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廷

臺灣的政治學者

陈少廷(1932年5月17日—2012年9月30日),台湾屏东县人,台湾政治学者,曾任《大学杂志》社长。著有《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在台湾民主运动盛兴的1970年代中,是学术圈中推动台湾的民主运动与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

陈少廷
性别
出生1932年5月17日
日治台湾屏东县
逝世2012年9月30日(2012岁—09—30)(80岁)
国籍 中华民国
教育程度屏东中学
屏东高中
台南长荣中学
台湾大学 政治学系
台湾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法学硕士
家乡台湾屏东县佳冬乡四块厝
儿女长子 陈志正
次子 陈志和
三子 陈志立
四子 陈志平
经历
  • 学术
    •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 讲师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驻台特约研究员
    •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研究员
    • 中国大陆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兼资料组 组长
    • 台湾现代学术研究会会员
    • 台湾教授协会会员
    • 台湾政治学会 草创第一任执行委员
    报章杂志
    • 大学杂志》社长、总编辑、社务委员
    • 《民众日报》主笔
    • 《台湾时报》总主笔
    政治
    • 台湾国民制宪运动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台湾建国阵线顾问
    • 总统府国策顾问

生平[1][2]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1932年5月17日出生于屏东四块厝,陈少廷的家族是当地望族。父亲陈铨生是“台湾文化协会”会员,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就读法律,是台湾日治时期留学生抗日运动中的活耀分子。陈少廷5岁时父亲病逝,由母亲抚养长大。

1949年就读屏东高中时,因借脚踏车给教师,被特务机关侦讯,自新后转学至台南长荣中学,并须定期报告行踪。

1952年报告大学前夕,陈少廷再次遭特务机关拘留,在大学联考前夕被释放,考入台湾大学政治学系。1959年取得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法学硕士,论文题目为《国家极权主义之研究》[3]。毕业后被台大政治系聘为教师。

1961年与1963年因与台大哲学系殷海光教授于《自由中国》杂志撰文,两度遭警备总部约谈拘留,后以“不得教学、不得出国”为条件获释。

青年时期陈少廷深受白色恐怖之苦。但因优异的学术表现,获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台研究员。

壮年时期 编辑

1968年陈少廷与邓维桢、郭正昭、王晓波、张俊宏等台大毕业生一同创刊《大学杂志》,1970年改组扩充后出任社长。陈少廷于《大学杂志》中发表多篇文章与政论,探讨许多“民主”的概念,并介绍蒋渭水赖和林献堂杨肇嘉蔡惠如等日治时期的台湾民主运动重要人物,更率先主张全面改选中央民意代表。

1971年台湾退出联合国,台大法言社举办“应否全面改选中央民意代表辩论会”,邀请陈少廷与台大周道济教授参与辩论,此次辩论会大为轰动,震撼台大校园。

1973年1月,《大学杂志》内部分裂,杂志由张俊宏主导,内容从鼓吹台湾民主化运动变为充满政治色彩,陈少廷愤而撰书抨击。同年2月,陈少廷参选监察委员,以一票之差落选。

1968年至1979年间,陈少廷在政治领域的著述丰富,此时期不论是在学术界或台湾民主运动界,陈少廷皆拥有一定的分量。

晚年生涯 编辑

1987年台湾解严后,陈少廷不再受政治打压,恢复教职。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及世界新闻专校(现世新大学)。也参与发起现代学术研究会、台湾教授协会。

2000年曾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1999年东帝汶公投独立,陈少廷写了《东帝汶公投独立的启示》,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殖民地,除了台湾之外,现在统统都独立了,东帝汶能,为何只有台湾不能?而且与东帝汶比较,台湾独立的条件优越很多。”

从书房、编辑,到社运街头上,陈少廷以不同面相扮演多重角色,但不变的是他一直在推动台湾的民主运动与文化运动。

《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 编辑

“我编选这本书,目的是对这些先知先觉者的光荣史迹,作一个客观公正的记述,让他们的志业与心血结晶,永远受到后来者的怀念与崇敬。”

——陈少廷,《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自序[4]

1977年,陈少廷出版《台湾新文学简史》,是台湾第一本新文学运动史相关著作。陈少廷是以黄得时于日治时期写的《台湾新文学概说》一文为基础[5],加上新的资料以及观点,是自20世纪20年代台湾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次结集成册的台湾文学史专书[6]

陈少廷以一位政治学者的身份发布此书,虽非文学研究专业,但后来的相关研究认为此书的出版,确实激发了后来文学专业学者,写出更完整的台湾新文学史的原动力。后来的台湾文学史想关著述有: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彭瑞金的《台湾新文学40年》,以及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

著作 编辑

  • 《极权主义底解析》
  • 《中外监察制度之比较》
  • 《现代政治学的新方向》
  • 《廿世纪的意义》
  • 《知识分子与政治》
  • 《谔谔集》
  • 《政治行为论》
  • 《论政治与文化》
  •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 《五四运动的回忆》
  • 《五四运动与知识青年》
  •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相关报导及评论 编辑

  • 李筱峰,〈敬悼启蒙师 陈少廷先生〉,《自由评论网》,2012年10月7日[7]
  • 张俊宏,〈张俊宏追思陈少廷先生〉,《台湾之声》,2012年12月25日[8]
  • 林衡哲,〈台湾自由主义的先驱——陈少廷和他的三个遗愿〉,《想想副刊》,2013年1月5日[9]
  • 李筱峰,〈陈少廷与台湾民主运动〉,《民报文化杂志第四期》,2015年1月1日发行[1]
  • 李祯祥,〈爱在白恐蔓延时:陈少廷的患难真情〉,《民报》专栏,2015年11月8日[10]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李筱峰. 〈陳少廷與台灣民主運動〉. 《民报文化杂志》. 2015年1月1日, (第四期). 
  2. ^ 第三章 政治社會運動〈陳少廷〉. 續修臺北市志  卷九 人物志 政治與經濟篇. 台北市文献委员会. 2014: 140–141. 
  3.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歷屆碩博士論文一覽,47年度,編號3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8-04). 
  4. ^ 陈, 少廷. 自序. 《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 1977. 
  5. ^ 张惠卿,〈台湾文学史的叙事与实践──以陈少廷和朱双一为例〉,2014年,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硕士论文
  6. ^ 林瑞明. 〈兩種台灣文學史-台灣V.S.中國〉. 《台湾文学研究学报》. 2008年, (第七期). 
  7. ^ 李筱峰. 〈敬悼啟蒙師 陳少廷先生〉. 2012年10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5日). 
  8. ^ 张俊宏. 張俊宏追思陳少廷先生. 2012年12月2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5日). 
  9. ^ 林衡哲. 台灣自由主義的先驅——陳少廷和他的三個遺願. 2013年1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5日). 
  10. ^ 李祯祥. 〈愛在白恐蔓延時:陳少廷的患難真情〉. 2015年11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