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列表

维基媒体列表条目

下列为地球主要拥有的几个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编辑

海洋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潮间带、近海区以及远洋区。潮间带位于近海区域内,阳光充足,且有陆地上冲刷下来的营养物质,故生物种类繁多。近海区又称大陆棚,靠近陆地,且水深不超过200米,有许多藻类生活于此区。远洋区又可分为透光区和黑暗区,透光区可透光,许多浮游性藻类在此区活动;黑暗区阳光不易到达,因此此区缺乏生产者,故此区的消费者多以上层水域沉降下来的生物尸体为食。

河口生态系统 编辑

由河川及海洋之交会(河口)所构成,由陆地来的物质一部分在河流的输送中汇集,经分解成为营养盐,最后被运送到此地。于是河口沼泽地区是营养盐丰富的地区,生物种类组成也相当复杂。河口地带受潮水来回,以及河川水量变化的影响,盐度起伏很大。河口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与陆域或海洋生态系统不尽相同。

这里的生产者包括浮游植物以及较大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的生产者是以残碎物的形式进入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而残碎物先被分解者(细菌菌类)分解,再为栖息此地的消费者软件节肢动物鱼类)所利用,而这类消费者又成为鸟类的食物。由于此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消耗的基础生产量不多,因此,河口生态系统中过多的基础生产量,则可提供给其邻近的沿海生态系统。

位置 编辑

河口生态系统位于河口附近,水域由河川及海洋之交会所构成。

特性 编辑

海口区由于大量河川水流流入海中,使水中盐度变化大;水位定期升降,底质缺,生物需要有特殊适应方式才能生存。此类生态系统生物种少量多,歧异度低。有机碎屑随着潮汐带至临近海域,更吸引贝类等来此觅食与繁殖。近来有人们利用河口地区的沼泽地养殖牡蛎、咸水吴郭鱼、西施舌等,成为重要养殖场。

种类 编辑

河口附近的沼泽依照植物的组成,通常可分为“草泽”如芦苇和咸草;和“林泽”是以红树林为主。动物方面则有沙蚕、招潮蟹贝类弹涂鱼及水鸟等。弹涂鱼胸鳍爬行,甚至爬上红树林沼泽湿地每年吸引大批候鸟来访,如曾文溪口每年有二百多只的黑面琵鹭来此过冬。

沼泽生态系统 编辑

沼泽生态系和河口生态系在某方面是可以合称为河口沼泽生态系,沼泽生态系最主要的特色就是排水不良,到处泥泞不堪,而且水位有定期升降的情形,这种环境当然不适合人类居住,也因此特别容易受到人们忽略,我们也一直不了解自己在沼泽生态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湖泊生态系统 编辑

与溪流生态系统一样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在于水并没有流动。含氧量相对较低,而且污染也会比溪流生态系统严重的多。湖泊水域通常深度深,因此阳光不易到达池底,缺乏生长于池底的大型藻类,此区生产者多为浮游藻类。 生产者:水面上层的透光区有藻类;较浅区域的底层则有大型水生植物等 消费者:昆虫、虾、蟹、螺和体型较大的鱼类,例如吴郭鱼和草鱼。

溪流生态系统 编辑

勃水流流动速度慢溶量低;因流速快浮游生物不易生存;与陆地的关系密切。岸边的断枝、落叶和植物碎屑,成为和水栖昆虫等的食物来源,而水栖昆虫又成为鱼类的食物来源。溪流入海的出口处或河口,因溪流夹带有机质泥沙而造成河口沼泽地

溪流的溶氧量由上游往下游递减,因下游的温度高溶氧量减少。台湾溪流生态系统:

因山势陡峭水流湍急,上游侵蚀作用强烈不适利浮游生物,中游流速减缓堆积作用盛行,下游区常见沙洲泥地。

由于开发过度垃圾污水污染严重,森林滥伐及人为大量毒鱼、电鱼等,使得许多珍贵鱼类濒临绝种。因大甲溪两岸森林被滥伐与兴建拦沙霸,使台湾濒临灭绝动物樱花钩吻鲑(冷水性鱼类)无法生存,目前仅分布在上游的七家湾溪流域

植物 编辑

生产者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的藻类,和岸边植物的断枝、落叶和碎屑,所以植物种类不多。

动物 编辑

多为水栖昆虫水虿石蚕蛾蜻蜓与蜉蝣的幼虫、涡虫与一些类。鱼类呈流线形以减少阻力,如台湾石滨(俗称石斑)、樱花钩吻鲑溪哥等;底栖性鱼类如爬岩鳅缨口鳅等。鸟类为高级消费者,如紫啸鸫铅色水鸫河乌等,大多以溪边昆虫及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森林生态系统 编辑

森林生态系统又可分为针叶林落叶林以及热带雨林等三带。

针叶林带 编辑

针叶林带广泛的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等高纬度的地带。在此区的植物主要以裸子植物为主,它们的叶子成细长针形,所以称为针叶树。

落叶林带 编辑

落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欧和东亚等地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变化显著。此区域大部分树木的叶子会在秋冬季来临之时,因为日照减少与气温降低的影响而变红或变黄,进而并大量的脱落到地面上,以减少养份供给。这区域植物的种类繁多,以大型高大的植物为主要的生产者,例如枫树槭树橡树等都是该区的代表植物。由于植物的种类繁多,动物的种类因此也多,这些动物都以嫩叶或果实为食。由于此区域气候温和,故非常适合人类

热带雨林带 编辑

热带雨林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东南亚。热带雨林带的特点是气候因子稳定,一年中温度变化少;雨量丰富,每天降雨,故无干雨季之分。因为气候因子的适合,生长在该区的植物,种类繁多,而且长得繁茂,森林的层次相当的复杂。也因此,诸如花、果实、叶子、树枝和植物的碎片等,都可以供给动物当作食物,所以动物的种类很多,其中尤以昆虫和鸟类为最。

农田生态系统 编辑

农田生态系是属于人类所自创的生态系,许多新品物种是由人择而来。农田生态系在无人空管的情形下十分容易消失及忽略,取而代之的是杂草与其他生物。人类此种哺乳动物用来控制及维护农田生态系的自然方法大多为-生物防治-。

岛屿生态系统 编辑

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岛屿通常会发展出孤立、独特的生态系,常常会成为推论板块运动的良好注脚。 按照地质上面的分类,可以形成的原因粗略分为三种:

  1. 大陆岛Continental Island):
    所谓大陆岛,就是指这些岛屿型成过程时至少有一段时间和大陆块相连。
    例子:金门岛、琉球群岛、阿留申岛
  2. 海洋岛Oceanic Island):
    海洋岛是指这些岛屿往往因为火山的作用而形成,在它型成的过程中,没有和任何大陆块或是岛与连结过
    例子:夏威夷群岛、大洋洲的岛屿、兰屿、加拉巴格群岛
  3. 栖息岛屿Habitat Island):
    在一大片相连而相似的栖息环境中,有一小块的生物栖息环境和周围的环境截然不同
    例子:沙漠中的绿洲、高山的湖泊、高山的山顶、深山中的盆地、冻原中的温泉
    另外生存在大都市中的蜗牛或蚂蚁也算。[来源请求]

沙漠生态系统 编辑

年雨量在250毫米以下,或是蒸发量高于降雨量,都可能形成沙漠。主要植物以仙人掌居多,而动物也是需要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因为日夜温差大,生物不易生存,种类也较其他生态系统少。动物有响尾蛇、蝎子、鼠类等。

草原生态系统 编辑

草原生态系统是世界上主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草原生态系统雨量虽较沙漠多,但却不足以形成森林;随着纬度温度雨量的差异,可分成热带草原温带草原寒原

冻原生态系统 编辑

冻原其实在某一方面和极地草原相当的类似,但某方面则不一致。冻原这个字由芬兰语来解释,意思是无树的平原,顶多也是低矮的灌木。这些矮小的植物利用夏天充足的阳光快速的生长,花朵盛开与种子成熟的时间相当的快。虽然冻原并非一直被冰雪所掩盖,但由于夏季时间太短,只能使表土温暖,土层底下为终年冰冻的永冻层。永冻层形成一个不透水的底层,所以水的宣泄受到阻碍。除了平地的冻原之外,另有高山冻原,全世界的高海拔山区皆有分布。此地的优势植物呈现低矮平伏状,以便抵抗强风的吹袭。然而高山冻原的温度低、土壤浅、又缺乏营养,故植物在此生产力极低。唯一比平地冻原好的是,高山冻原表土下没有永冻层。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