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德耀

(重定向自贾德耀

贾德耀(1880年—1941年),字焜庭昆庭安徽合肥人,民国政治人物,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生平 编辑

贾德耀自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第3期步兵科。归国后,历任北洋第二镇正参谋官、骑马二标标统。[1][2][3]

1912年(民国元年),贾德耀隶属河南护军,任团长。1913年(民国2年),任陆军第7师第13旅旅长。民国3年(1914年)9月,改任第15混成旅旅长。1916年(民国5年)1月,被任命为陕南镇守使。袁世凯死后、贾德耀投入段祺瑞领导的皖系[4]1919年(民国8年)8月,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直皖战争后的1922年(民国11年),任陆军部军学司司长。1923年(民国12年)3月,任陆军军学编辑局局长。[1][2][5]

1924年(民国13年)10月,贾德耀参加了冯玉祥等人发动的北京政变,为段祺瑞重新出山作出了贡献。[6]11月,任陆军次长,12月被任命为陆军总长。1926年(民国15年)2月15日,继许世英之后,被任命为国务总理(兼任陆军总长)。1926年3月16日,日本及欧美八国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7]北京民众在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政府发生冲突,酿成3月18日的三·一八惨案。贾德耀因该惨案而于3月20日提出辞职,未获准。4月17日直鲁联军进入北京,4月20日贾德耀辞职获准。[1][2][8]

此后,贾德耀随段祺瑞下野。1932年(民国21年)6月,贾德耀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参议。民国24年(1935年)12月,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1936年(民国25年)1月,任外交委员会委员,后来升任主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贾德耀留在日军占领地区。然而,他拒绝了参加亲日政府的邀请。晩年,他迁居上海隐栖。1941年(民国30年),贾德耀在上海病逝。享年62岁。死后,国民政府追赠其陆军中将、陆军上将衔。[1][2]

注释 编辑

  1. ^ 1.0 1.1 1.2 1.3 徐主编(2007)、2188页。
  2. ^ 2.0 2.1 2.2 2.3 来新夏等(2000)、1159页。
  3. ^ 外务省情报部编(1928)、444页。
  4. ^ 贾德耀和段祺瑞是同乡,贾德耀的父亲和段祺瑞是义兄弟。外务省情报部编(1928)、445页。
  5. ^ 外务省情报部编(1928)、444-445页。
  6. ^ 贾德耀和冯玉祥曾长期在军队中为同僚。外务省情报部编(1928)、445页。
  7. ^ 此事的起因是此前的3月12日,在天津大沽口,日军军舰同冯玉祥国民军交战。
  8. ^ 外务省情报部编(1928)、445页载,贾德耀内阁瓦解于同年6月,因讨赤联军(反冯玉祥联军)进攻北京,此记载实属误记。

参考文献 编辑

   中国北京政府
前任:
吴光新
陆军总长
1925年12月 - 1926年4月
继任:
陆锦
前任:
许世英
国务总理
1926年2月15日 - 4月20日
继任:
胡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