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芳

畫家、作家、藝術史家、哲學家、前景預見者

陈锦芳(英语:Chen Jing Fan)(1936年6月2日),台湾画家、作家、艺术史家、哲学家,擅长油画、版画;有“梵高的传人”及“台湾的罗曼罗兰”之称。[1]

陈锦芳
T.F.Chen
Chen Jing Fan
性别
出生(1936-06-02)1936年6月2日
日治台湾台南州新丰郡归仁庄(今台南市归仁区红瓦厝)
居住地 法国(1963年-1975年11月)
 美国马里兰州(1977年-1980年)
 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1980年-1984年6月)
 美国纽约州纽约市纽约苏活区(1984年6月-)
 中华民国台北市(1984年11月-)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36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
 美国(1975年11月-)
语言中文
英文
法文
闽南语
风格新意象派
政党无党籍(1936年-)
学历
经历
陈锦芳肖像01
陈锦芳伉俪

生平 编辑

陈锦芳是台湾台南市归仁区红瓦厝人,自小就有“文学少年画家梦”的情怀。妻子为财团法人陈锦芳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侯幸君,父亲陈天来为菜市场猪肉摊商,母亲为李水桃,家中共9名子女,陈锦芳排行老四,弟弟为陈锦和,小姨子为侯幸君的妹妹侯寂华[2]

台南一中初二时,同学介绍自东京归来喜好艺术的牙科医生黄混生博士,他借给陈锦芳许多美术书籍,其中梵高的传记与《向日葵》画作热烈地让他燃起对艺术追求的渴望。

台南一中高中部毕业之后,保送台湾大学外文系,但他并没有忘却绘画,主持过台大美术社,参加自由画会的画展,文学与艺术都丰富地灌溉着他的艺术心田。

1963年,他考取法国政府奨学金到巴黎留学,一方面在巴黎大学写论文,一方面在巴黎艺术学院深造。1970年拿到巴黎大学艺术史博士(特优)。是第一位获得巴黎大学美术史博士的华人。1969年发表“五次元世界文化观”,并在绘画上开创了“新意象派”。作品展览200多次,并固定在纽约市“陈锦芳文化馆”展览。作品广被世界各美术馆及公司典藏,包括巴黎市立美术馆、美国国家博物馆白宫、以及台北市立美术馆等等。

1975年11月,由法国巴黎迁居美国纽约市,在纽约居住及作画。同年与侯幸君结婚,育有一子一女,其中,长子为陈德立(1976年生),媳妇为庄珊珊(陈德立的妻子),长女为陈玉立(1977年出生) 。1983年9月,取得美国公民权。

1986年、1989年、1990年、1998年,陆续创作“自由女神”百幅系列、“巴黎铁塔”百幅系列、“后梵高”百幅系列、“黛妃”百幅系列。

1996年,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下城纽约苏荷区的陈锦芳文化馆落成启用。

陈氏出版有24本画册及文化论作,其艺术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意象”加以创新表现,往往艺以载道,成为“后现代”一重要样相。作品被编入300多本教科书及艺术书籍,包括美国大专用书《世界美术史》(Arts & Ideas)最后一章〈地球主义〉。[3]其新意象派作品《东西竞争》及思想被编入该章,是全世界唯一被该章介绍的画家。

世界后现代艺术权威、艺评家、艺术论坛主笔托马斯·麦克威利英语Thomas Mcevilley教授认为他是“后现代文化先驱”及“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20位艺术家之一”。

陈锦芳毕生致力于创作、展览、写作,并推动新文艺复兴及东西文化交流。2001年12月11日,因其“一生奉献于和平及创造多元文化的艺术”,获颁联合国的“全球宽容奖”,荣任“宽容及和平文化大使”,以启动“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2003-2020。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画家。2008年,陈锦芳创作了“北京奥运66幅”画作系列。2010年,花了184天创作了100幅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题材画作。2011年创作了“花博”百幅系列。

重要出版及画册 编辑

  • 1968年《小王子》,法国名著的中文首译本,台北,水牛出版
  • 1969年《中国书法与当代绘画》,600多页的法文研究论文出版
  • 1970年《巴黎画志》,台北,大江出版
  • 1974年《画游十年》,台北,雄狮图书
  • 1986年《The Spirit of Liberty》,Lucia Gallery,New York
  • 1990年《陈锦芳的艺术:新意象派》,台湾省立美术馆
  • 1991年《梦向新文艺复兴》,台北,联裕出版社
  • 1991年《少男日记:回廊》,台北,水牛出版
  • 1991年《陈锦芳的后现代艺术:新意象派》,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 1994年《神哉!毕加索》,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
  • 1995年《美哉!马谛斯》,台北,艺术图书公司出版
  • 1996年《在巴黎的日子上、中、下》,台北,锦绣出版
  • 1996年《陈锦芳六十回顾与前瞻》,台北市立美术馆
  • 1999年《21世纪,台湾:全球新文艺复兴的摇篮》,台南县立文化中心
  • 2000年《21世纪,台湾:全球新文艺复兴的摇篮》,台南市,复文书局
  • 2000年《玉山系列及变奏》,台北,新观念杂志
  • 2002年《陈锦芳的新意象派》,纽约, 陈锦芳文化馆
  • 2003年《Toward an Age of Love》,T. F. Chen Cultural Center,New York
  • 2008年《陈锦芳博士的艺术与奥运:为人类而艺术》,北京,新华通讯社
  • 2008年《陈锦芳博士为人类而艺术世界巡回展台中展专辑》,台中文化局
  • 2010年《陈锦芳博士的艺术:新意象派-后梵高系列》,台北,新世界艺术中心
  • 2010年《台湾少年世界梦》, 台北 ,商周出版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有关陈锦芳介绍及简要年史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F. Chen Cultural Center
  2. ^ 【台湾演义】画家 陈锦芳 2022.03.06 | Taiwan Histo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视赞夯 Formosa TV Thumbs Up
  3. ^ Arts & Ideas, 9th edition page 685-687

延伸阅读 编辑

  • 陈玉珍,1996,陈锦芳的六十年画路。艺术家 43 ,no. 5:517-18。
  • Chen, Sibyl. 2002b. Painting a World of Harmony from the Heart: T. F. Chen. In Our Treasury: The Shaping of First-Generation Taiwanese Americans, Sibyl Chen, 19-25. np: Intercollegiate Taiwanese American Student Association.
  • Jeppson, Lawrence. 1978. The Neo-Iconography of Tsing-fang Chen. Bethesda, Md.: Legacy Society Press.
  • Shu, Wei-Der. 2005. Chapter Eight: Case Study (4):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of Tsing-fang Chen. In Transforming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Diaspora: An Identity Formation Approach to Biographies of Activists Affiliated with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480-577. Ph.D. diss., Syracuse University.i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