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

拥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国家
(重定向自列強

大国,又称强权强国列强(英语:Great power),指在国际上拥有显著权力资源优势的国家,被认为具有相当程度超过领土范围的影响力。大国一般具有军事、经济、外交等强大的综合国力,导致中、小国家采取自己的行动之前,必须考虑大国的立场和利益。[注 1]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是现今“主要大国”(major power)地位的典型标志
  传统大国: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所承认的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
  其他大国:非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在国际政治或经济实力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国(日本、德国)

大国也可以分成几种,常见的分类有二:“主要大国”(major great power)及“超级大国”(superpower),超级大国指“主要大国”中具有同时击败两个以上其他同级强权实力者。另有地域大国(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个洲或地区中,权力资源最具优势的国家。[注 2]

历史上的大国观念

编辑

国际

编辑

在近代国际外交中,严格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国”观念始自拿破仑战争结束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和会之前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勒里子爵首次在文书中正式使用“大国”(Great Powers)一词。此一用法的背景是出于以大国权力平衡机制,防制欧洲大陆出现拿破仑式独霸政权挑起战争。他在1814年2月13日一封致予各国的信说:“我很满意地告知各位,和会将以欧洲各‘大国’达成一总体协议而结束。这一协议将集中各国力量,对付任何一个企图打破欧陆和平的大国。”当时全程与会的有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法国。至于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瑞典-挪威联合王国等则仅在特定问题需要咨商时,才被邀请。这五大国建立了所谓“欧洲协调”体制(也称为“大国协商”),此即现代大国观念与大国均势的起源。

“大国”的成员,随着大国们的崛起与兴衰而有所变化。古代交通困难,欧亚大陆两端诸一流大国缺乏直接往来。罗马帝国在欧陆为大国,波斯大食等穆斯林帝国在中古时期控制中亚到北非的广大地区。蒙古帝国一度控制欧亚大陆东部至中部以及北印度。中国从秦帝国到清帝国中叶,长期享有总量最大的生产力和较高的产业水平。但这些大国间仅有贸易关系却缺乏政治联系,难以被视为属于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从18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力量遍及全球,“大国”概念才取得世界性的意义。此后由于经济波动、竞争力优劣、战争胜负。美国德国在19世纪加入大国集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退出大国行列,20世纪中期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归类于大国。印度则是目前学术与政策讨论中,热门的新大国集团成员。

定义的演变

编辑

军事力量的强弱是东西方理论家都同意的判定大国的标准。但即便如此,各种被提出的定义仍不免主观而受批评。以下区分三种定义界说:

  • 攻守对抗的实力:德国史学家兰克在1833年撰写的“大国”(The Great Powers)一文中曾提出以下界说:
假如人们能建立一种对大国的定义,该国必然需要具备维护自身以抵御所有其他国家的能力,即使这些外国团结一致。那么腓特烈大帝已经使普鲁士晋升此一地位。
类似的观点可见于法国史学家杜罗赛(Jean-Baptiste Duroselle):
  • 全球性影响力:每个国家都有其利益与力量投射的地理范围。“区域大国”是实力较强但影响力仅限于其所在区域的国家。此一角度认为,世界性的大国必须对整个国际体系有实际的影响力。据此,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提出:
大国可以被定义为,在其所身处的社会中,能发挥最广泛影响力的国家。1914年的西方大国就是世界大国,因为“西方社会”就代表全世界。
  • 国际地位:研究世界政治经济大循环的美国学者莫德斯基(George Modelski)认为,实力强大与大国的“地位”仍应有所区别。这种观点与今日盛行的“大国责任”概念近似,但其主观性也倍受批评。他认为:
如所周知,大国地位确实来自一个军事大国稍早所扮演的角色。但是大国体系随后便将此种地位所衍生的权利义务关系给制度化了。
  • 常识:“大国”判定标准至今仍陷于争辩之中。国际关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学者华尔志认为,这一问题仅是“常识”,人人皆可轻易研判。但苏联瓦解后,此一常识又不复有效。有人认为,由于美国超强独霸,“大国”观念可以废弃,因为其他大国即使组成单一同盟也无法制衡美国。但另一观点则认为,“多极化”是历史趋势,“大国协商”仍属必要。大国名单或有增减,但独霸在现实上不可能发生。“一超多强”的“多强”仍是国际政治的重要单位。
  • 核武器:不只是因为核弹是大国的象征,而是在于任何超级大国都无法抵御一次全面的核攻击,而即使是只使用单个核弹的恐怖袭击,仍然足以破坏最强大的国家的心脏,所以任何国家的相对地位已经被削弱。也意味未来最可能在国际社会上使用武力的是非国家的恐怖组织,但一流大国或国家却能够发挥传统上不被重视的文化或道德共同体的作用,所以衡量大国的标准由传统的军事转向了经济、文化、道义、国际关系等方向上。

大国是“列强”之中,国力最强的少数国家。中文里的“列强”一词,在大清帝国遭遇西方大国扩张势力到东亚后,才广泛被使用,是对国际上所用概念(英语 powers)的翻译。在论述中国历史时,“列强”一般特指在大清帝国遭遇西方列强扩张势力到东亚后曾侵略过中国的众多近代强国,如英、法、德、奥匈、俄等欧洲大国,以及国力稍弱的其他一些国家,例如19世纪才建国的意大利,再加上19世纪兴起的美国时又被称为“西方列强”,即英语“Western powers”;列强后来也包括19世纪后期以后的日本。至少在甲午战争之前,作为能够制约若干邻国、拥有广阔疆土、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军事投射力的清帝国在国际上也被认为是列强之一,至少是与日本并列的“东方列强”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诸侯国

编辑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四马兵车装备数衡量大国地位

中国历史上“国家”一词的定义包含多种指涉:统一帝国、分封诸侯、城墙之内的地区(城市)等等。由于自秦代清代,中国政治史主要是统一与分裂的循环,分裂时期的政权多半致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政权统一,所谓“大国分立”的观念没有得到发展。

大国的标准

编辑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周朝诸侯国脱离周天子的封建秩序,各国统治者与学者曾较为深刻地讨论了“大国”关系与其兴衰的问题。当时的文献一般以“兵车数量”评价各国的强弱,即所谓“万乘、千乘、百乘”之国,即可支持一万辆马战车、一千辆马战车、一百辆马战车装备的国家,马战车应配置四匹马,但马车兵是和步兵混编的,所以一乘相当于数十名士兵。这一标准在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诸子百家学说文献中都可见到。

维持大国优势

编辑

关于大国的优势,老子以柔克刚的哲学强调“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而重视“法术”的韩非则提出国家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警告仰赖强权的危险,提出“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儒家的孔子等则强调“仁政”的优势,认为“仁者无敌”、“近悦远来”,即使是中等国家,“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则“摄虖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但此类“国际竞争”的分析,秦代以后即停止发展。

相关理论

编辑

霸权兴衰史

编辑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的理论认为,一个大国的兴起,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个大国的衰落。大国会吸引周边地区的资金和社会财富,并争夺稀缺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从而阻挡其他国家走向大国的道路。当大国在维持本身地位上发生了失误,就会导致其大国地位的丧失。

大国的力量必须在尽量长的时间内维持最根本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才能保持其军事上的实力。但是社会生产的配置和军事机器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合理的平衡,否则会失去大国的竞争力。

权力平衡论

编辑

权力平衡学说也首见于维也纳会议。当时欧洲一些国家认识到他们任何一个都无法取得绝对的大国地位,因此有观点认为,他们通过彼此制衡,形成欧洲协调,从而相互保证大国地位。

另一方面,权力平衡作为一国国策,在18世纪、19世纪的英国以及19世纪中期以后的俾斯麦德国得到充分展现。其诀窍即不与任何其他大国缔结永久同盟,以确保国际体系不出现任何单一独霸国家而威胁自己的利益,同时争取时间发展壮大本国。英国自称此一政策为“光荣孤立”。1990年代后,美国学界提出的“离岸平衡英语Offshore balancing”也是一种权力平衡战略。

霸权稳定论

编辑

霸权稳定论是由美国学者金德伯格所提出,并由国际关系自由制度主义学者基欧汉(Robert Keohane)所推广。要义是认为,国际秩序必须由大国维持,特别是当中最强的国家,是为“霸权”。但此一霸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常指责的霸权主义定义不同。霸权稳定论认为,国际秩序的维持需要成本,包括维持军事均势的现状,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等等,但多数国家根本无力承担,也不愿承担这些成本,而必然需要霸权国出面支付此种成本,提供经济学上的公共财。没有霸权提供公共物品,政治与经济秩序必大乱,对多数国家都没有好处。

霸权稳定论结合了结构现实主义的观点,后来发展成结构自由主义理论,而且与2000年以后流行的自由干涉主义密切有关。

现代各类大国概况

编辑
 

各时期的一流大国列表

1815 c. 1880 c. 1900 1919 c. 1939 1946 c. 2000
  奥地利帝国[2][3][4]   奥匈帝国[5]   奥匈帝国[6]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2][3][4]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5]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6]   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7]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8]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9][10]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9][11][12]
  大清帝国[13]   中华民国[2][9]   中华人民共和国[2][9][11][13][14][15]
  法兰西王国[2][3][4]   法兰西共和国[5]   法兰西共和国[6]   法兰西共和国[7]   法兰西共和国[8]   法兰西共和国[2][9]   法兰西共和国[2][9][11]
  普鲁士王国[2][3][4]   德意志第二帝国[5]   德意志第二帝国[6]   德意志第三帝国[8]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11]
  意大利王国[16][17][18][19]   意大利王国[6]   意大利王国[7]   意大利王国[8]
  大日本帝国[6]   大日本帝国[7]   大日本帝国[8]   日本国[2][11][13][20]
  俄罗斯帝国[2][3][4]   俄罗斯帝国[5]   俄罗斯帝国[6]   苏联[8]   苏联[2][9][10]   俄罗斯联邦[2][9][11][13]
  美国[6]   美国[7]   美国[8]   美国[2][9][10]   美国[2][9][11][21]

过去、当代及潜在未来大国

编辑

中国

编辑
 
清朝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时的领土,以当时管理的土地及所管治的人民来计算,清朝依旧是大国

自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盛京(今沈阳)称,定国号为“大清”,当时其领土仅止于中国东北漠南地区,但已对退守长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胁。1644年,大顺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吴三桂部等原明朝残余军队为对抗李自成而归降清军,由此清军进入山海关内,在击败农民军后迁都北京,并开始大规模南下。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华北残余明朝势力、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国、南明明郑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帝,清朝的综合国力及经济文化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统治着辽阔的领土及藩属国,史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时期,亦是中国专制王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22][23][24][注 12]

嘉庆帝当政时期,清朝在国土面积以及管治人民数量来计算依旧可称得上大国,然而除了赐死贪官和珅,并抄收其家产,嘉庆并没有借此全面整顿政风,加上地方出现卖官以平衡开支的现象,使得贪污腐败的风气更加扩大,加重地方人民的负担。另外还有河道漕运淤塞的难题。针对乾隆时期过度开销的弊端,嘉庆帝提倡节俭,缩减朝廷与宗室的开支,把贫穷的旗民送到关外开垦。然而,最后因为朝野强烈的反弹声浪而妥协。此时八旗兵绿营军纪腐败不可堪用,只能靠地方地主势力的团练平定乱事,而后期更由此形成湘军淮军等地方军。当时民乱不断,有白莲教川楚教乱、东南有海盗侵袭,华北又有天理教之乱。道光之后又有太平天国之乱捻乱以及陕甘回变云南回变,再加上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甲午战争等外患,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截至多条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注 13],清朝彻底失去大国之位。

中国北洋政府时期,有“条约”、“开放”、“停靠”三种口岸共92个地方,其中48处设海关[30]:142-219。在16个条约口岸有“租界地”或“侨民居住地”,列强有“治外法权”、地方行政权与税权[30]:142-219。如有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天津德租界天津日租界天津意租界天津俄租界天津比租界天津奥租界汉口英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日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广州英租界广州法租界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镇江英租界九江英租界重庆日租界沙市日租界杭州日租界苏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鼓浪屿公共租界[31]:6-22。驻军方面,1913年北京使馆团有2,078人,天津有外国士兵6,219人,山海关沿铁路线一带有外国士兵1,253人[30]:142-219清朝自1911年崩溃之后,新继承的中华民国完全没有在清朝的衰落当中恢复过来。严格地说,从辛亥革命开始到二次革命护法运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两次国共内战,38年中并没有真正的和平岁月[32]。战争和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大量伤亡跟经济损失,苏联干涉使外蒙古独立英国干涉使西藏不受中央政府管辖。面对日本入侵,国民政府初期败退,失去近半领土的控制权。但国民政府最终与盟军一同战胜日本,消灭日本建立的各傀儡政权,取回南海诸岛的控制权,以及接管清代割让予日本的台湾澎湖群岛。中华民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创建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奠定战后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33]。此外,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产生的文艺成果及传播的政治思想均对中国之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34]在这一时期传入及发展的近代事物亦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35]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摄于1943年11月25日,而开罗宣言的的公告正式确立了中华民国回归大国地位的基础

但另一方面,抗战期间既已存在的国共摩擦成为国共冲突,至1946年,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但中华民国实施进行的货币改革反而不慎引起了恶性通货膨胀。1948年9月至1949年6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占领首都南京以及全国经济中心上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正式成立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12月7日迁至台北,1955年大陈岛撤退后,彻底丧失大陆地区的统治权[36][37],仅统治台澎金马,依靠美国的支持,维持现在两岸分治的局面,自此中华民国也彻底失去了大国地位。

 
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使中华人民共和国高速发展

1949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内战中取得优势,实际控制了中国大陆,同年10月1日宣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中央人民政府,与迁至台湾地区中华民国政府形成至今的台海现状格局。在1950至1970年代历经了多次政治运动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在联合国取得了原属于中华民国中国代表权及其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身份,并陆续加入了部分联合国其他专门机构。其后广泛参与例如国际奥委会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并成为了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合作组织项目的发起国和创始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被许多国家、组织视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38][39][40][41][42][43]潜在超级大国之一[44][45][46]。军事方面,得益于拥有数量占世界1/5的人口、长期保持在7%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率,军费开支排名世界第二,拥有自成体系的军事工业,军事科技水平一流,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国防力量(规模在250万人左右[47])和未明确公布数量的核武器库(通常估计在240-280枚之间)。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成一支蓝水海军作战力量,拥有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与自研先进的驱逐舰战略核潜艇空军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二个入役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并在相关航空技术领域有着快速发展[48][49]。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世界航天大国,自2010年以来每年航天发射次数均居世界前列,是仅有的三个能独立完成载人航天的国家之一,并拥有月球软着陆与采样返回和火星软着陆等尖端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近年来,其国际地位愈发重要。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经济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属中等发展水平,仅位列世界第65位。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现今仍存在深层次的矛盾,包括较大的贫富差距[50][51][52]官员贪腐,而且还面临老龄化少子化,再加上男女比例不均、政治人权发展复杂党国关系难分等问题都可能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受到各国的疑虑。

印度

编辑
 
印度是世上少数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上图是印度的维拉特号航空母舰
 
孟买的贾特拉帕蒂·希瓦吉国际机场是印度最繁忙的机场,主要经营货运和国际航班。

印度自1947年从英国独立后,其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就一直谋求独立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集团之外,而选择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的概念,预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国加在一起,将在2050年位列世界最大经济体,而印度则在203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另一方面,美国人口普查局亦在2010年5月发表人口报告,预计到了公元2025年,印度人口将会超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53]。加上印度本来被称为“南亚之虎”,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南亚次大陆拥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这一切因素使印度一直被视为最有潜力的大国之一。

不过公元1962年发生的中印边境战争,印度的战败却对印度国内带来很大的震动,间接说明了尼赫鲁不结盟运动的构想,既虚幻又不切实际。从此印度一直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假想敌,中印两国开始寻找各自的战略同盟的可能。对印度来说,它的主要邻国巴基斯坦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铁杆盟友,同时也是印度的敌国,而另一个主要邻国缅甸则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友好,这令印度感受到自己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围堵,其打算在南亚扩大影响力的道路被堵死。印度因而主动靠拢美俄两国,而美俄两国亦有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思,乐意向印度出售高科技武器,以制衡中华人民共和国。

由于印度在沦为殖民地的过程中,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印度政府对引入外资深具戒心,因此政府对私人经济活动,外贸,外国资本直接投资作出严格规管,结果导致印度经济发展步伐缓慢,严重滞后,国内教派冲突频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1990年代,印度领导人逐渐意识到印度经济的落后,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印度经济慢慢步入快车道,然而受制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瓶颈,印度的产业工人和工业发展缓慢,强大的工会和严格的劳工法也限制了外来投资。

此外,印度的发展也面临其他重大挑战,包括国内严重的人口过剩、环境恶化、大量的贫穷人口以及国内种族及宗教冲突。但无论如何,印度的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十年间,经济增长强劲,每年达百分之7%到8%,最高达9%[54],其经济规模已经比以前大幅扩大。但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该国经济在2020年4到6月份暴跌23.9%。成为目前主要经济体中缩水最为严重的两个国家之一。另外,根据彭博社文章指出,该国2020年人均GDP将会下降10.5%至1877美元,低于同时期孟加拉国1988美元的预测,给印度经济是否能够持续高速发展打上了一个问号。

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编辑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正式瓦解,而且根据凡尔赛条约,协约国可以侵占土耳其的大片土地和长期在那里驻军。但在1923年由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率领的土耳其独立军,击退了英国法国希腊的军队,并且夺回了大片被占领的土地。而他随后当选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并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

凯末尔推翻了源自穆罕默德后人的哈里发制度,并将奥斯曼王室成员全部驱逐出境,并进行政治改革,他废除了历史悠久的伊斯兰教长制、撤消沙里亚(Seriat)部、停办独立的宗教学校和经院、关闭宗教法庭(特别沙里亚法庭)以及废除被奉为神圣法典的沙里亚法、制订和采用依据西欧国家法律为摹本的新民法等等,并在军事上进行改革,包括从纳粹德国美国引进先进的战斗机和坦克,从而为土耳其现代化和重新振作典下了基础。

由于土耳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所以土耳其得以在不受此事的影响的情况下继续稳定发展。战后,土耳其的经济和军事都急促发展。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但武装加入希腊内战,帮助希腊政府打击共产党,并参与朝鲜战争,协助美国打击共产主义和牵制苏联地中海的扩张。1974年,土耳其出兵塞浦路斯,但在塞浦路斯军民和驻当地英军的抗击下被迫停止,只保留塞浦路斯北方给土耳其,并建立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时至今天,土耳其仍在中东维持其的影响力。2008年,它以打击库尔德工人党为由,出兵伊拉克北部,参与伊拉克战争

 
1914年的奥匈帝国

奥地利/奥匈帝国

编辑

奥匈帝国是由奥地利匈牙利组成,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也意味着奥匈帝国最终无法避免解体的命运。对战胜国来说,按照美国总统伍德鲁·威尔逊宣布的十四点计划,奥匈帝国被分裂为许多民族国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彻底肢解奥匈帝国并非协约国的最初目的,这个建议一直到战争后期才获得支持。因为当初有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分裂,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只会令该地区局势更不稳定。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奥地利匈牙利成为欧洲小国,哈布斯堡王室成员被永久驱逐。

葡萄牙帝国

编辑
 
葡萄牙帝国殖民地分布
 
开设葡萄牙首间航海学校的恩里克王子,此航海学校为葡萄牙成为殖民帝国打好基础

自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葡萄牙政府大力支持下,兴建航海学校。因而出现多位著名航海家,发现并占领多个殖民地,成为最早期的殖民帝国。16世纪进入帝国最鼎盛的时期,但后来被邻国西班牙呑并。在1640年重新独立,但国力大退,难以与英国荷兰法国等新兴的殖民帝国争霸,但依旧保留了“老牌殖民国家”的身份。

葡萄牙在亚洲殖民争夺中失去优势,只留下东帝汶澳门两地。葡萄牙为了重夺霸权,努力发展。但在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中首都里斯本被重创,粉碎了葡萄牙的野心,后集中发展葡属巴西。甚至在拿破仑战争中葡萄牙皇室被迫迁移到巴西,令巴西发展到与宗主国葡萄牙同级的地位。巴西人提出独立的请求,葡萄牙与巴西爆发战争。后来巴西战胜独立,建立巴西帝国,葡萄牙失去南美洲亚洲的殖民地,国力进一步下降。

后来葡萄牙加入对非洲的殖民争夺,领土包括葡属佛得角葡属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葡属几内亚比绍葡属安哥拉葡属莫桑比克二战后发生非殖民化,葡萄牙与其他“老牌殖民国家”一样,努力对抗当地的分离主义份子。但在1974年的康乃馨革命后,葡萄牙政府决定协助殖民地独立,东帝汶随后即宣布独立(但不久后被印尼吞并,最终于2002年脱离印尼恢复独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主权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葡萄牙“老牌殖民国家”的身份就此完全结束。

西班牙帝国

编辑

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

 
腓力二世时期是西班牙帝国的极盛期

15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成功后,西班牙统一,迅速走向海外扩张道路。16世纪中,西班牙和葡萄牙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的先驱,并在各大海洋开拓贸易路线,使得贸易繁荣,西班牙横跨大西洋美洲,从墨西哥横跨太平洋,经菲律宾东亚。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兹特克印加玛雅文明,并对南北美洲大片领土宣称拥有主权。西班牙王室与欧洲各王室联姻,取得了大片领地的继承权。卡洛斯一世时期,西班牙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合二为一,使西班牙在欧洲的影响力迅速提高。卡洛斯一世更打败或阻挡最强大的敌人法国奥斯曼帝国,西班牙遂开始称霸欧洲。这表现在1525年俘虏法王的帕维亚之战、1527年擒获教宗罗马之劫,确立西班牙在西欧南欧霸权地位。

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利用美洲采矿所得的金银取得更多军费,以应付在欧洲北非的长期战争。腓力二世时期,虽然西班牙与神圣罗马帝国分治,但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并没有削弱,反而于公元1580年兼并葡萄牙帝国(于公元1640年失去),并获得了后者广阔的殖民地,把半个尼德兰、半个亚平宁半岛、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和几乎整个南美洲归为己有,还包括亚洲菲律宾群岛,甚至还一度包括北台湾。自此,西班牙一直维持着世上最大的帝国(见图1)。16世纪至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于黄金时期,是欧洲无可争议的霸主,缔造了被后世称为“西班牙治下的和平”时代。1800年的的西班牙帝国拥有16,300,000平方千米土地.

西班牙帝国的海军优势在八十年战争中的泊地海战后开始失去,其海上霸权逐渐被荷兰所取代,但其仍不失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但三十年战争和其接续的法西战争后,西班牙陆军被法军超越,并一蹶不振,虽然保住了美洲殖民地,但它从此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不再唱主角,其不再成为一流大国。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半岛战争使这个老态的帝国雪上加霜,之后其美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美西战争更给西班牙致命一击,至此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薄西山。

荷兰帝国(尼德兰七省联合共和国)

编辑
 
荷兰殖民地,浅绿色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殖民领域,深绿色是荷兰西印度公司殖民领域

从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下半叶,荷兰凭借著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向外争夺殖民地,建立起荷兰帝国。此时期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无论贸易科学艺术等方面也是荷兰在世界上领先。但荷兰在后来的法荷战争中战败,海权和陆权皆落入法国之手。荷兰帝国实力大降,主要剩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等殖民领域。在二战结束后,连荷属东印度也独立,只留下阿鲁巴荷属安的列斯由荷兰统治。

法兰西帝国/法国

编辑
 
拿破仑·波拿巴的统治下,法国几乎将大部分的欧洲(除英国)都落入同一统治之下,这个功绩是自罗马帝国以来首次。

西罗马帝国皇帝被蛮族首领奥多亚克废黜后,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随即取代陷入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半岛,成为欧洲的主角。不过受日耳曼人的传统影响,往往王国父亲死后,他的儿子们会各自分到自己的领地,这样便使原先的法兰克王国一分之三,其中两部分成为现代法国德国的雏形。

自法兰西公爵及巴黎伯爵雨格·卡佩 (Hughes Capet)在公元987年建立了卡佩王朝 (Capétiens)后,虽然直接控制的疆土仅限于塞纳河中游及毗邻地区,但历任国王都一直为中央集权而努力,其中以腓力二世的工作做得最好,他在布汶战役中击败了英国约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的同盟军,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不仅是罗马帝国灭亡以来,西欧发生的第一场伤亡重大的战役,而且还标志着法兰西取代德意志,成为欧洲大陆上最主要的国家。德国在以后的历史中不断衰弱、分裂,而法国则经历过与英国交战足足116年的百年战争后,逐渐建立起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体。

十七世纪牵涉多个欧洲国家的三十年战争中,在红衣主教黎塞留的策划下,法国成为最大的赢家,从而取代西班牙帝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

不过在公元1756年,法国卷入七年战争,战争结束的时候,法国国力大衰,并丧失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新奥尔良瓜德罗普岛,但却标志着法国从此失去了新大陆。

公元1789年,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因法国大革命的缘故,走到了尽头,而法国国内处决波旁王室成员的举动,则引起欧洲各国王室的强烈恐惧,企图扼杀新生的法兰西共和政权。在英国居中联络下,欧洲各国组建多次反法同盟,惜最终都败于天才统帅拿破仑之手。拿破仑更借多次军事胜利的威望,在1803年称帝,并随之透过一连串的战争使大部分的欧洲(除英国)都落入同一统治之下,这个功绩是自罗马帝国(查理曼亦几乎做到)以来首次。

到拿破仑失败之时,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几乎丢尽,但是自1830年之后,法国重整旗鼓第二次开拓殖民地,在非洲及印度支那,确立了法国殖民势力,并于1869年挖通苏伊士运河。虽然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的胜利重塑了其在欧洲的一流大国地位,但公元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的惨败,不但签下苛刻的法兰克福条约,而且重创了法国的国际地位,普鲁士随之统一了德国,成为首屈一指的欧洲大陆霸权。

为了重夺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法国再次兴起在海外扩张殖民地的政策,在北非开始扩大影响力,先后把突尼斯利比亚一带建立势力范围。而在中非,法国逐渐把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马里科特迪瓦贝宁尼日尔查德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等地纳入自己的控制下,以及吉布提一带东非的狭长海岸,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积蓄实力,报复德国人在普法战争对法国施加的羞辱。

 
法兰西殖民地分布图
绿色为第一殖民帝国的殖民范围;深蓝色为第二殖民帝国的殖民范围。
※注:两者并非自始重叠,各有增减的部分。

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法国虽然都是战胜国,但两次大战却导致了法军的重大伤亡和装备的巨大损失,无法掩饰法国国力衰退的事实,而随后“非殖民地化运动”的兴起,亦使法国各殖民地纷纷走上独立建国之路。虽然法国试图继续维持殖民地的统治,但各地反抗力量已非法国所能对付,如越南胡志明的领导下经过9年奋战,最终摆脱法国的统治,建立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而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在经过8年的反抗后取得独立。此外,其他受到非殖民地化运动影响的法属非洲,也有很多殖民地走向独立。

尽管直至现代,法国的海外属地只剩下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以及位于加勒比海、南太平洋、印度洋南部的一些岛屿,但它仍是世界上具有全方面影响力的大国之一。 在军事上,相较于其它美国在欧洲的盟友,法国的军工科研及国防体系完全独立,且是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的同时也拥有世界上除美国外唯一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航空母舰。 法国同时是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以及该联盟的重要成员国,而英法德三国都被视为欧盟的经济火车头。

大英帝国/英国

编辑
 
1897年的大英帝国版图,大英帝国的领土在地图上用红色标出。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英国逐渐成为海上新兴的霸权国家,开始不断扩张海外殖民地。之后,英国联合盟国在七年战争中打败最强劲的对手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海上霸权。公元1815年,英国在滑铁卢战役击败法皇拿破仑后,又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国际政治军事强权地位,工业革命更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

维多利亚时代的大英帝国步入了全盛时期,在1921年,全世界大约4-5亿人——也就是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都是大英帝国的子民,其领土面积则有约3,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香港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亚缅甸印度斯里兰卡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新加坡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a)”。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可以清楚了解到这个庞大的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1921年鼎盛时期的大英帝国版图

然而对帝国的扩张也有批评的声音。19世纪的政治家索尔斯伯利勋爵在公元1861年抱怨英国每年支出150万英镑保卫殖民地,“仅仅滋养了一大堆军事驻地的和一种‘日不落帝国’的自满情绪。一家斯里兰卡的新闻报纸引用了科尔文·R·德·西尔瓦英语Colvin R. de Silva所做出的著名回答:“那是因为上帝不信任黑暗中的英国人。[55]

可是到了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英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其殖民地纷纷独立,与此同时,新兴霸权国家美国的崛起,也促使大英帝国逐渐瓦解。

事实上,英国并非没有作出挽救其大国地位的努力,例如在联合国成立前,就已经强烈支持法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在德国投降后,支持法国在法军占领的德国领土上成立法占区,以拉拢法国,企图减低苏联及美国要求欧洲放弃殖民地的压力,但苏伊士运河战争的爆发,英法两国在美国压力下,被迫放弃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这标志着英国彻底失去大国地位,而1962年的英美拿骚协定,协议表明美国可以通过北约组织使用英国的核打击力量,使英国的核力量从属美国的核力量。只有在英国的最高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英国才被允许动用自己的核力量,这表示英国因这协定,由美国平起平坐的盟友,彻底变成美国的附庸。

如今,英国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国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组织——英联邦以取代大英帝国。但是与大英帝国不同的是,英国再也无法在政治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直接影响英联邦的其他成员了。不过,尽管直至现在英国的海外领土只剩下在加勒比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屿,英国至今仍为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之一,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大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上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是少数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它曾经也是欧洲联盟的重要成员国,但已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离欧盟。

苏联/俄罗斯

编辑

俄国最晚在维也纳会议被认为是欧洲列强的一员,因此也是世界大国之一。这一事实主要是由于俄国成功抵御了另一个古老大国——法国1812年的大举入侵。前此俄国在17世纪从远东获得广袤领土,直到太平洋滨与白令海峡,一度拥有阿拉斯加。法俄战争后俄国陆军规模增大,在波罗的海黑海具有一定数量的海军,成为名副其实的老牌一流大国。到1908年,俄国军事支出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

但此时俄国也陷入严重的内部问题,在一战中沙皇政府在1917年被推翻,与德国单独协议停战,紧接的十月革命又使俄国陷入内战与国际封锁,一度破败至极的经济到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才稍获复苏。而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铲除了支持托洛茨基的派系,抛弃了民生稳定但进展缓慢的新经济政策。面对日益强大的东邻日本与西邻德国,斯大林以铁腕推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以重工业、军事工业为发展重点,到西方经济大恐慌后期,苏联又重新成为世界军事与工业的列强。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此后将欧俄与中亚地区的非俄罗斯民族区域以“加盟共和国”方式纳入苏联,1940年又吸收了波罗地海三小国,苏联形成了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建的体制。斯大林还扩充了列宁成立的共产国际的组织,使共产主义理念和苏联影响力在西方殖民体系中大幅上升。

 
华沙条约集团曾是苏联/俄国势力范围的直接代表

与美国相同,苏联的超强地位由二战的结局确认。苏联红军与平民二战丧生人数共达两千万,军人阵亡890万,长达三年在东线单独面对德国的攻势,而在反攻中把影响力带到东欧、南欧。德国投降后,苏联在太平洋战争末期加入对日作战,对中国共产党日后内战的胜利,以及中南半岛朝鲜半岛共产主义的扩张有关键影响。苏联由是成为政治、军事、意识型态上的世界领导级一流大国,与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领导者美国分庭抗礼。

苏联军工力量在1957年首先发射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时达到顶峰,显示其具有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实力,一度使美国大为紧张。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显示了苏联国力与意志的弱点。北越越战取得胜利与1979年入侵阿富汗一度使人们认为苏联全球影响高涨,但在美国总统里根的积极对抗政策下,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困境完全暴露,其对加盟共和国、东欧民族主义风潮的掌握也越发式微。经济危机与民族分离运动终于使苏联体制在1991年瓦解,许多前加盟国和华约成员纷纷改加入欧盟与北约。苏联遂完全退出两极超强的地位并从历史消失。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最大继承国,并未能摆脱经济危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中亚伊斯兰恐怖主义组织袭击等的困扰。但俄罗斯庞大的核武库,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石油与天然气)支持了其活跃而强势的外交政策,使其仍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

美国

编辑

美国独立之初并无意成为世界一流大国。其开国先贤且警告后人,切莫陷入欧洲“旧大陆”的权力游戏中。到1860年前后,美国陷入内战,战后工商业一度受到重创,其生产力与军力皆远不如西欧殖民帝国。但从美国内战以后起,由于政治趋于稳定,国土与资源快速扩张,加上来自欧陆的优秀移民增添了廉价优质的劳动力,使得美国迅速强大起来。十九世纪末叶,横跨东西两岸的铁路已经完成,多项工业发明(如电报电话等)诞生,美国本土的资源已具备全面整合动员生产的条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

到了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力已经逼近世界首强英国,在外交上也勇于向欧陆帝国挑战。美西战争击败西班牙后,美国取得菲律宾夏威夷关岛,成为跨太平洋的大国。美国对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协调日俄战争,要求欧洲列强不得独占中国市场,即是美国世界性大国政策的重要标志。

 
1950年以来美国领土及其武装干涉地区,在图中用深蓝色标出

老罗斯福总统是打破开国先贤固守美洲,推动美国外交进军全球与列强争霸的关键领袖。他主导建立了“大白色舰队”(Great White Fleet),下辖四个分队,每队包括四艘战列舰,使美国海军实力大幅提高,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晋身世界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流大国地位完全确立,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原则一时成为世界新秩序的焦点。但美国的孤立主义气氛使她放弃对国际联盟等机构的参与,对慕尼黑会议九一八事件等改变国际均势的事件都没有表态,美国国会在1930年代初期还通过许多中立法,一时之间又退回美洲。唯一的例外是美国曾积极参与1922年华盛顿会议,该会议通过了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大国海军的总吨数做出限制。该公约使美国被允许保持与原世界海军霸主英国同等的军舰吨数,实质等于宣告美国与英国共享世界第一海权的地位。

美国的超强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二战使十七世纪以来的欧洲列强以及亚洲新强国日本,退出世界性帝国的地位。二战及战后数年中的军事、经济格局变化使得英国失去超级大国身份,自1950年代起造成“两极体系”,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公约组织的架构下,美国与苏联成为世界仅有的两个超级强国。

苏联瓦解后,美国在体系中的地位陷入众说纷纭之中。英国历史学家肯尼迪认为美国是“单极”超强(unipolar hyperpower),其影响力超过古代的罗马、近代的大英帝国[56]。但也有意见认为,美国只是“一超多强”中的超强,并不具备组织世界帝国的能力。2002年,美国经济产出达到世界20%-25%,军事预算为世界第二到第十军事大国开支总和的水准,占世界36%[57]

普鲁士/德国

编辑
 
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后,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俾斯麦为画中衣着白色者,巴登大公立于威廉身后,领衔欢呼。时为储君的腓特烈三世立于其父、正加冕皇帝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右侧,毛奇罗恩布卢门塔尔等人分列于后

随着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击败欧洲传统大国法国,在普法战争中胜利,公元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布成立。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开始统治新的帝国,定都柏林,这是德国成为一流大国的开端。公元1884年初,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铁血宰相”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时领导普鲁士击败法国,建立德意志帝国,并成为首任德意志帝国宰相,令德国成为欧陆强国

德国统一扫除了德意志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加速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重视现代科技,发展生产力。单就工业增长而言:1860—1870年(德国统一前)的年均增长为2.7%;1870—1880年即达到 4.1%;1880—1890年为6.4%;1890—1900年为6.1%。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英法等国,仅次于美国。在30年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用100多年才完成的工业革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现代高效的工业国家。

另外,加入德意志帝国的各联邦在“自由贸易”和“关税保护”的激烈竞争中,它们的工业实力和作用亦大为提高。德国的贸易逆差也得以扭转:1872年德国的对外贸易中,进口为32.62亿马克, 出口为23.21亿马克;到1880年,进口下降为28.3亿马克,而出口则上升为29.23亿马克。

不同于英国,德国工业化的过程不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相反是在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保护农业的发展,并在工业革命中起相互促进的作用。

公元1879年,俾斯麦农产品实施保护关税,以抵抗大量谷物从东欧和美国涌入,公元1885年和公元1887年他又再次提高农产品关税。在国家关税的保护下,德国农业蓬勃发展。据统计,公元1870至公元1913年,德国谷物产量由1500万吨增至3100多万吨。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德国工业化的发展,为发展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农业原材料和充足的劳力。

可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被逼求和,与战胜国签订凡尔赛条约,国力被大幅削弱。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德国于希特勒领导下再度挑战以英法及苏联为首的旧秩序的尝试,但结果再次失败,德国被分裂为两个国家。

自从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当中最为优秀的国家,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58][59]。然而,相对于经济和科技,德国在国际政治和军事上的影响不大,因为德国是曾经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对其插手国际政治与军事是有顾忌的。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按照国际汇率计算)、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60];德国同时在科学技术的许多个领域当中处于世界绝对领先的地位[61]。德国人口将近8200万,在现今欧盟成员国和欧洲国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62]

大日本帝国/日本

编辑
 
明治天皇任内,推动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强国

1854年,美国海军将领佩里率领舰队驶入浦贺港,结束日本近200年的锁国政策。来到世界舞台的日本,有感于与其他国家的重大落差,于是以西南四藩(萨摩长州土佐肥前)为主的维新志士带领下,进行倒幕尊王运动,使得江户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主动大政奉还,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1868年展开的明治维新运动,封建体制被摈弃,引进西方的政治体制,包括了西方的法律体系以及政府体系。同时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也进行多项改革,使日本实力逐渐增强。1879年吞并琉球群岛,1894年与大清帝国爆发甲午战争,并在战后和约中取得台湾澎湖以及辽东半岛的统治权。 20世纪初期,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成为史上第一个打败欧洲列强的非欧洲国家,实力急速增强,向外扩张的企图也愈发扩大,遂于1910年正式合并朝鲜,并逐渐控制中国东北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三省,并建立傀儡政府满洲国,国内军国主义势力日渐高张。1937年发动侵华战争,造成上千万中国军民死伤。1941年底,日本攻击珍珠港,触发太平洋战争,许多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及太平洋岛屿遭日军占领,日本并怂恿当地土著进行脱离西方的政治活动。战争后期,随着大量后半期战争一败再败,日本本土开始受到盟国封锁及密集轰炸,国力受到重创。1945年8月,美国向长崎广岛投掷原子弹,苏联亦向日本宣战。同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透过电台广播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东京高楼群夜景

日本受美国主导下的驻日盟军总司令管辖,至1952年为止。

1947年订定《日本国宪法》,确认日本不得拥有军队、放弃战争、不拥有宣战权。恢复主权后,日本进入经济复苏与高度发展时期,国力再度增强,经济实力趋于雄厚。此外重新加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成功取得1964年夏季奥运主办权,显示日本重新为国际社会所接纳,国际影响力快速增强。二战后国力的急速发展,加上与美国在军事及经济上的密切关系,使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一流大国。然而1990年代泡沫经济的幻灭,使日本经济进入长达十余年的衰退期,直到2005年才逐渐复苏。当今日本国民所得超过三万美元,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注 14],以首都东京为核心的东京都会区,更是当今全球人口最多的都会区。

长期被认为“政弱经强”的日本,近年来亟欲扩大自身在国际政治的影响力,如争取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派遣自卫队前往海外支援,国内亦有修改和平宪法的呼声。但受制与周边国家的历史恩怨(尤其二战)与领土纠纷,加上美国驻军和国内亦有反对声浪,使日本争取扩大政治影响力的成果颇为有限,不过自2000年起,日本政治地位持续提升,亦有东盟巴西伊朗欧盟等国家与组织和日本建立长久合作关系,使日本国际地位得到大幅提升,加上私下研发军事技术以及参与维和行动,日本军事实力也得到显着的提升。

数据比较

编辑

下为现今主要大国考虑到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资金向国际组织,军事支出和净财富的假想对比图。仅显示该国之硬实力,而不是软实力(即文化影响)。

国家 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资金向国际组织[63] (%) 军事支出[64][65](%) 净财富(%)[66][67][68] 综合实力(%)[来源请求]
  美国 4.3 24.32 22.0 36.6 29.1 23.3
  中华人民共和国 17.9 14.84 7.921 10.8 17.7 13.9
  日本 1.67 5.91 9.680 2.8 6.9 5.4
  印度 17.5 2.83 0.737 3.5 3.5 5.6
  英国 0.87 3.85 4.463 3.3 4.0 3.3
  法国 0.89 3.26 4.859 2.8 3.8 3.1
  德国 1.09 4.54 6.389 2.7 4.1 3.8
  意大利 0.8 2.46 3.748 1.9 3.1 2.4
  俄罗斯 1.8 2.8 3.088 5.0 0.8 2.7
  巴西 2.39 3.0 3.823 1.8 1.3 2.5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综合国力”,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如军事能力、经济实力;以及非物质性权力,如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软国力”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2. ^ 例如阿根廷在南美、伊朗中东尼日利亚在西非等,可以属于地域内的大国。
  3. ^ 前十大含领陆与领海总面积(已不存在国家不列入),详见世界各国和地区面积列表
  4. ^ 前十大国防预算与军备规模(已不存在国家不列入),详见各国军事装备水平
  5. ^ 前十大官方名目国内生产毛额(非人均GDP),详见各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6. ^ 二十国集团(G20)会员资格,前七名为七大工业国组织(G7)成员。
  7. ^ 二十国集团(G20)会员资格,前七名为七大工业国组织(G7)成员,八到十二名为金砖国家
  8. ^ 本有加入八大工业国组织(G8),2014年因侵略争议遭冻结会籍至今。
  9. ^ 前十大农业产值,详见各国农业产值列表
  10. ^ 前十大各地官方统计(已不存在国家不列入),详见各国家和地区人口列表
  11. ^ 前十大奥委会奖牌获得总数(已不存在国家不列入),详见奥林匹克运动会奖牌统计
  12. ^ 有学者认为,因为清廷推行文字狱与“首崇满洲”政策[25][26],故康乾盛世不属于文化意义上的盛世[27],亦有学者认为清代学术在中国学术史上价值极大,例如清代辑佚学的发展亦修复不少在古代已失传的文献著作[28]。清代文人崇实学、重证据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据精神亦在推动汉学的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9]
  13. ^ 例如《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马关条约》。
  14. ^ GDP方面,按照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的排列上位居世界第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排列上世界第14位。 按照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的排列上位居世界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排列上世界第16位。

引用

编辑
  1. ^ 2021 Military Strength Ranking. www.globalfirepower.com. [2021-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1) (美国英语).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Peter Howard, B.A., B.S., M.A.,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ervice, American University. Great Powers. Encarta. MSN. 2008 [200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31). 
  3. ^ 3.0 3.1 3.2 3.3 3.4 Fueter, Eduard. World history, 1815–1920. 美利坚合众国: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22: 25–28, 36–44. ISBN 1584770775. 
  4. ^ 4.0 4.1 4.2 4.3 4.4 Danilovic, Vesna. "When the Stakes Are High—Deterrence and Conflict among Major Powers", en: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p 27, p225-p228 (PDF chapter downloads) (PDF copy).
  5. ^ 5.0 5.1 5.2 5.3 5.4 McCarthy, Justin. A History of Our Own Times, from 1880 to the Diamond Jubilee. 纽约州, 美利坚合众国: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880: 475–476.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Dallin, David. The Rise of Russia in Asia. 
  7. ^ 7.0 7.1 7.2 7.3 7.4 MacMillan, Margaret. en:Peacemakers: The Paris Peace Conference of 1919 and Its Attempt to End War. 美利坚合众国: Random House Trade. 2003: 36, 306, 431. ISBN 0-375-76052-0.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Harrison, Mark (2000) The Economics of World War II: Six Great Power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剑桥大学出版社.
  9. ^ 9.00 9.01 9.02 9.03 9.04 9.05 9.06 9.07 9.08 9.09 Louden, Robert. The World We Want. 美利坚合众国: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7: 187. ISBN 0195321375. 
  10. ^ 10.0 10.1 10.2 The Superpowers: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the Soviet Union – Their Responsibility for Peace (1944), written by William Thornton Rickert Fox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T. V. Paul, James J. Wirtz, Michel Fortmann. Balance of Power. 美利坚合众国: e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2005: 59, 282. ISBN 0791464016.  Accordingly, the great powers after the Cold War are Britain, China, France, Germany, Japan,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59
  12. ^ McCourt, David. Britain and World Power Since 1945: Constructing a Nation's Rol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美利坚合众国: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8 May 2014. ISBN 0472072218. 
  13. ^ 13.0 13.1 13.2 13.3 UW Press: Korea's Future and the Great Powers
  14. ^ Yong Deng and Thomas G. Moore (2004) "China Views Globalization: Toward a New Great-Power Politics?" e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15. ^ Friedman, George. The Geopolitics of China (PDF). en:Stratfor. 2008-06-15 [2008-07-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3-15). 
  16. ^ 肯尼迪, 保罗. 大国的兴衰. 美利坚合众国: 兰登书屋. 1987: 204. ISBN 0-394-54674-1. 
  17. ^ Best, Antony; Hanhimäki, Jussi; Maiolo, Joseph; Schulze, Kirste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 美利坚合众国: en:Routledge. 2008: 9. ISBN 0415438969. 
  18. ^ Wight, Martin. Power Politics.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e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2: 46. ISBN 0826461743. 
  19. ^ 沃尔兹, 肯尼思. en: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美利坚合众国: 标普全球. 1979: 162. ISBN 0-07-554852-6. 
  20. ^ 理查德·哈斯, "Asia’s overlooked Great Power", en:Project Syndicate 四月 20, 2007.
  21. ^ Analyzing American Power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2007-02-28]. 
  22. ^ 张晓明. 中国家具. 剑桥大学出版社. 2011: 22. ISBN 9780521186469. 
  23. ^ William J. Duiker; Jackson J. Spielvogel. The Essential World History. Wadsworth Publishing. 2018: 411. ISBN 978-1133606581. 
  24. ^ 侯杨方. 康乾盛世藏富於民. 新浪网. 2009-08-27 [201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9) (中文). 
  25. ^ 刘小萌. 《清代八旗子弟》.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8年: 第206页. 
  26. ^ 周敏(鲁东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首崇满洲——清朝的民族本位思想》. 2008年.  |journal=被忽略 (帮助); |issue=被忽略 (帮助)
  27. ^ 钱穆. 〈第五講 清代〉.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28. ^ 梁启超. 《清代學術概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 
  29. ^ 陈其泰 等. 《中国学术通史》 (清代卷).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30. ^ 30.0 30.1 30.2 费正清主编;章建刚等翻译 (编). 《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一部. 上海人民出版社. 
  31. ^ 刘敬坤等. 〈中國近代租界考略〉. 《近代中国》第136期,2000年4月 (台北). 
  32. ^ 秦晖. 民国历史的不同面相(一) ——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之九. 爱思想. 2011-11-18 [2017-05-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2). 
  33. ^ 全民族抗戰勝與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光明日报-光明网.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34.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5. ^ 《民国社会生活史》-左玉河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
  36. ^ 《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地區: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 [2018-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3). 
  37. ^ 司法院大法官:中华民国宪法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体中文).
  38. ^ Report for Selected Countries and Subjects. IMF.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1). 
  39. ^ 概念解读:创25年新低?GDP增长的6.9%|界面新闻 · JMedia. www.jiemian.com.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0). 
  40. ^ 中时新闻网. 外媒:大陸已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 財經. 中时新闻网.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10) (中文(台湾)). 
  41. ^ Carl J. Dahlman和Jean-Eric Aubert. China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Seizing the 21st Century. WBI Development Studies.. 教育文献资料库英语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 2001年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3) (英语). 
  42. ^ 安格斯·麦迪森.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PDF). 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2007年 [2016-0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10-15) (英语). 
  43. ^ The World Factbook. CIA. [2014-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44. ^ 外媒:调查显示全球多数人认为中国将赶超美国_《参考消息》官方网站. m.cankaoxiaoxi.com.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9). 
  45. ^ Muldavin, Joshua; Muldavin, Joshua. From Rural Transformation to Global Integration: The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of China's Rise to Superpower.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6) (英语). 
  46. ^ A Point Of View: What kind of superpower could China be?. BBC News. 2012-10-18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2) (英国英语). 
  47. ^ 裁軍30萬 2017完成 習:中國永不稱霸. 明报新闻网. 2015-09-04 [2022-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8. ^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3 (PDF). 美国国防部. 2013年 [2016-01-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4-13) (英语). 
  49. ^ Sam Perlo-Freeman. Mar. 2014: Deciphering China’s latest defence budget figures.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14-03 [2016-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9) (英语). 
  50. ^ 统计局公布2003-2012基尼系数:08年起逐年回落. 网易财经. 2013-01-18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51. ^ China's Income Inequality Surpasses U.S., Posing Risk for Xi. Bloomberg. 2014-04-29 [2021-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1). 
  52. ^ Xie, Yu; Zhou, Xiang. Income inequality in today's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05-13, 111 (19): 6928–6933. ISSN 0027-8424. PMC 4024912 . PMID 24778237. doi:10.1073/pnas.1403158111 (英语). 
  53. ^ 联合早报:印度人口将超越中国带来警醒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0年5月7日,凤凰网转载
  54. ^ 南方杂志:谈谈印度经济增长率和印度模式[永久失效链接],2010年10月22日
  55. ^ Peter's denial: Tiger by the tal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ri Lanka News. Sunday, 13 March 2005.
  56. ^ 英國歷史學家肯尼迪論美國的大國地位. 人民网.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57. ^ 英國歷史學家肯尼迪論美國. 中国网. [2015-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8. ^ Levy, Jack S. 1983.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 1495–1974.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59. ^ Singer, J. David, and Melvin Small. 1972. The Wages of War, 1816–1965: A Statistical Handbook.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60. ^ National Geographic Collegiate Atlas of the World. Willard, Ohio: RR Donnelley & Sons Company. 2006年4月: 257–70. ISBN 978-0-7922-3662-7.  Deluxe: ISBN 978-0-7922-7976-1
  61. ^ Confidently into the Future with Reliable Technolog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ww.innovations-report.de. May 7, 2008. Retrieved 2008, 04-04.
  62. ^ Germa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agazine. January 5, 2005. Retrieved 2006, 12-07.
  63. ^ Assessment of Member States’ contributions to the United Nations regular budget for the year 2013. [2016-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2). 
  64. ^ 存档副本 (PDF). [2015-02-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2-09).  Page: 18, 22-29
  65. ^ https://publications.credit-suisse.com/tasks/render/file/?fileID=BCDB1364-A105-0560-1332EC9100FF5C8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ge: 46-61
  66. ^ Global wealth report. www.credit-suisse.com. Credit Suisse. [October 25,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0). 
  67. ^ Global wealth report 2019 (PDF). Credit Suisse. [October 25,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5). 
  68. ^ Global wealth databook 2019 (PDF). Credit Suisse. [25 October 2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23). 

来源

编辑
期刊文章
  • 崔勇列:《大国力量与大国之道》,《读书》,2004(7),27-36
书籍
  • Paul M.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Vintage Books USA; Vintage edition (January 1, 1989) ISBN 978-0-679-72019-5
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