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9日日食
1948年5月9日日食是一次日环食,发生于1948年5月9日(西半球大多为5月8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但距地球较远,本影未能接触地表,而使伪本影覆盖的区域内看到月球的角直径小于太阳,就形成日环食,同时在伪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环食经过了卡尔尼科巴岛、缅甸、暹罗、法属印度支那、北越、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苏联、阿拉斯加领地,日偏食则覆盖了亚洲的大部分区域及周边部分地区。[2]
1948年5月9日日食 | |
---|---|
日食类型 | |
性质 | 日环食 |
伽玛 | 0.4133 |
食分 | 0.9999 |
食甚(定义) | |
持续时间 | 0.3秒 |
位置 | 朝鲜咸镜北道东南约170公里的日本海 |
坐标 | 39°49.1′N 131°13.0′E / 39.8183°N 131.2167°E |
日食带宽度 | 0.2公里 |
时间(UTC) | |
食甚 | 2:25:35.3 |
参考 | |
沙罗周期 | 137(70次中的第32次) |
这次日食已经结束(更新) |
日食概况
编辑出现区域
编辑印度洋东北部洋面在5月9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环食,环食穿过孟加拉湾南部、印度卡尔尼科巴岛、安达曼海、中南半岛、北部湾、中国、黄海、朝鲜半岛南半部(今大韩民国)后在咸镜北道东南约170公里的日本海海面达到最大食分,然后穿过日本礼文岛、苏联库页岛东南角、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白令海、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由于在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之间跨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环食结束于太平洋东北部5月8日日落时分。
此次环食带极窄,经过的较大范围的陆地仅中南半岛和中国,而印度、日本、苏联和阿拉斯加均只有若干岛屿被环食带覆盖。伪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 印度尼科巴群岛:经过卡尔尼科巴岛全岛;
- 缅甸联邦:自西向东穿过丹那沙林(今德林达依省)中部,该省主要城市丹老在环食带内;
- 暹罗(今泰国):经过佛丕府北部、叻丕府东南部、夜功府全境、龙仔厝府大部(除东南角)、佛统府南部、曼谷市大部、北榄府西北角、暖武里府南部、巴吞他尼府东南部、北柳府西北角、坤西育府大部(除东南侧)、北标府南侧、巴真府西北角、呵叻府(贯穿西南部至东北部)、武里南府北部、坤敬府东南角、玛哈沙拉堪府东南部、黎逸府北部、加拉信府东南部、莫拉限府北部、那空拍侬府东南角,其中曼谷是本次环食带经过的唯一首都;
- 法属印度支那(今老挝部分):经过沙湾拿吉省西北角、甘蒙省南部;
- 越南民主共和国(今属越南):经过广平省西北部后,从河静省东南部进入北部湾;
- 中国:在遂溪县与海康县(今雷州市)交界处接触陆地,自西南向东北贯穿粤、赣、浙、苏四省(含今上海市崇明区西北部),在东南行署辖区(今属启东市)吕四港进入黄海;
- 朝鲜南部(今大韩民国):在忠清南道西南部接触陆地,向东北贯穿忠清南道后穿过京畿道东南部,并擦过忠清北道西北的一小角,最后自西南向东北贯穿江原道,进入日本海;
- 日本:自西向东穿过礼文岛中部;
- 苏联(今俄罗斯部分):穿过库页岛东南角,横跨鄂霍次克海后到达磨勘留岛北半部,并擦过幌筵岛南端;
- 阿拉斯加领地(今美国阿拉斯加州):经过拉特群岛的基斯卡岛北端后跨过白令海南端到达安德烈亚诺夫群岛的数个岛屿,包括博布罗夫岛北部、卡纳加岛北端、埃达克岛北端、卡加拉斯卡岛北端、小塔纳加岛北半部、大锡特金岛南半部以及大锡特金岛和小塔纳加岛之间的数个小岛、阿马克岛、尤拉克岛南半部、伊吉金岛、楚古尔岛、塔加拉克岛、奥格洛达克岛、阿特卡岛西南端。[3][4]
除了上述极狭窄的环食带内能看到日环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除中东地区西部外的整个亚洲、除欧洲部分的西半部外的整个苏联、除最南端外的斯瓦尔巴大部、新几内亚西北部、北太平洋、夏威夷群岛和北美洲西北部。其中大部分地区在5月9日看到日食,而北美洲西北部的部分地区在5月8日看到日偏食,更有格陵兰处于极昼的部分地区的日偏食在5月8日子夜前不久开始,在5月9日凌晨结束。[2][5]
基本参数
编辑本次日环食发生时,月球本影锥的末端十分接近地表,使伪本影覆盖范围极窄,环食持续时间极短,而食分非常接近于1,即看到太阳被遮掩后形成的“环”非常细。日本海的最大食分达0.9999,伪本影只有0.2公里宽,环食持续时间仅0.2秒,是本次伪本影最窄、环食持续时间最短处。而即使是在伪本影最宽、环食持续时间最长处,即最初进入伪本影的印度洋东北部洋面,伪本影也只有65公里宽,环食持续时间仅54.6秒。[6]
- 类型:日环食
- 食甚中心处(位于朝鲜咸镜北道东南约170公里的日本海,与食甚最大处稍有些距离)资料:
- 时间:1948年5月9日2:25:35.3
- 地点:39°49.1′N 131°13.0′E / 39.8183°N 131.2167°E
- 食分:0.9999(环食带内最大)
- 日环食持续时间:0.3秒
观测
编辑此次日环食地表十分接近月球本影锥末端,日环食的食分非常大,从地球上看到的月面与日面边缘贴得非常近,在月球边缘凹凸的山峰影响下,会出现一般只有日全食时才能看见的贝利珠。而这也使此次日食成为测量地球大小和形状,以及月面边缘山峰的极佳机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出了7支观测队,其中6支分别前往缅甸丹老、暹罗曼谷、中国武康(今属德清县)、韩国牙山郡温阳邑(今牙山市温阳洞)、日本礼文岛和阿拉斯加埃达克岛,还有一支从申雅岛出发乘坐B-29超级堡垒轰炸机从空中观测,这次观测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由于各地天气不同,最终空中和礼文岛的观测队获得效果最佳,丹老和曼谷较好,埃达克岛尚有些价值,温阳邑的观测缺失内容较多,而武康日食期间有阴雨,效果最差。本次观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其中日本礼文岛的观测队尤其有科学界传递友好的意义。[7]岛上的二村之一,香深村对观测队提供了支援。为纪念本次观测,香深村于1954年建起了日食观测纪念碑[8][9],最初立在观测的中心地带起登臼地区,2003年移到严岛神社境内,隔海与利尻富士相望[10]。
在此之前,与本次日食同属于沙罗周期137的1912年4月17日和1930年4月28日两次全环食的食分也接近1,科学家分别在法国巴黎附近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坎普顿维尔附近做了观测。之后类似的机会是仍然属于该沙罗周期的1966年5月20日发生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日环食。[8]
中国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今紫金山天文台前身)与中央大学物理系、国防部测量局亦组队观测,最初计划前往广东省,希望和美国的观测队距离较远,不至同受恶劣天气影响。但在查询广州、杭州、苏州附近的气象、交通、治安情况后,最终定在余杭县赐璧坞。因为5月江南多处于梅雨期,气象数据均不佳,而又限于经费,且徐家汇天文台估计有70%希望,同时也可以参观美国观测队的设备以供日后参考。[11]而天文研究所所长张钰哲于1946年赴美、加考察并研究食双星光谱,却被中华民国外交部停止供应回国路费,也借此机会于1948年3月回国[12],与陈遵妫等共同观测[13]。但最终受天气所限,与在中国观测的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观测队一样,只测得太阳亮度的变化。而青岛观象台、中山大学天文台、上海同济大学物理系亦做了观测。[14]
相关的日食
编辑1946-1949年的日食
编辑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46年1月3日和1946年6月29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升交点 | 降交点 | |||
---|---|---|---|---|
沙罗周期 | 地图 | 沙罗周期 | 地图 | |
117 | 1946年5月30日 偏食(南) |
122 | 1946年11月23日 偏食(北) | |
127 | 1947年5月20日 全食 |
132 | 1947年11月12日 环食 | |
137 | 1948年5月9日 环食 |
142 | 1948年11月1日 全食 | |
147 | 1949年4月28日 偏食(北) |
152 | 1949年10月21日 偏食(南) |
沙罗周期
编辑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37,共包含70次日食,依次为1389年5月25日至1515年8月9日的8次日偏食、1533年8月20日至1695年12月6日的10次日全食、1713年12月17日至1804年12月11日的6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822年12月21日至1876年3月25日的4次日环食、1894年4月6日至1930年4月28日的3次全环食、1948年5月9日至2507年4月23日的32次日环食、2525年4月23日至2633年6月28日的7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44.08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569年9月10日,共持续了2分55秒。[15]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11次日食,是第30至40次:
30 | 31 | 32 |
---|---|---|
1912年4月17日 |
1930年4月28日 |
1948年5月9日 |
33 | 34 | 35 |
1966年5月20日 |
1984年5月30日 |
2002年6月10日 |
36 | 37 | 38 |
2020年6月21日 |
2038年7月2日 |
2056年7月12日 |
39 | 40 | |
2074年7月24日 |
2092年8月3日 |
资料来源
编辑- ^ 樊忠玉. 日(月)食. 中国天文科普网.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7).
- ^ 2.0 2.1 Fred Espenak. Annular Solar Eclipse of 1948 May 09.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英文)
- ^ Fred Espenak. Annular Solar Eclipse of 1948 May 09 - Google Maps and Solar Eclipse Paths.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5-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英文)
- ^ Xavier M. Jubier. Japon - Eclipse Annulaire de Soleil du 9 mai 1948 - Cartographie Interactive Google (Japan - 1948 May 9 Annular Solar Eclipse - Interactive Google Map). [2016-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5).(法文)(英文)
- ^ Fred Espenak. Catalog of Solar Eclipses (1901 to 2000).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3-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9).(英文)
- ^ Fred Espenak. Path of the Annular Solar Eclipse of 1948 May 09. NASA Eclipse Web Site.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0).(英文)
- ^ Kinney, William A., Moore, W. Robert, Williams, Maynard Owen, William A. Kinney, W. Robert Moore and Maynard Owen Williams. Operation Eclipse: 1948.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英文)
- ^ 8.0 8.1 Xavier M. Jubier. Eclipse annulaire de Soleil du 9 mai 1948 depuis le Japon (Annular Solar Eclipse of 1948 May 9 in Japan). [2015-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法文)(英文)
- ^ 1948年5月9日 - 礼文島でたった1秒の金環日食. 日食ナビ. [2015年3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3月5日) (日语).
- ^ 礼文島における金環日蝕観測. 北海道博物馆协会.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日语).
- ^ 陈遵妫. 餘杭觀測日食經過. 宇宙. 1948: 84–85.
- ^ 张钰哲. 闽都文化研究会.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31).
- ^ 大事记(1912-1982). 中国天文学会.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5).
- ^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第四节 日食观测. [2015-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0).
- ^ Fred Espenak. Saros Series 137. NASA Eclipse Web Site.(英文)
外部链接
编辑- NASA日食专页(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 可见区域图和时间统计:由弗雷德·埃斯佩纳克做出的日食预报,NASA/GSFC
- Google地图显示的日环食和日偏食范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法文)(英文)
| |||||
上一次日食: 1947年11月12日日食 (日环食) |
1948年5月9日日食 (日环食) |
下一次日食: 1948年11月1日日食 (日全食) | |||
上一次日环食: 1947年11月12日日食 |
下一次日环食: 1950年3月18日日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