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1986年电影)

1986年香港電影

英雄本色》(英语:A Better Tomorrow)是1986年上映香港动作犯罪电影,由吴宇森执导、徐克监制。影片讲述身为伪钞集团高层的香港黑社会大哥宋子豪和李马克被下属背叛,宋父惨遭杀害,子豪之弟子杰得知来龙去脉后与哥哥反目成仇,彼此的世界出现纠结冲突。电影由狄龙周润发张国荣主演,其他演员包括李子雄朱宝意曾江等,本片导演和监制亦有客串。

英雄本色
A Better Tomorrow
香港版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吴宇森
监制徐克
制片温嘉文吴如干吴志明
动作指导柯受良董玮
编剧吴宇森
陈庆嘉
梁淑华
主演狄龙
周润发
张国荣
配乐胡大为顾嘉煇
主题曲当年情》/张国荣
作曲:顾嘉煇
填词:黄霑
摄影黄永恒
剪辑金马
制片商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出品)
电影工作室有限公司(摄制)
片长95分钟
产地英属香港
语言粤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86年8月2日 (1986-08-02)(香港)
  • 1986年8月8日 (1986-08-08)(台湾)
  • 1987年4月25日 (1987-04-25)(日本)
  • 1987年5月23日 (1987-05-23)(韩国)
  • 1993年7月21日 (1993-07-21)(法国)
  • 2017年11月17日 (2017-11-17)(中国大陆)
发行商金公主娱乐有限公司
预算500至1,100万港元
票房香港:34,161,324港元[1]
台北市:16,880,798新台币[2]
前作与续作
续作英雄本色II

1973年,吴宇森加入嘉禾电影公司,当时他已打算拍摄一部别树一帜且具一定剧情的英雄类电影,但嘉禾拒绝他的提议,反而要求他拍摄喜剧。另一方面,仍在电视行业打滚的徐克曾经提出两部计划书,包括重拍1967年龙刚执导的《英雄本色》,但后来两者均被搁置。1985年中,吴宇森离开台湾返回香港,当时徐克找到他,并提议由吴执导自己所筹画的电影《英雄本色》。剧本大纲由吴宇森和徐克一起构思,灵感主要来自龙刚执导的《英雄本色》,也参考了1975年的宝莱坞电影《英语Deewaar》。电影预算500至1,100万港元,这个成本在当时来说属于中高水平。

由于吴宇森之前执导的数部电影皆不卖座,《英雄本色》在上映前一直不被看好,制片商新艺城老板之一的石天甚至一度扬言要把电影底片烧掉。然而,在约两个月的播映期内,电影意外地获得3,400多万港元票房,位居1986年电影首位,其后又在各地上映。影评人大多对本片青睐有加,尤其欣赏电影故事和演员演技,枪战场面亦带有美感。影片在第23届金马奖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均有斩获,导演吴宇森凭借本片声名大噪,主演之一的狄龙因此片东山再起,另一主演周润发的人气则更上一层楼。

随着时间推移,不少回顾评论皆认可这套作品,甚至称它打破当时喜剧及诙谐动作片的垄断地位。此电影的成功催生了大量警察片与黑帮枪战片,甚至有影评人认为犯罪片在1980年代中期成为香港主流的动作类型电影,很大程度上是本片卖座成功使然。电影亦催生了两部续集《英雄本色II》(1987年)和《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1989年)。2005年起,本片先后入选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影史百大华语电影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名单。

剧情

编辑

宋子豪(狄龙饰)与李马克(Mark,周润发饰)是国际伪钞集团重要人物,彼此情如手足。子豪的弟弟宋子杰(张国荣饰)刚刚考入警察训练学校,女友锺柔(朱宝意饰)对他情深一片。一次,宋子豪带手下谭成(李子雄饰)去台湾与当地黑帮作伪钞交易,却遭谭成出卖,子豪最后向台湾警方自首,入狱三年。Mark得悉子豪被捕,孤身一人赴台为子豪报仇,却不幸中枪成了跛子,从此在帮会地位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台湾黑帮唯恐子豪在狱中向警方泄密,派人至香港绑架宋父,混战中老父丧命。宋子杰得知兄长所作所为,老父亦因他而死,遂对他及黑社会恨之入骨,发誓要铲除恶徒。

三年后,宋子豪出狱回到香港,决心弃暗投明、重新做人,从事出租车司机,但得不到子杰的谅解。锺柔出面调解兄弟关系,不想子杰无法走出子豪害死父亲的阴影,反而令子杰加深对兄长的怨恨。生活潦倒的Mark一心等待子豪回港重夺江山,却遭子豪拒绝。另一方面,当年出卖宋子豪的谭成现已成为黑社会老大,作贼心虚的他要求宋子豪合作,遭到拒绝,后来决定除去宋子豪和Mark两人。宋子豪忍无可忍,联合Mark盗取谭成制造伪钞的电脑磁带,随即交给宋子杰,又同时佯称以磁带与谭成做交易,计划在交易时把他活捉。早有准备的谭成未有上当,双方在码头展开枪战,宋子杰后来亦加入战团。枪战中,Mark遭谭成暗算而中弹身亡,宋子豪为了不连累弟弟,决定自己开枪击毙谭成,并从子杰腰间取出手铐戴上,兄弟两人冰释前嫌,双双走向早已包围此地的警察。

演员

编辑
  • 狄龙饰演宋子豪,以印刷伪钞为生的香港黑社会老大
  • 周润发饰演李马克(小马哥),香港黑社会大哥,亦是宋子豪的兄弟战友
  • 张国荣饰演宋子杰,香港警察,宋子豪之弟
  • 李子雄饰演谭成,宋子豪和李马克的手下
  • 朱宝意饰演锺柔,宋子杰的女友
  • 曾江饰演坚叔,出租車公司老板
  • 田丰饰演宋景文,宋子豪和宋子杰之父
  • 石燕子饰演姚先生,伪钞集团主脑
  • 良鸣饰演明叔,伪钞集团技师
  • 成奎安饰演谭成手下
  • 王侠饰演老汪,台湾黑社会叔父
  • 陈志辉饰演小汪,老汪的侄子,出卖宋子豪

另外,本片导演吴宇森和监制徐克分别客串台湾警长和音乐学院评判。[3]

制作

编辑

筹拍与改编

编辑

1973年,吴宇森加入嘉禾电影公司,当时他已有野心拍摄一部别树一帜且具一定剧情的英雄类电影,奈何嘉禾不接受这种正统题材戏,要求吴拍摄喜剧[4]。1983年,吴宇森在嘉禾的批淮下,拍摄他首部动作电影《英雄无涙[4]。但由于剧组使用真枪实弹拍摄,剧中一名演员因而中弹受伤,最终嘉禾把吴和此片一同雪藏[5]。吴宇森离开嘉禾后转投新艺城,却被公司指为守旧,甚至被派遣至台湾负责行政工作[5][6]。期间,吴宇森执导了《笑匠》和《两只老虎》,但均遇滑铁卢[6]。吴宇森在台湾工作时曾拜访徐克,两人讨论了1967年龙刚执导的黑白电影《英雄本色》,甚至翻拍的可能性[6][7][8]。徐克在电视行业打滚期间,曾提出两部计划书,一是重拍《英雄本色》,另一则是重拍《倩女幽魂》,但后来两者均被搁置[9]。后来,徐克眼见黑帮电影和动作电影在香港越来越受欢迎,当中《最佳拍档》(1982年)以高科技武器和精心编排的动作场面作招徕而稳占票房首位,《省港旗兵》(1984年)则夺得多项金像奖,于是萌生制作同类型电影的想法[10]。龙刚是其中一位徐克甚为喜欢的1960年代导演,而他执导的《英雄本色》更十分吸引徐,徐甚至向新艺城提出不制作喜剧、改为拍摄一些更具剧情的电影,但遭管理层反对[11]。后来徐克回到香港,开始思考改变喜剧垄断香港电影市场、寻找电影的其他出路、甚至推动整个行业发展的可能性[11]。1985年中期,适逢吴宇森因未能履行导演合同而返港,于是徐克向他提供机会,执导由自己所筹画的电影《英雄本色》[4][11][12]

“我想拍一部‘有性格’的戏。其实,我最向往的人物是古时的荆轲、聂政等。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佩服他们的地方,不是他们的刺杀事迹,而是他们肯付出生命去坚持的信仰,就是那种‘有义气’的表现。”
——吴宇森谈及故事角色[13]

电影剧本大纲由吴宇森和徐克一起构思,灵感主要来自龙刚执导的《英雄本色》,也参考了1975年的宝莱坞电影《墙》[14][15]。但是,徐克认为可以加入适量现代元素,以迎合当代人的口味[12][16][14]。原本徐克打算把故事改为描述关于三位女性角色的友谊,但吴宇森反对,并坚持剧本须围绕男性主角来构建,最终迫使徐克放弃自己的立场[17]。在设计剧本时,徐克向吴宇森提供很多灵感,又建议他把个人的真实情感放在电影里。吴宇森接受访问时也表示,由于担任导演的机会难得,因此他把当时在电影公司感受到的委屈、多年来朋友的支持以及个人信念都融入电影内,化作对白[8]。另一方面,吴宇森感到香港文化正被现代化所破坏,因此他打算在电影中展示“我们早已失去且必须带回来的东西”[12]。吴宇森又指法国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的《独行杀手》及其他犯罪电影也为他提供了不少创作灵感[18]

选角

编辑

电影故事以兄弟情为主轴,吴宇森、徐克以及电影工作室另一合伙人施南生须物色两位男性演员,徐克更表示希望每个角色都具真实感[16][19][20]。他们三人随即提议狄龙张国荣担任男主角,认为这两位演员在当时具备号召力,可吸引片商投资[21]。狄龙曾在邵氏兄弟拍摄多部武侠电影,不少更是由传奇导演张彻执导,成为著名影星[16][21]。然而,狄龙在1980年代陷入事业低谷,最终离开合作多年的邵氏[16][22]。吴宇森在邵氏担任副导演期间曾与狄龙合作,于是他亲自邀请狄参与演出,最终成功说服后者饰演宋子豪一角[21][23]。在遴选宋子杰一角时,徐克播放了1980年由粤语歌手张国荣和陈百强演出的电影《喝采[19]。吴宇森指张国荣在该片中演出自然,流露的表情和感觉也与戏中宋子杰吻合,认为他的“叛逆味道”十分适合此角,加上徐克十分欣赏他,故决定邀请他演出[19]。张国荣在看过剧本后发现角色虽然不讨好,但故事十分精彩,又能与狄龙等演员合作,因此同意接演[24]

配角李马克的原型来自1967年龙刚版《英雄本色》内的女律师[25]。初时徐克希望邀请杨紫琼扮演此角色,但碍于吴宇森反对,最后决定安排男性演员出演[17][26]。新艺城起初打算由当红演员林子祥饰演此角,奈何他当时已转投德宝电影公司,加上档期问题,终被婉拒[20][27]。后来,新艺城决定起用自家新人郑浩南,除了特地为他重新塑造角色外,更把该角命名为Mark哥(因郑的英文名是Mark)[27]。吴宇森虽然认为郑浩南欠缺角色的幽默,但仍然同意由郑接演,可惜最后郑为了演出徐克执导的《刀马旦》而婉拒[23][28]。最后,施南生提议起用周润发[20][27]。当时的周润发已在电视业界打响名堂,之后他进军电影业,并在1981年接拍由许鞍华执导的《胡越的故事》,但后来他接拍的电影口碑参差不齐,结果背负“票房毒药”的恶名[23][29]。吴宇森和徐克均认为周润发是饰演李马克的最佳人选[30]。吴宇森曾经在杂志上阅览有关周润发参与慈善工作援助孤儿的文章,又观看了他在《胡越的故事》内的表现,觉得他有高仓健阿兰·德龙的气质,充满正义感,与李马克的“现代骑士”设定吻合[25][29]。与新艺城多番交涉后,吴宇森成功说服公司改用周润发出演[29][30]。周润发看毕剧本后很喜欢,尤其看到“我衰咗三年(我倒霉了三年)”这句对白更是深受感动,认为写的正是自己,于是同意接演[23][25]

至于谭成一角,吴宇森和徐克等人都认为这个角色是非一般反派,善于隐藏于都市繁华之中,而非年迈且引人注目的“老江湖”[25]李子雄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后来在徐克穿针引线下认识了吴宇森[31]。吴认为他“样貌普通、似忠直却微微带点邪气”,加上他当时于邮政局工作,与电影毫无关联,两人均认为他是合适人选[25][31]。这同时是李子雄自训练班毕业后的首次演出[31]

摄制

编辑
 
新宁大厦是片中Mark哥与谭成相遇之地,现已拆卸

电影主体拍摄于1986年2月展开,在香港、台湾等地取景,为期45至60日[29][32]。电影预算为500至1,100万港元,在当时来说属于中高成本电影[14][33]。但是,张国荣加入剧组后曾多次私下询问吴宇森需不需要借钱[34]。吴宇森在本片故意强调暴力场面,用血、死亡令观众惊怕,从而令他们感到黑社会或无形极权势力的恐怖[14]。另外,吴宇森又在动作设计内加入双枪、浪漫化处理、歌舞式动作等元素,务求为观众带来新鲜感[8]。拍摄手法方面,吴宇森指他主要使用“美式拍法”,片中大多场面的交替镜头都是依照好莱坞方式设计而成,枪战场面则利用山姆·毕京柏的慢动作切出镜头[35]。电影的动作风格也有参考《公仆》、《省港旗兵》以及楚原作品的凌空枪击桥段[35]。电影拍摄期间曾遇上多方面困难,包括天气不佳、演员档期不合等[36]。剧中著名场景“枫林阁”取材自台中某间酒家[37],走廊则参考西门町实景的曲位[38]。由于实景枪战声量过大,很难找人出借,美术指导雷志良等人只好在香港搭建[37]。资金缺乏导致剧组无法购买物料,幸得正拍摄《卫斯理传奇》的奚仲文帮忙,借出部分建筑材料[37]。吴宇森指自己打算设计出香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枪战场面,为此他花了三星期来思考和设计该幕[25]。而在拍摄这幕时,吴宇森更利用了大量“张彻式”慢镜[38]

饰演李马克的周润发原本只给予电影公司十多日拍摄期,但期间他意识到电影气氛和感觉均不俗,断定此片有机会爆红,于是向吴宇森提出不计较片酬和日数[25][27]。吴宇森得悉后不断修改剧本,增加周润发的戏份,最终由配角拍成了第三男主角[27]。在剧本中,李马克妻子阿琼由薛芷伦饰演,当时亦已拍摄了数场有关她的戏份,但碍于片长关系最终在成片中被删去[25]。同样被删走的还有张国荣和朱宝意的激情床戏[25]。另外,吴宇森希望透过台湾警长的视角来展示牵涉道德的事情并非总是黑白分明,但由于演员表现达不到他心中所想,最后他唯有亲身上阵[39]。针对电影结局,吴宇森曾经考虑两个版本:一是由宋子豪处决谭成,另一则是由身为警察的宋子杰击毙谭成[19]。狄龙和张国荣均有提供意见[19]。狄龙认为所有事皆因自己而起,因此由自己出手是实属正常[19]。张国荣起初希望自己在这幕有所表现,但他后来认为身为执法者不能知法犯法滥用私刑,因此放弃最初的坚持[19]。剧组在昂船洲拍摄结局,当中有大量枪战和爆炸场面;由于该地邻近昂船洲海军基地,不少市民以为是军营爆炸而报警求助[40]

配乐

编辑

电影配乐由胡大为创作,音乐作曲则由顾嘉煇负责[41][42]。作家肯尼斯·E·霍尔(Kenneth E. Hall)认为即使吴宇森执导的电影配乐质素参差不齐,但观众也会记住电影中的标志性歌曲[43]。本片配乐多以口琴奏出,旋律幽怨、哀伤、温馨、近乎质朴,并随着电影推进逐渐增加辛酸感[44]。电影主题曲《当年情》由顾嘉煇作曲编曲,黄霑填词,张国荣演唱[45]。乐评人李勇认为此曲歌颂了江湖间的兄弟情义[46],游威则认为此曲跳出顾嘉煇一贯的小调格式,电影感十足[47]。词评人杨熙则认为此曲虽然是黑帮江湖电影的主题曲,但黄霑仍想写情歌,于是使用了暧昧含糊的措辞[48]

至于本片的插曲,即电影中“枫林阁”一幕之背景音乐,则为由陈宏作曲、王秀英填词、台湾台语女歌手陈小云演唱的1986年台语流行曲《免失志》。[49][50]

反响

编辑

发行

编辑

《英雄本色》上映前不被看好[22]。由于吴宇森之前执导的数部电影皆不卖座,因此新艺城对他的一举一动十分敏感,新艺城老板之一的石天甚至一度扬言要把电影底片烧掉[22]。发行前夕,新艺城邀请记者参加试映会,电影结束后大批记者鼓掌以示欣赏[51]。首映礼上,电影结束后观众掌声和叫喊声此起彼落,有份出席的周润发形容观众散发着兴奋的气氛,“这在香港电影中并不常见”[52]。1986年8月2日,电影于香港23家戏院上映[53]。影评人韦一峰在《电影双周刊》撰文,指电影排在暑假第三档期,只得廿多家戏院播放,加上之后还有《刀马旦》压阵,认为此片不被新艺城重视[53]。上映当日,吴宇森偕同狄龙、周润发、李子雄、朱宝意等演员为该片宣传,招待影迷乘搭直升机环游香港[54]。同月8日,狄龙等演员前往台湾宣传本片[54]

然而,在约两个月的播映期内,电影意外地获得3,400多万港元票房,位居1986年电影首位[1][53]。首周电影收入达1,100万港元,打破香港最高票房保持者《福星高照》(1985年)同期1,000多万的纪录[注 1]。电影在第四周收获近五百万港元;而在第五周结束前,电影还有近三百万港元收入[53]。此时,电影票房已达3,200多万港元,打破了《福星高照》保持了十八个月的票房冠军纪录[53]。由于靠近《刀马旦》的首映期,因此电影需要让出原本的院线,转由另外七家戏院接力放映[53]。电影在第六周仍有110多万收入[53]。当时香港共有530万人口,以每张戏票售价20港元来计算,几乎每三人就有一人入场观看本片[52]

电影上映后不久,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便推出了本片的VHS录像带[55]。1993年,钜星录像发行(香港)有限公司推出本片DVD[56]。2016年,适逢电影上映三十周年,千𪟝企业有限公司推出本片4K修复版蓝光影碟[57][58]。另外,新艺城影业曾于1987年出版《英雄本色》改编漫画,由新视觉特技工作室制作[59]

评价

编辑

《英雄本色》颇受好评,大多影评人赞扬电影故事和演员演技。扉白在《大公报》撰文,形容电影除了描写黑社会题材必有内哄复仇外,还加入江湖情义、友情亲情矛盾、正邪交错等元素,加强加深了整部作品的张力和内涵,使其有别于普通的黑社会题材电影[60]。总结时他提到,电影作为黑社会题材作品,必有很多“火爆”的枪战场面,但同时导演也增添了不少描述友情、亲情、爱情的戏分,两相配合下“奠定了此片的卖座条件”[60]。《华侨日报》刊登署名释灵的影评,大赞三位主角的演技各有千秋,在落泊失意时更是更上一层楼[61]。另一方面,他宣称故事描绘的兄弟情感人,由此带入朋友情义更是震撼人心,而除了文戏之外,血腥的暴力场面亦带有一定美感[61]

《英雄本色》触及男人的父子情、兄弟情、朋友情、男女情、冤屈受害之情与报仇雪恨之情,堪称多情而善感之作。
——石琪,《明报晚报》[62]

石琪在《明报晚报》撰文,大赞本片剧情和演员演技,而且它对人物、情理、动作、画面的处理以及摄制水平均比同类旧片有显著进步。在剧情方面,他称电剧集合了友情、亲情、出卖等老旧的江湖恩仇元素,但吴宇森拍摄时投入了感情,赋予它血肉和色彩,最终构成强烈的通俗感染力。而在演技方面,他认为三人的演出有一定化学作用,甚至成功地构成风尘三侠:狄龙的演技曾被认为是“宜古不宜今”,但事实证明只要有合适的剧本他仍能在时装片发挥吸引力;周润发是整片最“姿整作状”的角色,但“英雄落难”时也最令观众震惊和感动;张国荣虽然经常胡乱对兄长发脾气,但他对女友并不粗暴,依然得人好感。但是,他认为本片为了迎合观众口味而违背情理,加入不少夸张和愚蠢的情景,最后大搞史泰龙式报仇来赚人热泪,而牺牲了常理以及“流血不流泪的真正英雄本色”。在总结时,他声称此片在控制观众情绪上展现出颇佳技巧,花样甚多,比史泰龙的《浴血擒魔》更丰富好看。[63]

影评人杰夫·M·安德森(Jeffrey M. Anderson)赞扬电影剧情,声称它透过巨大的过度情绪爆发和歌剧式暴力为观众带来惊喜,又指导演未有在电影中加入汽车追逐战或大象逃跑等场面来令故事变得更加离谱,而是在其中倾注更多纯粹的情感[64]。安德森甚至形容此片是香港的《星球大战》,震撼票房,打破所有纪录,并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64]。《奥斯汀纪事报》刊登马尔克·萨夫洛夫(Marc Savlov)的影评,指电影既没有《喋血双雄》的精细打磨,又缺乏如《喋血街头》般引人注目或复杂的风格,但它仍能满足观众对于吴宇森的期望[65]。总结时,萨夫洛夫提及电影将萎靡不振的吴宇森推往香港电影的第一线,同时在亚洲电影界树立了一颗新星,更声称任何对香港电影感兴趣的人都需要观看本片[65]。《帝国杂志》给予电影四颗星(五颗星满分),指本片核心是描写狄龙(黑帮大哥)和张国荣(警察)的兄弟关系,却被周润发以咬火柴的黑帮分子一角抢尽风头[66]。另一方面,杂志又称本片尽管没有《喋血双雄》和《辣手神探》那么好看,但仍然具备一定冲击力[66]。作家丽莎·莫顿英语Lisa Morton大赞周润发在本片中的演技,认为他的深情演出甚至掩盖了狄龙和张国荣的锋芒,而他由衣冠楚楚、爱开玩笑的情圣到残废、绝望的低下阶层的转变更是本片的推动力[67]。故事方面,她认为狄龙饰演的宋子豪为了“保住面子”而甘愿地接受大量辱骂和伤害,导致剧情危险地偏向通俗剧[67]。另外,她又指本片虽然由徐克监制,但与其他同由他监制的作品相比,本片几乎没有反映徐的个人特色主题或风格[68]

奖项和提名

编辑
年份 组织 奖项 获奖者/获提名者 结果 来源
1986 第23届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英雄本色》 提名 [69][70]
最佳导演 吴宇森 获奖
最佳男主角 狄龙 获奖
周润发 提名
最佳男配角 李子雄 提名
最佳摄影 黄永恒 获奖
最佳剪辑 金马 提名
最佳录音 新艺公司 获奖
最佳原著音乐 顾嘉煇 提名
1987 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 《英雄本色》 获奖 [69][71]
最佳导演 吴宇森 提名
最佳男主角 狄龙 提名
周润发 获奖
最佳男配角 李子雄 提名
最佳新人 提名
最佳编剧 吴宇森 提名
最佳摄影 黄永恒 提名
最佳剪辑 金马 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 雷志良 提名
最佳电影配乐 顾嘉煇 提名
十大华语片 《英雄本色》 获奖

主题分析

编辑

作家丽莎·莫顿指《英雄本色》与1972年美国电影《教父》同样是对黑帮神话的解构[67]。莫顿认为这两部电影都把黑帮视为本质上的商业组织,黑帮份子则是商人[67]。但是,两者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叙事风格,本片在遵守黑帮电影的规则同时也企图彻底摧毁它们[67]。作家肯尼斯·E·霍尔也称本片在某程度上可以被解读为后教父模式下的直接黑帮作品,即是将三合会生活戏剧化、浪漫化,以及存在“好”老板以及忠心和叛逆的“儿子们”[72]。本片甚至可被视为骑士文学的后期作品,只不过骑士被黑帮份子和警察取代,两者在正义必须获胜的战争中处于对立面[72]

霍尔认为本片专注于家庭和个人关系,并强调儒家忠诚和服务的阶级制度[72]。他声称吴宇森在本片建立了平衡的家庭“镜像集”,一面是基于伪装成背叛的忠诚,一面则是基于伪装成忠诚的背叛[73]。针对这种平衡,吴宇森加入了李马克一角,作为解决表象与真理之间冲突的焦点[73]。当李马克单人匹马前往台湾为宋子豪报仇时,好坏家庭之间的道德僵局被打破,两者动态因而改变,同时促使宋子杰的成长[73]。同时,吴宇森也利用了父亲的角色来强调黑道教父与下属之间的机会主义剥削,以及原生家庭父亲担心子女而于心不安的处境[74]。影评人冯若芷称本片存在两个对立的社会,一种是浪漫的个人英雄社会,另一种是无分彼此上下的社会[75]。所有英雄片都一直强调封闭的英雄社会,片中主角毫无选择余地,无法摆脱成为英雄去干一番大事的命运[75]。然而,本片企图打破纯浪漫的英雄主义,在塑造英雄社会之余,同时创造了该社会以外的生活方式,即是由大时代中的小人物担任主角的布莱希特式社会[75]

宋子豪和谭成前往台湾与当地黑帮份子交易,却被谭成出卖。霍尔认为吴宇森选择这个地点,而非香港、澳门、日本等地,某程度上与他当年被新艺城“背叛”和“囚禁”于台湾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霍尔又表示如果把宋子豪一角视为吴宇森的分身,那么台湾警长就会成为作家卡尔·弗朗西斯·开普勒(Carl Francis Keppler)口中的“第二自我”,扮演着精神审查员的角色。剧中台湾警长告诫宋子豪不要再度被囚,仿佛是吴宇森寄语自己离开台湾后就不要再次回去。[72]

影响

编辑

行业影响

编辑

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香港电影现代化以后,喜剧及动作片这两类型一直稳占市场地位[76]。然而,《英雄本色》推出后大放异采,催生了大量警察片与黑帮枪战片,例如王家卫的《旺角卡门》(1988年)、杜琪峯的《城市特警》(1988年)、张同祖的《再战江湖》(1990年)等[77][78]。另一方面,不少电影制作人亦试图复制本片带来的票房现象,当中林岭东的《龙虎风云》(1987年)便是其一成功例子[79]。石琪指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在十多年间一直被诙谐动作片垄断,至今才被悲情动作片击倒,反映观众口味已经转变[80]。他也声称,本片再度重振文武生在电影市场的地位,冲破丑生武生称霸多年的局面[80]。电影理论家大卫·博维尔英语David Bordwell表示,犯罪片在1980年代中期成为香港主流的动作类型电影,很大程度上是本片卖座成功使然[81]。《帝国杂志》亦宣称本片把香港电影从双节棍引领至枪支和炫酷风衣的时代,同时开启了吴宇森和周润发的职业生涯[66]

本片取得空前成功后,吴宇森打算制作另一部同类型电影[82]。吴宇森本来为本片写了前传,详细描述李马克在越南和香港的生活,但后来被徐克说服执导续集,剧本改以新艺城老板石天饰演的龙四为核心[82]。续集《英雄本色II》于1987年上映[83]。然而,《英雄本色II》对吴宇森来说是艺术上的失败,加上得知徐克有意自监自导第三作,他因而萌生退意[84]。系列第三集《英雄本色III夕阳之歌》于1989年上映。吴宇森离开新艺城后后自立门户,并以原属本片前传的剧本拍成《喋血街头》[84][85]

随着电影成功,周润发的人气也更上一层楼,片约由以往的每年两部增至每年十部[86]。在1986至1989年间,周润发便出演了三十多部电影,不少更打入票房榜前十,估计合共收获3.17亿港元票房,数字远超著名动作影星成龙两倍,彻底洗脱“票房毒药”的污名[87]。另一方面,凭借武侠电影而成名的狄龙在邵氏电影王国分崩离析之际变得毫无用武之地;然而,《英雄本色》却为其渐趋平淡的演戏生涯再掀高潮,他东山再起的消息亦震撼了整个影坛,此片同时成功地为他转换银幕形象,摆脱昔日的“大侠”身影[88]

文化影响

编辑

本片上映后,观众对于当中黑帮兄弟之间崇高的忠诚和荣誉感到震惊,甚至令戏中部分用词成为香港俚语。例如,不少人在问候他人或向其开玩笑时会昵称其为“哥”(即片中李马克的尊称)。此外,年轻男性观众对于片中李马克的潇洒印象深刻,故开始模仿角色的穿着配搭,穿上黑色大衣,佩戴太阳眼镜。这个潮流还使某一品牌的太阳眼镜在数周内火速售罄。作家凯伦·方(Karen Fang)认为,电影为观众提供迷人且明确的现代城市人身份,而它与以往的武打电影不同,观众很容易便能透过消费者模仿来获得。[89]

在1998年以前,韩国政府基于多种因素而实施严格的进口电影配额制度,变相促成港产电影填补市场空缺,吸引了大量韩国忠实观众。《英雄本色》于1987年在韩国首映,并在2008年和2016年重映,至今仍是韩国最卖座的香港电影。同时,电影令狄龙,周润发和张国荣在韩国的知名度大幅上升,片中的暴力美学和黑帮元素催生了当地无数的黑帮片,主题曲更成了当年家传户晓的外语歌。[90][91]

不少戏剧作品也借用本作的场景和对白作戏仿。在1987年王晶执导的喜剧《精装追女仔》中,坚记车房便影射本作的联合出租車公司,同时它亦有不少桥段借用原作(例如坚叔收留豪哥一幕)[92][93]。1993年同由王晶执导的《追男仔》则戏仿本作“血洗枫林阁”一幕,但把原本的酒家设定改为妓院[78]。而在1996年周星驰李力持共同执导的《食神》中,主角史提芬周“夺回失去的东西”的渴望直接呼应了本作李马克的台词[78]。在2018年电影《无双》中,周润发的双枪造型直接致敬本作,片尾对白则与本作互相呼应[94]。2019年韩国电影《极限职业》则在结尾时插播《英雄本色》的音乐《当年情》,藉以向本片致敬[95]。2022年香港电视娱乐制作的剧集《IT狗》也有重演本片宋子豪在停车场重遇李马克的一幕[96]。另外,不少海外制片商曾经重拍本作,其中包括1994年印度电影《感情的火焰英语Aatish: Feel the Fire》、2010年韩国电影《英雄本色:无敌者朝鲜语무적자》、2018年中国电影《英雄本色2018[97][98]

剧中有一句经典对白,出自饰演宋子豪的狄龙,“我冇做大佬好耐啦!”(大意:我很久没做大哥啦!)该对白在32年后由其子谭俊彦在2018年剧集《特技人》中说出来。

时间考验

编辑

不少媒体将《英雄本色》评为经典电影。联合新闻网旗下的《鸣人堂》刊登影评人陈炜智的回顾文章,他指这套经典的英雄热血电影在当年引起极大回响,虽然三十年后重温时发现破绽处处,但整体实在扣人心弦[99]。电影神搜发布署名“人文电影的追寻”的回顾影评,他宣称《英雄本色》是套经典电影,地位无可撼动,甚至以其他电影的引用来佐证此片“影响力之久远乃是超越时间和国界”[100]。李卓伦在《大公报》发文,指片中的枪战场面除了成为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还启发了不少外国导演,时至今日不少好莱坞电影的枪战场面仍留有《英雄本色》的痕迹[101]。杂志《视觉崇拜》(Visual Cult)评选最佳香港动作片,《英雄本色》获评为第3位,文中称它很大程度上促成英雄血腥片的诞生,是部必看电影[102]。2005年,本片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选入最佳华语电影一百部名单[103]。2011年,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主办影史百大华语电影选举,本片位列第17位[104]。同年,本片获香港电影资料馆选为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电影[105]。2022年,《Time Out》杂志评选“百大香港电影”,本片名列第3位[106]。评论汇总网站烂番茄共收集本片14篇评论,“新鲜度”为93%,平均评分7.3(最高10分),观众评价则获得89%的分数[107]Metacritic根据七篇评论打出平均分78(最高100),代表“普遍好评”[108]

注释和参考资料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福星高照》于1985年农历新年假期推出,由嘉禾和邵氏联手制作,共有39家戏院放映[5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986 香港票房. 中国电影票房榜.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5) (中文(中国大陆)). 
  2. ^ 卢非易. 1986年影片獲利(售票數)集中度一覽表. 台湾电影观众观影模式与电影映演市场研究:1980-1999. 2000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4-21) –通过台湾电影数据库. 
  3. ^ Fang 2004,第142页.
  4. ^ 4.0 4.1 4.2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27页.
  5. ^ 5.0 5.1 Bliss, Michael; 萧恒(翻译). 在子彈之間:吳宇森電影的道德與宗教.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2010-05-03 [2022-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4) (中文(香港)). 
  6. ^ 6.0 6.1 6.2 Hall 2012,第69页.
  7. ^ Fang 2004,第8-9页.
  8. ^ 8.0 8.1 8.2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33页.
  9. ^ 王玉 2013,第75页.
  10. ^ Fang 2004,第9-10页.
  11. ^ 11.0 11.1 11.2 Morton 2001,第63页.
  12. ^ 12.0 12.1 12.2 Fang 2004,第10页.
  13. ^ 香港电影美术学会 2005,第266页.
  14. ^ 14.0 14.1 14.2 14.3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28页.
  15. ^ 《英雄本色》35周年祭 揭開鮮為人知秘聞. on.cc东网. 2021-08-04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中文(香港)). 
  16. ^ 16.0 16.1 16.2 16.3 Hall 2012,第70页.
  17. ^ 17.0 17.1 Hall 2012,第69-70页.
  18. ^ Elder 2005,第65页.
  19. ^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34页.
  20. ^ 20.0 20.1 20.2 汪曼玲 & 黄百鸣 2015,7:30-8:38.
  21. ^ 21.0 21.1 21.2 Fang 2004,第11页.
  22. ^ 22.0 22.1 22.2 张怡文; 倪有纯. 吳宇森讓周潤發爆紅 「英雄本色」卻差點被新藝城燒掉. 中时新闻网. 2018-02-19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中文(台湾)). 
  23. ^ 23.0 23.1 23.2 23.3 许育民. 【英雄本色】吳宇森將失意投放戲中 難忘張國榮的叛逆演出. 香港01. 2017-11-08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中文(香港)). 
  24. ^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32页.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娛樂專題:《英雄本色》30年集體回憶. on.cc东网. 2016-09-05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中文(香港)). 
  26. ^ Morton 2001,第64页.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陈月媚. 黃百鳴破票房毒藥 發哥執三攤 Mark哥彈起紅30年. 苹果日报. 2018-01-25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中文(香港)). 
  28. ^ 55歲鄭浩南Keep住爆肌 惡霸變柔情住家暖男. 晴报. 2019-04-10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4) (中文(香港)). 
  29. ^ 29.0 29.1 29.2 29.3 Fang 2004,第12页.
  30. ^ 30.0 30.1 Morton 2001,第63-64页.
  31. ^ 31.0 31.1 31.2 Renee Wu. 李子雄 「英雄型」反派. Metro Pop. 2018-05-31 [2022-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2) (中文(香港)). 
  32. ^ 朱寶意為張國榮趕拍英雄本色. 华侨日报 (香港). 1986-02-25: 第8张第2页 (中文(香港)). 
  33. ^ Fang 2004,第11-12页.
  34. ^ 沈洛嘉. 英雄本色35周年|吳宇森傾盡身家開拍 張國榮入組即問︰要借錢?. 香港01. 2021-05-15 [202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7) (中文(香港)). 
  35. ^ 35.0 35.1 博维尔 2020,第85页.
  36. ^ 陈廷清 & 雷志良 2021,10:58-11:10.
  37. ^ 37.0 37.1 37.2 陈廷清 & 雷志良 2021,17:45-19:16.
  38. ^ 38.0 38.1 香港电影美术学会 2005,第268页.
  39. ^ Fang 2004,第113页.
  40. ^ 陈廷清 & 雷志良 2021,17:08-17:28.
  41. ^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25页.
  42. ^ 张志伟; 罗展凤. 悼:電影幕後英雄 顧嘉煇的音樂本色. 明报. 2023-01-08 [2023-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9) (中文(香港)). 
  43. ^ Hall 2012,第157页.
  44. ^ Hall 2012,第158页.
  45. ^ 王玉 2013,第74页.
  46. ^ 李勇 2012,第15页.
  47. ^ 游威. 我的八十年代-顾嘉辉的“明日之歌”. 新浪娱乐. 2005-08-31 [2022-06-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3) (中文(中国大陆)). 
  48. ^ 杨熙 2016,第104-106页.
  49. ^ 周潤發靠此片鹹魚翻身、劉在錫一聽主題曲就瘋掉!你不能錯過《英雄本色》的10大理由. Yahoo奇摩电影戏剧编辑部. 2022-04-01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50. ^ 영웅본색 삽입곡(英雄本色揷曲) - 陳小雲(진소운) - 免失志(면실지 : 뜻을 잃지 마) Full Version【가사번역】 풍림각의 복수. YouTube. 2020-10-12 [2023-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22). 
  51. ^ 陈廷清 & 雷志良 2021,15:05-15:18.
  52. ^ 52.0 52.1 Fang 2004,第37页.
  53. ^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31页.
  54. ^ 54.0 54.1 英雄本色宣傳手法別緻 招待影迷搭直升機. 华侨日报 (香港). 1986-08-04: 第5张第1页 (中文(香港)). 
  55. ^ Ying hsing pen se. WorldCat.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英语). 
  56. ^ A better tomorrow (英雄本色) DVD. WorldCat.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8) (英语). 
  57. ^ A better tomorrow (英雄本色) Bluray. WorldCat.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英语). 
  58. ^ 千𪟝企业在2016年6月30日的动态
  59. ^ 杨维邦; 黄少仪 (编). 第三章:連環圖. 香港漫畫圖鑑1867-1997. 香港: 非凡. 2017: 121. ISBN 978-988-8420-95-7. 
  60. ^ 60.0 60.1 扉白. 激情火爆 雅俗共賞——談《英雄本色》. 大公报 (香港). 1986-08-05: 12 (中文(香港)). 
  61. ^ 61.0 61.1 释灵. 英雄本色 三主角演技出色. 华侨日报 (香港). 1986-08-07: 第3张第3页 (中文(香港)). 
  62. ^ 罗卡 1997,第61页.
  63. ^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29-130页.
  64. ^ 64.0 64.1 Anderson, Jeffrey M. A Better Tomorrow (1986). Combustible Celluloid.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65. ^ 65.0 65.1 Savlov, Marc. A Better Tomorrow. Austin Chronicle. 1993-03-05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4) (英语). 
  66. ^ 66.0 66.1 66.2 Morrison, Alan. A Better Tomorrow Review. Empire Magazine. 2000-01-01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6) (英语). 
  67. ^ 67.0 67.1 67.2 67.3 67.4 Morton 2001,第61页.
  68. ^ Morton 2001,第60页.
  69. ^ 69.0 69.1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24页.
  70. ^ 第23屆金馬獎入圍得獎. 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 1986-11-29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5) (中文(台湾)). 
  71. ^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及得獎名單. 电影双周刊. 1987-04-24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中文(香港)). 
  72. ^ 72.0 72.1 72.2 72.3 Hall 2012,第74页.
  73. ^ 73.0 73.1 73.2 Hall 2012,第71页.
  74. ^ Hall 2012,第73页.
  75. ^ 75.0 75.1 75.2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54-155页.
  76. ^ 博维尔 2020,第125页.
  77. ^ 博维尔 2020,第58, 215, 299页.
  78. ^ 78.0 78.1 78.2 Fang 2004,第49页.
  79. ^ Fang 2004,第48页.
  80. ^ 80.0 80.1 电影双周刊 2013,第130页.
  81. ^ 博维尔 2020,第171页.
  82. ^ 82.0 82.1 Hall 2012,第75页.
  83. ^ 博维尔 2020,第83页.
  84. ^ 84.0 84.1 Hall 2012,第77页.
  85. ^ 博维尔 2020,第83-84页.
  86. ^ Fang 2004,第42页.
  87. ^ Fang 2004,第42-43页.
  88. ^ 中华民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 1987,第62页.
  89. ^ Fang 2004,第39-40页.
  90. ^ 韩剧阿揪西. 【文化專題】從「哈港」到「韓流」:4位在韓國具影響力的香港導演. 欧搜哇ohsowow. 2023-02-20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台湾)). 
  91. ^ Law, Janette. 張國榮 Leslie Cheung 當年的影響力!就連韓國天團巨星都要靠邊站. Harper's Bazaar. 2023-04-01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5) (中文(香港)). 
  92. ^ 梁启智. 尋找曾江的「堅記車房」. 独立媒体. 2022-05-02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中文(香港)). 
  93. ^ 陈颖思. 精裝追女仔|三個角色同一人演 呢位客串演員竟然係三級片導演. 香港01. 2022-06-14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中文(香港)). 
  94. ^ 王诵贤. 【無雙】隱含周潤發經典電影 發哥反問莊導:唔搵我可以搵邊個做. 香港01. 2018-10-08 [2022-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2) (中文(香港)). 
  95. ^ 杨景婷. 《雞不可失》導演自爆是星爺鐵粉 影帝柳承龍奇葩被封「神經病」. 明潮M'INT. 2019-03-02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中文(台湾)). 
  96. ^ IT狗|向《英雄本色》致敬 凌文龍陳湛文爆笑重演經典場面. am730. 2022-01-20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 (中文(香港)). 
  97. ^ Bitel, Anton. Heroic Bloodshed: how Hong Kong’s style was swiped by Hollywood. British Film Institute. 2019-07-11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2) (英语). 
  98. ^ 许育民. 【英雄本色2018】王大陸做Mark哥 最親切都係有林雪. 香港01. 2017-11-07 [2023-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中文(香港)). 
  99. ^ 陈炜智. 《英雄本色》重回大銀幕(三):回首1986年的金馬獎. 联合新闻网. 2022-04-05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8) (中文(台湾)). 
  100. ^ 人文电影的追寻. 【影評】《英雄本色》:無法復刻的經典,無可取代的張國榮. 电影神搜. 2022-04-07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7) (中文(台湾)). 
  101. ^ 李卓伦. 談《英雄本色》版本. 大公报. 2010-04-24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通过香港影评库 (中文(香港)). 
  102. ^ Baltazar, Tyrone. Best Hong Kong Action Movies. Visual Cult Magazine. 2023-05-14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英语). 
  103. ^ 最佳華語片一百部. 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 2005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中文(香港)). 
  104. ^ Cremin, Stephen. Horse announces greatest Chinese films. Film Business Asia. 2011-01-27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4) (英语). 
  105. ^ 電影資料館推選「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影星任達華出任節目大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2011-09-19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中文(香港)). 
  106. ^ The 100 best Hong Kong movies. Time Out. 2022-03-12 [2022-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英语). 
  107. ^ A Better Tomorrow (1986). Rotten Tomatoes.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2) (英语). 
  108. ^ A Better Tomorrow 1991. Metacritic.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4) (英语). 
文献
  • 中华民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 中華民國電影年鑑 1987 (PDF). 台湾: 中华民国电影年鉴编辑委员会. 1987 [2023-03-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0-07) (中文(台湾)). 
  • 罗卡 (编). 吳宇森“英雄系列”與林嶺東“風雲系列”之比較. 光影繽紛五十年:香港電影回顧專題 (第2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香港: 市政局. 1997: 60–66. ISBN 978-962-7040-58-3 (中文(香港)). 
  • Morton, Lisa. The Cinema of Tsui Hark.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2001. ISBN 978-0-7864-0990-7 (英语). 
  • Fang, Karen. John Woo's A Better Tomorrow.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62-209-652-2 (英语). 
  • Elder, Robert K. John Woo: Interviews. Jackson, MS: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5. ISBN 1-57806-776-6 (英语). 
  • 香港电影美术学会 (编). 繁花盛放─香港電影美術(1979-2001). 香港: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5. ISBN 962-04-1870-0 (中文(香港)). 
  • Hall, Kenneth E. John Woo: The Films 2nd. Jefferson, NC: McFarland & Company. 2012. ISBN 978-0-7864-4040-5 (英语). 
  • 王玉. 歌影江湖:黃霑X大導演X影壇眾星. 香港: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3. ISBN 978-988-8200-62-7 (中文(香港)). 
  • 电影双周刊 (编). 張國榮的電影世界1 (2013年修訂版). 香港: 电影双周刊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3. ISBN 978-988-15143-3-2 (中文(香港)). 
  • 杨熙. 香港詞人系列──黃霑. 香港: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16. ISBN 978-988-8420-27-8 (中文(香港)). 
  • 大卫·博维尔.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增訂版). 由何慧玲、李焯桃翻译. 香港: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2020. ISBN 978-962-8271-75-7 (中文(香港)). 
  • 李勇. 吴宇森电影中独特的影音传达. 电影评介. 2012, (23): 14–15.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3.008 (中文(中国大陆)). 
影音媒体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