎白出席聚会,被爱德华斥责她不尊重他的宗教法律。
女王登基
编辑1553年7月6日,爱德华六世死于结核病,年仅15岁,没有任何子女。根据1542年所通过的第三部王位继承法,玛丽公主将登基成为英格兰女王,但爱德华并不希望王位落入姐姐玛丽手中,深恐她将复辟天主教,因此他决定把玛丽从王位继承权的名单上剔除。因他不可能只夺去其中一位姐姐的继承权,所以只好连信奉新教的伊丽莎白也一并踢出,失去王位的继承权。值得注意的是,爱德华的这个举动违反了1544年的第三次继承法案。爱德华六世和信奉新教的高层贵族也希望把王位传给亨利八世的妹妹、法国玛丽王后的新教徒外孙女简·格雷女勋爵,她遂于同年7月10日继位。
然而,拥护玛丽公主的人比拥护简·格雷的人更多,一方面是由于玛丽公主母亲——凯瑟琳王后的悲惨命运,广受许多人同情而成为助力,当年玛丽公主的母亲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现在都成为她登基最佳的后盾。另一方面,简·格蕾的公公第一代意诺增爵伯兰公爵约翰·达德利和他的支持者则兵败如山倒。简·格雷被推翻,被称为“九日女王”,玛丽则成了新女王。简·格雷和约翰·达德利则被囚于伦敦塔,达德利于不久后以叛国罪被处死。虽然玛丽深知简·格雷本无争夺王位之心,但后因新教势力蠢蠢欲动,企图再次拥立她为女王而迫不得以把简·格雷处决。
玛丽为了权力巩固,以铁腕手段镇压人民,并靠宫廷斗争铲除异己。玛丽的童年与少女时代很凄惨,亨利八世活着时新教得势,玛丽连偷偷望个弥撒都不准,连参加母亲丧礼都不准,当她成了女王后曾把伊丽莎白关在伦敦塔一个月。
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女王,玛丽一世。
统治时期
编辑婚姻
编辑玛丽加冕后已是37岁,因此她希望尽快找到合适夫婿以生下储君,以免王位落入其信奉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手中。当时查理五世向她建议与他的独生子腓力,即后来的腓力二世结婚。据说玛丽在看到他的画像后,便宣称自己已爱上这位西班牙王子,并立即答应婚事。
此外,腓力也和英国王室有血缘关系,他和玛丽同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而玛丽一世则是他的表姑:
爱德华三世 | |||||||||||||
冈特的约翰 | 兰利的埃德蒙 | ||||||||||||
兰开斯特的凯瑟琳 | 剑桥伯爵理查德 | ||||||||||||
卡斯蒂莉亚国王 胡安二世 | 约克公爵 理查德·金雀花 | ||||||||||||
卡斯蒂莉亚女王 伊莎柏拉奇一世 | 爱德华四世 | ||||||||||||
卡斯蒂莉亚女王 胡安娜 | 约克的伊丽莎白 | ||||||||||||
神圣罗马皇帝 卡尔五世 | 亨利八世 | ||||||||||||
腓力二世 | 玛丽一世 | ||||||||||||
1554年7月23日,两人首次见面,两天后便举行婚礼,可是,腓力与玛丽结婚纯粹是基于政治利益考虑的策略婚姻,再且,女王与西班牙人的婚姻并不受英国国民的普遍欢迎,即使是玛丽的顾问亦劝喻她与英国人结婚,以免英格兰将来失去政治及经济等方面的独立性。
根据婚约内容,腓力得到英格兰国王的称号,所有文件必须同时有腓力及玛丽二人的签名,国会亦只会同时听命于两人联合的命令,甚至连货币上也同时雕有国王与女王的肖象。不过,婚约亦指明英国于西班牙有战役时,没有义务为其国王查理五世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为了使腓力的头衔可与玛丽看齐,查理五世把那不勒斯及耶路撒冷的王位赠予腓力,玛丽因而成为那不勒斯王后及名义上的耶路撒冷王后。
1556年,查理五世禅让西班牙国王之位予腓力,玛丽则顺理成章成为西班牙王后。
国内政治
编辑由于玛丽一世坚持嫁予西班牙王子腓力二世,国内新教徒借口再起暴动。简·格雷的父亲坚称其女儿才是合法的英格兰女王。而托马斯·怀逸则以拥立伊丽莎白之名,率领军队从肯特郡一直到伦敦才被打败。暴动被镇压后,简·格雷的父亲、丈夫及她本人均被以高度叛国罪处死。尽管伊丽莎白坚持自己没有参与起义,但伊丽莎白仍然被监禁于伦敦塔两个月,随后则被软禁。
怀孕
编辑纵然玛丽十分渴望诞下王储,但在与腓力的婚姻中并无子嗣。在两次的假怀孕后,腓力尝试游说玛丽释放伊丽莎白,有说这是腓力恐防玛丽会难产而死,因而先博取伊丽莎白的好感。但在令玛丽感到羞耻的假怀孕后,腓力便留下忧伤的玛丽,独自前往法兰德斯指挥与法国的战事。
宗教
编辑作为女王,玛丽对英国国教的问题十分紧张。她拒绝承认父亲与罗马教廷的分裂以及她弟弟爱德华六世所信奉的新教。她使英格兰重新与梵蒂冈复合,并任命她从前的女教师的儿子及据闻为曾经的追求者,列金诺·保尔枢机为坎特伯里大主教,并成为玛丽重要的顾问;而从前的大主教托马斯·克兰麦则被玛丽下令处死。爱德华六世所立的宗教法亦被玛丽废除,她亦尝试说服国会废除亨利八世所立的新教法律。要取得英国议会成员的同意并不容易,而玛丽亦作出了大大的让步,亨利八世所没收的隐修院土地不获发还,这是因为新地主们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宗教迫害
编辑为了复兴天主教,有不少的新教徒领袖被处决(特别是被烧死),约有800个较富有的新教徒选择流亡国外,被杀的包括约翰·贝内迪克特·罗杰斯(1555年2月4日)等人。
宗教迫害持续了四年,死亡人数并不确实。约翰·霍斯在其《殉道者之书》中指出,有284人因信奉新教而被杀害。在萨塞克斯郡的路易斯,群众透过营火纪念这些殉道者。伦敦斯特拉福的圣约翰教堂外,则设有纪念碑纪念在萨塞克斯郡被烧死的新教徒。除此之外,在东萨福克郡及西萨福克郡亦有纪念于当地遇害的新教徒的墓地或纪念碑。
对外政策
编辑尽管亨利八世早已于1542年建立爱尔兰王国,但欧洲天主教势力一直不承认英格兰对爱尔兰的管治,不过,玛丽一世于1555年取得教宗的认可,承认她和她的丈夫腓力均是爱尔兰的君主。
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王位后,于1557年三月至七月间到英国游说玛丽在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争中(意大利战争)支持西班牙,丈夫的要求使玛丽感到为难。若英国支持西班牙,必须向法国宣战:苏格兰与法国早为友好邦交,英格兰的安全受威胁;英格兰与法国的贸易停止,但当时英格兰从爱德华六世时开始经济一向微弱。最后玛丽仍然同意支持西班牙(其实这举动破坏了婚约中的协定),令英格兰的新教徒再次响起反西班牙的声音。
战事中,英格兰于1558年1月13日失去了其在欧洲大陆的唯一占领地,海港加来,虽然加来早已成为英格兰的经济负担,但失去这海港对英格兰亦非毫不可惜,玛丽后来亦为此而悲叹。
商务与贸易与收入
编辑英格兰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安特卫普布料贸易的衰落。虽然玛丽与腓力结了婚,但英格兰没有在西班牙与新大陆的高利润贸易中赚到多少,西班牙很小心地保护着这宗贸易,不容别国插手,而玛丽则因其西班牙王后身份,不能接受英格兰商人走私。为了扩大英格兰的贸易及挽救经济,玛丽继续依照意诺增爵伯兰公爵的建议,在欧洲各地寻觅新的营商港口。
死亡
编辑在其统治时期中,玛丽先后两次出现假性怀孕,有人怀疑假怀孕的成因是玛丽想要诞下王储的压力。纵使玛丽已于其遗嘱宣布腓力只能在王储年幼时担任摄政王,但终究她亦没有诞下任何子女。
1558年11月17日,年仅42岁的玛丽一世在圣詹姆斯宫病逝,死因可能是卵巢囊肿或子宫颈癌。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继位,即伊丽莎白一世。虽然她早已表明希望下葬于其母亲凯瑟琳的墓旁,但于12月14日她被埋于威斯敏斯特寺的一个墓内,伊丽莎白一世死后亦同葬此墓。
玛丽一世在位时,苏格兰女王也称为玛丽一世,但并非同一人,而是其表侄女。
祖先
编辑先祖 | ||||||||||||||||||||||||||||||||||||||||||||||||||||||||||||||||||||||||||||||||||||||||||||||||||||||||||||||||||||||||||||||||||||||||||||||||||||||||||||||||||||||||||||||||||||||||||||||||||||||||||||||||||||||||||||||||||||||||||||||||||||||||||||||||||||||||||||||||||||||||||||||||||||||||||||||||||||||||||||||||||||||||||||||||||||||||||||||||||||||||||||||||||||||||||||||||||||||||||||||||||||||||||||||||||||||||||||||||||||||||||||||||||||||||||||||||||||||||||||||||||||||||||||||||||||||||||||||||||
---|---|---|---|---|---|---|---|---|---|---|---|---|---|---|---|---|---|---|---|---|---|---|---|---|---|---|---|---|---|---|---|---|---|---|---|---|---|---|---|---|---|---|---|---|---|---|---|---|---|---|---|---|---|---|---|---|---|---|---|---|---|---|---|---|---|---|---|---|---|---|---|---|---|---|---|---|---|---|---|---|---|---|---|---|---|---|---|---|---|---|---|---|---|---|---|---|---|---|---|---|---|---|---|---|---|---|---|---|---|---|---|---|---|---|---|---|---|---|---|---|---|---|---|---|---|---|---|---|---|---|---|---|---|---|---|---|---|---|---|---|---|---|---|---|---|---|---|---|---|---|---|---|---|---|---|---|---|---|---|---|---|---|---|---|---|---|---|---|---|---|---|---|---|---|---|---|---|---|---|---|---|---|---|---|---|---|---|---|---|---|---|---|---|---|---|---|---|---|---|---|---|---|---|---|---|---|---|---|---|---|---|---|---|---|---|---|---|---|---|---|---|---|---|---|---|---|---|---|---|---|---|---|---|---|---|---|---|---|---|---|---|---|---|---|---|---|---|---|---|---|---|---|---|---|---|---|---|---|---|---|---|---|---|---|---|---|---|---|---|---|---|---|---|---|---|---|---|---|---|---|---|---|---|---|---|---|---|---|---|---|---|---|---|---|---|---|---|---|---|---|---|---|---|---|---|---|---|---|---|---|---|---|---|---|---|---|---|---|---|---|---|---|---|---|---|---|---|---|---|---|---|---|---|---|---|---|---|---|---|---|---|---|---|---|---|---|---|---|---|---|---|---|---|---|---|---|---|---|---|---|---|---|---|---|---|---|---|---|---|---|---|---|---|---|---|---|---|---|---|---|---|---|---|---|---|---|---|---|---|---|---|---|---|---|---|---|---|---|---|---|---|---|---|---|---|---|---|---|---|---|---|---|---|---|---|---|---|---|---|---|---|---|---|---|---|---|---|---|---|---|---|---|---|---|---|---|---|---|---|---|---|---|---|---|---|---|---|---|---|---|---|---|---|---|---|---|---|---|---|---|---|---|---|---|---|---|---|---|---|---|---|---|---|---|---|---|---|---|---|---|---|---|---|---|---|---|---|---|---|---|---|---|---|---|---|---|---|---|---|---|---|---|---|---|---|---|---|---|---|---|---|---|---|---|
|
其他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Waller, p. 16; Whitelock, p. 9
- ^ Loades, pp. 12–13; Weir, pp. 152–153
- ^ Porter, pp. 13, 37; Waller, p. 17
- ^ Loades, p. 28; Porter, p. 15
- ^ Loades, p. 29; Porter, p. 16; Waller, p. 20; Whitelock, p. 21
- ^ Hoyle, p. 407
- ^ Whitelock, p. 27
- ^ Loades, pp. 19–20; Porter, p. 21
- ^ Loades, p. 31; Porter, p. 30
- ^ Porter, p. 28; Whitelock, p. 27
- ^ Loades, pp. 32, 43
- ^ 12.0 12.1 Waller, p. 23
- ^ Domine Orator, per Deum immortalem, ista puella nunquam plorat, quoted in Whitelock, p. 17
- ^ Tittler, p. 1
- ^ Porter, pp. 20–21; Waller, pp. 20–21; Whitelock, pp. 18–23
- ^ Loades, pp. 22–23; Porter, pp. 21–24; Waller, p. 21; Whitelock, p. 23
- ^ Whitelock, pp. 30–31
- ^ Whitelock, pp. 37–38
- ^ State Papers Henry VIII, vol. 4 part IV (London, 1836), p. 545.
- ^ Porter, pp. 56, 78; Whitelock, p. 40
- ^ 21.0 21.1 Porter, p. 92; Whitelock, pp. 55–56
- ^ Waller, p. 27
- ^ Loades, p. 77; Porter, p. 92; Whitelock, p. 57
- ^ Loades, p. 78; Whitelock, p. 57
- ^ Porter, pp. 97–101; Whitelock, pp. 55–69
- ^ Porter, p. 100
- ^ Porter, p. 107; Whitelock, p. 76–77
- ^ Whitelock, p. 91
- ^ Porter, p. 121; Waller, p. 33; Whitelock, p. 81
- ^ Porter, pp. 119–123; Waller, pp. 34–36; Whitelock, pp. 83–89
- ^ Loades, p. 105
- ^ Porter, pp. 129–132; Whitelock, p. 28
- ^ Loades, p. 114; Porter, pp. 126–127; Whitelock, pp. 95–96
- Calendar of State Papers, Spain
- Duffy, Eamon. Fires of faith: Catholic England under Mary Tudo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978-0-300-16045-1. OCLC 811405735.
- English reformations: religion, politics, and society under the Tudors. Choice Reviews Online. 1994-01-01, 31 (05): 31–2843–31–2843. ISSN 0009-4978. doi:10.5860/choice.31-2843.
- Hoyle, R. W. The pilgrimage of grace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1530s.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20-10-13]. ISBN 978-0-19-820874-7. OCLC 45757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Loades, D. M. Mary Tudor: a life. Oxford, UK; Cambridge, Mass., USA: Basil Blackwell. 1989 [2020-10-13]. ISBN 978-0-631-15453-2. OCLC 195187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Iveša, Ante. Ia Slovenie vénitienne.. Sušak: Éditions de l'Institut adriatique. 1945 [2020-10-13]. OCLC 793118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法语).
- Porter, Linda. Mary Tudor: the first queen. London: Piatkus. 2008 [2020-10-13]. ISBN 978-0-7499-0982-6. OCLC 2309900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Tittler, Robert. The reign of Mary I.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1991 [2020-10-13]. ISBN 978-0-582-06107-1. OCLC 22206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Waller, Maureen. Sovereign ladies: the six reigning queens of Englan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7 [2020-10-13]. ISBN 978-0-312-33801-5. OCLC 1233501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Weikel, Ann. Mary I (1516–1558), queen of England and Ireland 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09-23 [2020-10-13]. doi:10.1093/ref:odnb/182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Weir, Alison. Britains's royal families: the complete genealogy. London: Pimlico. 1996 [2020-10-13]. ISBN 978-0-7126-7448-5. OCLC 350420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Whitelock, Anna. Mary Tudor: England's first queen. London: Bloomsbury. 2009 [2020-10-13]. ISBN 978-0-7475-9018-7. OCLC 31015629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玛丽一世 (英格兰) 出生于:1516年2月18日逝世于:1558年11月17日
| ||
---|---|---|
统治者头衔 | ||
前任: 简·格雷或爱德华六世 |
英格兰女王 爱尔兰女王 自称法国女王 1553年-1558年 |
继任: 伊丽莎白一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