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安巴利语passaddhi梵语prasrabhi,动词为巴利语passambhati),又译猗息,佛教术语,为七觉支之一[1],常用来指称进入三摩地前心而身乐的状态[2]。也是大善地法之一。

概论

编辑

轻安,指身心的粗重部分被止息,去除了[3],排除了进入三昧的障碍,又被分为身轻安与心轻安两部分[4]。修行九住心,进入禅定状况时,会在头顶先发生重触的觉受,但是身心都会非常舒适,此时就是进入轻安的状态。这又被称为未到地定,是最初阶的禅定状态。

轻安都是先由心轻安,接下来进入身轻安,感觉到身体的每个部分都非常舒适快乐,内心大为震动,通常被形容为“身心踊跃”。接下来就进入微妙的轻安乐,这就是进入了禅定(三摩地)。

轻安会有三种状态

  1. 明显:心极明净,可以观察到很细微的变化。
  2. 无分别:心境平静,无变化,没有波动起伏。
  3. 妙轻安乐:身心极放松,无法形容的快乐,但是你又不会染著沈溺在其中,无法控制自己。

注释

编辑
  1. ^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佛告阿难:……阿难!我以诸行渐次寂灭(nirodha)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passaddhiya)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佛告阿难:初禅正受时,言语(vācā)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vitakka-vicāra)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saññā-vedayita-nirodhaṃ samāpannassa),想(saññā)受(vedanā)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佛告阿难: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法蕴论》:“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一顺轻安相。入第二静虑时,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二顺轻安相。入第三静虑时,诸静息,由此为缘,余法静息,此名第三顺轻安相。入第四静虑时,入、出息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四顺轻安相。入灭想受定时,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五顺轻安相。庆喜当知,复有第六上妙轻安,是胜、是最胜,是上、是无上,如是轻安,最上最妙,无余轻安能过此者,此复是何?谓:心从贪,离染解脱,及从瞋、痴,离染解脱,此名第六顺轻安相。’思惟此相,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身轻安,心轻安,轻安性,轻安类,总名轻安,亦名轻安觉支。”
  2. ^ 大毘婆沙论》:“问:轻安、行舍,一切地有,何故初、二静虑,立轻安为支,非行舍?第三、第四静虑,立行舍为支,非轻安耶?答:……如契经说:‘心有故,身则轻安。(Pītimanassa kāyo passambhati.)’是故,初、二静虑,唯立轻安为支;第三、第四静虑,轻安无因,谓:无善喜,唯应住舍故,彼但立行舍为支。”
  3. ^ 《杂阿毘昙心论》卷2:“身心离恶,名为猗息。”
  4. ^ 法尊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卷16:“若尔云何能得轻安?得轻安已云何而能成奢摩他?答:应知轻安如《集论》示:‘云何轻安?谓:止息身心粗重身心堪能性,除遣一切障碍为业。’身心粗重者,谓其身心于修善行无有堪能,随所欲转,能对治此身心轻安者,由离身心二种粗重,则其身心于善事转极有堪能。又能障碍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身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其身重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获轻利,名身堪能。如是能障乐断烦恼,烦恼品摄内心粗重,若勤功用断烦恼时,爱乐运转攀缘善境,不堪能性皆得遣除,心于所缘运转无滞,名心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