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主义

(重定向自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英语:idealism,德语:Idealismus)又称观念论,指的是哲学领域中对所有形而上学玄学不可知论泛灵论的总称,这个词语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用法中强调现实世界只是人类所能感知到的世界而已,所有生命也只能以自己的心情和思维来解读外在世界,所以心灵能压倒、主宰和改变一切物质,而物质却不一定能影响心灵[1]

雅典学院》中的柏拉图拉斐尔

知识论的观点来看,唯心主义代表着对于认知任何独立于心智的事物都抱持着怀疑论的态度。相对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宣称人的意识是万物的根源以及物质现象发生的先决条件,根据这个观点,意识作为物质存在的前提是存在于物质之前的。唯心主义者相信心智及意识是物质世界的起源,并尝试借由上述的法则解释世界万物的存在[2]

唯心主义主要分成两大类: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前者认为物质的存在是建立于人类的意识,是意识派生出来的产物,后者则认为在人类的意识之前,存在着一个客观 的意识,这个意识形成或者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唯心主义强调社会如何被人类的想法所塑造,特别是人类的信念与价值观[3]。作为本质论的一个分支,唯心主义更进一步认为,所有实体物质是由心智或精神组成[4]。是故,唯心主义将完全否认物理主义二元论等无法使心智做为一切根本的理论。

关于经验世界乃由心智产生的论述,现今已知最早的可追溯到古印度古希腊。印度唯心主义者和希腊新柏拉图主义者提出类似万有神论的论述──作为事务的根源或真正自然的真实,意识是存在于万物之中。[5]此外,约于公元4世纪伴随着大乘佛教而兴起的瑜伽行唯识学派[6]以此基础,将原先“唯心”主义大幅度延伸至着重个人经验的现象学。这个朝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转变呼应了18世纪中叶唯心主义的复兴,乔治·贝克莱等学者创立经验主义并对唯物主义提出质疑。紧接着的19世纪的哲学主要由许多德国唯心主义学者主导,从康德起,然后有黑格尔费希特谢林以及叔本华。这个传统产生了许多着重于主观的与唯心的学派,例如现象主义存在主义

然而,唯心主义在20世纪遭到严重的打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来自爱德华·摩尔罗素对于认识论及本体论的批评,当然他们的批评也包括新现实主义[7]根据史丹佛哲学百科全书所述,摩尔和罗素的批评影响力之大,导致在往后的 100 年间“任何偏向唯心主义的认知均被英语世界以存疑的眼光看待”。[8]

定义

编辑

一般而言,“唯心主义”者是指那些认为人类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来自观念或精神领域的人。形上唯心论认为现实世界的本质是无形的英语Incorporeality或精神上的,与本体论有若干相似之处。但在此之外,唯心主义者对于心智的何种层面较为基本却仍然未有共识。柏拉图式唯心主义英语Platonic idealism断言抽象概念相对于现实事物更为基础,然而主观唯心主义现象主义则倾向于偏重对于抽象概念的具体感官知觉,而知识论的观点则是现实只能借由思想来感知,且心理学经验可以被心智所理解。[4][9][10]

由于主张存在与心智独立的世界,主观唯心主义者如乔治·贝克莱,是被归类为支持反现实主义英语Anti-realism的。但是,先验唯心论者如康德却强烈怀疑这种世界的存在性,他们主张认识论架构下的唯心主义,而非形而上学架构下的唯心主义。从而,康德将唯心主义定义为“一个指称无法确切分明我们自认存在的对外在的认知是否仅仅只是想像的理论”[11]。同时,康德并宣称,根据唯心主义, “客观物体的真实性并不允许严格的证明,然而相反的,根据意识,(属于自己的或自己内在的主观状态)所主观感受到的物体的真实性却是不证自明的。”[12]不过,并非所有唯心主义者都把真实或可知的事物限制在只有我们的直接而客观的经验,如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存在超经验的世界,但否认这个世界可以从根本上与心智分开,或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是先于心智的。因此,柏拉图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相信客观而可知的存在性超越主观的认知,但这个存在是奠基于理想单元(entity),这个观点是形上唯心主义的一型,同时否定了认识论唯心主义。注意到并非所有形上唯心主义者都认为理想是自然的:对柏拉图而言,基本单元属于非心智的抽象形式;然而对莱布尼茨来说,基本单元是心灵上的实在单体[13]

因此,先验唯心主义者如康德强调唯心主义的认识论面向,而不让自己陷于现实世界是否完全“终极地”属于心智的问题当中;客观唯心主义者如柏拉图着重于在心智上以及抽象上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基础,认为个人经验也不该对智识论产生限制;而主观唯心论者如贝克莱则认同形而上的和智识论的唯心主义[14]

传统的唯心主义

编辑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

编辑

此阶段,唯心主义者认为意识是一切的根源。而这种相信宇宙的基础只有一种的想法,致使唯心主义成为一种一元论

阿那克萨哥拉 (公元前 480) 讲授说“所有事物”都是由 Nous (心智) 构成的,并且说心智包含了整个宇宙,让人类与宇宙产生连结且给予人类一条通往神灵的道路。

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

编辑

柏拉图理型论想法认为有一些理想型式,例如几何学的柏拉图立体和一些抽象对象如善良及正义,是共相地独立存在于个别事例 [15] 。阿恩·格伦把此教义称作“将形上唯心主义做为‘超常’唯心主义的经典例子”[16],而西蒙·克莱因称柏拉图为“形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早表现”。然而,柏拉图认为物质是暂时且不完善但却是真实的,并且物质是由身体的感觉受器感知到,物质的存在则是由直通理智灵魂的终极思想所感知。因此,柏拉图是形上二元论者,也是知识论二元论者[17],是故以现代的观点,柏拉图不能算是唯心主义。

基督教哲学

编辑

一般来说,基督教神学建基于新柏拉图主义,大多是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 [18] 。虽然基督教神学在 12 世纪受到亚里士多德经院哲学的影响,但在接下来的数个世纪中,有神论唯心主义者诸如赫尔曼·陆宰提出“万物基础”理论:万物终将趋近其统一性,该论点日后被新教神学家所广泛接受 [19]。 部分近代宗教运动被看作是特定唯心主义信仰,具体事例有新思想运动新思想运动以及唯一教堂英语Unity Church。此外,基督教科学教会的教义是一种神学形式的唯心主义:所有真实的存在都是上帝或者上帝的想法,我们的世界则像是精神感知的扭曲及误解,而这个扭曲误解可以借由思想的重新导向(净化)进行观念上以及个人经验上的修正[20]

中国哲学

编辑

中国的唯心主义首次由宋代思想家陆九渊提出“心学”,强调“心即理”、“明心见性”,意为持敬意的内省功夫。陆九渊的心学于明代由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及军事家王守仁加以阐述,并且发扬光大,于明朝后半叶占据思想的主流地位,后世将其哲学合称为陆王心学。

印度的吠陀及佛家思想

编辑
 
印度教仙人耶若婆佉英语Yajnavalkya是最早期的唯心主义拥护主之一,并且是广林奥义书中主要的核心,其活跃的时间约于西元 8 世纪。

从古至今,印度哲学出现过许许多多不同流派的唯心主义:其中印度教的唯心主义普遍信奉一元论非二元论英语nondualism,认为一个一统的意识知觉现实多元论的本质及意义;而另一方面,佛教的唯心主义则更倾向于认识论且反对形上一元论,因为形上一元论被佛教视为永恒论而非极端之间的中道

印度方面最早关于唯心主义的文献是《梨俱吠陀》的原人歌,作为万有神论英语Panentheism的支持论述,当中描述宇宙中的神我是无处不在但又是超越宇宙的存在 [21]。 绝对唯心主义则可见于歌者奥义书英语Chāndogya Upaniṣad,其中认为客观物质世界如四界以及主观经验世界如希望、记忆等,皆为自我的展现[22]

印度教哲学

编辑

吠檀多学派部分学者透过著述吠陀奥义书等经典大力提倡唯心主义,他们将吠陀的主题定为试图解释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我的关系。当中最为早期的经典是由跋多罗衍那英语Badarayana所著的婆罗门经英语Brahma Sutras,也是后续众多吠檀多分支学派的论据依归。吠檀多不二论是吠檀多学派的一个主要分支,其核心理念是非二元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该学派的思想家有阿迪·商羯罗 (788–820) 以及和他同时代的曼达纳·米斯拉英语Maṇḍana Miśra,根据他们说法,梵是唯一的或者说绝对的意识,也因为摩耶 (错觉),梵表现为世界的各种不同样貌,所以他认为大部分的感知都是错误的。梵作为普遍的意识,所有的生命或灵魂皆无法与之切割,即使是看似独立的灵魂,梵语称之为命,事实上也等同于梵。

其他的吠檀多学者相对来说没有激进的支持非二元对立,反而接受梵和命之间可以存在些许的不同之处,期种代表性的学者有制限不二论英语Vishishtadvaita罗摩奴阇英语Ramanuja梵我不一不异论英语Bhedabheda婆什迦罗英语Bhāskara (philosopher)。例如以摩陀婆英语Madhvacharya为首的吠坛多二元论英语Dvaita学派持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真实且永恒的,而真正的梵我则取决于梵的反映。

此外,具有怛特罗主义色彩的喀什米尔湿婆教英语Kashmir Shaivism也被归类为唯心主义的学派,该教派的主要领袖是喀什米尔人阿毘那婆笈多英语Abhinavagupta (西元 975–1025)。

唯心主义也为部分印度教流派所反对,例如支持二元论的数论、支持原子论的胜论、使用逻辑辩证法的正理论、拥护吠陀神性的弥曼差以及支持唯物主义的顺世论

近代印度的唯心主义则主要受到影响来自印度哲学家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的《唯心主义的人生观》,该书著于 1932 年,其内文拥护吠檀多不二论

佛教哲学

编辑
 
世亲的雕像,于日本奈良市兴福寺

大乘佛教的经典,诸如解深密经楞伽经十地经等等本身都包含唯心主义的思想[23]。受到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影响,印度本地的佛教哲学家,如世亲无著寂护等再将大乘佛教中的唯心主义进行拓展,此外,瑜伽行唯识学派被中国哲学家兼翻译家玄奘传到中国并推广开来。然而,瑜伽行唯识学派的思想是否能算做唯心主义仍存在争议。

世亲的思想驳斥外在客体的存在,甚至连外在这个性质本身都不予承认。事实上,他认为真实的真正本质是超越主客体的区别的[24],并且把一般的经验意识看做是主体对于外在客体以外的某个独立外在世界的感知所产生的假象,并声称这些经验意识都是“识”,意思是脑中的表示或概念化[24]。世亲以一首韵文开始他的的唯识论:“一切都是唯识的,因为不存在的事物的出现,恰如视障者可能会看到头发上根本不存在的小蜘蛛丝[24]。”

佛家哲学家法称对于外在客体的明确存在性有着与世亲相似的看法,他于著作释量论中写道:经验意识本身,丝毫并无他物。就算是具体物件的感知,本质上也仅仅是意识本身而已[25]

相关哲学观点

编辑

柏拉图

编辑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理念论”,他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形式和观念组成的客观而普遍可靠的实在世界,即“理念世界”[26]。理念世界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永恒不变的理念是个别事物的“范型”,个别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讲到一个傀儡寓言:洞口上面有类似傀儡戏的表演,借洞口火光,其阴影投到洞壁上,这个犯人看到的只是这些阴影,等到犯人被释放,他才看到傀儡,看到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只不过是这些东西的阴影,等爬出洞来,看到真正的事物,看到太阳,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傀儡火光之类,只不过是对真正事物和太阳的摹仿。柏拉图在寓言中所说的真实事物和太阳,是对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而傀儡火光之类,是对现实世界的比喻,他认为理念世界比现实世界更真实更完美。

比如遥远的天体人眼看到的都是那个天体的过去,有时候那颗天体已经死亡了,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假象,而这个假象就不属于客观物质,同样他也不属于我们内心意识。从而说明了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正的客观物质。同样宇宙所有事物都是光线到达眼睛时的事物,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过去,而宇宙瞬息万变。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宇宙。

伯特兰·罗素

编辑

罗素在他的《哲学问题》中,对唯心主义提出了一些解释。他批判贝克莱的唯心主义把直接的感官认识和真正知道事物的本身含糊化地都归结为事物“在我们心灵之内”。应该说,我们对事物直接的感官性认知——如眼睛直观看到的、耳朵直接听到的等,不能说它属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而只有我们真正知道事物本身——在思想中把握事物的本质,知道事物的精神行为,才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唯心主义的内涵。单纯地以“因为事物被我感知,所以事物存在”这样的表意不清的说法来表述唯心主义是不够准确的。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Idealism | philosoph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0-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4) (英语). 
  2. ^ Embree, Lester; Nenon, Thomas (编). Husserl’s Ideen (Contributions to Phenomenology). Springer Publishing. 2012: 338 [2019-07-27]. ISBN 9789400752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3. ^ Macionis, John J. Sociology 14th Edition. Boston: Pearson. 2012: 88. ISBN 978-0-205-11671-3. 
  4. ^ 4.0 4.1 Daniel Sommer Robinson, "Ideal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5. ^ Ludwig Noiré,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6. ^ Zim, Robert (1995). Basic ideas of Yogācāra Buddhism.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Source: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18 October 2007).
  7. ^ Sprigge, T. (1998). Idealis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In The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Taylor and Francis. Retrieved 29 Jun. 2018. doi:10.4324/9780415249126-N027-1
  8. ^ Guyer, Paul; Horstmann, Rolf-Peter. Idealism. Zalta, Edward N. (编).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tanford, California: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30 August 2015 [2021-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4). 
  9. ^ In On The Freedom of the Will, Schopenhauer noted the ambiguity of the word idealism, calling it a "term with multiple meanings". For Schopenhauer, idealists seek to account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ideas and external reality, rather than for the nature of reality as such. Non-Kantian idealists, on the other hand, theorized about mental aspects of the reality underlying phenomena.
  10. ^ Philip J. Neujahr would "restrict the idealist label to theories which hold that the world, or its material aspects, are dependent upon the specifically cognitive activities of the mind or Mind in perceiving or thinking about (or 'experiencing') the object of its awareness." Philip J. Neujahr, Kant's Idealism, Ch. 1
  11. ^ Immanuel Kant, Notes and Fragments, ed. Paul Guyer, trans. by Curtis Bowman, Paul Guyer, and Frederick Rausch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318, ISBN 0-521-55248-6
  12. ^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 38
  13. ^ Mark Kulstad and Laurence Carlin, "Leibniz's Philosophy of Mind",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leibniz-mi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ARNE GRØN. Idealism.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Religion. [1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2). 
  15. ^ J.D.McNair. Plato's Idealism. Students' notes. MIAMI-DADE COMMUNITY COLLEGE. [7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6. ^ Arne Grøn. Idealism.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and Religion. eNotes. [7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12). 
  17. ^ Simone Klein. What is objective idealism?. Philosophy Questions. Philosophos. [7 August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18. ^ Snowden, J. (1915). Philosophical Idealism and Christian Theology. The Biblical World, 46(3), 152-158.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stor.org/stable/3142477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world ground (philosophy) - Britannica Onlin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com. [201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3). 
  20. ^ Thompson, Theodore L. Spiritualization of Thought. The Christian Science Journal. March 1963, 81 (3) [2019-07-27]. ISSN 0009-5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21. ^ Krishnananda, Swami. Daily Invocation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Divine Life Society, The Purusha Sukta, Verses 4-5.
  22. ^ Nikhilananda, Swami. The Upanishads — A New Translation. Chhandogya Upanisha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rts 5-8.
  23. ^ Fernando Tola, Carmen Dragonetti. Philosophy of mind in the Yogacara Buddhist idealistic school. History of Psychiatry, SAGE Publications, 2005, 16 (4), pp.453-465.
  24. ^ 24.0 24.1 24.2 Trivedi, Saam; Idealism and Yogacara Buddhism. Asian Philosophy Vol. 15, No. 3, November 2005, pp. 231–246
  25. ^ Kapstein, Matthew T. Buddhist Idealists and Their Jain Critics On Our Knowledge of External Objects.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upplement / Volume 74 / July 2014, pp 123 - 147 doi:10.1017/S1358246114000083, Published online: 30 June 2014
  26. ^ J.D.McNair. Plato's Idealism. Students' notes. MIAMI-DADE COMMUNITY COLLEGE. [2011-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