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萨斯级战列舰

二战时期法国计划建造的战列舰
(重定向自阿爾薩斯級戰艦

阿尔萨斯级战列舰法语:Classe Alsace)是法国接续黎塞留级战列舰后所设计的次型战列舰。该战列舰设计继承自前一型黎塞留级改进设计方案,预计使用9门380毫米45倍径1935年式主炮,配置在舰艏2座三联装与舰艉1座三联装炮塔内。原计划建造4艘阿尔萨斯级战列舰,首舰更预计在1941年安置龙骨,但因法国本土在1940年沦陷而中止建造计划。

阿尔萨斯级
Alsace class
阿尔萨斯级方案3模拟图
概观
舰种战列舰
舰名出处阿尔萨斯
拥有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前型黎塞留级战列舰
次型最高级别
计划数4艘
完成数0艘
取消数4艘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40,000公吨(39,000长吨)
全长252米(827英尺)
全宽35米(115英尺)
吃水9.22米(30.2英尺)
动力齿轮减速式汽轮机、4组螺旋桨
功率170,000匹轴马力(130,000千瓦特)
最高速度31(57千米每小时)
续航距离18节(33千米每小时)/5,000海里(9,000千米)
乘员预计1,780-2,300名
武器装备主要武器

类型1:9门380毫米45倍径1935年式主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
类型2:9门406毫米口径主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
类型3:12门380毫米口径主炮在3座四联装炮塔内
次要武器

9门152毫米口径副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
16门100毫米口径防空炮在双联装炮塔内
37毫米口径防空炮在双联装炮塔内
25毫米口径防空炮在四联装炮塔内
装甲水线:13英寸(330毫米)
甲板:1.7—6.1英寸(43—155毫米)
炮座:16.1英寸(410毫米)
防鱼雷舱壁:3—7英寸(76—178毫米)
炮塔:15英寸(380毫米)
司令塔:1.5—3.1英寸(38—79毫米)
舰载机4架
其它1组弹射器、1座起重机

背景

编辑

1937年12月,由于前一型敦刻尔克级战列舰在主炮和副炮测试时发生问题,法国海军参谋长英语Chief of Staff of the French Navy达尔朗下令对黎塞留级战列舰的武器配置重新研究。[1]共有三种改进方案被提出[a],其中C方案为主炮改为3座三联装,2座配置于前甲板,1座配置于后甲,并使用380毫米(15英寸)口径主炮。然而该方案会使标准排水量增加5,000吨,打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中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的限制,因此被迫搁置。[2]

1939年夏天,法国情报部门向海军部提出警告,指出德国已开始建造Z计划中的两艘H级战列舰,该舰据称有40,000公吨(39,000长吨),配置406毫米(16.0英寸)口径主炮。[3][4]在欧洲强权没有打破原限制下,法国不想率先打破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原限制标准,仍继续遵守标准排水量35,000吨和主炮口径380毫米(15英寸)的限制[5][6],尽管日本与意大利已经拒绝签署这次条约。然而当收到德国开始建造H级战列舰的情报后,法国海军部决定启动自动调整条款[b],并欲以黎塞留级C方案研发新战列舰来抗衡H级战列舰,此即为阿尔萨斯级战列舰。[7]

设计

编辑

为了抵抗德国H级战列舰,法国海军部采用黎塞留级C改进方案,主炮塔采前2后1的设置。在副炮塔则预计上全放置于轴向上,其中1座在前甲板第2座主炮塔后方,另外2座以超射布局方式置于后甲板的烟囱与后方主炮塔之间。[8]

以下为阿尔萨斯级3种方案资讯细节[9][10]

  • 方案1:
    • 9门380毫米45倍径1935年式主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
    • 8门10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塔
    • 水线装甲带:330毫米
    • 船体长:252米
    • 推进系统:170,000匹马力(130,000千瓦特)
    • 标准排水量:40,000吨
  • 方案2:
    • 9门406毫米口径主炮在3座三联装炮塔内
    • 8门10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塔
    • 水线装甲带:330毫米
    • 船体长:256米
    • 推进系统:190,000匹马力(140,000千瓦特)
    • 标准排水量:42,500吨
  • 方案3:
    • 12门380毫米45倍径1935年式主炮在3座四联装炮塔内
    • 12门100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塔
    • 水线装甲带:350毫米
    • 船体长:265米
    • 推进系统:220,000匹马力(160,000千瓦特)
    • 标准排水量:45,000吨

三种类型的上层甲板皆为170–180毫米,下层甲板皆为40毫米,航速要求与黎塞留级战列舰同为31.5节[11][12]

方案1与意大利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相似[13];然而在次要武器上,阿尔萨斯级缺少1座152毫米口径三联装炮塔,152毫米口径炮塔配置位置两舰也不一样,维托里奥·维内托级的排列是将152毫米口径炮塔放置在前后主炮炮塔两侧,而阿尔萨斯级则是将3座炮塔放在中心轴线上,此配置让阿尔萨斯级的侧边火力加强50%以上。防空炮口径方面,阿尔萨斯级采用100毫米口径防空炮,比维托里奥·维内托级的90毫米口径略大。该方案被形容成介于英国前卫号战列舰狮级战列舰之间,因阿尔萨斯级的主炮数量比前卫号主炮多1门[14],而主炮口径却比狮级的406毫米还要小。[14]

方案2与狮级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相似[15],然而阿尔萨斯级的船体长度、推进系统马力、标准排水量皆大于美国战列舰,航速上也比美国战列舰快2节(3.7千米每小时)。在副炮上,为了加强防空能力,选择使用高平两用(dual-purpose)形式的炮塔,与其他国家使用的双重口径(dual-caliber)形式还要好。[c]

方案3使用的4联装炮塔,保留当时法国主力舰的设计特色。法国海军一直提倡4联装炮塔配置,不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研发的诺曼底级和里昂级战列舰,后来的敦刻尔克级与黎塞留级的主炮也是依此建造。次要武器的配置预计接近于黎塞留级2号舰让·巴尔号完工后的配置[d],但缺少14门57毫米口径防空炮与20门20毫米口径防空炮。

法国海军部后来选择方案1[9],主要是此方案与黎塞留级的设计相似度较高,方案2不采用的原因在于406毫米口径主炮的研发延误,方案3则是船体尺寸过大,排水量已逼近衣阿华级的水准。[e]

阿尔萨斯级首艘舰预定在1941年于圣纳泽尔庞奥埃英语Ateliers et Chantiers de la Loire船坞安置龙骨,该地当时也正在建造诺曼地号邮轮英语SS Normandie斯特拉斯堡号战列舰霞飞号航空母舰等大型船舰,而霞飞级2号舰潘勒韦号也预计在此建造。不过,为了建造阿尔萨斯级首舰,潘勒韦号的开工日程被推迟,这清楚表明当时法国海军部对战列舰建造的优先权高于航空母舰。阿尔萨斯级2号舰则预计于1942年在布雷斯特兵工厂的新海军船坞放置龙骨。

当时该级舰前2艘预计从阿尔萨斯、诺曼底、佛兰德、勃艮第等4个省份名取2个当作舰名,但因为法国本土在1940年被纳粹德国占领,阿尔萨斯级便从未动工过。[16]原预计使用的舰名,后来由阿基坦级护卫舰使用。

流行文化

编辑
  • 战游网营运的战列舰世界,于 0.7.1 版本中新增法国主力舰科技树,其中的IX级战列舰便是阿尔萨斯级,采用的是三座四联装380毫米45倍径炮的方案。[17]而在0.7.11版本中新增的X级战列舰勃艮第,其舰体和火炮布置也参照了阿尔萨斯的三号方案。

注解

编辑
  1. ^ 黎塞留级三种改进方案如下:A方案为四联装主炮维持不变,只需变更副炮配置;B方案为将2座四联装主炮分别配置于前甲板与后甲板;C方案为主炮改为3座三联装,2座配置于前甲板,1座配置于后甲板。所有的方案皆使用380毫米(15英寸)口径主炮。[2]
  2. ^ 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内的自动调整条款由美国代表提出,其为若日本与意大利到1937年3月仍不签署条约,各签约国的主力舰标准排水量限制从35,000吨自动放宽到45,000吨,主炮英语Main battery口径限制从14英寸(356毫米)自动放宽到16英寸(406毫米)。[5]
  3. ^ 在二次大战初期,欧洲大陆海权国在副炮型式选择上,较常选用双重口径(dual-caliber)形式,而非选用高平两用(dual-purpose)形式。然而在当时各国船舰缺乏强大的轻型防空武力下,为了提升防空能力,双重口径形式渐渐被高平两用形式取代。
  4. ^ 让·巴尔号完工时的次要武器配备:9门152毫米口径火炮在3座3联装副炮塔内、24门100毫米口径火炮在12座双联装炮塔内、28门57毫米口径防空炮在14座双联装炮塔内。
  5. ^ 衣阿华级的船体长270米,212,000匹马力(158,000千瓦特)、排水量45,000吨。

注脚

编辑
  1. ^ Dumas, Jean Bart 2001,第87页.
  2. ^ 2.0 2.1 Dumas 2001a,第88–90页.
  3. ^ Lenton, German vessels 1966,第48–49页.
  4. ^ Breyer 1973,第305–309页.
  5. ^ 5.0 5.1 Breyer 1973,第73页.
  6. ^ Dumas 2001a,第104页.
  7. ^ Dumas, Jean Bart 2001,第104–105页.
  8. ^ Jordan & Dumas 2009,第165页.
  9. ^ 9.0 9.1 Dumas, Jean Bart 2001,第105–106页.
  10. ^ Jordan & Dumas 2009,第177页.
  11. ^ Le Masson 1969,第75–76页.
  12. ^ Dumas, Richelieu 2001,第16–26页.
  13. ^ Giorgerini & Nani 1973,第319–338页.
  14. ^ 14.0 14.1 Lenton, British battleships 1972,第63页.
  15. ^ Lenton, American battleships 1968,第36–41页.
  16. ^ Jordan & Dumas 2009,第180页.
  17. ^ 作戰風格大揭密:法國戰鬥艦. World of Warships. [2018-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0) (中文(台湾)). 

参考书目

编辑
  • Lenton, H.T. German surface vessels 1. London: 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Ltd. 1966. German vessels. 
  • Lenton, H.T. American battleships, carriers and cruisers. London: 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Ltd. 1968. ISBN 0-356-01511-4. 
  • Le Masson, Henri. The French Navy Volume 1. London: 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Ltd. 1969. ISBN 978-0-356-02384-7. 
  • Lenton, H. T. British battleships and aircraft carriers. London: Macdonald & Co Publishers Ltd. 1972. ISBN 0-356-03869-6.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London: Macdonald and Jane's. 1973. ISBN 0-356-04191-3. 
  • Giorgerini, Giorgio; Nani, Antonio. Le Navi di Linea Italiane 1861–1969. Roma: Ufficio Storico della Marina Militare. 1973 (意大利语). 
  •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of the World 1905–1970.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Ltd. 1980. ISBN 0-85177-181-5. 
  • Labayle Couhat, Jean. French Warships of World War I. London: Ian Allen Ltd. 1974. ISBN 0-7110-0445-5. 
  • Dumas, Robert. Le cuirassé Jean Bart 1939–1970. Nantes: Marine Éditions. 2001. ISBN 2-909675-75-0 (法语). 
  • Dumas, Robert. Le cuirassé Richelieu 1935–1968. Nantes: Marine Éditions. 2001. ISBN 2-909675-75-0 (法语). 
  • Jordan, John; Dumas, Robert. French battleships 1922–1956. Seaforth Punblishing. 2009. ISBN 978-1-84832-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