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官话[注 1]是在台湾使用的官话方言。台湾官话历史始于明郑时期清治时期官方曾尝试推广官话,日治时期台湾汉文书面作品主要是基于官话白话文。然而,在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战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以前,官话在台湾始终没有成为通用语,仅在来台官员间被使用;随着1950年代官方在国语运动赋予官话“中华民国国语”的地位,台湾官话取代了台湾闽南语台湾客家语台湾原住民语言成为通用语。另外,“台湾国语”在台湾一般是形容带有台湾闽南语口音或词汇的官话。

历史 编辑

官话最早在明郑时期南明贵族传入南台湾,以江淮官话为主,但郑氏家族明郑军民主要仍以使用闽南语为主。

清治初期,泉漳客家移民社会仍主要以闽南语和客家语做为其通用语。1728年,雍正帝颁布《谕闽广正乡音》,明令八年后福建广东两省文人需通晓北京官话方可参加科举,该诏谕中亦反应了清初台湾官民多不通官话的情况[1]。因此,台湾官方开始推行“官话运动”,台湾府辖下包含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彰化县等县治均设立正音学院,也在平埔族番社建立社学,以官话讲授[1]。然而,乾隆年间,因“官话运动”成效不彰而纷纷废除,闽南语或客家语仍是台湾人读书时的读音[1]。至道光咸丰年间,无论是台湾官学或地方官吏,在语言上仍以闽南语或客家语为主[2][3]。在民间,官话的使用仅限于每月初一十五宣讲《圣谕广训》之时,且通常会以地方语言详细解说之[4]。满清官方在台湾汉人社会推广官话是失败的[1]

注释 编辑

  1. ^ 此名称常用于学术场合。例如:
    • 李尚霖. 台湾植民地時代初期における日本統治と清代官話——「複通訳制」下の台湾官話使用者を中心に. 杨承淑 (编). 日本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訳者及び「翻訳」活動―植民地統治と言語文化の錯綜関係.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年12月. ISBN 978-986-350-095-7 (日语). 
    • 吕嵩雁. 台灣客家話的語言接觸研究 (PDF). 台北: 行政院客委会. 2009: 4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1). 
    • 陈佩玲; 陶红印. 台湾官话叙事体中韵律单位的语法构成及其规律初探. 《语言研究》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1998, 34. 
    • 郑良伟. 词汇扩散理论在句法变化里的应用——兼谈台湾官话“有”字句的句法变化. 《语言教学与研究》 (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1990, (1). 
    • 编辑组. 台灣史田野研究室報導 (PDF). 《台湾史田野研究通讯》 (台北: 中央研究院). 1989年6月25日, 11: 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1). 
    • 林衡道. 竹東地方的民俗. 《台湾文献》 (台北: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 1963年3月, 14 (1): 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1). 巡回于本省客家语地区的地方戏剧的戏班, 计有两种: 其一是客家语歌仔戏”。其二是“乱弹”,操用台湾官话表演《三国演义》《封神榜》《西游记》等武戏;客家语地区寺庙祭典,所演戏剧,大多属于此种乱弹。 
    • 罗肇锦. 戲文漢字个客家化. 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电子报. 2020年1月1日, 340 [2021年5月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5月1日).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