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荫鼎

臺灣藝術家

蓝荫鼎台湾话Nâ Ìm-tíng,1903年10月13日—1979年2月4日),台湾知名水彩画家,出生于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多次入选帝展台展,曾经担任中华电视公司董事长。

蓝荫鼎
Nâ Ìm-tíng
出生1903年10月13日
日治台湾宜兰厅罗东支厅罗东区阿束社
逝世1979年2月4日(1979岁—02—04)(75岁)
 中华民国台北市
墓地 中华民国台北市中山区大直福山墓园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03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79年)
知名于绘画
配偶吴玉霞[1]

生平

编辑

1903年出生于台湾日治时期宜兰罗东阿束社,父亲蓝钦为罗东姓蓝仔底望族蓝火焰派下长房蓝启泰(田碧)之子,蓝钦为清代秀才,娶武秀才刘三桂之女刘治为偏房,生子荫鼎。1914年蓝荫鼎自罗东公学校高等科毕业,1920年起在罗东公学校(现罗东国小)当任美术专员。1921年与宜兰头城人吴玉霞结婚。1924年4月,日籍画家石川钦一郎奉命赴宜兰视察美术教育,在罗东发掘蓝荫鼎的绘画天赋,即收为门徒,并推荐转往台北第一(今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第二高等女学校(已废校)任教。石川钦一郎是水彩画家,蓝荫鼎亦以水彩为终生志业。1926年,蓝荫鼎参加日本最具权威的帝国美术展览会,荣获入选的殊荣。1929年蓝荫鼎作品〈街头〉与陈澄波作品〈早春〉入选日本第十届帝展。日治时代晚期,蓝荫鼎曾改名“石川秀夫”。

蓝荫鼎以水彩画为主要创作,默默参与美术活动,不引领风骚,不卷入运动,独来独往,一手闯出特有的水彩画风,作品曾在日本、法国、英国、菲律宾、意大利、美国、泰国、新加坡展出,为台湾首位应邀访美的艺术家。蓝荫鼎曾任联合国艺术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品有“养鸭人家” (1966年,剑桥美术馆收藏)。1962年日内瓦国际艺术年鉴推举为“当代全世界二十五位最杰出艺术家”之一。1971年,欧洲艺术评论学会美国艺术评论学会将他选入第一届“世界十大水彩画家”之一。蓝荫鼎的作品以台湾本土的农村美景为题材,有“讴歌快乐农村的水彩画家”、“画我故乡的文化大使”之誉。他以中国水墨画精髓创造崭新的水彩画意境,被大量翻印成日历、贺年卡、画册等印刷品,画作广为流传。

1951年,蓝荫鼎创办《丰年半月刊》,希望利用发行刊物,教导和农民息息相关的知识,让技术提升、生产力增加;至今仍在发行。1960年代晚期和1970年代,蓝荫鼎曾于台湾电视公司(台视)和中华电视台出任要职,曾任中华电视台董事长。他在画作之外的文学作品,以《宗教与艺术》、《艺术与人生》、《鼎庐小语》这三本书最为知名;《鼎庐小语》中的一篇文章〈饮水思源〉,曾被收录于国立编译馆《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第19课,属于选读篇目。

1979年2月4日凌晨3点31分,蓝荫鼎家人发现其心脏有异,叫来救护车至蓝家将蓝荫鼎送往台北荣民总医院;蓝荫鼎抵达医院前就已逝世,享年76岁。1979年2月10日,华视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推举易劲秋继任董事长。

评价

编辑

有学者认为蓝荫鼎是台湾美术史上的“孤星”。《日据时代台湾美术运动史》作者谢里法形容蓝荫鼎:“双脚踩的是乡野的泥土,双手沾的却是社会最上层的光和彩。”蓝荫鼎坚持,农村就是他的生命、就是他的生活;作为水彩画大师,他眷念于家乡的万般景物,他始终坚持乡土路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陈中陵. 豐年、水彩、基督徒:藍蔭鼎的信仰故事. 基督教论坛报. 2019-06-12. 

外部链接

编辑
前任:
刘阔才
华视董事长
1973年4月—1979年2月
继任:
易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