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恩楼
赖恩楼(英语:Lai Yan Lau),是位于香港香港岛中西区上环的一个屋苑,也是香港房屋协会第二个落成市区改善计划屋苑,门牌号码为皇后大道西42-56号,1980年落成入伙。赖恩楼这名称是来自房协创办人之一、前耶稣会香港区会长赖诒恩。该住宅共有一百个单位,除有四十个是给受重建影响的市民和房协出租屋邨居民优先购买外,剩余的六十个单位以市值价格公开发售。现时单位与其他同类计划大部分楼宇一样,可以透过自由市场公开转售。[1]
赖恩楼 Lai Yan Lau | |
---|---|
概要 | |
类型 | 市区改善计划 |
地点 | 香港中西区 |
地址 | 上环皇后大道西42-56号 |
托建方 | 香港房屋协会 |
入伙年份 | 1980年(44年楼龄)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1 |
其他信息 | |
住宅套数 | 100 |
网站 | |
赖恩楼 |
历史
编辑由皇后大道西战前旧楼重建而成的赖恩楼楼高廿层共一百个单位,地下及二楼分别为商店及老人院,占地面积549平方米,是房协继石塘咀美新楼后的市区改善计划项目。[2]赖恩楼这名称是来自房协创办人之一赖诒恩(Rev. Thomas Francis Ryan, S.J.,1889年12月30日-1971年2月4日,又译“赖恩”),其曾任署理农林署长、耶稣会香港区会长,亦跟何明华等人先后共同创办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之前身“紧急难民救济会”及房协,此外也协助成立蔬菜统营处和社会福利署。[3]1943年二战时期,赖神父退到桂林期间,更曾与巴金就道德和生活的问题展开过辩论。[4]
1978年3月,房协在辖下出租屋邨贴通告,率先让屋邨居民申请赖恩楼及湾仔爱群阁单位,同时邀请其他受市区改善计划影响的市民购买,单位建筑面积330至560平方英尺,实用面积263至436平方英尺。[5]在邀请上述人士购买并成功售出四十个单位后,剩余的六十个单位,在同年11月4日至15日公开接受认购,售价137,000至294,500港元,当时预计翌年8月完工。[6]在申请期首日,房协在赖恩楼地盘派出了六千份申请表。[7]到申请期完结时,房协共派出1.6万份表格,收回数目有4,600份,故此需要在12月初进行抽签选出买家。[8]
由于前一个项目美新楼曾出现有买家未入伙便随即转售的炒楼投机行为,故此房协限制买家在建筑完工及付清楼价后,才可以将买卖合约之权益转售予他人。[9]因为工程受阻,赖恩楼推迟至1979年年底完工,[10]其后到1980年3月才能入伙。[11]房协后来一度计划兴建赖恩楼第二期,并跟市政事务署和医务卫生署合作发展,惟最终未有实现。[12]
途经之公共交通服务
编辑邻近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鲁嘉裕. 【西環三屍】西園曾發生多宗命案 房協首批市區改善計劃樓宇. 香港01 (2019-02-26). [2020-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 ^ 住戶無力承購新樓 市區改善計劃碰壁. 工商晚报. 1976-03-18.
- ^ 賴詒恩神父. 天主教香港教区档案处. [2020-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 巴金生平及文学活动事略[1930——1949]. 央视网文化频道. [2020-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2).
- ^ 房屋協會貼通告賣樓. 大公报. 1978-03-21.
- ^ 大道西賴恩樓明年落成 房屋協會推出六十單位公售 申請購樓表格今起在地盤派發. 大公报. 1978-11-04.
- ^ 屋協賴恩樓昨日起接受申請認購 派出六千份申請表 日後抽籤決定買主. 大公报. 1978-11-04.
- ^ 賴恩樓六十個單位有四千六百人認購. 大公报. 1978-11-23.
- ^ 賴恩樓受歡迎程度 與美新樓不相伯仲. 华侨日报. 1979-05-15.
- ^ 皇后大道西賴恩樓 延期年底建成入伙. 华侨日报. 1979-08-21.
- ^ 屋協賴恩樓愛群閣 居民可望三月入伙. 华侨日报. 1980-01-26.
- ^ 房屋協會與市政署醫務署協議 在鴨脷洲西環合作發展屋邨 初步計劃是效法愛群閣發展模式. 华侨日报. 198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