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唯心主义

思想
(重定向自非物质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英语:Subjective idealism)是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与客观唯心主义对称。[1]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客观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在中国时期的“心即理”[2]、“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等所谓的心学里也有所表现。[3]

代表人物

编辑

中国

编辑
  • 孟轲(约前372年-前289年)
  •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目前也有专家提出庄子学说并非主观唯心主义)
  • 陆九渊(1139年-1193年)
  • 王守仁(1472年-1528年)

英国

编辑

德国

编辑

另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锺鸿铭. 主觀唯心主義. 国家教育研究院. 台湾. 2000年12月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中文(繁体)). 主观观念论或称主观唯心主义,指把个人的主观意识看作是世界本源的哲学学说,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之一(另一为客观唯心主义)。 
  2. ^ 冯友兰. 第二十六章. 中國哲學簡史.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中文(繁体)). 王守仁也主张心即理﹕他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3. ^ 陆九渊. 第三十六章. 象山先生全集. 互联网: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绍兴二十一年: 20段 [2020-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繁体)). 又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