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韵

宋代的官方韵书,主编丁度
(重定向自集韵

集韵》和《礼部韵略》都是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由丁度等人奉命编写的官方韵书。据李焘说文解字五音谱叙》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即《广韵》颁行后29年,宋祁郑戬给仁宗上书批评《广韵》多用旧文,“繁省失当,有误科试”。另据王应麟玉海》记载,贾昌朝也同时上书批评宋真宗景德年间编的《韵略》是“多无训释,疑混声、重叠字,举人误用”。于是仁宗皇帝下令由丁度等人重修这两部韵书。结果于景祐四年当年就完成了《礼部韵略》,两年后于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完成了《集韵》。

集韵》为《广韵》之改正,仍分206韵。只是韵目用字,部分韵目的次序和韵目下面所注的韵字同用、独用的规定稍有不同。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韵字都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于是韵书便同时具有辞书字典的功能。《集韵》和《广韵》主要的不同之处还在于《集韵》收字多,并且收的异体字很多。一个字不管是正体、古体、或体、俗体,全部收进,一个字可多到八九个写法。《集韵》共收53525字,比《广韵》多收27331字。缺点是对字的来源不加说明,字训以《说文解字》为根据,反切多采自《经典释文》。《集韵》和《广韵》的反切用字一致率为29%。[1]:58

版本 编辑

《集韵》比较冷门,宋代就成了珍本。南宋刊本现存3种,依出版地分别为金州本、潭州本、明州本。到明朝便不再刊行。顾炎武再发现了《广韵》,但也没有发现《集韵》。直到清初曹寅(1658年 - 1712年)发现明州本毛扆抄本,也称楝亭五种本,才被重新利用起来。

与《类篇》的关系 编辑

类篇》(1067)是将《集韵》按部首顺序调整后编写的字书,共有45巻、31319字,将字按《说文解字》部首词序重新配列。同部首的字的顺序,则基本以《集韵》中的出现顺序为准。

《集韵》以前的切韵系韵书与《玉篇》合称为“篇韵”,《集韵》和《类篇》也可合称为“篇韵”。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水谷(2004)

书目 编辑

  • 张渭毅. =《集韵》研究概说 (PDF). 语言研究. 1999, 37–2: 129–153 [2018-04-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 水谷诚. 『集韻』系韻書の研究. 白帝社. 2004. ISBN 4891746920.  (日语)
  • Teng, Ssu-yü and Biggerstaff, Knight. 1971.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of Selected Chinese Reference Works, 3rd ed.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674-03851-7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