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心圣殿 (巴黎)

圣心圣殿(法语:Basilique du Sacré-Cœur),简称圣心堂Sacré-Cœur),是位于法国巴黎天主教宗座圣殿,以耶稣圣心主保而得名。坐落于巴黎北部的蒙马特高地上,由保罗·阿巴迪法语Paul Abadie设计,为兼具罗马拜占庭风格折衷主义建筑。1875年动工、1919年祝圣启用、1923年正式完工。由于位于巴黎市区的高处,加上有别于市区其他建筑的设计风格,使其成为巴黎著名的地标之一。

圣心圣殿
Basilique du Sacré-Cœur
蒙马特的底部看圣心堂
基本信息
教省天主教巴黎总教区
位置 法国巴黎
坐标48°53′12.1″N 2°20′34.8″E / 48.886694°N 2.343000°E / 48.886694; 2.343000坐标48°53′12.1″N 2°20′34.8″E / 48.886694°N 2.343000°E / 48.886694; 2.343000
宗教天主教会
开光1919年
教会地位天主教堂
官方网站Basilica of the Sacré Cœur
建筑详情
建筑师保罗·阿巴迪(Paul Abadie)
奠基1875年
竣工1914年
建筑材料洞石
详细规格
长度85米(279英尺)
宽度35米(115英尺)
最高高度83米(272英尺)
地图
地图

建造缘由 编辑

最早出现建造一座供奉圣心教堂的想法是在法国大革命不久后,从偏激的天主教徒与保皇主义者[1] 之间出现的,在普法战争之后与接踵而来的激进的巴黎公社(1870年-1871年)间广泛的传播开来,大约有58,000名巴黎公社社员在战争中失去他们的生命。国民议会在1873年7月24日对巴黎总主教若瑟·伊波利特·吉伯英语Joseph Hippolyte Guibert的请求作出了反应,他们投票决定建造圣心堂,而且定义它为“对巴黎公社社员所犯下的罪行的补偿”[2]

蒙马特是巴黎公社第一次暴动的地点,也有许多公社的中坚份子永远被埋葬在原先是石膏坑道的地下回廊里,这里是他们最后撤退的地点,但是因为凡尔赛军在入口引爆炸药而全数丧生。巴黎公社处死了当时的巴黎总主教乔治·达尔博伊,而他也成了复兴教堂的烈士。

身为达尔博伊后继者的吉伯总主教,曾经在1872年10月爬上蒙马特高地上,而且随着云层散开,他纪录下一个远景:“就在这里!烈士们就在这里[3]!这里由圣心所支配着,所以才会如此的吸引人[4]。”随着法国总理阿道夫·梯也尔在1873年5月24日辞职,普瓦捷教区的天主教徒弗朗索瓦·皮(François Pie)借着第三共和的政府道德规范来传达对法国宗教复兴的渴望──“建造圣心堂的时刻到来了”[5],“在宗教与国家复兴计划上,主要的特质是君主体制的重整与守护罗马的虔诚文化架构[6],而最后的核心就是圣心堂”。

就在5月24日[7]梯也尔辞职之后,国民议会在7月24日裁决建造圣心堂,这次投票被当作是“建造公共设施的问题”。这个计划被教会当作是一个国家的誓约(Voeu national),法国各地则在财务上给予支持。经过吉伯总主教的同意后所纪录下来的铭文上将圣心堂视为亚历山大·勒让提(Alexandre Legentil)与Hubert Rohault de Fleury誓言的实现。

建筑 编辑

 
圣心堂的中殿、圆顶与圣坛

1873年的巴黎城市会议表决公共设施法,来取得蒙马特的土地,作为建筑圣心堂的预定地。建筑师保罗·阿巴迪从78位建筑师[8]脱颖而出,成为圣心堂的主要设计者。因为取得财产所有权而延迟了建筑计划,地基最后直到1875年6月16日才完成。

1880年,市政会议出现了有关圣心堂的激烈讨论,因为圣心堂被称是“一个引发内战的挑衅行为”,而且对于是否废止1873年取得财产所有权的公共设施法也有争议。这个问题在1882年夏季时在众议会被提出,枢机主教吉伯与乔治·克列孟梭(后来在1917年至1920年间担任法国总理)传达了一个观点──圣心堂企图让革命蒙上污名。最后虽然法律被废止,但是圣心堂被技术性的保留了,而且不会在下一次会议中再被提出来。

另一个想要终止建筑圣心堂的企图在1897年被击退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圣心堂的内部大体上已经完成,而且自从1891年[9]就部分投入使用了。

建筑师阿巴迪在地基完成不久后的1884年就去世了,他的工作由其他建筑师继续。圣心堂的建筑部分直到1914年才完工,但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后的1919年,才在当时巴黎总主教雷昂-阿道夫·阿梅特法语Léon-Adolphe Amette枢机祝圣下正式启用。圣心堂的整体工程,直到1923年内部装饰完成后才正式竣工。

 
圣心堂的细部结构

圣心堂整体的风格有很浓厚的罗马-拜占庭的色彩,可能是对于拥有新巴洛克风格的巴黎歌剧院的一种反应[10]。许多圣心堂设计是包含着国家主义的元素的,拥有3个拱的门廊,在两侧装饰著圣女贞德路易九世的骑马雕像;19吨的萨伏依大钟是1885年时在安纳西(在1860年法国吞并的萨伏依境内)所铸造的,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钟之一。

建造圣心堂的资金全部都是私人捐献,总额大约为700万法郎,但是在地上建设开始之前就全部耗尽了。一个临时性的圣坛在1876年3月3日设立,朝圣者的捐献很快的就成为建造资金的主要来源。圣心堂是从1875年开始建造,在1914年完工,虽然正式的仪式延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进行。

圣心堂是由Château-Landon所开采的石灰华岩所建成的,这种岩石会不断的渗出方解石,可以确保圣心堂既使在风化与污染的影响下,依然可以保持着白色的外观。

圣心堂的圆顶有巨大的镶嵌画,被称为基督圣像(Christ in Majesty),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镶嵌画之一。圣心堂外围包括了一个供人们冥想,拥有喷水池的花园。圣心堂的圆顶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可以从这里看到巴黎市(大部分是位在圣心堂的南方)的全景。 纪念碑每天早上 6:30 至晚上 10:30 开放。[11]

 
夜间的圣心堂

管风琴 编辑

圣心堂安放着一个庞大而且出色的管风琴,拥有4层键盘与脚踏键,还有90个音栓。这座管风琴是由法国的卡瓦耶·科尔(Aristide Cavaillé-Coll)所制造的,然而当卡瓦耶·科尔的继承人Charles Mutin在1905年将管风琴搬移到巴黎之后,它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变得更为平淡无奇。原本在雪菲尔的亚伯特会堂安放着几乎与这座管风琴相同(指音调与设计而言)的另一座管风琴,不过后来在1934年被火灾烧毁。

附注 编辑

  1. ^ Marguerite Marie Alacoque, the evangelist for veneration of the Sacred Heart, was beatified by Pope Pius IX in 1864.
  2. ^ expier les crimes des communards. An amendement that would have specified that the undertaking "was not solely a protestation of the taking up of arms by the Commune, but a sign of appeasement and concord" was rejected. (David Harvey, "Monument and Myth"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9.3 (September 1979, pp. 362-381) p 377).
  3. ^ General Lecomte and General Clement Thomas, shot by insurrectionist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Commune, in the garden of 6, rue des Rosiers. (Harvey 1979:370).
  4. ^ Repor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to 1890, written from a dedicated Catholic perspective, by R. P. Jonquet, Montmartre Autrefois et Aujourd’hui (Paris: Dumoulin) 1890; quoted by Harvey 1979:364.
  5. ^ Louis Baunard, Histoire du cardinal Pie 1886, vol. II:498, quoted in Raymond A. Jonas, "Monument as Ex-Voto, Monument as Historiosophy: The Basilica of Sacre-Coeur" French Historical Studies 18.2 (Autumn 1993, pp. 482-502) p. 483.
  6. ^ Jonas 1993:485
  7. ^ According to its minutes; 23 July according to the dedicatory inscription in the Basilica.
  8. ^ The competition was commemorated in Souvenir du Concours de l’Église du Sacré-Coeur (Paris: J. Le Clere) 1874.
  9. ^ Harvey 1979:380-81.
  10. ^ Legentil had wanted to demolish the half-built opera house and build triumphantly on the site of that "scandalous monument of extravagance, indecency and bad taste" (Harvey 1979:376).
  11. ^ Sacré-Cœur. [202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7) (英语). 

延伸阅读 编辑

  • Jacques Benoist, Le Sacre-Coeur de Montmarte de 1870 a nos Jours (Paris) 1992. A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point-of-view of a former chaplain.
  • Yvan Crist, "Sacré-Coeur" in Larousse Dictionnaire de Paris (Paris) 1964.
  • Raymond A. Jonas. “Sacred Tourism and Secular Pilgrimage: Montmartre and the Basilica of Sacré-Coeur”. in Montmartre and the Making of Mass Culture. Gabriel P. Weisberg, editor.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1.
  • David Harvey.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