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屋
34°39′53.55″N 135°30′3.44″E / 34.6648750°N 135.5009556°E
株式会社高岛屋 株式会社髙島屋 | |
---|---|
Takashimaya Company, Limited | |
![]() | |
大阪店所在的南海大楼 | |
商业名称 | 高岛屋(タカシマヤ)、Takashimaya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股票代号 | 东证1部:8233 原大证1部:8233 |
ISIN | JP3456000003 |
法人编号 | 5120001077467 |
成立 | 1829年(文政十二年)于京都创立,1919年8月20日 (株式会社高岛屋吴服店) |
创办人 | Shinshichi Iida |
代表人物 | 木本 茂(代表取缔役社长) |
总部 | 日本 〒542-8510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难波五丁目1番5号(南海大楼) |
业务范围 | 日本、新加坡、中国上海市、越南胡志明市、泰国曼谷、台湾 |
产业 | 零售商 |
产品 | 百货专门店、建筑事业、不动产业 、金融、出租业等 |
营业额 | 8430.25亿日圆(2008年) |
总资产 | 7588.70亿日圆(2008年) |
员工人数 | 6872人(2009年) |
实收资本额 | 560.25亿日圆 |
结算期 | 每年2月底 |
主要股东 | 日本信托服务银行(12.08%) 日本生命保险相互会社(5.70%) 第一日本信托银行(5.27%) |
主要子公司 | 高岛屋空间开创株式会社 100% 东神开发株式会社 100% 高岛屋信用卡株式会社 67% |
网站 | www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d/Edward_VIII_with_his_staff_wearing_Happi_1922.jpg/220px-Edward_VIII_with_his_staff_wearing_Happi_1922.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9/Takashimaya-Kyoto-01.jpg/220px-Takashimaya-Kyoto-0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8/Takashimaya_Times_Square.jpg/220px-Takashimaya_Times_Square.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f/Dayeh-Takashimaya.jpg/220px-Dayeh-Takashimaya.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202403_Siam_Takashimaya_at_ICONSIAM.jpg/220px-202403_Siam_Takashimaya_at_ICONSIAM.jpg)
高岛屋[1](日语:髙島屋/たかしまや Takashimaya)是一家日本大型连锁百货公司,最初是饭田新七在1829年创立于京都的织品零售商,之后在1922年踏入百货公司领域,至2021年高岛屋日本国内拥有17个直营店铺,8个子公司授权经营店铺、两个旗下东神开发公司经营商场,日本以外分别在新加坡、中国上海市、越南胡志明市、泰国曼谷设有分店。[2]台湾是高岛屋品牌授权店。
历史
编辑- 1831年(天保2年),饭田新七在京都创业,以义父饭田仪兵卫的出身地近江国高岛郡(今高岛市)命名为“高岛屋”。当时主要售卖二手服装及棉料织品。当时店铺位置为现今之京都银行总行。
- 1855年(安政2年),停止二手服装业务,转为贩售棉料及吴服。
- 1898年(明治31年),大阪店开店,设于心斋桥筋。
- 1900年(明治33年),东京店开店,设于京桥区西绀屋町(今中央区银座西一丁目)。
- 1904年(明治37年),高岛屋的“髙”字商标注册。
- 1909年(明治42年),“高岛屋饭田合名会社”成立,资本额为100万日圆。
- 1916年(大正5年),东京店新址落成,位于京桥区南传马町(今中央区京桥)。贸易部门独立为“高岛屋饭田株式会社”,为今日丸红前身之一。
- 1919年(大正8年),株式会社高岛屋吴服店成立。
- 1922年(大正11年),大阪店新址落成,位于长堀桥筋。
- 1930年(昭和5年)12月 ,株式会社高岛屋吴服店更名为“株式会社高岛屋”。
- 1932年(昭和7年),南海店开店,位于南海电铁难波站内(南海大楼)。
- 1939年(昭和14年),位于长堀桥筋的大阪店闭店。同时南海店改名大阪店,并沿用至今。
- 1949年(昭和24年)5月,股票于大阪证券交易所及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
- 1994年(平成6年) 7月,位于台北市天母的大叶高岛屋开店,该店为高岛屋与大叶集团合资成立,为高岛屋在亚洲第二间分店,至2016年,日本高岛屋全面撤出资本,大叶高岛屋由大叶集团全资,仅有高岛屋品牌授权。[3]
- 2008年(平成20年),大阪国税局税务调查,发现疑似漏税申报约2亿9500万元。
- 2008年(平成20年),与旗下拥有阪急、阪神两家连锁百货的H2O零售公司宣布在合并的目标下进行业务合作。但合并案在2010年破局。
上海高岛屋历史
编辑上海高岛屋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古北新区,为日本高岛屋集团全资的海外分店。[4] 2012年底高岛屋经过漫长规划决定投资40亿日元进军中国大陆市场[5],其在台湾有漫长的经营历史认为能掌握大中华区的消费走向与爱好,在广阔的市场大展拳脚,然而其初始决策错误导致后续的失败。[6]
当年上海市在东京举办投资说明会被公司高层认为是契机,也顺利利用此一管道联系上海外经贸委处长,不久高岛屋案被列为外国投资促进中心的跟进项目,上海市政府提供前期规划辅导,首先推荐了黄浦区、卢湾区的黄金地段,其次作为备选还提出虹口区等地的开店位置,然而当年度爆发钓鱼台国有化事件,中日关系恶化民间也有敌视情绪,可能受此影响也可能是多种原因考虑,最后店址选在日本侨民和部分外国人比较集中的古北,并未理会外国投资促进中心的建议,[5]然而当地除了侨民这一优势外其余条件都是劣势,发展水平、交通、居民所得、日常人口等都差甚多[7]。日经新闻于高岛屋的倒店分析报导中认为地段问题是老牌零售业最不该犯的错误与败笔。当时就有日本业内人士不看好,认为在动线孤悬之处开店,认定大量顾客会专程为了去高岛屋而远程跑去未免太过于高估自己的吸引力。[5]
后来装修完毕后在中日关系低谷低调的开店,果然业绩低落,但经营方认为过了低谷期就会好转,然事后证明一直到7年后倒店整个过程横跨多年都没起色,很难将经营失败单纯归咎于当时的钓鱼台事件。开店半年后专攻市场研究的日本法政大学小川孔辅教授发表对专程上海高岛屋的考察[5]:“投下巨资大张旗鼓地营业6个月后的高岛屋中国1号店居然很悲惨,从1楼到5楼顾客人数只有12人,而为这12人服务的售货员却有大约200人。我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色。”并建议应该立即关店或是全面撤换商场内营业项目,不能再有以撑待变的幻想。之后数年亏损的岁月里上海店也有部分转型例如餐饮店增多,依然没有挽回局面。日经分析经营人才的选用和价格上也都犯下大错,市面上也有中国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比托人跨境网购还贵的怪现象。[7]
之后中国市场基础土壤也发生巨变,众多外资卖场如乐天玛特、玛莎百货、易买得、特易购因各种原因退出,家乐福也将分公司经营权卖给苏宁,显示中国消费者并不再对外国品牌百货有一种景仰而认为其与国内品牌百货无太大差异[5],只从价格与交通便利性考量选择自己方便的去处,此一大环境下几乎高岛屋已经没有营利可能,2019年宣布连续七年亏损8月25日终止营业在连一家分店都未开出的情形下撤退。 [8]而8月23日事件转机,高岛屋宣布由于市政府出面协调房租问题,房东中华企业决定降租,百货暂缓倒闭决定再试一次继续营业。[9]
店铺
编辑日本国内
编辑- 直营店 / 近畿
- 大阪店
- 堺店
- (堺市)
- 泉北店
- (堺市)
- 京都店
- 洛西店
- (京都市西京区)
- 直营店 / 关东
- 日本桥店
- 新宿店
- 玉川店
- (东京都世田谷区)
- 立川店
- (东京都立川市)
- 横滨店
- 大宫店
- 柏店
- Takashimaya FOODMAISON 流山大鹰之森店
- (千叶县流山市)
- Takashimaya FOODMAISON 新横滨店
- 直接子公司所属店
- 株式会社高崎髙岛屋 / 高崎店
- 株式会社岐阜髙岛屋 / 岐阜店
- 株式会社冈山髙岛屋 / 冈山店
- Takashimaya FOODMAISON 冈山店
- (冈山市北区。由冈山髙岛屋经营。)
- 合资公司所属店
- 株式会社JR东海髙岛屋
- 株式会社伊予铁髙岛屋
- 伊予铁高岛屋(いよてつ髙島屋;爱媛县松山市。与伊予铁道合资。)
- 品牌授权提携店
- 株式会社米子髙岛屋
日本国外
编辑高岛屋在日本以外拥有4个店铺。[10]
- 新加坡
- 新加坡高岛屋(Singapore Takashimaya)
- 1993年10月8日开店,位于乌节路上。
- 中国
- 上海高岛屋
- 泰国
- 暹罗高岛屋
品牌授权提携店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实际商号名称使用“高”的异体字“髙”。
- ^ 事業業績・店舗網. 高岛屋. [202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日语).
グループ総合戦略“まちづくり戦略”のもと、国内百货店17店舗、海外4店舗と东神开発の主要施设2店舗(但し、10,000m²以上単独施设)のあわせて23商业施设を展开しております。
- ^ 三立生活中心. 天母人注意!日資全面撤台 大葉高島屋改本土經營. 三立新闻网. 2016-05-18 (中文).
大叶高岛屋昨(17)日已发布声明,确定日资近期内将全面撤出,由本土团队“大叶集团”买下所有股权,大叶与高岛屋正式分手。
- ^ 关于上海高岛屋. 上海高岛屋.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5) (中文).
上海高岛屋是高岛屋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 ^ 5.0 5.1 5.2 5.3 5.4 日經新聞-高島屋撤離中國市場的深思.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1).
- ^ 聯合報-上海高島屋倒店.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 ^ 7.0 7.1 搜狐-高島屋倒店的細節體驗.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1).
- ^ 新華社-日本高島屋宣布撤離中國. [2019-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5).
- ^ 上海高岛屋为何又能继续营业?凌晨谈妥租金,政府起桥梁作用. [201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1).
- ^ 国内・海外グループ事業. 高岛屋. [2021-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6) (日语).
地域の皆様をはじめ多くの方々から支持を得て、シンガポール高岛屋S.C.は开业から25年以上にわたりご爱顾いただいております。2016年のホーチミン高岛屋に続いて、2018年11月にはタイ・バンコクにサイアム高岛屋がオープンいたしました。海外事业はASEAN诸国を中心とした事业エリアの拡大をめざしてまい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