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式机枪中华民国美国购入生产线在国内自产的M60通用机枪,因生产工艺不足,总产能有限,在国军内服役时间不长。

57式机枪
类型通用机枪
原产地 美国(M60)
 中华民国(57式机枪)
服役记录
使用方 中华民国国军
海洋委员会海巡署
生产历史
生产商 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
制造数量8,510挺[1]
基本规格
重量10.5千克(23英磅)
长度1,077毫米
枪管长度560毫米

子弹7.62×51毫米NATO
口径7.62毫米
枪机长行程活塞气动式开膛待击
发射模式全自动
射速550发/分钟
枪口初速853米/秒
有效射程1,100米(3,600英尺;1,200码)
最大射程3,725米(12,221英尺;4,074码)
供弹方式M13弹链
瞄具机械瞄具

设计及历史 编辑

中华民国在迁台后武器多半靠美国援助,因此在轻兵器配赋概念上也返回较落后的装备,采用勃朗宁M1919中型机枪;不过从仿制布伦轻机枪41式机枪等产品,表示了国军一直在筹措较轻盈的通用机枪。

国军何时接触M60通用机枪目前并不可考,美国也未有援助M60机枪给国军的纪录,但是当时与美军的交流相当密切频繁,对此武器不致陌生;因此在筹措新型步枪、机枪时国军选择了以M60机枪为M1919机枪的替换品。自制五七式步、机枪计划代号为建新十二号,由60兵工厂量产,此外另设立可年产6千万发北约7.62毫米子弹之生产线。[2]此外为了量产57式机枪,联勤购入10挺样枪作为对照用。[3]

过去外界认为57式机枪应该是和57式步枪相同,采用整厂输入的模式导入国内,不过后续解密资料否定了这个臆测。联勤在决定生产M60机枪与M14步枪后,赴美国石岛、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挑选了220部造枪用机床;但美国表示M14生产线即使封存仍得维持75%产能供战备使用,仅愿意以军援额度出售其中的196部,缺少的机具另外从美国民间厂商采购179部机器、联勤再由当时生产机具当中改造362部、自行制造50部、国内机床厂商生产64部,这851部机床在每日工作8小时的状态下一年可生产6000支步枪、1200挺轻机枪。

民国58年,57式机枪开始于60兵工厂量产,第一年量产600挺,第二至第四年每年1200挺,第五年1100挺,第六年1000挺,第七年210挺,第八与第九年1000挺,第十与第十一年无资料,至民国68年57式步、机枪生产结束,前后十一年,有记录机枪总数8510支。[1]

M60机枪的先天劣势

M60通用机枪因其战术理念,设计时为了节约弹药所以刻意降低射速,采用德国FG42空降兵步枪的枪机与复进系统,配合MG42的机匣设计,并予以轻量化、改良。但M60通用机枪在设计的考虑不够广泛,导致M60通用机枪比起同年代发展的比利时FN MAG的可靠性与操作性能较差,因此除大量接受美国援助的国家与美军以外,使用M60通用机枪的国家并不多。

但M60有其先天上的几个重大缺点,

  • 其进弹机构为单止逆爪式,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不可靠,而且M13弹链的制作公差不易掌握,这双重的问题令M60及57式机枪进弹不顺的主要原因,这问题迫使副射手必须托平弹炼,才能正常发射。
  • 另一个问题是其枪管需要戴上石棉手套隔热才能更换,枪管与两脚架、气管、活塞固定成一组,更换枪管时需把整组气管与活塞都换掉,虽可保持枪管及气管洁净;但令重量及成本提高,更换速度亦较慢,甚至比MG42慢(采非固定式)。
57式机枪量产困境

57式机枪量产初期因制造机床不全,无法生产原设计内含合金衬套的三件式枪管;60厂提出用耐用性较不足的一件式枪管替代,但联勤总部拒绝,只好外购M60原厂枪管1210根。[4]

由于美国仅提供M14步枪与M60机枪全枪零件图,装配图,并未全面转移生产技术。与制造相关的零件制造程序图,工具、刀具、模具、夹具、样板、量具设计图皆无,因此是60兵工厂(之后的205厂)设立了57式步枪设计组与57式机枪设计组,依台湾需要再次设计一次,这也是台湾与美方的机床台、技术并不完全相同之故。[5]且耐热合金衬套的技术没有转移,因此枪管更容易过热,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只好把枪管加厚以作解决。

57机枪因制造工艺与材质逊于美造,因此小毛病更多,诸如枪管易过热,裂缝,滑机,无法连发,无法抛壳,扳机组脱落,机匣铆钉松动,气体锁螺松脱射击时飞出等等,加上保养与操作不确实,因此国军步兵编装下配赋的6挺57式机枪中能有半数可正常运作已属良好。联勤虽持续对枪支作出补救,设法对机匣盖,托弹板,拉柄等制造与材质改进,并三申五令要求部队确实按程序保养,申补损换零件,但效果不大。步训部统计,57机枪最常发生为断壳,不连发;原因一为材质与制造,零组件易磨损,弹药品管不良。二为保养及操作不当,弹炼装反,气体活塞装反,气孔堵死,机件润滑不足,生锈等等。[6]

由于57式机枪有着种种缺点,因此并不受部队欢迎,生产不到1万挺后就停产。国防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吸取教训,参考FN MAG机枪于民国71年开始研制,次年即有样枪给步兵学校测试,民国74年定型,为T74排用机枪,该年57式步、机枪列为汰除装备,逐步汰换,57式机枪快速的从中华民国国军部队中淘汰。[7]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尖端科技杂志365期30~31页
  2. ^ 尖端科技杂志364期88页
  3. ^ 尖端科技366期43页,364期88页
  4. ^ 尖端科技365期30页
  5. ^ 尖端科技杂志364期89页
  6. ^ 尖端科技杂志366期40~41页
  7. ^ 尖端科技杂志366期43页