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友三(1891年12月1日—1940年12月1日)[1][2]汉章吉林将军辖区副都统辖区长春厅九台(今九台市)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冯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一生时常依附各大势力,叛服无常,后遭到部下高树勋兵变活埋而死。

石友三
中华民国 第9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39年1月14日—1939年7月
前任刘汝明
继任毕泽宇
中华民国 第3任安徽省政府主席
任期
1929年10月21日—1930年1月27日
前任方振武
继任王金钰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1年12月1日
 大清吉林将军管辖区吉林副都统管辖区长春厅
逝世1940年12月1日(1940岁—12—01)(49岁) 处决
 中华民国河南省濮阳市
死因遭部属活埋
军事背景
效忠 中华民国
 大日本帝国(曾叛国倒向日军)
服役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革命军
 大日本帝国陆军
军衔中将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石友三家贫,曾在长春城毕家粮坊当学徒,结识毕家少年毕广垣,得以入东大桥北侧的官办东关小学(俗称龙王庙小学,新中国成立后为东大街小学)读书,与该校教员商震有了师生之谊。1908年缀学从军,入清朝新军第三镇吴佩孚部下,驻长春

北洋政府时代

编辑

1912年(民国元年),改投冯玉祥手下,先后在第16混成旅、第11师逐步升职。

1924年(民国13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石友三任第1军第8混成旅旅长。民国14年(1925年)春,升任第6师师长。1926年(民国15年),率部在南口作战,山西省阎锡山袭击国民军背后,石友三和韩复榘部队迎击晋军,作战十分勇猛。由于国民军战力处于劣势,同年8月放弃南口。第三军第一路司令张之江绥远省撤退,被主力部队抛弃的石友三和韩复榘决定投降阎锡山

同年9月,冯玉祥归国举行五原誓师,石友三和韩复榘复归冯玉祥部,石友三被任命为国民联军援陕第5路总指挥。翌年6月,国民联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石友三任第1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随后因冯玉祥参与国民革命军,石友三的第5军也参与北伐,在山东省击败了北京政府方面的孙传芳军,立下军功。在第二期北伐时,西北军在河南省的控制区遭到樊钟秀率领的建国豫军攻占,冯玉祥因此下令石友三部队从山东省南调,会同宋哲元部队与建国豫军交战。

1928年(民国17年)底北伐宣布结束,伴随着裁军,石友三改任第国民革命军24师师长,驻扎河南省南阳市

南京国民政府时代

编辑
 
石友三(《最新支那要人传》,1941年)

第二阶段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因军队裁撤问题与各地实力较强的军阀冲突日益浮现,在1929年(民国18年),蒋中正与冯玉祥的矛盾因军队编遣问题台面化,1929年5月蒋冯战争爆发。原本为冯玉祥系统的石友三在部队开向许昌之际接受蒋中正代理人钱大钧以500万元买通,在5月22日与冯玉祥的另一位重要部属韩复榘通电支持蒋,反对冯玉祥,由于主要将领反水的结果冯玉祥战力大减,决定通电下野,路经山西省遭阎锡山软禁。做为报酬,石友三从师长晋升为讨逆军第13路总指挥,1929年10月石友三被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

不过除了主要实力派外,其它力量较弱的军阀也在暗中串联。其中最为积极者为唐生智,他与改组派合作,拉拢石友三反抗蒋中正,这支部队被称为“护党救国军”。护党救国军在1929年12月3日起事,石友三在浦口发出反蒋电报,一度敦促13路军炮轰南京。石友三的反叛出乎蒋中正意料之外,但反蒋力量整体战力不足,且南京周边尚有中央军系部队驻防,13路军随后即被集结的国民革命军第3师第8旅(旅长李玉堂)、第56师168旅(旅长桂振远)偕同追剿、在同月即销声匿迹,石友三的第13路军溃灭,弃职潜逃到河南省依附旧同事韩复榘。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石友三并未伙同韩复榘支持南京政府,而是离开河南与旧上司冯玉祥接洽。得到冯玉祥的支持,1930年4月2日阎锡山委任石友三被为第4方面军总司令,总兵力10万,为了提高其作战积极性,阎锡山并告知若战胜他将内定为山东省主席。第4方面军与南京中央军交战初期略有小胜,但是在反蒋联军败象已定之际,1930年10月石友三的部队擅自撤离战线逃往河北,宣布中立。后石友三借由其东北籍的身份向张学良联络,希望在保留部队的前提下归顺张学良东北军,被张学良任命为第13路军总指挥,驻地顺德,下辖甲种师2师、乙种师4师、骑兵1旅、特务团、炮兵团、工兵团、铁甲车大队,总兵力约6.4万人。由于总量过大,军费每个月需60万,张学良曾希望石友三自行撤裁半数部队让上层可以提供足额粮饷,但石拒绝,成为后来石友三与张学良的冲突根本。

石友三在张学良底下的活动仍相当积极,他除了招募与张学良争权失败的张学成,拉拢有意反张的东北军将领于学忠,并得到孙殿英的私下支持,并重新与反蒋派搭上关系。1931年(民国20年)5月,以汪精卫、陈济棠、李宗仁为首,反蒋派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石友三也参与了它们的号召,1931年7月18日出任广州国民政府第5集团军总司令,并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发兵,沿平汉铁路北上,试图掌握华北权力。

7月28日,石友三部队与东北军交战,战斗三日后即不支,同时原本拉拢的地方军阀全被南京政府以更高金额稳住阵仗,无人呼应石的发兵,同时南京政府派遣商震从山西东攻、顾祝同从河南北上三面夹击。13路军受此压迫溃败,仅4,000人跟随石友三逃入山东省依附韩复榘,大部分军械皆被东北军与中央军缴获瓜分。韩复榘得到张学良同意将石友三残军改编为四个团,此后已经难以恢复过去的影响力。

1932年(民国21年),石友三离开山东省,在宋哲元主政的华北活动,主要根据地为天津租界。另外从此时开始,石友三同土肥原贤二等日本帝国陆军情报单位搭上线。察觉此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曾一度计划暗杀石友三,军统北平站站长陈恭澍拉拢石友三的副官先鸿霞企图毒杀,计划失败。

1933年5月,因塘沽协定使国民政府得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当时被视为亲日人士的石友三趁势从宋哲元处得到引荐重回军界,1935年担任冀北保安司令,驻地北平清河

抗日战争时代

编辑

1937年(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石友三部队因此得到扩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181师。1937年底,以181师为基础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石友三担任军长。

1938年5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0军团军团长。12月,任冀察战区副司令兼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此后,石友三的反共姿态鲜明,对八路军不断进攻。1940年(民国29年)2月,石友三遭到八路军反击,逃往山东省曹县。其后,日本方面诱以河北省省长等职位,石友三乃策划投降日本。

1940年12月1日,石友三部下的新8军军长高树勋,遵照蒋介石的秘令并经过军统陈恭澍的组织[3],在濮阳对石友三发动兵变,逮捕了石友三。当天即将石友三处决,活埋而死。石友三时年50岁。

逸事

编辑

石一生中曾先后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等政治人物,甚至归顺日军,而又先后背叛之。石友三由于叛服无常,故有“倒戈将军”的称号。又因喜欢采用活埋等残酷的刑罚(自己也被活埋),故人称“石阎王”。

历史影响

编辑

火烧少林寺

编辑

1928年春,樊钟秀夺得巩县偃师,进围登封,以少林寺为司令部。冯玉祥部下石友三于3月15日纵火焚烧法堂,次日,又令军士焚烧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六祖堂、龙王殿、紧那罗殿、阎王殿、库房、禅堂[4],200多僧众几乎被杀尽[5],一大批珍贵文物及5480卷藏经化为灰烬。

注释

编辑
  1. ^ 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增订版’256页作生于1891年。Who's Who in China 3rd ed.,p.208作生于1892年。
  2. ^ 一报还一报,火烧少林寺爱埋活人的军阀石友三被结拜兄弟活埋_冯玉祥. www.sohu.com. [2024-10-10]. 
  3. ^ 吕昭隆. 暗殺劉少奇 軍情局首度解密. 中时电子报 (台北: 中国时报). 2015-10-26 [2015-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6). 
  4. ^ 少林寺,少林文化,少林寺官方网站. www.shaolin.org.cn.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18). 
  5. ^ 石友三为何要火烧少林寺?石友三烧少林寺始末. www.qulishi.com. [201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5). 

参考文献

编辑
   中国国民政府
前任:
方振武
安徽省政府主席
1929年10月 - 1930年1月
继任:
王金钰
前任:
张砺生
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9年1月 - 7月
继任:
毕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