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9月19日) |
欧洲战区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战斗烈度和惨烈程度远超于其他地区,且开启和结束的地点皆在欧洲,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有“欧战”的称号。在战争的四年间,欧洲列强们集结了海量的士兵、工业、财富和补给,誓以让敌对阵营战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 |||||||
凡尔登战役中的法军步兵 | |||||||
| |||||||
参战方 | |||||||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保加利亚 奥斯曼帝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综览
编辑欧洲战场大致被分为四条战线:西方战线、东方战线、意大利战线和巴尔干战线(后两条也被统称为“南线”)。并非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入战争当中,战火也并未真正席卷所有交战国。大英帝国的本土在战争期间就一直未受威胁,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王国的本土也基本未受影响。
诸如瑞典王国和西班牙王国,这片大陆上也有一些相对较大的国家没有参与到战争中,战争对她们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一些国家——如塞尔维亚王国、比利时王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也曾被敌国征服。至于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则相互派遣大军进攻,战果寥寥,但是伤亡惨重,生灵涂炭。
西方战线
编辑德意志帝国依照施里芬计划进行战备和动员,该计划要求德军在动员缓慢的俄罗斯帝国有能力威胁其本土之前击溃法国。然而该计划要求德军通过比利时国境进攻法国,使得大英帝国难以置身事外。另一方面,法国的第十七号作战计划同样要求法军在野战中一举击溃德军,而这份计划在洛林战役之后宣告破产。在9月5日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后,战线迅速固化陷入僵局,变成了一座庞大的血肉磨坊——直到战争的最后几个月,交战双方才恢复了运动战。
在俄罗斯帝国崩溃并退出战争后,德军得以从东线抽调部队前往西线准备攻势。1918年春,德军在西线对协约国军发动了大规模突击,以图在美国陆军远渡重洋而来之前迫使法国投降。德军西线统帅埃里希·鲁登道夫利用突击战术使前线进展迅速,但德军在付出惨重伤亡后协约国依然仍未崩溃,直到法军为首的协约国联军在第二次马恩河战役中决定性的击败了德军攻势。随后协约国总司令费迪南·福煦发起了百日攻势,成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攻陷兴登堡防线。1918年11月11日,西线停火,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东方战线
编辑在东线对峙的,是由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组成的同盟国军,以及由俄罗斯帝国和罗马尼亚王国组成的协约国军。战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交战区最西可达普鲁士和加利西亚,向东可达拉脱维亚与明斯克。
东线的停火相较其他地方来说要早一些——布鲁西洛夫攻势受挫后,爆发于1917年的两场革命迫使俄国退出了战争。苏俄政府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约》,于1918年3月正式停止武装冲突。
意大利战线
编辑意大利战线包括意大利王国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以及奥匈帝国的西部边境。这一地区的武装冲突始于1915年5月23日,终于1918年11月3日。大多数战斗都发生在阿尔卑斯山与亚得里亚海之间,邻近的里雅斯特的地区。
这条战线上的大多数战斗都在意大利王国与奥匈帝国之间爆发,有时也会包括来自法兰西共和国、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意大利一方)或是来自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一方)的分遣队。
巴尔干战线
编辑巴尔干战线包括塞尔维亚王国、黑山王国、阿尔巴尼亚公国以及罗马尼亚王国。从交战区域看来,希腊王国北部、保加利亚王国西部,以及奥匈帝国东南部也被囊括其中。这里的战斗相对其他战区要少得多,烈度也比其它有列强参与的战线低。
在这一战区,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王国与奥斯曼帝国。而协约国则包括塞尔维亚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大英帝国、罗马尼亚王国、俄罗斯帝国、黑山王国与希腊王国。
海战
编辑由于英法海军在实力上处于绝对优势,战争期间的海军行动基本被限制在了欧洲。战争前期,德国通过U型潜艇来破袭协约国运输船队取得了些许成功。但是U艇的航程有限,最远只能在北海、爱尔兰海和地中海巡航。而在英国海军于1917年采用了新的护航方案后,德国潜艇已不再能威胁协约国商船。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发生的日德兰海战是整场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这场发生于德意志帝国海军公海舰队与英国皇家海军大舰队之间的海战,虽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有决定性,但依旧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
在亚得里亚海爆发的海战主要是在奥匈帝国海军与协约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共和国与意大利王国)海军之间。协约国的战争计划是将奥匈帝国海军封锁于亚得里亚海,使之难以构成威胁。这一战略颇有成效,但是同盟国方面也运用潜艇突破封锁,并在地中海进行了一些行动。战争期间同盟国最主要的海军基地是波拉(今克罗地亚的普拉)。
作为大英帝国的忠实盟友,日本派遣了一些驱逐舰前往地中海执行反潜护航任务。与之相反,意大利皇家海军的表现则是“无精打采、无动于衷”(西里尔·佛斯《世界大战》第295页)该战区最典型的海战是1917年5月15日,奥匈帝国海军海军上校霍尔蒂·米克洛什指挥三艘巡洋舰,在阿尔巴尼亚发罗拉附近海域截击协约国运输船队。霍尔蒂的行动基本成功,但是他的军舰也几乎为意军火炮摧毁,不仅如此,奥匈舰队不得不撤回波拉修整。
在黑海,俄罗斯帝国海军在安德烈·奥古斯都维奇·埃贝哈特与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带领下牢牢地掌握着制海权。到1915年底,俄军已基本掌控黑海,并依托舰队为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尤登尼奇将军在高加索地区的行动提供支持。
在波罗的海,俄国舰队基本不进行活动,只是龟缩在由水雷封锁的芬兰湾内。因此,德国波罗的海舰队得以控制此海域并支援东线陆军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