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肃越南语Trần Đình Túc陳廷肅,1809年—1892年),字仲恭越南语Trọng Cung仲恭),越南阮朝官员。

陈廷肃

生平 编辑

陈廷肃是广治省由灵县安舍总河中社(今属广治省由灵县由洲社河中村)人,嘉隆八年(1809年)出生,父亲是富安参协陈廷征。少年时凭荫入国子监读书。绍治二年(1842年),参加承天场乡试,考中举人[1]。初授不拔知县,后升授户部主事。嗣德三年(1850年),升任永祥知府,迁兵部员外郎,后署富安管道。不久又因父母年老而辞官奉养父母。

嗣德九年(1856年),陈廷肃起复,充任随办广南军次。嗣德帝以战守和三策询问,陈廷肃认为应该坚壁清野,迫使敌人议和。嗣德十二年(1859年),陈廷肃再次充任帮办广南军务。当年法军进攻嘉定、边和,陈廷肃又改授鸿胪寺卿,充边和军次赞襄。后来边和省失守,陈廷肃被削职留用。

嗣德十五年(1862年),陈廷肃恢复原衔,办理刑部事务。次年(1863年),充任营田使,在承天府广治道募集百姓,设立村邑,开垦荒田。嗣德十八年(1865年),陈廷肃因功加授户部右侍郎,仍充任营田使,并获赐一枚“廉平勤干”金磬。在职期间,陈廷肃主持疏浚永定河,开采榴堡铁矿,雇佣广治饥民,以工代赈。

嗣德二十一年(1868年),嗣德帝派陈廷肃前往英属香港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回国后升任河内巡抚。次年(1869年),转任商办山西军务,充宣光军次赞理,与山兴宣总督阮伯仪以及清朝将领冯子才一起,围剿盘踞在保胜老街一带的黑旗军刘永福。嗣德二十三年(1870年),陈廷肃改任兴化巡抚,充兴化军次赞理,后因病回休,仍担任营田使。

嗣德二十六年(1873年),安业率军袭击河内海阳南定宁平相继失守,是为北圻变故。陈廷肃被任命为总督,与河内巡抚阮仲合、按察使张嘉会一起前往河内,向法军将领安邺议和,想要收回失陷城池,重新改定通商条约。但他们一行人刚至河内次日,黑旗军兵逼河内,安业作战阵亡。法军因此要求先退兵,后交城议约。这遭到陈廷肃、阮仲合等人的严词拒绝,坚持交城议约,然后撤兵。最终,阮文祥与法国统察霍道生一起从南圻赶到河内,促成交城定约。事后,陈廷肃以临事坦荡,实授河宁总督。

嗣德三十三年(1880年),陈廷肃升协办大学士致事,嗣德帝特许他继续领半俸,并命大臣时常探问陈廷肃起居。

嗣德三十五年(1882年),法军发动北圻远征,占领河内。陈廷肃又起复河宁总督充钦差大臣,与阮有度一起去河内,同法将李威利谈判。法军归还河内城后,陈廷肃卸职还乡。次年(1883年),法军兵临顺化城下,陈廷肃再度出山,以礼部尚书身份,充任定约全权大臣,与阮仲合分别担任正副使,同法国谈判,签订《第一次顺化条约》。

成泰三年(1891年)八月,陈廷肃实授协办大学士。次年(1892年)十一月,在家去世,寿八十四岁[2]

成泰十八年(1906年)十二月,阮廷追封陈廷肃为赖安子[3]

作品 编辑

陈廷肃著有《仙山全集》。

子女 编辑

  • 陈廷朴,官至户部尚书,封礼门子

注释 编辑

  1. ^ 《國朝鄉科錄》. [2018-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9). 
  2. ^ 《大南实录》正编第六纪附编 卷四 成泰四年十一月 原协办大学士陈廷肃卒条。
  3. ^ 《大南实录》正编第六纪附编 卷十八 成泰十八年十二月 追封前协办大学士陈廷肃为赖安子条。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